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7/T 1392-2009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机制砂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of Manufactured Sand for Cement Concretein Highway Engineering
2010—03—01 实施
2009-12-21发布
前 言
为进一步规范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行为,全面提升建设管理水平,按照交通工作实现"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人本化"管理的目标要求,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主持编制了本标准。
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发展速度的加快,水泥混凝土用量迅速增加,其消耗的砂石集料等自然资源也越来越多。据估算,我国混凝土行业现在正以每年 50亿吨的速度消耗自然资源,砂石已成为其中用量最大的产品。
实践表明,重视砂石集料的物理力学指标和化学成分,使用粒形良好、级配合理、洁净耐久的砂石集料,可以增加混凝十的密实度、减小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改善耐久性,这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具有巨大的社会、环境和资源效益。但我国目前的石料加工多为小型企业,作坊式、粗放式生产,集料质量与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质量关系重大。
为此,山东省交通厅公路局等单位在山东省交通科技项目的支持下,历经3年多的持续科研攻关,从机制砂、河砂应用与水泥混凝十的基本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对山东省范围内典型机制砂的生产工艺、材质进行了取样分析和混凝土性能试验;分析了机制砂混凝土中与采用机制砂有关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水平;研究了机制砂混凝土的耐磨性和抗渗、抗裂等耐久性,对比分析了采用机制砂配制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在广泛调研和实体工程应用的基础上,总结并制定了本技术标准。
本标准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归口并提出。
目 录
前言……………………………………………………….错误! 未定义书签。
1总则………………………………………………………………………………………1
2引用标准…………………………………………………………………………….2
3 术语……………………………………………………………………………………….3
4 分类与规格……………………………………………………………………………4
5 技术要求…………………………………………………………………………………5
6 检验规则………………………………………………………………………………8
7标志、运输和储存………………………………………………………………10
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11
条文说明………………………………………………………………………………….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