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50/T 270-2024 灾害性天气等级划分

DB50/T 270-2024 灾害性天气等级划分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06.9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16:41:04



相关搜索: 灾害性 天气 等级 划分 划分

内容简介

DB50/T 270-2024 灾害性天气等级划分 ICS 01.040.07
CCS A 47
50

庆 市 地 方 标 准
DB50/T 270—2024
代替DB50/T 270—2008
灾害性天气等级划分
2024 - 12 - 23 发布
2025 - 12 - 23 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0/T 270—2024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等级划分.............................................................................................................................................................2
4.1 气象干旱.....................................................................................................................................................2
4.2 暴雨.............................................................................................................................................................2
4.3 大风.............................................................................................................................................................3
4.4 冰雹.............................................................................................................................................................3
4.5 高温.............................................................................................................................................................3
4.6 强降温.........................................................................................................................................................3
4.7 雾.................................................................................................................................................................4
4.8 霾.................................................................................................................................................................4
4.9 连阴雨.........................................................................................................................................................4
4.10 雷电...........................................................................................................................................................4
4.11 霜冻...........................................................................................................................................................5
4.12 低温雨雪冰冻...........................................................................................................................................5
附录 A(规范性) 气象干旱时段划分................................................................................................................6
参考文献.................................................................................................................................................................7
I
DB50/T 270—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本文件代替DB50/T 270—2008《气象灾害标准》,与DB50/T 270—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修改了文件名称为《灾害性天气等级划分》;
b)
修改了范围(见第 1 章,2008 年版的第 1 章);
c)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 2 章,2008 年版的第 2 章);
d)
修改了篇章名称和表现形式,将“4 技术内容”改为“4 等级划分”,将各灾害等级划分由
文字改为表格(见 4.1~4.12,2008 年版的 4.1~4.13);
e)
修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 3.1~3.4、3.6~3.8、3.10~3.11,2008 年版的 3.1~3.2、3.4~3.5、
3.7~3.9、3.12~3.13);
f)
删除了部分术语(2008 年版的 3.3、3.11、3.14、4.3、4.10、4.13);
g)
增加了部分术语(见 3.12);
h)
修改了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24h 降雨量区间范围(见 4.2,2008 年版的 4.2);
i)
修改了大风等级命名和划分(见 4.3,2008 年版的 4.4);
j)
修改了冰雹等级划分(见 4.4,2008 年版的 4.5);
k)
修改了高温等级命名(见 4.5,2008 年版的 4.6);
l)
修改了雾等级划分(见 4.7,2008 年版的 4.8);
m)
增加了霾等级划分(见 4.8);
n)
修改了轻度雷电等级划分(见 4.10,2008 年版的 4.11);
o)
增加了低温雨雪冰冻等级划分(见 4.12);
p)
将气象干旱时段划分调整至附录 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气象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气象台。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盈颖、刘婷婷、闵凡花、李晶、张虹、邓承之、张焱、陈道劲。
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8年首次发布为DB50/T 270—200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I
DB50/T 270—2024
灾害性天气等级划分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气象干旱、暴雨、大风、冰雹、高温、强降温、雾、霾、连阴雨、雷电、霜冻、低温
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的等级划分。
本文件适用于对单点灾害性天气的调查、评估、统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象干旱
meteorological drought
某时段内,由于蒸散量和降水量的收支不平衡,水分支出大于水分收入而造成地表水分短缺的现象。
[来源:GB/T 20481—2017,3.1]
3.2
暴雨
torrential rain
12 h 降水量达到 30.0 mm 以上或 24 h 降水量达到 50.0 mm 以上的强降雨天气现象。
3.3
大风
gale
瞬时风力大于或等于 8 级风(瞬时风速≥17.2 m/s)的天气现象。
3.4
冰雹
hail
坚硬的球状、锥状或不规则的固体降水天气现象。
[来源:GB/T 27957—2011,2.1,有修改]
3.5
高温
high temperature
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 35 ℃ 以上的天气现象。
3.6
强降温
strong cooling
高纬度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侵袭,造成剧烈降温的天气现象。
3.7

fog
悬浮在贴近地面大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使水平能见度在 1 km 以下的天
气现象。
[来源:GB/T 35224—2017,A.16,有修改]
1
DB50/T 270—2024
3.8

haze
大量粒径为几微米以下的大气气溶胶粒子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0 km、空气普遍混浊的天气现象。
[来源:GB/T 36542—2018,2.1]
3.9
连阴雨
consecutive rainfall
连续 6 天以上的阴雨天气过程。
3.10
雷电
thunder and lightning
积雨云强烈发展阶段产生的闪电鸣雷天气现象。
3.11
霜冻
frost injury
由于强冷空气活动或辐射降温致使地面气温下降到 0 ℃ 以下的天气现象。
3.12
低温雨雪冰冻
frozen rain and frost snow
由降雪(或雨夹雪、霰、冰粒等)或者降雨后遇低温形成的积雪、结冰、冻雨等现象。
[来源:DB50/T 1557.3—2024,3.2]
4
等级划分
4.1
气象干旱
按时段将气象干旱划分为春旱、初夏旱、伏旱、秋旱、冬旱,划分方法按附录A执行。气象干旱等
级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轻旱、中旱、重旱、特旱 4 个等级,具体划分见表 1。
表 1
气象干旱等级划分
等级 气象干旱时段
春旱 初夏旱 伏旱 秋旱 冬旱
轻旱 连续30天~39天, R≤0.5
连续20天~29天, R≤1.2 连续20天~29天, R≤1.3 连续30天~39天, R≤0.5 连续40天~49天, R≤0.1
中旱 连续40天~49天, R≤0.5
连续30天~39天, R≤1.2 连续30天~39天, R≤1.3 连续40天~49天, R≤0.5 连续50天~59天, R≤0.1
重旱 连续50天~59天, R≤0.5
连续40天~49天, R≤1.2 连续40天~49天, R≤1.3 连续50天~59天, R≤0.5 连续60天~69天, R≤0.1
特旱 连续≥60天, R≤0.5
连续≥50天, R≤1.2 连续≥50天, R≤1.3 连续≥60天, R≤0.5 连续≥70天, R≤0.1
注:R 为日均降水量,单位为 mm。
4.2
暴雨
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3 个等级,具体划分见表 2。
2
DB50/T 270—2024
表 2
不同时段暴雨等级划分
等级 时段降雨量(单位:mm)
12 h 降雨量 24 h 降雨量
暴雨 30.0~69.9 50.0~99.9
大暴雨 70.0~139.9 100.0~249.9
特大暴雨 ≥140.0 ≥250.0
4.3
大风
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一般、较强、特强 3 个等级,具体划分见表 3。
表 3
大风等级划分
等级 瞬时风力(级) 瞬时风速(单位:m/s)
一般大风 8 17.2~20.7
较强大风 9~10 20.8~28.4
特强大风 ≥11 ≥28.5
4.4
冰雹
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小、中、大、特大 4 个等级,具体划分见表 4。
表 4
冰雹等级划分
等级 最大冰雹直径(单位:mm)
小冰雹 <5
中冰雹 ≥5且<20
大冰雹 ≥20且<50
特大冰雹 ≥50
4.5
高温
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一般、较强、严重 3 个等级,具体划分见表 5。
表 5
高温等级划分
等级 日最高气温(单位:℃)
一般高温 ≥35且<37
较强高温 ≥37且<40
严重高温 ≥40
4.6
强降温
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强降温、特强降温 2 个等级,具体划分见表 6。
3
DB50/T 270—2024
表 6
强降温等级划分
等级 冬季(12月~次年2月) 春季(3月~4月)和秋季(10月~11月)
强降温 72 h内日平均气温连续下降≥6.0 ℃ 72 h内日平均气温连续下降≥8.0 ℃
特强降温 72 h内日平均气温连续下降≥8.0 ℃ 72 h内日平均气温连续下降≥10.0 ℃
4.7

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大雾、浓雾、强浓雾、特强浓雾 4 个等级,具体划分见表 7。
表 7
雾等级划分
等级 水平能见度(单位:m)
大雾 ≥500且<1000
浓雾 ≥200且<500
强浓雾 ≥50且<200
特强浓雾 <50
4.8

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3 个等级,具体划分见表 8。
表 8
霾等级划分
等级 水平能见度(单位:m)
轻微霾 ≥5000且<10000
轻度霾 ≥3000且<5000
中度霾 ≥2000且<3000
重度霾 <2000
4.9
连阴雨
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轻度、严重 2 个等级,具体划分见表 9。
表 9
连阴雨等级划分
等级 连续无日照天数 其中08时至20时雨量 ≥0.1 mm 天数
轻度连阴雨 ≥6且<10 ≥4且<10
≥10 ≥4且<7
严重连阴雨 ≥10 ≥7
注:连续3天白天无降水则终止。
4.10
雷电
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轻度、中度、强、特强 4 个等级,具体划分见表 10。
4
DB50/T 270—2024
表 10
雷电等级划分
等级 最大放电电流(单位:kA)
轻度雷电 <20
中度雷电 ≥20且<40
强雷电 ≥40且<100
特强雷电 ≥100
4.11
霜冻
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轻度、严重 2 个等级,具体划分见表 11。
表 11
霜冻等级划分
等级 日最低气温 ≤2 ℃ 的连续天数 其中日最低气温 ≤0 ℃ 的天数
轻度霜冻 ≥5且<7 ≥3且<7
≥7 ≥3且<5
严重霜冻 ≥7 ≥5
4.12
低温雨雪冰冻
从低到高依次划分轻度、中度、重度 3 个等级,具体划分见表 12。
表 12
低温雨雪冰冻等级划分
等级 划分标准
轻度低温雨雪冰冻 连续3天及以上日最低气温<2 ℃,降水量≥0.1 mm,且日最低气温<0 ℃少于3天
连续3天及以上日最低气温<0 ℃,无降水,且日最低气温<—3 ℃少于3天
中度低温雨雪冰冻 连续3天及以上日最低气温<0 ℃,降水量≥0.1 mm,且日最低气温<—3 ℃少于3天
连续3天及以上日最低气温<—3 ℃,无降水,且日最低气温<—6 ℃少于3天
重度低温雨雪冰冻 连续3天及以上日最低气温<—3 ℃,降水量≥0.1 mm
连续3天及以上日最低气温<—6 ℃,无降水
5
DB50/T 270—2024
附 A A A

(规范性)
气象干旱时段划分
A.1
春旱
发生在 2 月下旬至 4 月的气象干旱。满足轻旱强度条件的初日且该日无降水,为春旱的开始期;
连续 2 天降水总量≥10 mm 的前一天,或连续 7 天未达到任意一级春旱强度标准的前一天定为春旱
的终止期,4月30日为春旱的自然终止期。
A.2
初夏旱
发生在 4 月下旬至 6 月的气象干旱。满足轻旱强度条件的初日且该日降水量≤1 mm,为初夏旱
的开始期;出现连续 2 天降水总量≥25 mm 的前一天,或连续 7 天未达到任意一级初夏旱强度标准
的前一天定为初夏旱的终止期,6月30日为初夏旱的自然终止期。
A.3
伏旱
发生在 6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的气象干旱。满足轻旱强度条件的初日且该日降水量≤1 mm,为伏
旱的开始期;出现连续 2 天降水总量≥30 mm 的前一天,或连续 7 天未达到任意一级伏旱强度标准
的前一天定为伏旱的终止期,9月10日为伏旱的自然终止期。
A.4
秋旱
发生在 9 月至 11 月的气象干旱。满足轻旱强度条件的初日且该日无降水,为秋旱的开始期;出现
连续 2 天降水总量≥10 mm 的前一天,或连续 7 天未达到任意一级秋旱强度标准的前一天定为秋旱
的终止期,11月30日为秋旱的自然终止期。
A.5
冬旱
发生在 11 月下旬至次年 2 月的气象干旱。满足轻旱强度条件的初日且该日无降水,为冬旱的开始
期;出现连续 2 天降水总量≥5 mm 的前一天,或连续 7 天未达到任意一级冬旱强度标准的前一天定
为冬旱的终止期,2 月最后 1 日为冬旱的自然终止期。
6
DB50/T 270—2024




[1]
周国兵.空气污染与霾天气——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北京:气象出版社,2018.
GB/T 20481—2017
GB/T 21987—2017
GB/T 27957—2011
GB/T 27964—2011
GB/T 28592—2012
GB/T 35224—2017
GB/T 36542—2018
GB/T 36742—2018
气象干旱等级
寒潮等级
冰雹等级
雾的预报等级
降水量等级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天气现象
霾的观测识别
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保障规范
[10]
QX/T 511—2019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11]
DB50/T 1557.3—2024
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等级
冰雹
第 3 部分:低温雨雪冰冻
[2]
[3]
[4]
[5]
[6]
[7]
[8]
[9]
7
上一章:DB50/T 471-2024 温泉场所卫生规范 下一章:DB50/T 1776.4-2024 畜牧养殖物联网应用与数据管理规范 第4部分:疫病监测

相关文章

DB50/T 908-2019 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 DB14/T 1986-2020 短历时强降水气象灾害等级划分 DB50/T 272-2022 农家乐等级划分与评定 DB50/T 1570-2024 旅行社等级划分与评定 DB50/T 1741-2024 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 DB50/T 1001-2020 孕婴童用品零售店等级划分 DB50/T 820-2017 乡村民宿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 DB50/T 1086-2021 清洗保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