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03.160 
CCS  	A 00 	 3402 	
芜
湖	市	地	方	标	准 	
DB3402/T 98—2024 
高等职业学校开放式党建工作指南 
Guidelines for open party building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2024 - 12 - 16 发布 
2025 - 01 - 01 实施 
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402/T 98—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芜湖市教育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中医
药高等专科学校。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冬生、张广祥、方静、张强、钱斌、刘志、杨婉玲、罗先奎、马和平。 
I 
DB3402/T 98—2024 
引
言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育高技能人才、驱动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引擎,其党建工作不仅承载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之重任,更直接关系到教育品质的提升与人才培
养的成效。面对社会变迁与技术革新带来的新挑战,高等职业学校党建工作面临互动机制不畅、信息化
步伐滞后、与教育教学融合不深的困境。为破局前行,促进党建工作开放式发展,使之紧密贴合高等职
业教育实际,顺应时代潮流,亟需制定一套系统化的开放式党建工作指南。开放式党建是指通过增强党
建工作的公开性、互动性和创新性,促进学校各级党组织与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广泛沟通,开展合作
交流、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 
本文件汲取了芜湖市高等职业学校开放式党建的宝贵经验,精心提炼出多种实践模式,旨在为高等
职业学校提供一套详尽、可操作的党建工作蓝图。通过该地方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构建“资源共
享、难题共解、开放共融、携手共进”的党建工作新生态,促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校企合
作、人才战略、产教融合等多领域深度融合、协同并进。这不仅将强化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作用,更将有
力推动高等职业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II 
DB3402/T 98—2024 
高等职业学校开放式党建工作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高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高职校”)开放式党建工作的指导,给出了校政共建、校地
联动、校企合作、校际交流等方面建设的建议及相关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高职校开放式党建工作的开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总体原则 
4.1 
公开性 
党建工作全过程信息公开,接受党员、群众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4.2 
互动性 
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互动机制,促进政府、高职校、社会、企业等积极参与,形成党建合力。 
4.3 
创新性 
通过创新载体,探索党建工作新形式,构建“党建+”体系,打造“党建+”特色品牌,实现共学、
共办、共享、共谋、共树,发挥党建特色品牌示范引领作用。 
4.4 
融合性 
结合高职校特点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发展。 
5 工作内容 
5.1 
主要形式 
包括但不限于校政共建、校地联动、校企合作、校际交流。 
5.2 
校政共建 
5.2.1 建立常态化的校政共建合作机制。 
5.2.2 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党建工作,商讨特色共建活动。 
1 
DB3402/T 98—2024 
5.2.3 定期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活动形式宜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 
—— 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 
——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志愿服务; 
—— 联合开办专题培训班,围绕党的建设、政策解读、业务能力提升等内容组织培训。 
5.2.4 建立校政人才双向交流机制,开展高职校教师与党政机关干部双向挂职交流。 
5.2.5 设立“人才工作站”,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工作、人才工作、学生就业、项目申报等方
面开展合作。 
5.3 
校地联动 
5.3.1 以党建为引领,重点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人才培养、组织建设等方面互动合作。 
5.3.2 依托高职校专业优势,承担地方发展规划、产业升级、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5.3.3 运用高职校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联合开展推广普通话、传诵国学经典、送高雅艺术进社区等
社会特色公共服务。 
5.3.4 培育志愿公益品牌,建设志愿服务基地,开展文明创建、关爱老人、青少年科普及智慧社区建
设等领域的志愿服务活动。 
5.3.5 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开展学历提升等方式,提升地方基层干部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联合地方
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供技能证书认定等配套服务。 
5.3.6 引导高职校与地方基层党组织共建党建联系点,鼓励高职校党员教师挂职地方锻炼。 
5.4 
校企合作 
5.4.1 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党建+人才培养”“党建+师资团队共建”“党建+基地共建”“党建+横
向课题”“党建+项目研究”等板块,在党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交流合作。 
5.4.2 整合校企双方的优质党建资源,开展共联共建活动、党建知识讲座和研讨会,锤炼党性修养、
提高综合素质。 
5.4.3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通过企业导师进高职校、学生到企业实习等形式,联
通教育与企业需求。 
5.4.4 开展校企高层次技术人才的交流,定期举办专家讲座与研讨活动。建立常态化的师资互派机制,
通过互聘产业教授、科技副书记等形式,融合校企人才资源力量。 
5.4.5  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订单班,实习就业基地及产学研合作平台,对接企业需求,培养党建与技
术双高的复合型人才。 
5.4.6 引导教师进入企业一线,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合作,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推动企业技术升
级与产品创新。 
5.4.7 推进校企重大纵向课题研究合作,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5.4.8 学校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党建共建,宜参照校企合作党建形式。 
5.5 
校际交流 
5.5.1 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和实际需要,定期开展合作交流。 
5.5.2 定期组织交流活动,互学互鉴高职校党建工作经验与成果,通过参观、座谈、访谈等形式,在
党建工作示范高职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及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等领域的开展合作与
互通。 
5.5.3 根据职业院校特点和优势,不定期开展合作与交流,形式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联合开办党建业务培训,组织党建业务座谈会和交流等,提升党务干部素养; 
—— 在人才培养平台、师资队伍培养、校园文化建设、产教融合等方面开展合作; 
2 
DB3402/T 98—2024 
—— 联合申报项目、课题。 
6 工作管理 
6.1 构建并稳固形成专业化的开放式党建工作人才队伍,通过定期培训、交流研讨及实践锻炼,提升
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 
6.2 
利用芜湖爱党建等党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宣传开放式党建工作。 
6.3 
综合运用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芜湖共读等平台,开展线上的党建学习。 
6.4 通过设立意见箱、开展座谈会、组织调研活动等方式,征求党员和群众对开放式党建工作提出意
见和建议。 
6.5 建立开放式党建工作战略会商机制,每年举行不少于 1 次会商,可邀请党政机关、镇街、村(社
区)、高职校、企业等相互学习交流,总结合作成果,解决存在问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