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1373——2022
农村环卫保洁服务规范Service specification of rural sanitation cleaning
2022-03-09实施
2022-03-0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农村环卫保洁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村环卫保洁服务的服务提供方要求、服务内容和质量要求、服务管理、服务监督与投诉、服务评价与改进等。
本文件适用于农村环卫保洁服务的实施、管理与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066——2018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环卫保洁服务 sanitation cleaning service
对约定的地域范围进行环境卫生保持性清洁作业的服务。
4 服务提供方要求4.1 专业组织
4.1.1 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经营和服务资格,信用良好。4.1.2 具备提供服务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和用品。4.1.3 具有提供服务所必需的人员和技术能力。4.1.4 建立规范的运营管理和服务制度。4.2 个人承接者
4.2.1 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备岗位所需的技能,能够承受相应的体力劳动。4.2.2 掌握与工作相关的质量、环境、安全规定和基本的防护应急措施。4.2.3 上岗前应接受岗前培训。4.2.4 举止文明,语言礼貌,态度友善。
5 服务内容和质量要求
5.1 垃圾收集点保洁
5.1.1 及时对垃圾收集点内部和周围进行清理,内部清扫应有效防止粉尘飘散、垃圾飞扬;周围应做到
整洁,无散落,无存留垃圾和污水。
5.1.2 定期对垃圾收集点内外部进行消毒,保持通风良好,无恶臭。
5.1.3 按GB/T 37066—2018中5.5的要求,对没有分类投放或错误投放的垃圾进行重新分拣,有害垃圾应按照相关主管部门规定单独收集和清运。
5.1.4 开展垃圾收集点的动态监测,发现垃圾堆积,应及时清理,做到垃圾不满溢。5.2 道路保洁
5.2.1 道路保洁范围包括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等,涵盖路面、路肩、雨水口等区域。
5.2.2 采取全面清扫和捡拾保洁相结合的方式,每日全面清扫不少于1次,其余时段进行捡拾保洁作业。
5.2.3 道路保洁应做到无堆积物,无沙石泥土,无垃圾,无动物尸体和粪便,无积水,保持路面净、边角净、路肩净。
5.2.4 道路公共设施,如交通护栏、广告牌、路牌等应及时清洁,做到无乱贴乱画,无明显污渍。5.3 公厕保洁
5.3.1 公厕内部保洁每日不少于1次,保持公厕照明和通风良好。
5.3.2 应做到地面无积水、痰迹和垃圾;便池内无积尿积粪,无黄迹尿垢;化粪池、贮尿池内积存的粪液、尿液应及时清运,不得外溢。
5.3.3 公厕内宜无蝇,化粪池和贮粪池周围应无蝇蛆孳生。
5.3.4 墙壁、顶棚、门窗、灯具、洗手池应保持整洁,定期对洗手盆、门把手等进行消毒。5.4 公共水域保洁
5.4.1 公共河道、沟渠堰塘、湖泊等水域应保持清洁,水流畅通,无黑臭,无漂浮垃圾,无有害浮游植物。5.4.2 及时清捞河道、涝池中的水生植物。
5.4.3 及时清理河堤护坡各类垃圾、渣土等,保持干净整洁。
5.4.4 打捞时应符合水上作业安全要求,服务人员应穿着救生衣,配备救生器材。5.5 其他公共设施保洁
5.5.1 垃圾容器应保持外观干净卫生,清洁无异味,垃圾不满溢。
5.5.2 对电线杆、灯杆、桥栏等杆体栏体进行清洁,及时清除乱贴乱画和污渍。5.5.3 对宣传展板进行管护,保持展板整洁,字迹图示清晰,无污损。5.5.4 公共健身、休闲设施应保持清洁卫生。
6 服务管理
6.1 合同管理
按有关规定与服务提供方(专业组织、个人承接者)签订服务合同,合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甲方(服务购买方)、乙方(服务提供方)基本信息;b) 服务范围、内容、频次和质量要求;c) 合同期限d) 双方的权利和义务e) 合同金额、支付方式;f)服务评价
g)违约责任
h) 合同终止、变更和解除的条件;i) 争议的解决。6.2 设施设备管理
6.2.1 建立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
6.2.2 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发现损坏,应及时维修或更换。6.3 文档管理
6.3.1 建立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并实行专人负责。
6.3.2 宜采用信息化手段对管理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记录进行归档保存。6.4 安全管理
6.4.1 服务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和安全警示用品、用具和标识标牌。6.4.2 出现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遗撒泄漏,应及时报告当地有关部门配合处理。
7 服务监督与投诉
7.1 建立服务过程监督机制,监督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
————日常巡查——定期检查——村(居)民监督。
7.2 建立服务投诉机制,制定投诉受理程序,听取各方投诉意见,并反馈处理结果,建立投诉档案。
8 服务评价与改进
8.1 建立服务评价机制,综合服务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评价依据包括∶
————满意度调查————实地查看;——服务过程文件;——投诉及处理情况。
8.2 定期分析评价结果,总结不合格服务产生的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或规避不合格服务的发生。8.3 积极听取和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创新管理和服务,持续提高服务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