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Y/T 3827-2020
坡耕地径流拦蓄与再利用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rception, collection and reuse of runoff from sloping farmland
2021-04-01 实施
2020-11-12发布
3.8
坡精地氮磷流失风险期 risk perind of nitrogsn and phsphors laosses
坡耕地易发生氮、磷流失的时期,通常指翻耕至作物封垄前的时段。
4 基本原则
4.1 重点控制原则
工程集蓄技术宜优先用于陡坡耕地,重点集蓄氨磷流失风险期的径流;农艺拦截技术普追适用于缓坡耕地和陡坡耕地。
4.2 经济实用原则
结合农艺技术与工程技术拦蓄径藻,优先利用已有的糖、坝、库、沟、客等集蓄径流∶植物管宜选用具有经济价值的本土植物∶集蓄的径流宜自流灌溉。
4.3 蓄用结合原则
坡群地氮续淡失风险期的径流宜随益随用,充分发挥集水池对径液的再集蓄能力∶用作后期应蓄满集水池,确保翌年春季作物的播种和保苗用水。
4.4 安全稳定原则
沉沙池和集水池的位置应避开填方或易滑坡地段,干燥少雨的地区集水池应采取防渗处理,寒冷地区冬季应采取防冻措施∶建筑材料、设计和施工应符合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
5 径流拦戴
5.1 基本要求
5.1.1 径演拦截技术包括农艺拦截技术和工程拦截技术。
5.1.2 工程拦找技术主要指坡改梯技术。透用于水土流失严重、经济条件许可的地区,梯田的建设与改造应符合GB/T30600 和 GB/T 16453.1的规定。
5.1.3 因地制宜选用农艺拦截技术。
5.2 农艺拦戴技术
5.2.1 横坡垄作
5.2.1.1 作物起垄方向与坡面方向垂直.垄高宜为 10 cm~30cm_
5.2. 1.2 原有顺坡沟垄改为横坡架作时,应先翻耕,再横坡起垄种植。
5.2 1.3 在南方多雨且土壤黏重地区,从上向下题上起垄.且垄的方向和等高线的高程差与水平距离之比(比降)宜为 1%~2%。
5.2.2 大横坡+小顺坡
5.2.2.1 在坡面较长的坡耕地区.可采用"大横坡十小顺坡"技术。
5.2.2.2 沿坡面从上到下,宜每隔1.5m~8 m 的顺坡坡长建造横坡截流沟、地埂或采用横坡种植作物的方式形成大横坡。大横坡地块内,顺坡种植作物,形成小顺坡.顺坡坡长可随坡度增大而缩短。
5.2.3 等高种植
5.2.3.1 应沿等高线种植作物,作物的株距和行距可根据作物种类和地形条件确定。
5.2.3.2 南方多雨且土壤黏重地区,种植方向宜与等高线呈1%~2%的比降。
5.2.4 地面覆盖
5.2.4.1 秸秆覆盖
将前茬作物收获后的精秆或异地收获的精秤均匀覆盖在作物行间或休闲期农田。前程作物精秆宜全量覆盖农田∶粗大秸秆宜先切段或粉碎后还田。
5.2.4.2 植物覆盖
作物行间可采用间作,套种等方式提高作物覆盖度∶休闲期宜种植绿肥作物。常见的绿肥种类见附录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