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T / T 680. 12—2025
目 次 Ⅲ Ⅴ 1 1 1 1 1 3 5
前言 …………………………………………………………………………………………………………
引言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 4 一般要求 ………………………………………………………………………………………………… 5 天线 ……………………………………………………………………………………………………… 6 接地 ………………………………………………………………………………………………………
参考文献 ………………………………………………………………………………………………………
Ⅰ
JT / T 680. 12—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 / 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 JT/ T 680《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的第 12 部分。 JT/ T 680 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 1 部分:总则; ———第 2 部分:导航雷达; ———第 3 部分:回声测深仪; ———第 4 部分:陀螺罗经; ———第 5 部分:电磁计程仪; ———第 6 部分:自动操舵仪; ———第 7 部分:多普勒计程仪; ———第 8 部分:声相关计程仪; ———第 9 部分:磁罗经; ———第 10 部分:甚高频(VHF)无线电装置; ———第 11 部分:蓄电池和充电设备; ———第 12 部分:船舶电台天线和接地; ———第 13 部分:406 MHz 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 ———第 14 部分:9 GHz 搜救雷达应答器; ———第 15 部分:救生艇(筏)双向甚高频便携式无线电话。 本文件代替 JT/ T 680. 12—2007《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 12 部 分:船舶电台天线和接地》,与 JT/ T 680. 12—2007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删除了天线升降、天线并联、收发信天线绝缘子、发信天线电晕、收发信天线间距、发信机与天 线引入线、收信天线馈线、多台发信机使用同一天线、天线转换开关的规定(见 2007 年版的 4. 1. 4、4. 1. 6、4. 1. 7、4. 1. 9 ~ 4. 1. 14); ———增加了中高频天线基座、中高频天线安装方式、中高频天线连接线、中高频天线安装注意事项、 中高频天线长度、中高频天线引线、甚高频天线安装位置、各类天线间距、值班接收机天线配 置、值班接收机天线与中高频发信天线距离、卫星天线视野、卫星天线安装位置、卫星天线与磁 罗经间距、卫星天线环境、卫星天线与雷达天线的位置、海事卫星 C 站天线安装、两个海事卫 星 C 站天线间距、航行警告电传系统天线绝缘电阻、防天线干扰的规定(见 5. 1. 6 ~ 5. 1. 11、 5. 1. 13 ~ 5. 1. 21); ———更改了天线绝缘电阻的规定(见 5. 1. 12,2007 年版的 4. 1. 15); ———删除了设备开机天线转换开关检查、发射时天线转换、装卸货天线升降、发信天线接地、收发信 天线不得作其他用途的规定(见 2007 年版的 4. 2. 1 ~ 4. 2. 5); ———增加了发射功率、中高频发信天线调谐、甚高频发信天线驻波比的规定(见 5. 2. 1 ~ 5. 2. 3); ———删除了发信天线更换调谐、天线卸扣、天线转换开关触点、检查天线接地的规定(见 2007 年版 的 4. 3. 5、4. 3. 6、4. 3. 8、4. 3. 10); ———更改了绝缘电阻阻值要求(见 5. 3. 6,2007 年版的 4. 3. 9); ———增加了中高频天线驻波比判断、甚高频天线驻波比判断的规定(见 5. 3. 7、5. 3. 8); ———增加了中高频天线调谐器接地、接地铜条和接地铜排的长度和宽度、接地铜条和接地铜排的焊 Ⅲ
JT / T 680. 12—2025
接的规定(见 6. 1. 3);
———增加了无线电设备各单元接地的规定(见 6. 1. 10);
———增加了检测接地系统的规定(见 6. 3. 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海电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支家茂、王奇云、梅涛、姚望、刘晓东、宣一文、李坚、吴志宾、王国梁、蔡志翔、
瞿小宇。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5 年首次发布为 JT 4530. 30—1985;
———1992 年第一次修订为 JT/ T 8100. 30—1992;
———2007 年第二次修订为 JT/ T 680. 12—2007;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Ⅳ
JT / T 680. 12—2025
引 言
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是关于船舶用通信及导航电子化基础设施在
船舶上安装、使用、维护、修理等技术的具体要求,内容覆盖了大部分船用通信导航设备,有助于规范和
统一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和修理等作业,充分发挥通信导航设备的性能。 JT/ T 680《船
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拟由 15 个部分构成。
———第 1 部分:总则。 目的在于规范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的通用技术要求。
———第 2 部分:导航雷达。 目的在于规范船用导航雷达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 3 部分:回声测深仪。 目的在于规范船用回声测深仪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 4 部分:陀螺罗经。 目的在于规范船用陀螺罗经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 5 部分:电磁计程仪。 目的在于规范船用电磁计程仪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 6 部分:自动操舵仪。 目的在于规范船用自动操舵仪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 7 部分:多普勒计程仪。 目的在于规范船用多普勒计程仪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
要求。
———第 8 部分:声相关计程仪。 目的在于规范船用声相关计程仪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
要求。
———第 9 部分:磁罗经。 目的在于规范船用磁罗经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 10 部分:甚高频(VHF)无线电装置。 目的在于规范船用甚高频无线电装置的安装、使用、
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 11 部分:蓄电池和充电设备。 目的在于规范船用电台蓄电池和充电设备的安装、使用、维
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 12 部分:船舶电台天线和接地。 目的在于规范船用电台任何型式天线与接地的安装、使用、
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 13 部分:406 MHz 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 目的在于规范船用 406 MHz 卫星紧急无线电示
位标(EPIRB)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 14 部分:9 GHz 搜救雷达应答器。 目的在于规范船用 9 GHz 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的安
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 15 部分:救生艇(筏)双向甚高频便携式无线电话。 目的在于规范船用救生艇(筏)双向甚
高频便携式无线电话(Two-way VHF)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Ⅴ
JT / T 680. 12—2025
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 12 部分:船舶电台天线和接地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船舶电台天线和接地的一般要求和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船舶电台天线和接地的安装、使用、维护和修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JT/ T 680. 1 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 1 部分:总则
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 1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3. 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SC:数字选择性呼叫(Digital Selective Calling)
GMDSS: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
SSB:单边带(Single Side Band)
4 一般要求
船舶电台天线和接地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的一般技术要求应符合 JT/ T 680. 1 的规定。
5 天线
5. 1 安装
5. 1. 1 中高频天线应远离烟囱、通风筒等大型突出的金属物体。
5. 1. 2 在人员易于到达的中高频天线垂直引入线处,宜设有适当的保护装置。
5. 1. 3 天线的结构和组成材料应能承受 11 级风力。
5. 1. 4 中高频天线下引线的线端处应有绝缘子的支索固定。
5. 1. 5 中高频天线绝缘子应采用耐高频和耐高压绝缘材料。
5. 1. 6 中高频天线或底座的安装布置应能承受摇摆和振动产生的应变。
5. 1. 7 中高频天线应垂直安装,并位于船上的高处(宜在驾驶甲板以上),距离导电结构体至少 1 m。
1
JT / T 680. 12—2025
5. 1. 8 中高频天线连接线应松弛不紧绷。
5. 1. 9 中高频天线安装时应注意摆动半径,避免摆动时碰撞其他结构体。
5. 1. 10 中高频天线长度宜至少为 8 m。
5. 1. 11 从中高频天线底座到中高频天线调谐器的引线应绝缘并尽可能垂直布线,如不能垂直布线,
与水平面夹角应大于 45°。
5. 1. 12 发射天线对船体的绝缘电阻,在干燥天气下宜大于 50 MΩ ,潮湿天气宜不小于 5 MΩ(测量时
应断开发射机)。
5. 1. 13 甚高频天线应安装在高处(在罗经甲板以上),周围应避开大型障碍物,与导电结构体的水平
距离应至少有 2 m,应避开雷达垂直波束。
5. 1. 14 船用各类通信设备天线宜分层架设安装,如安装在同一水平面,则最小水平间距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通信设备天线安装最小水平间距
单位为米
设备名称 最小水平间距
海事卫星 C 站 天线 海事卫星宽带 天线 甚高频 天线 航行警告电传 系统天线 中高频 发信天线 中高频 收信天线
海事卫星 C 站天线 4 5 4 3 5 2
海事卫星宽带天线 5 5 3 2 5 2
甚高频天线 4 3 5 2 3 2
航行警告电传系统天线 3 2 2 — 2 1
中高频发信天线 5 5 3 2 — 5
中高频收信天线 2 2 2 1 5 —
5. 1. 15 船用中高频值班接收机应有独立的中高频天线,船用甚高频值班接收机应有独立的甚高频
天线。
5. 1. 16 船用中高频值班接收机的中高频天线应远离船用中高频通信设备的中高频天线。
5. 1. 17 卫星天线的位置应使其始终拥有 360°无遮挡的天空视野,应位于罗经甲板桅杆顶部或罗经甲板
上,与磁罗经的距离应大于 3 m,不应安装在受热和烟雾笼罩的区域,不应与船舶雷达天线位于同一平面。
5. 1. 18 海事卫星 C 站天线的安装位置应能使其在船舶纵摇和横摇 15°时工作,应确保其水平线下 15°
范围内无结构体或障碍物。
5. 1. 19 如需安装两个海事卫星 C 站天线,垂直间距应至少为 1 m。
5. 1. 20 航行警告电传系统的无源中高频天线对地绝缘电阻应大于 5O MΩ,有源中高频天线应测量天
线阻抗及天线工作电流,具体参数应符合产品生产厂家说明。
5. 1. 21 天线安装完毕后,应开启所有船用电子设备并测试相互干扰情况。
5. 2 使用
5. 2. 1 为了确认船用电子设备不受干扰,所有带发射的船用通信导航设备应在额定发射功率下运行。
5. 2. 2 中高频天线应在 DSC 和 SSB 正式发射前进行手动或自动调谐,调谐正常方可发射。
5. 2. 3 甚高频在发射时无驻波比报警,则可正常呼叫和通信。
5. 3 维护
5. 3. 1 船舶开航前,应对中高频天线、甚高频天线、海事卫星宽带天线、海事卫星 C 站天线等进行检
2
JT / T 680. 12—2025
查,保持完好。
5. 3. 2 暴风雨前后,应及时检查中高频天线,如发现异样,应立即妥善处理。
5. 3. 3 应经常清洁中高频天线绝缘子,发现有冰雪堆积及污垢,应及时清除。
5. 3. 4 发现中高频天线、甚高频天线、海事卫星宽带天线、海事卫星 C 站天线等受损,应立即修理或
换新。
5. 3. 5 中高频天线清洁后,应在连接处涂保护类油脂。
5. 3. 6 测量中高频天线的绝缘电阻,如不满足 5. 1. 12 和 5. 1. 20 的要求,应及时更换。
5. 3. 7 使用大功率驻波比测试仪,测量中高频天线的驻波比,驻波比应小于或等于 1. 5。
5. 3. 8 使用 GMDSS 综合测试仪,测量甚高频天线的驻波比,驻波比应小于或等于 1. 5。
6 接地
6. 1 安装
6. 1. 1 接地装置应保证船用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6. 1. 2 船用中高频通信设备接地应使用独立的接地铜排,接地铜排应以最短路径与接地基座(船体)
连接,长度不超过 1. 5 m,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0. 02 Ω,接地铜排规格不应低于表 2 的规定。
表 2 接地铜排规格
发信机功率 (W) 接地铜排规格
厚(mm) 宽(mm)
< 50 4 50
50 ~ 500 100
501 ~ 1 000 150
> 1 000 200
6. 1. 3 中高频天线调谐器应使用铜带接地,接地铜带应尽可能短,如长度不超过 1 m,宽度应至少为
60 mm,如长度超过 1 m 但不超过 5 m,宽度应至少为 100 mm,接地铜带应烧焊在钢质隔板上。
6. 1. 4 船用中高频通信设备的保护接地宜连接至高频接地铜排,或使用截面积不小于 6 mm2 的铜线
焊接于船体上的接地板螺栓,螺栓的直径不小于 6 mm。 接地板由钢质底板及压紧盖板组成,且应与接
地基座可靠连接。
6. 1. 5 船用中高频通信设备的辅助设备的接地点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 6 mm2的软铜线和直径不小于
6 mm 的螺栓,以最短路径与接地基座可靠连接。
6. 1. 6 船用中高频通信设备与其他船用电子设备不应使用同一接地铜排。
6. 1. 7 其他船舶电台设备保护接地将设备外壳与船体上的接地板连接。
6. 1. 8 接地铜排应镀锡,接地板及其螺栓、螺母、平垫圈均应镀锌,与接地板接触的接地铜排部分应包
以锡纸。
6. 1. 9 装有接地板的甲板或舱壁处如有外铺板,应开有检查口。
6. 1. 10 其他船舶电台设备应有单独的接地。
6. 2 使用
不应将船用中高频通信设备的接地装置用于避雷器的接地。
3
JT / T 680. 12—2025
6. 3 维护
6. 3. 1 经常检查接地铜排与船体接地板的连接部分,保证牢固,电气连接可靠。
6. 3. 2 宜定期检测接地系统,测量电阻值不应大于 0. 02 Ω。
4
JT / T 680. 12—2025
参 考 文 献
[1] IMO COMSAR/ Circ.32 Harmonization of GMDSS requirements for radio installations on board SOLAS ships
[2] NMEA 0400 Installation standard for marine electronic on vessels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