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4949-2018 代替GB/T 4949—2007
铝-锌-锢系合金牺牲阳极化学分析方法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sacrificial anodes of Al-Zn-In system alloy
2018-12-01 实施
2018-05-14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4949—2007《铝-锌-钢系合金牺牲阳极化学分析方法》,与GB/T4949—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扩大了各元素的分析范围(见第1章);
一修改了校准曲线绘制所用铝基体的纯度(见3.2.5.4、3.3.5.5、4.1.5.5、4.2.5.5、5.1.5.5、5.2.5.5、6.2.5.5、7.1.5.5、8.4.5、10.2.5.5、11.1.5.5、12.1.5.5、12.2.5.5),由不含待测元素的试样修改为纯铝作基体;
—修改了火焰原子吸收法中关于仪器性能的要求(见3.3.3.2、4.1.3.2、5.1.3.2、7.1.3.2、10.2.3.2、11.1.3.2),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中检出限的要求改为灵敏度的要求,修改了精密度的要求;
一修改了锡量测定光度法中称样量和锡标准溶液浓度,称样量由0.1g改为0.5g(见6.1.4.1),加入的锡标准溶液浓度由1mg/mL改为0.005 mg/mL(见6.1.4.5.1);
一修改了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的位数(见6.1.5、6.2.6、9.5等);修改了试验报告(见第15章);
—增加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锌、锢、镉、锡、镁、硅、钛、铁、铜和铅量(见第13 章);
—增加了质量保证与控制(见第14章);
—调整了分析元素的顺序,将GB/T4949—2007的锌、镁、镉、锢、锡、铅、硅、铁、铜、钛的分析顺序按照铝-锌-钢系合金牺牲阳极产品标准GB/T4948)中的化学成分要求中的元素顺序进行了调整。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船用材料应用工艺分技术委员会(SAC/TC12/SC4)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