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基于绿道体系规划的北京市三山五园地区绿地资源综合研究

基于绿道体系规划的北京市三山五园地区绿地资源综合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6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8 10:36:5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基于绿道体系规划的北京市三山五园地区绿地资源综合研究 市建莞规划·设计URBANISMAND ARCHITECTURE丨PLANNING·DESIGN
基于绿道体系规划的北京市三山五园地区绿地资源综合研究
■何二清
朱友强
刘志成
[摘要]本文从绿道体系现划构建的角度出发,针对北京市三山五园地区绿地资源,从缘建空闽格局和绿地资源评价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进行了绿增分
析,获得了录地的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关建调】三山五园绿地资源评价绿道规划
研究背景
后工业社会时期带来了全球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改善了人居环境的同时,却导致了城市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城市绿色的缺失使得人们强烈的需求与自然的接触和与户外绿色开故空间的互动。绿道作为一种以生态功能为基础,是集休闲游想、文化保护、娱乐功能为主的连续的生态战性开故空间。因其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增加人居户外空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其规划和研究成为风景园林行业的热点。
北京市三山五园地区是北京西郊皇家园林保护区和北京“宣居城市和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绿道规划对于提升该地区生态保护效益、文化保护力度、景观风貌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一种综合性景观规划的绿道体系规划,需要复合多因子的综合分析,生态保护是绿道规划中最为重要的功能,绿地资源又是体现生态保护最为核心的要需,因此基于三山五园地区绿地资源综合研究,对于北京三山五园地区绿道体系规划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二、海淀区三山五园地区概况
1.规划范围
三山五园地区位于北京西北郊生态模形避道,是指由畅春园、静宜园、清涛园、静明园、圆明园 5个皇家园林以及联系其外履环境共同组合的综合园林区,本次规划的三山五园地区的四界定为:北界,永丰路-马连洼北路:东界,上地西路-城铁 13号线-双清路;南界,成府路-中关村大街-海淀南路-苏州街-长春桥路-送大路-西四环北路-北坞村路-闵庄路:西界,海淀区与石景山区、房山区交界线:西北界,以小西山南北山青为界,局部区域根据等高线以及实际需要扩展-总面积为81.33kn,
2.规划目标
在上位规划的指导下,依托于三山五园地区优质的自然生态本底,兼顾三山五园地区皇家园林的文化遗产保护,打造生态良好、游想丰富、慢行交
通完善、绿色经济发展的多功能绿道网络体系,三、绿地资源综合分析
对绿地资源的综合研究包含绿地资源的格局分析和绿地资源评价分析两方面,从结构和量化的不同角度对三山五园地区的绿地资源进行深入研究为该地区的绿道体系规划提供依据。
1.绿地空间格局分析
三山五园地区位于北京西北郊连接中心城区的模形绿地,该棵形绿地北接西山余脉,南入北京中心城区,对缓解北京中心城区生态环境的恶化起到
万方数据
了重要的作用。现状区域内绿地总量较大,除丰富的城市绿地外,还含有大量山体、耕地、农业采摘园等类型的生态用地(图1)。
图1绿地现状图(何二洁,朱友强给制)
三山五园地区总体的绿地格局可以划定为香山、颐和园、圆明园三大班块,各斑块组团相对独立,斑块之间的绿地连通性处于较低的程度(图2)。四环、五环城市快速路的切割使得区域呈现断裂化的空间结构,用地类型呈现出环状梯度模式,严重阻隔了片区南北向区城绿地之间的连接度(图3),
O
图2限地格局分析图(罗亚文绘制)图3绿地空同布局图(罗亚文绘制)
2.绿地资源评价分析
研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绿地资源评价参考相关文献,结合三山五园地区绿地现状及绿道网络体系的功能性,构建绿地资源评价体系,量化绿地资源,为绿道规划的前期阶段可提供有效的参考
绿地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绿道功能的分析,在生态保护、居民游想、文化资源保护、经济价值的功能指导下,确定绿地资源评价体系包含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文化资源和经济价值4个综合评价层,自燃优势、环境功能、最观塑造功能、游總功能、使用状况、文化遗产、经济运营了个准则层,以及17个评价因子(表1)
10
表1绿地资测课价体系(作者自绘)
注用 AR
#nnete06.
H:
评价因子的评分标准和因素权重的确定是通过专家咨询及参考相关文献而决定,然后根据三山五园地区绿地各地块的绿地资源特征,对其进行打分。评价结果的得分公式为:U=aX(a1XA1+a2XA2+a3 X.A3+a4 X > +b X b1 XB1+b2 XB2+b3X B3+b X B4) +c X (c1X C1+c2 X C2+c3 X C3) +d× (d1 XD1+d2 XD2+d3XB3) +eX (e1 XEI) +fX (f1XF1) +gX (gl XG1),从而得到绿地资源评价图,可是看出西山片区、玉泉山、颐和园、國明园等地块属于绿地资源优,可作为绿道选践的首造(图4)。
四、
图4绿地资测评价图(有二洁,集友强绘制)间题与策略
通过将三山五国地区的绿地进行从结构到量化
的深入分析,推导出三山五园地区绿地水系现状间题,并累据绿道体系规划构建的相关功能要求提出相应策略。
间题1:西山山体与城市相割翠。西山片区,是三山五园片区独特的自然优势,模形绿地插向城市内,但是城市道路阻隔了模形绿地与城市的联系,没有形成很好的绿地网络(图5)。
图5山体与城市关系(作者白绘)
策略:恢复西山山体植被,将自然渗透入城市,建立道路生态廊道,打通道路间的生态廊道,
间题2:公园绿地分布不均衡,整个三山五园
上一章:我国森林公园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下一章:岫岩县兴隆湿地公园建设

相关文章

变化环境下南方湿润区水资源系统规划体系研究 基于现代-风水理念-的阆中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特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城市遥感动态监测方法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以武汉市绿地规划为例 基于ET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的思考——以杭州市富阳区为例 基于ET的区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 城乡规划体系中生态绿地的现状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