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探究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规划与建设

探究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规划与建设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2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6 09:06:32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探究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规划与建设 探究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规划与建设 ■卢秀梅
要】现阶段,我国各类实害频策发生,同时域市化建[响
设进程的如快色带来了大量域市安全间题,减市作为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重要载体,人口与建筑日总害集,一且发生灾害,如何降低灾害引起的期失就成为了当前人美思考的重点间题,本据究以将中市为例,重点据究分新了该域市防灾逻险绿地规划与建设,以小见大,以期更好地指导其地城市陈灾通险绿地的建设。
[关建讯]城市防灾建险综建规划建设扬中市
当前,社会高度重视公共安全领域,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城市绿地防灾避险功能然而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与建设方面还未形成统一体东,存在各种缺陷,有必要进行探究与恩考,针对各种难以预料的灾害,我们必频积股预防。现阶段,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绿地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并特绿地防灾避险纳入到市综合防灾体系建设中,促使其充分发挥其自身作用,保障人们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城市绿地防灾避险作用分析
防灾避险是指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后,城市出现的各种次生灾害及对人们生命监控和城市工程建设诱发的危害或损失而实随有效的预防措随,绿地具有防灾避险的作用,不仅能够为地囊等自然灾害出现时提供避险的作用,而且还能够为各种人为灾害出现时起到有效的抵御作用。另外,在灾害发生之后,城市绿地能够为城市人群提供隔断组国传案的场所。
当灾害发生时,城市绿地防灾避险具有的主要作用表现在:灾害发生时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短暂性或长期性避险场所;充当灾害隔高带,有效隔高有毒气体和潜在的蔓延:充当能建家园和复兴城市生活的主要据点:消防、紧急救授与生活物资调配主要场所:灾后恢复活动开展场所;收集和传播灾情情报。
我国是一个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大多数城市均位于地震灾害、气象灾害主要地带上,同时随着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高密度建筑物如用后春笋股涌现,一且发生灾害,后果难以预料,所以,只有做好万全之策,规划和建设好城市防灾避险绿地才能够有效保障城市居民生命安全和城市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
城市绿地防灾避险现状调查—以扬中市力例

1.城市绿地指标现状
根据权威调查统计得知,2015年扬中市城市建设用地高达9479.47kn,城市常居人口为9.04万人,国林绿地面积为201.84ha,人均公国绿地面积为5.04,绿地率为21.30%,绿化爱益率为26.32%
2.防灾避险绿地现状概况
据调查得知,当前扬州在绿地内并未设置相关防灾避险设施、按照绿地规模、位置、植物品种、布局等特征,根据城市绿地防灾避险的要求,开展
万方数据
了以下统计分析:
(1)周定防灾绿地
扬中市可作为固定放在绿地的只有城北公园,位于环城北路,可容纳7200人,疏散面积为 14400,绿地面积为3.6ha
(2)紧急防灾绿地
扬州市可作为紧急防灾绿地的主要有市民广场、扬子桥头绿地、文景广场绿地、丰收河绿地等,共可容纳66200人,疏散面积为66200,绿地总[面积为 15. 08 ha-
(3)隔高暖冲绿地
扬中市可隔商缓冲绿地主要有三茅大港、明球湾风光带两处,已经建成使用,
(4)绿色疏散通道
扬中市可将其作为绿色通道的共有宜禾路、环
城北路、扬子西路、新城路等十条 3.绿地防灾避险现状分析(1)优势
①杨中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绿地建设,各种公园绿地的数量和面积不断增长,各种公园绿地工程相继峻工并投入使用,其中,城市已经建设完成了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公园和带状公园,这些公园绿地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环境,并不断提高了城市绿地防灾避险工作的作用。
2扬中市城市人口规模较小,城市附近农田面积广,有助于城市防灾避险的疏散。
(2)劣势
①扬中市各绿地内并未设置相关防灾避险设施
2防灾避险绿地结构不合理,并未形成系统化,例如老城区防灾避险绿地面积不足,同时城市边缘防灾避险绿地面积较大,其使用率较低。
③当前,各种小游园、区级公园、城市公园、御头绿地数量有限,且还未达到防灾避险所要求的标准
④绿色疏通数量有限,并且没有同各公园、绿地等连接起来,单独存在,其服务径也没有符合规定的标准。
5隔商缓冲绿地种植的树种并不是阻燃植物,树种布局不合理。
扬中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

为了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增强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能力,提高城市综合防灾避险水平,扬中市应按照住房和城多建设关于绿地系统防灾避险的规定,在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编订过程中,尽力优化条件,积极建设或预留绿地系统。
1.规划目标
建设一定规模的防灾避险绿地,明确各种防灾避险绿地的作用,同时根据需求安装各种救灾避险的设随,为城市居民、教灾工作提供安全、宽败的场所,从而有效减少或避免次生灾害的不利影响。
344
2.防灾避险绿地体系构成
重点建设防灾避险绿地,并与城市重点广场、大型公园、街边绿地等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城市避难网络体系。扬中市位于实江流域,是一个中小型域市,应根据案急防灾绿地和固定防灾绿地进行全面规划。
扬中市应该合理布局各种类型的绿地,均匀分布,大小结合,重点建设社区公园、综合公园等公园绿地,为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建,规划综合公园(市级城市)服务半径为20003000量,综合公园(区域性)服务半径为10002000;社区公园(居住区)500~1000m,社区公园(小区游园) 300~500m;专类公园服务半径为500~1000m:带状公园服务率径500~1000m:街务绿地服务率径 300500 n
(1》固定防灾避险绿地
同定防灾避险绿地一般造择面积广、可容纳量大的广场、公园、绿化隔商带等,其用地规模不得 <1公项;服务半径最好控制在23kn;步行大的 60min便可以到达:人均避非面积2,扬中市域市防灾险绿地规划可将体育公园、城西公园、城北公园等作为胃定防灾绿地,详见图1.
图1扬中市城北会国通险地(2》紧急防灾绿地
紫急防灾绿地一般选择城市中的小广场、小花园、小公园等,其用的面积应该>0.1公项,服务半径最好为500n,步行10min便可到达,人均有效避免面积>1,扬中市可将丰收河公园、市民广场等20处绿地作为案急防灾绿地。
(3)隔商高缓冲绿地
扬中市应该在化工厂、加油站、城区之间、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外国等网国设置隔高缓冲绿地。根据扬中市绿地现状,可将三茅大港绿地、扬州河履带、明珠湾风光带确定为隔高缓冲绿地。
(4)绿色疏散通道
重点建设融会费通的绿色疏散通道网络系统,确保灾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序、快建抢数和疏散居民,扬中市可将中电大道、扬子西路、宜禾路作为绿色疏散通道,详见图2.
(下转第348页)
上一章:城市大型山体公园与周边地区共生协调策略研究--以珠海市凤凰山周边地区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 下一章:环境至上理念在住区中的生成逻辑--以和风雅致花园为例

相关文章

建设绿色“诺亚方舟”--浅议青岛市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 防灾避险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探究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现代城市绿地的规划与建设研究 试论宜居性城市绿地的规划与建设 城市绿地建设与规划理念研究——以广州绿地规划为例 城市规划建设的绿地功能应用研究新思路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