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述
合成树脂及塑料,2013,30(3):71 CHINA SYNTHETIC RESIN AND PLASTICS
PVC/苯乙烯类聚合物共混体系
紫外光降解研究进展
江天凯,张军“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南京市210009)
摘要:综述了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婚-苯乙烯共聚物(MBS)、丙婚髓-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共聚物(ACS)和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ASA)等苯乙烯类聚合物与聚氯乙烯共混得到的四种共混体系紫外光降解研究进展。其中,由于ABS和MBS主链结构中含有不饱和双键,在紫外光作用下易氧化降解,所以与聚氧乙烯共混体系耐性较差;面ACS和ASA主链结构不含有不饱和双键,与聚氯乙烯的共混体系耐候性较好。
苯乙烯类聚合物共混紫外光降解
关键调:聚氯乙烯
中图分类号:TQ325.3
文献标识码:A
聚氯乙烯(PVC)具有阻燃、耐酸碱、耐化学药品腐蚀、力学性能和电绝缘性良好且价格低
廉、来源广泛等优点。但是,PVC冲击强度低和热稳定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因此,需要进行增韧改性。通常采用弹性体和含有橡胶相的塑料改性PVC.前者在提高PVC冲击强度的同时,往往会降低其模量、强度和耐热性能等关键指标;后者不但可增韧改性PVC,而且能提高其模量、强度和耐热性能等。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苯乙烯类聚合物与PVC共混来提高其冲击强度II-4]。常用的苯乙烯类聚合物有丙烯腊-工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甲基内烯酸甲酯-工二烯-苯7烯共聚物(MBS)、丙烯腈-氟化聚乙烯(CPE)-苯乙烯共聚物(ACS)以及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ASA)。ABS和MBS的聚合单体中含有丁二烯相,聚合后分子结构中会产生不饱和双键,其在紫外光照射下易发生氧化降解;ACS和ASA具有饱和的主链结构,分子结构稳定,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
塑料材料耐候性的好坏决定了其能否在户外
长期使用,其中紫外光是促便塑料考化的关键医素。针对四种苯乙烯类聚合物自身耐紫外光性能的差异,本文综述了四种苯乙烯类聚合物分别与
PVC共混后的紫外光降解研究进展。 1PVC/ABS共混物的耐紫外光性能
PVC与ABS共混显著提高了PVC的抗冲击性
文章编号:10021396(2013)03007105
能和加工性能,同时也弥补了ABS阻燃性能不好的缺点[5-6)。但PVC/ABS共混物的耐紫外光性能不
好,长时间辐照后的力学性能明显降低,光降解现象很明显。加人紫外光吸收剂、抗氧剂能够延缓降解速率,提高共混物的耐紫外光性能,其中,加入紫外光吸收剂的效果较好。
王士财等7考察了不同紫外光吸收剂以及抗氧剂对共混物耐紫外光性能的影响。不加紫外光吸收剂且m(PVC)/m(ABS)为60:40的PVC/ABS 共混物经辐照120天后,力学性能大辐下降,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的保持率分别只有63%,58%;加人紫外光吸收剂UV-531,UV-9,UV-327及紫外线吸收母粒(用量均为PVC/ABS共混物质量的 0.5%)会显著延缓共混物力学性能的下降,耐紫外光性能明显提高,同时发现UV-327对提高共混物耐紫外光性能效果最佳,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的保持率分别为89%,71%。加人抗氧剂也会提高m(PVC)/m(ABS)为60:40的PVC/ABS
收稿日期:2012-11-28。修回日期:2013-02-26。
作著简介:江天凯,1988年生,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PVC加工改性的研究。Email:tiankaijiang@163.com;联系电话:15851842880。
·通讯联系人。Email:zhangjun@njut. 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