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Y/T 3258-2018
油菜品种菌核病抗性离体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in vitro identification of resistance to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in oilseed rape
2018-12-01实施
2018-07-27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提出。
本标准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4 试剂或材料
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分析纯试剂。
4.1 水
GB/T 6682,三级。
4.2 1mol/L氯氧化钠(NaOH)溶液
称取 40.0g氢氧化纳,溶于800 mL.水中,冷却至室温。
4.3 1mol/L盐酸(HCI)溶液
量取50mL浓盐酸(36%~38%)加入到体积为450 mL,的水中.混匀。
4.4 70%乙醇溶液
量取700 mL 95%乙醇,加水定容至950 mL,混匀。
4.5 1%次氯酸钠溶液
量取10mL.有效氯含量 10%的次氯酸钠原液加入到体积为90 mL.的水中。混匀。
5 仪器设备
5.1 电子天平
感量0.01g。
5.2 恒温培养箱
精度土1℃。
5.3 人工接种鉴定温室
温度可调节至(22±1)℃,相对湿度可调节至95±5)%。
6 核盘菌接种体制备
6.1 核盘菌接种体培养基制备
核盘菌生长培养基用市售马铃薯培养基(PDA,Potato Dextroe Agar》粉剂,按说明书标准用量的一半,并按每升培养基补加7.5g琼脂粉,加水溶解,定容至1000 mL,用1 mol/L. NaOH或1mol/L. HC】溶液调节 pH至5.8。之后,将溶液分装到三角瓶中,包扎好后121℃灭菌 20min取出,按20mL/皿倒平板(直径 90 mm 培养皿》,冷却后储存备用。
6.2 核盘菌菌核的采集和消毒
从田间直立的油菜菌核病发病植株体内剥离核盘菌菌核,选择颗粒饱满、无裂痕、无霉变的菌核放人洁净的容器中,带回实验室置于一20℃冰箱备用。在超净工作台上∶将菌核置于70%乙醇中浸泡1 min,再转人1%次氧酸钠溶液中浸泡3 min,之后用无菌水漂洗3次。
6.3核盘菌菌丝的扩繁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已消毒的菌核切成2mm×2 mm(长×宽)的小块。用镊子取一个菌核切块置于培养皿中心,并使其切面紧贴培养基表而,封皿后(22±1)℃暗培养。萌发菌丝后,4℃保存.并将此培养基用作菌源。离体接种前5d,用直径5mm的打孔器沿菌源培养基菌丝边缘打孔。将打孔得到的菌丝块取出置于新的培养基中心,并使菌丝块有菌丝一面紧贴于新的培养基表面,封且后(22±1)℃暗培养3d。待菌丝正好长至培养基边缘时,取出按上述步骤扩繁,(22±1)℃暗培养约2d后备用。
7 菌核病抗性离体鉴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