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技术的需求分析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技术的需求分析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64.9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9 08:12:45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技术的需求分析 2015年7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技术的需求分析
杨阳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80)
留理
[摘要]BIM技术在中国还处于模索和研究的起步阶段,本文介绍了BIM的内涵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BIM技术的需求,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并就BIM技术人员的管理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技术从业者与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BIM技术;需求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中文译为“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模型设计技术,主要针对建筑行业各项工程的设计施工与运行维护等全程作业。该技术将收集到的工程各环节信息输入计算机,利用计算机技术或软件建立虚拟建筑模型,在虚拟建筑模型上完成诸如策划、施工、运行、维护等建筑全周期的仿真性应用。BIM的使用目标是帮助设计、施工和技术人员了解和掌握建筑项目各环节的信息特点,以优化设计方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作业成本、缩短建筑工期、提高工程利润,使建筑工程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BIM的概念闻述 1
BIM概念最早出现于1975年,其理论形成的背景环境是1973年爆发的全球石油危机,当时全美社会各行业深刻感受到提高生产效益的紧迫性。1975 年乔治亚大学ChunkEastman教授提出了BIM理论,旨在通过建筑工程的量化及可视化分析,实现降低成本与提高效率的目标。
BIM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利用计算机实现了建筑工程的可视化操作。传统建筑行业在设计阶段可视的只有二维化的图纸,成品未制作完成前,技术人员只能凭借图纸上纵横的线条在头脑中想象三维的构件。传统建筑相对简单的部件或许可以仅仅依赖人脑想象,但现代化建筑错综复杂的设计仅凭人脑已经很难实现由二维转换为三维,BIM技术帮助人类实现了这一需求。BIM技术实现的立体效果图与传统制作效果图的差异在于:传统效果图的制作通
基金项目: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软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
号:钢政发[2015]8号—14。
万方数据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7010902
常交由专业的制图单位制作,尽管也能制作出三维的图形,但并非是由二维的图纸信息自动生成的三维图形,构件之间相对独立,不能反映构件之间的关联性。而BIM则通过集成二维图纸上的信息自动生成三维模型,构件之间的关联性自动呈现,任何信息的变化影响到相邻构件的情况一目了然。不仅如此,BIM应用过程中,工程全程均为可视化操作,无论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任一环节有变动、交流、设想或决策均可以可视化立体呈现。
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技术的需求分析
理论而言,BIM技术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培养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十分必要,比如:信息应用工程师、模型生产工程师、专业分析工程师、项目经理、总监。但是,受到技术与人员的局限,国内目前能够培养的 BIM应用型专业人才只限于模型生产工程师一类。制约国内BIM专业人才培养的客观因素有二:标准和软件,主观因素则是人才匮乏。我国国内的《BIM 应用标准》还处于编制环节,缺失的标准自然造成了具有自主知识版权的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生产。没有自主标准与软件的客观环境使国内BIM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已培养的人才都处于极度不成熟状态。当前制约国内BIM人才培养最大瓶颈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的乏。作为培养BIM人才的教师队伍而言,除了应具备理论教学知识以外,还应具备熟练的BIM实际操作能力。然而,国内高职院校中不缺乏熟悉BIM理论知识的教师,也不缺乏兼具建筑工程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工程师,唯一不足的是既有BIM理论又有BIM实际应用能力的"BIM理论 +实操”型的师资力量。因此,整体上我国的BIM 教学与人才培养还处于模索和研究阶段之中。
· 109
上一章:基于Autodesk平台对BIM路基设计的探索 下一章:BIM技术在大型公用建筑结构施工及管理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专业抛锚式教学模式分析 BIM技术在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应用研究 将BIM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土木工程专业BIM技术知识体系和课程架构 BIM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影响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中BIM技术的有效运用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结构设计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