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NY/T 3846-2021 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NY/T 3846-2021 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6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2-01-18 15:28:49



推荐标签: ny 规程 技术规程 生产 生产技术 工厂化 蘑菇 3846 生产技术

内容简介

NY/T 3846-2021 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NY/T 3846-2021
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industrial cultivation of Agaricus bisporus
2021-11-01实施
2021-05-07 发布
4.2 环境质量要求
空气和水源质量应符合NY/T 2375 的要求。建厂时应在工厂周围建立隔离网或隔离带。
4.3 设计与布局
4.3.1 应设置生产区、生活区和办公区,生产区应与生活区、办公区分开。
4.3.2 生产区应设置原料仓困/场所、培养料发酵区、菇房权培区、包装加工区、冷库储藏区、污水区、实验室等功能分区。
4.3.3 培养料发酵区与其他区域宜间隔一定距离。
4.4 发酵隧道
4.4.1 发酵隧道应配备温湿度监测装置和通风系统。
4.4.2 第一次发酵遂道内应配备高压喷气通风系统。
4.4.3 第二、三次发酵隧道墙体应采用保温材料,配备环境控制系统。
4.5 菇房
4.5.1应采用保温材料建选房体.如挤师聚装板、夹心保温板等;菇房应安装环境控制系统,对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智能化调控,在通风系统中安装过滤器。4.5.2 地面做好排水处理.保持地面无积水.可采用液封形式。
4.5.3 菇房进出口应设置消毒池。
5 菌种
5.1 菌种选择
优先从具有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资质的供种单位购买栈培种.裁培种应符合GB 19171的规定。
5.2 菌种保藏与使用
栽培种应放于2℃~6℃的低退库保藏.使用前12 h-24h取出.置于室温备用,并别除有赛变,蜡虫、线虫等异样的菌种。
6 培养料制备
6.1 培养料原料
可选择小麦精秆、水稻秸秆、禽畜粪、棉籽壳、棉籽饼、石膏等原辅料制作培养料。原辅料应符合NY/T2375的要求。
6.2 培养料发酵
6.2.1 第一次发酵
6.2.1.1 培养料预湿后;在第一次发酵隧道内进行堆料发酵,培养料温度可达到74 ℃一83 ℃,培养料温度开始下降时转仓∶同样方式进行再次发酵,转仓1次~3次,完成整个第一次发酵过程。
6.2.1.2 第一次发酵后的培养料氨气含量应低于0.15%,无明显臭味和异味,含水量70%~76%.pH 8.0~8.3,含镇量 1.8%~2.2%。
6.2.2 第二次发酵
6.2.2.1 第一次发酵站衷后;将培养料均匀装人第二次发酵隧道内,进行第二次发酵,关团仓门后使培养料温度逐步上升至56 ℃~6 ℃,并保持8h,进行巴氏消毒。完成巴氏消毒后6h内,将培养料温度降至45℃~50 ℃,保持4d-5d.
6.2.2.2 第二次发酵后的培养料氨气含量为0.04%以下,表面有嗜热真菌和放线菌斑点,含水量 65%~70%.pH7.4~8.0,含稣量2.0%~2.4%。
 
上一章:NY/T 3844-2021 高山蔬菜越夏生产技术规程 下一章:NY/T 3827-2020 坡耕地径流拦蓄与再利用技术规范

相关文章

DB32/T 2836-2015 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DB34/T 4220-2022 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DB32/T 4526-2023 双孢蘑菇菌种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DB37/T 2150-2012 绿色食品 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DB41/T 1768-2019 工厂化菌糠栽培双孢蘑菇技术规程 NY/T 4336-2023 脱水双孢蘑菇产品分级与检验规程 NY/T 2117-2012 双孢蘑菇 冷藏及冷链运输技术规范 NY/T 1934-2010 双孢蘑菇、金针菇贮运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