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64/T 1671.7-2024 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养教康社一体化服务规范 第七部分:多器官功能衰竭

DB64/T 1671.7-2024 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养教康社一体化服务规范 第七部分:多器官功能衰竭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69.6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10:23:11



相关搜索: 儿童 器官 福利 第七

内容简介

DB64/T 1671.7-2024 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养教康社一体化服务规范 第七部分:多器官功能衰竭 ICS 03.080
CCS A 12 64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64/T 1671.7—2024
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养教康社一体化服务规
范 第七部分:多器官功能衰竭
Standards for integrated services of children's care,education,
rehabilitation and soicalwork in child welfare institutions
Part7: Multiple organ failure
2024 - 12 - 30 发布
2025 - 03 - 29 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DB 64/T 1671.7—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64/T 1671《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养教康社一体化服务规范》的第7部分。DB64/T 1671已
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 第 1 部分:唇腭裂
—— 第 2 部分: 生长发育迟缓
—— 第 3 部分:精神发育迟滞
—— 第 4 部分:脑性瘫痪
—— 第 5 部分:孤独症谱系障碍
—— 第 6 部分:21-三体综合征
—— 第 7 部分:多器官功能衰竭
请注意本文件尚未识别出可能涉及的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儿童福利院、宁夏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晓军、万静、李淑芳、莫雄英、康小娟、李立花、王欣、王津、张海珍、陶
姗娜。
I
DB 64/T 1671.7—2024


为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十四
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方案》要求,依法履行儿童福利机
构法定职责,形成集“养育、医疗、康复、教育、社会工作”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建设和服务模式,切实
维护了孤残儿童合法权益。更好地指导和规范儿童福利机构专业服务,特研究编制《儿童福利机构儿童
养教康社一体化服务规范》系列标准,文件按照一类一策原则,按照不同残疾类型儿童“养育、医疗、
康复、教育、社会工作”一体服务需求不同,其服务原则、基本要求、服务流程、服务内容都各有不同,
采用部分系列标准的方式,为不同残疾类型儿童提供针对性、专业化服务,全力保障儿童权益。
本文件是《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养教康社一体化服务规范 第七部分:多器官功能衰竭》,此类儿童
教育需求很少,医疗需求多,因此文本从“养育、医疗、康复、社会工作”一体化服务给出具体专业内容,
提供整齐划一的规范指引,对提升全区儿童福利机构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II
DB 64/T 1671.7—2024
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养教康社一体化服务规范 第七部分:多器官功能
衰竭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儿童福利机构多器官功能衰竭儿童服务的总体要求、服务流程与要求以及养护服务、
康复服务、社会工作服务、服务评价与改进等内容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儿童福利机构多器官功能衰竭儿童开展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MZ 010 儿童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MZ/T 167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DB64/T 1559 儿童福利机构生活照料服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多器官功能衰竭 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
人体多个器官同时或相继出现功能衰竭,无法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注: 本文件将多器官功能衰竭简称“衰竭儿童”。
4 总体要求
人员要求
4.1.1 机构应配备专业团队,并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及技能等级证书,专业团队包括:医生、康复
治疗师、护理人员、社工等,定期安排继续教育培训。
4.1.2 儿童福利机构内无医师、康复治疗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应在有资质的专业团队指导下开展日
常照料、生活康复、社会工作等;也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
安全与应急
4.2.1 场地及设施设备应符合 MZ 010 管理要求,应满足衰竭儿童医疗救治、生活、康复治疗需求。
4.2.2 应设置相对独立的房间,室内布置温馨、舒适;应配置急救药品、氧气装置、紫外线灯、治疗
车、换药车、超声雾化器等基础救治物品。
4.2.3 相关岗位人员应具有敏感且快速的“察觉和评估”能力,能早期有效的评估并确认衰竭儿童生
理、心理及社会层面的需求及变化,发现异常能采取适当有效的治疗方法介入。
1
DB 64/T 1671.7—2024
4.2.4 进餐期间应密切观察衰竭儿童进餐状况,发现意外及时处理。
4.2.5 夜间加强巡视,至少每 20 min 观测一次衰竭儿童生命体征变化,发现意外及时处理。
5 服务流程与要求
服务流程
开展养治康社一体化服务流程,见图1。
图1 养治康社一体化服务流程
服务要求
5.2.1 衰竭儿童病情变化时,经医生诊断儿童病情危重,立即送往定点医院。
5.2.2 病情平稳,社工召集医生、康复治疗师、教师、护理人员等组成的专业团队,对儿童养育、治
疗、康复等进行综合评估,制定服务方案。各专业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医生每日查体,观察儿童生命体征,判断疾病发展,制定阶段性治疗目标;
—— 康复治疗师应根据综合评估制定的治疗方案,制定康复干预计划,内容包括训练内容、方法
和时间等;
—— 护理员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提供个性化照顾服务;
—— 社工每周跟进服务效果,根据儿童需求开展个案、小组等支持性服务,协调各专业团队促进
其身心舒适。
2
DB 64/T 1671.7—2024
6 养护服务
基本要求
6.1.1 应规范日常护理照料流程,按 DB64/T 1559 要求执行。
6.1.2 实施一级护理,床旁交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务人员,每天记录出入量,记录单见附录 A。
6.1.3 应对衰竭儿童进行动态评估和护理效果评价。评估的内容应包括:睡眠、疼痛、生活质量、舒
适度、心理需求等。评估表格见附录 B。应根据动态评估结果随时进行调整。
6.1.4 床铺应平整、柔软,多器官功能衰竭儿童需加厚床垫,应配床栏且有保护性措施,保持儿童日
常生活能力,安全且精神安定。
6.1.5 视衰竭儿童病情及身体情况,适时播放轻音乐、儿歌、声光玩具等。注重个体差异,提供个性
化服务。
清洁卫生
6.2.1 宜每日洗澡 1 次,夏天对容易出汗的部位应随时擦拭,女童宜留短发。
6.2.2 每日早晚 2 次口腔护理,饭后漱口。可用纱布或棉签,蘸生理盐水或口洁素,从唇→牙齿→双
颊→舌背→上腭顺序擦拭,防止口腔溃疡。
6.2.3 衣物、床铺平整、清洁,随脏随换。
饮食照料
6.3.1 应根据衰竭儿童身体状态、饮食喜好设计适宜食谱,采取流食→半流食→软食→普食添加,少
食多餐,如出现营养不良状况时,可按其病情特点补充各种营养素。
6.3.2 食物营养均衡,软、烂、碎,早、中宜加营养餐,如:新鲜蔬菜水果、肉汤、骨头汤等。
6.3.3 每次进食前,应做好口腔护理,应少吃多餐。
6.3.4 喂食时注意抬高儿童头、颈、肩部,使儿童呈 45°半卧位。
6.3.5 每日饮水宜少量多次,饮水量在 1000 ml~1500 ml,可根据儿童体重测定。
6.3.6 不能自行进食的,可采用鼻饲或胃肠道静脉营养输入,鼻饲者宜 2 h 注入 1 次或遵医嘱,每次
不超过 200 ml,营养液温度 38 ℃~40 ℃,两餐之间注入 20 ml 温水;
6.3.7 做好相应置管护理,随时观察有无自行拔管、胃管脱落、回抽物颜色异常等。记录衰竭儿童出
入量统计。
睡眠照料
6.4.1 作息规律,每日应定时进行适当被动活动,夜间加强儿童体位摆放及姿势管理。
6.4.2 入睡时,可在剪力腿较为严重的衰竭儿童两腿间放康复垫,分开双下肢,痉挛的肢体可用约束
带,使肢体保持伸展,约束带松紧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
6.4.3 身体和四肢以伸展为主的宜使用悬吊床。
6.4.4 加强巡视,观察儿童生命体征。
排泄照料
6.5.1 注意保护儿童个人隐私,更换尿布时使用屏风遮挡。
6.5.2 便后及时更换,小便后用纸巾擦拭,大便后用清水清洗,视情况涂抹护臀油。
6.5.3 插尿管者,随时观察有无自行拔管、脱管、压管等现象。
6.5.4 每日观察大小便的量、颜色、性状等,出现异常立即报告。
3
DB 64/T 1671.7—2024
7 医疗服务
基本要求
7.1.1 医生应每日查房,密切观察儿童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诊疗。
7.1.2 评估儿童病情变化,巩固治疗效果,指导护理人员进行适宜的康复活动。
预防感染
7.2.1 应给予充足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营养需要,增强体质,对喂养有困难的衰竭儿童应耐
心,避免呛咳和呼吸困难。
7.2.2 按气温变化及时添减衣服,避免受凉引起呼吸系统感染。
7.2.3 每天早、中、晚通风不少于 30 分钟。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严防交叉感染。
7.2.4 避免与感染性疾病患儿接触,以防继发感染。
褥疮
7.3.1 应保持衣服、床单被褥平整、柔软、干燥、清洁、无渣屑污渍。
7.3.2 应经常变换卧位,根据儿童情况采取平卧、侧卧、半卧,日间每 1 h 更换体位 1 次,夜间每 2 h
更换 1 次;翻身时,动作要轻而稳,避免使用拖、拉、推等动作。
7.3.3 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现象时,宜每 30 min 更换卧位一次。
7.3.4 在经常受压处每天用 50%酒精以离心方式按摩 1 次~2 次,加强局部血液循环。
7.3.5 在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沙袋、气垫褥等,夏季使用内装凉液的各种凉液垫,减轻局部压力,降
低局部温度;受压点必要时使用气垫圈,有条件者可睡气垫床。
坠积性肺炎
7.4.1 定时翻身、叩背、拍胸,防止痰液淤积,可以采用头高脚低位,以利于肺部分泌物的引流。
7.4.2 叩背时,将五指并拢、掌心屈曲,由下至上、由两侧向中间轻叩儿童的背部。
7.4.3 病情加重应立即送往医院。
便秘、肾结石
7.5.1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蠕动。
7.5.2 定时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或热敷,必要时可用简易通便法排便或灌肠。
7.5.3 每日饮水充足,在 1000 mL 以上,可喂食少量蜂蜜水。
7.5.4 病情加重应立即送往医院。
8 康复服务
日常功能训练
8.1.1 每日按摩肢体或做被动运动,每次 10 min~15min,每日 2 次~3 次。
8.1.2 各关节(上肢、下肢、肩、肘、腕、踝、指关节)各方向(前、后、左、右、上、下)活动;
顺序由大关节至小关节;运动幅度(屈、伸、旋)从小到大;各关节运动 3 遍~5 遍。
8.1.3 速度宜缓慢,手法宜轻柔,循序渐进同时配合按摩。
8.1.4 训练过程中发现衰竭儿童情绪异常或痛苦表情时,立即停止,视情况报告医生。
8.1.5 根据衰竭儿童的年龄、病情采取适宜的功能体位。
4
DB 64/T 1671.7—2024
8.1.6 制定周康复训练计划,记录日训练内容。
功能损伤的预防
8.2.1 足下垂
8.2.1.1 足部给予支持,使用足板托、枕头等辅具,使足与腿成直角,保持背屈位,防止跟腱挛缩。
8.2.1.2 冬天注意棉被对足部的压迫,可用支架或硬纸盒支撑被子,避免压迫足背。
8.2.2 膝关节畸形
8.2.2.1 在膝关节下垫垫子,防止膝肿胀和关节过度伸展。
8.2.2.2 定时拉伸膝关节,时间 5 min~10 min,每日数次,防止膝关节屈曲挛缩。
9 社会工作服务
尊重保护儿童的人格和隐私,做到关心、耐心、细心、不忽视和歧视,积极回应需求。
按 MZ/T 167 开展服务,通过整合、链接社会资源,满足衰竭儿童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每周至少跟进两次,及时评估儿童养育环境、护理人员态度、各项需求是否得到及时满足。
通过对护理人员开展团队建设、心理支持等活动,提高服务意识。
10 服务评价与改进
服务评价
10.1.1 机构应建立质量评估体系,对专业人员数量和水平以及抚育教育、康复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10.1.2 建立服务质量反馈机制,定期收集意见,对违反操作流程、工作失误等情况按制度进行处罚。
服务质量评价包括以下内容:
a) 服务档案的建立;
b) 各项记录书写的合格率;
c) 抚育教育、康复的有效率;
d) 对服务人员各项工作的满意度;
e) 设备、器材完好;
f) 无责任事故的发生率。
服务改进
10.2.1 分析产生不合格或不当服务的原因,修改或重新制定服务方案,跟踪评价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10.2.2 通过信息收集与分析,不断创新服务与管理,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5
DB 64/T 1671.7—2024
附 A A A

(资料性)
护理记录表
表A.1 给出了病重儿童护理记录表的样式。
表A.1 护理记录单
姓名 性别 入院 年龄 床号 科室 入院日期 年度
日期 时间 意识 生命体征 入量(ml) 出量(ml) 病情及护理措施实 签名
皮肤
神志 体温℃ 脉搏 呼吸 血氧饱和度% 项目 实入量 小便量
施情况
大便量 呕吐或引流量
次/分 次/分
6
DB 64/T 1671.7—2024
附 B B B

(资料性)
重度儿童评估单
表B.1给出了重度儿童评估的样式。
表B.1 重度儿童评估单
重度儿童评估单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时间:
入院时间: 入院诊断:
1.身高:**cm 体重:**kg
2.活动方式:步行/扶行 /抱起/轮椅/其它:
3.进食方式:正常/流质 /半流质/禁食/鼻饲/造瘘管/肠外营养
4.食欲情况:正常/增加/减退 /不思饮食/其他:
5.睡眠形态:正常/入睡难/服镇静剂 /易醒/失眠/卧床
6.排泄形态:排尿:正常 (纸尿裤)/尿失禁/造漏/留置尿管/间歇导尿/其它:
7.排便:正常 (纸尿裤)/便秘/腹泻/失禁/造漏/其它:
8.服药情况:无/有/药名:
9.引流管:无/有/置管类型:
10.活动形态:能自理/不能自理/部分自理受限(进食/洗漱/穿衣/沐浴/入厕/翻身/移乘)
11.皮肤情况:正常/苍白/紫绀/皮疹/瘙痒/压疮/其它:
12.意识状态:清醒/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其它:
13.情绪状态:稳定/焦虑/烦躁/恐惧/其他:
14.儿童对所患疾病了解程度:了解/不了解 /部分了解
评估人员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7
DB 64/T 1671.7—2024
参 考 文 献
[1] 朱丽平.孤残儿童护理(初级技能)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8
上一章:DB64/T 1522.1-2024 养老机构安全应急处置规程 第1部分:老年人意外 下一章:DB51/T 3243-2024 四川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

相关文章

DB64/T 2111-2024 儿童福利机构营养膳食与监测服务规范 DB64/T 1997-2024 残疾儿童服务机构无障碍设施建设规范 T/GXAS 267-2021 康复机构智力障碍儿童功能评估规范 (含修改单) DB11/T 933-2012 儿童福利机构儿童日常生活照料技术规范 DB41/T 1736-2018 儿童福利机构服务规范 DB4101/T 120-2024 儿童福利机构康复服务规范 DB65/T 4807-2024 儿童福利机构个案福利工作服务规范 DB36/T 1961-2024 儿童福利机构饮食照料服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