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12777-2019 代替GB/T 12777-2008
金属波纹管膨胀节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etal bellows expansion joints
2019-12-01实施
2019-05-10发布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277—2008《金属波纹管膨胀节通用技术条件》。本标准与GB/T 12777—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8年版的第2章);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08年版的第3章);
—修改了膨胀节工况分类(见4.1.1,2008年版的4.1.1);
—修改了膨胀节型式分类(见4.1.2,2008年版的4.1.2);
一增加了膨胀节按约束压力推力分类(见4.1.2);
一增加了膨胀节的部件分类(见4.1.3);
—增加了焊接接头分类、焊接接头系数和焊接要求(见4.1.4、7.2和8.5);
—修改了型号表示方法和标记示例(见4.2.1和4.2.2,2008年版的4.2.1和4.2.2);
—修改了常用波纹管材料牌号(见5.1.1,2008年版的5.1.1);
—增加了多层波纹管各层可采用不同材料(见5.1.2);
一增加了不同材料组合的多层波纹管许用应力计算方法(见5.4.3);
—修改了波纹管尺寸极限偏差的具体要求(见6.1.1、6.1.3、6.1.5和6.1.62008年版的5.6.1.1、
5.6.1.2、5.6.1.4和5.6.1.5);
—增加了波纹管波高一致性要求(见6.1.2);
—修改了端管焊接端对接坡口形式(见6.3.2,2008年版的5.6.3.2);
—增加了波纹管膨胀节设计条件(见7.1);
—增加了材料标志移植要求(见8.1);
—修改了无损检测要求和方法(见9.3和9.4.2008年版的5.5和6.3);
—增加了波纹管成形后可及焊接接头的渗透检测要求(见9.3.2.4);
一修改了耐压、气密和疲劳性能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见9.5.1、9.5.2、9.5.5、9.6.1、9.6.2和9.6.5, 2008年版的5.7、5.8、5.9、6.5、6.6和6.7);
—删除了煤油渗漏试验(见 2008年版的6.6.2);
—增加了刚度、稳定性和爆破性能试验要求及试验方法(见9.5.3、9.5.4、9.5.6、9.6.3、9.6.4和
9.6.6);
一修改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项目和顺序(见10.2.2和10.3.1.2008年版的7.2.2和7.3.1);—修改了型式检验样品数量(见10.2.3,2008年版的7.2.3);
—修改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判定规则(见10.2.4和10.3.3,2008年版的7.2.4和7.3.3);一修改了铭牌内容(见11.1,2008年版的8.1);
—修改了圆形波纹管设计计算公式((见附录 A,2008年版的附录A);
—增加了外压波纹管强度计算与评定方法(见A.2.6.1和A.2.6.2);
—增加了波纹管累积疲劳寿命计算方法(见A.2.7);
—修改了导流筒设计计算方法(见A.5,2008年版的A.5);
—增加了保护罩设计计算方法(见A.6);
—修改了矩形波纹管设计计算公式(见附录B2008年版的附录B);
—增加了结构件设计通用要求(见C.2);
—修改了圆形万向环的设计计算公式(见C.8.1,2008年版的C.7.1);
—增加了波纹管高温疲劳试验(见附录 D);
—增加了选型(见附录 E);
—增加了安装使用要求(见附录 F);
—增加了安全建议(见附录G);
一增加了其他材料波纹管疲劳设计方法(见附录 H)。
本标准由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37)提出并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