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5206/T 179-2024 林下经济利用林地技术规程

DB5206/T 179-2024 林下经济利用林地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74.2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16 08:59:36



相关搜索: 技术规程 经济 林地 利用 林下

内容简介

DB5206/T 179-2024 林下经济利用林地技术规程 ICS
65.020.01
CCS
B 60
DB5206

仁 市 地 方 标 准
林下经济利用林地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conomic utilization of understory forest land
2024-08-16 发布
2024-11-16 实施
铜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206/T 179-2024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林地利用原则.......................................................................2
5 不同林下经济模式林地选择...........................................................2
6 附属设施...........................................................................3
7 管理与检测.........................................................................4
附录A (资料性)林下食用菌不同种植模式的林地条件 ....................................5
I

DB5206/T 179-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铜仁市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铜仁市林业局、铜仁市林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代忠迪、李思颖、张金华、申梦、黄岚泽、安启明、李春红、张雪飞、石
军、张佳涛、何茂雪、许林政、陆红霞、安树海、龙文倩、何俊、李青青、龚志鹏、陆琦、陈家琴、
张楠、周小松、谢苏杭、潘小染、王诗文、罗波、马攀攀、李海松、梁东、杨婷、冉建权。
II

DB5206/T 179-2024
林下经济利用林地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针对铜仁市不同林下经济模式对林地的要求,规定了术语和定义、林地利用原则、不同
林下经济模式林地选择、附属设施以及管理与监测。
本文件适用于铜仁市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利用活动和行业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凡是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
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1054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规范
LY/T 2790 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规范
DB52/T 1198 贵州省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林下种植 in-forest planting
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经营原则,在林内或林地边缘开展的种植活动,包
括林药、林菌、林菜、林粮等模式。
3.2
林下养殖 in-forest raising
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经营原则和循环经济原理,在林内或林地边缘开展
的生态养殖活动,包括林禽、林蜂等模式。
3.3
林下采集 non-timber forest-based products
对森林中可利用的非木质资源进行的采集活动。
3.4
森林景观利用 forest landscape utilization
1
DB5206/T 179-2024
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资源的多种功能和森林内多种资源,开展的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经营活动。
3.5
林地 forest land
林地是用于林业生态建设和生产经营的土地,地类划分的最小面积为667 m
2。林地划分为乔木
林地、竹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迹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其他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
圃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4
林地利用原则
守法依规、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不改变林地用途原则。
5 不同林下经济模式林地选择
5.1 林下种植
5.1.1 林药
优先选择铜仁道地中药材产区,在非道地产区,应充分论证其种植适宜性和生态风险。
林药种植应符合《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通则》《林草中药材野生抚育通则》《林草中药材仿野
生栽培通则》(林改发〔2021〕59号)相关技术要求,可根据林药品种生长特性和对环境的要求,
充分利用林下生态环境,以林荫栽培、附生栽培模式进行种植。
a) 林荫栽培模式应选择交通便利,相对集中连片,近水源且排水良好,坡度≤25 °,乔木林
地郁闭度0.2~0.8或灌木林地覆盖度20%~80%,生长健康的有林地、灌木林地(含人工经果林)或
疏林地栽培。土层厚度≥50 cm、疏松肥沃、腐殖质或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沙壤土或壤土。
b) 附生栽培模式应在郁闭度(覆盖度)、空气湿度适宜的林地中,选择寄生、附生类中药材进
行栽培、培育,选择海拔500 m~1000 m,年均温12 ℃~15 ℃,无霜期300 d以上,年降雨量1100 mm~
1500 mm,空气相对湿度60 %以上的林地栽培。
c) 种植环境应符合NY/T 1054的要求。
5.1.2
林菌
选择3 ㎞范围内无污染,通风良好,相对集中连片,靠近水源,土壤疏松、肥沃、保水透气性
好、易排水,土层厚度≥10 cm,坡度≤25 °的有林地栽培。不同种植模式对林地的要求见附录A。
林下食用菌种植环境应符合NY/T 1054的要求。
5.1.3
林苗、林花、林菜
选择交通便利,集中连片,近水源且排水良好,乔木林地郁闭度0.2~0.6或灌木林地覆盖度
20 %~60 %、生长健康的有林地、疏林地,在林内或林缘种植植株较矮、耐荫的花卉、苗木、蔬菜。
疏松肥沃,腐殖质或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沙壤土或壤土。
5.2
林下养殖
2
DB5206/T 179-2024
5.2.1
林禽
a)应选择地面开阔,坡度≤35 °的乔木林地、竹林地、灌木林地,乔木林地郁闭度≤0.5或灌
木林地覆盖度≤50 %,乔木林一般选择中龄林或成熟林;位于山坡中下部,地势高燥,向阳避风,
土壤透气、透水性好,吸湿性好;水源充足,取水方便,种植环境应符合NY/T 1054的要求。
b)林地面积应是规划养殖用地面积的5倍以上,并采取轮牧(禽);2000 ㎡~3335 ㎡为一个放
养区,用尼龙网、竹材或铁丝网等材料分隔,高度不低于1.8 m;每个区放养周期控制在1个月左右。
c)养殖密度宜稀不宜密,根据养殖场规模和植被状况,每667 ㎡养禽控制在40 只~60 只,一
般两批产品间歇养殖时间为2 月~3 月。间歇期可以在场地内播种喜阴草本植物,如白车轴草、黑
麦草等,为下一期养殖提供条件。
5.2.2
林蜂
在林中、林缘放养中华蜜蜂,应选择背风向阳,中下坡位的林地,3 km范围内蜜粉源植物1年中
应有2个以上的主要蜜源和丰富的辅助蜜粉源且无毒。
5.3
林下采集
应选择立地条件好,交通便利,林木生长健康的林地开展林下产品采集。采集的原则为:
a)禁止采集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护的物种;
b)采集方式不能破坏原有生态环境;
c)采集行为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d)对采集区域应科学保育和扩繁;
e)不能采集对人体健康有害的产品。
5.4
森林景观利用
在保护优先、不影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优先选择自然保护地可利用的功能区、
自然旅游景区以及森林景观资源丰富的乡村,依托优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存,引进专业的设计、
运营团队,依法依规开展森林景观资源利用活动,包括且不限于建设森林步道、生态旅游基地、森
林康养基地、森林康养小镇、森林康养人家。森林步道建设应符合LY/T 2790的要求,森林康养基地
建设应符合DB52/T 1198的要求。
6 附属设施
6.1 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
在不采伐林木、不影响树木生长、不造成污染的前提下,利用林间空地建设生产管护设施、临
时储藏室等为林业生产服务的临时设施,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
6.2
配套基础设施
发展林下经济需修筑符合相关规定的永久性构筑物、建筑物,应依法办理使用林地手续和建设
用地手续(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规定不需办理建设用地手续的除外)。包括产业道路、灌溉、电力、
通讯等基础设施。
3
DB5206/T 179-2024
7
管理与监测
定期开展林下经济利用林地的监管、监测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4
DB5206/T 179-2024
附录 A
(资料性)
林下食用菌不同种植模式的林地条件详见表A
表A
林下食用菌不同种植模式的林地条件
类型 林地条件要求
林下地表种植 选择坡度≤15 °、土层厚度≥10 cm、郁闭度0.2~0.5的林地,将菌棒(菌包) 摆放林下,利用林下空间生长。
林下覆土种植 选择坡度≤15 °、土层厚度≥30 cm、郁闭度≥0.7 的林地,将菌棒(菌包) 包裹种植于畦或坑中,覆土后使其自然生长。
林下播种种植 选择坡度≤10 °、土层厚度≥50 cm、郁闭度0.5~0.8的林地,在林间开挖一 定规格的苗床,于苗床上摆放生料或发酵料,再进行菌种播种产菌。
5
上一章:DB5206/T 180-2024 林下经济统计体系标准 下一章:DB5206/T 178-2024 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区划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5206/T 178-2024 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区划技术规程 DB5206/T 180-2024 林下经济统计体系标准 DB5206/T 177-2024 林下经济管理规范 DB14/T 1055-2015 生境制图分析黄土高原林地利用技术规程 LY/T 1955-2022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 LY/T 1955-2011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 DB3311/T 221-2022 经济林下鼠茅草覆植技术规程 DB43/T 1353-2017 林地土壤环境治理评价规程(经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