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66 3715
聊
城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715/T 67—2024
聊大红金桃栽培技术规程
2024 - 11 - 15 发布
2024 - 12 - 15 实施
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715/T 67—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聊城大学、聊城市林业发展中心、聊城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聊城市国土空间
开发保护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邢柱东、薛静芳、褚鹏飞、张演义、路兴慧、张书银、吕福堂、宋勇、任爱芝、
杨婧、杨阔、赵陆菲、王立伟、蒋观宁、郭喜军。
I
DB 3715/T 67—2024
聊大红金桃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聊大红金桃的建园、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生产栽
培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聊大红金桃生产栽培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9175 桃苗木
HJ 332 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86 鲜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聊大红金桃 liaodahongjin peach
蔷薇科,李属,黄肉毛桃品种,在聊城 7 月中下旬成熟,果实卵圆形,果顶梢突尖,果面 50%以上
着暗红色,果肉橙黄色,硬溶质,汁液少,离核,有杏香味。
4 建园
4.1 生产环境
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应符合 HJ 332 的规定。
4.2 园地选择
选择通风向阳,排灌方便,地下水位 1.0 m 以下的地块建园。避开低洼地及盐碱地。土壤以壤土、
砂壤土为宜,活土层在 40 cm 以上,pH 4.5~7.5 均可种植,盐分含量不大于 1 g/kg,有机质含量不宜
小于 10 g/kg。不宜在重茬地建园。
4.3 园地规划
4.3.1 将种植区域分成若干种植小区,小区面积 2 hm
2~4 hm
2,宜采用南北行向,长方形小区。
1
DB 3715/T 67—2024
4.3.2 合理设置园区道路,主路、支路、环园路应互通。
4.3.3 留出灌排系统、防护林带、果实分选包装场所、生产资料库房等位置。
4.3.4 栽植前平整土地,使坡度小于千分之三,使坡向便于灌溉和排水。
4.4 苗木准备
选择 1 年~2 年生的大苗壮苗建园,最好采用 2 年生苗,砧木以毛桃为宜。苗木质量应符合 GB 19175
的规定。
4.5 栽植时期
以春季节气惊蛰至春分栽桃树苗较为适宜。也可在秋末冬初落叶后定植,但要采取适当的树体防冻
保护措施。
4.6 栽植密度
株行距为(1.2 m~3 m)×(4 m~6 m)。根据立地条件、树形和管理水平而定,提倡宽行密植。
4.7 栽植要求
4.7.1 根据地势和土地方位确定行向,以南北行向为宜。按株行距应求先挖定植沟,沟深宽 80 cm×100
cm,起垄栽培的在垄畦中间挖定植穴,穴深宽(40 cm~45 cm)×(50 cm~60 cm),表土与新土分开。
每穴施有机肥 25 kg~35 kg,与表土混合均匀。
4.7.2 栽植时,先将肥土混合物进行适量回填,再将苗木垂直摆放于穴的中央,继续回填肥土混合物
及表土,并轻轻向上提苗、踏实。栽后立即灌水,水渗下后覆土盖膜。栽植深度以浇透水沉实后苗木根
颈部与地面相平为宜。推广起垄栽培,以树行为中心线起垄,垄高 20 cm~30 cm,垄宽 1 m~1.5 m。
5 整形修剪
5.1 整形
生产上可采用的适宜树形有自然开心形、杯状形、“Y”字形(二主枝开心形)、主干形。同一小区
要求树形一致。
5.1.1 自然开心形
主干高30 cm~50 cm,顶端着生3个临近或错落开的3主枝,开张角度50°~70°,生长势相近。每
主枝选留2个~3个侧枝,同时在主、侧枝上培养结果枝组。适于稀植大冠,株行距在3 m×(4 m~6 m)。
5.1.2 杯状形
树形与自然开心形相似。主干高 30 cm~50 cm,顶端着生 3 个主枝,主枝的开张角度为 60°~70°,
主枝生长势相近,在主枝上直接配备大、中、小型结果枝组。适于中等密植,株行距在 2 m~(3 m×4 m)。
5.1.3 “Y”字形(二主枝开心形)
主干高 30 cm~50 cm,主干顶端着生两个主枝,生长势相近,向行间延伸,主枝开张角度 40°~50°,
两主枝夹角 70°~80°,主枝上直接配置结果枝组。适于高度密植,株行距在 1.5 m~(2 m×4 m)。
2
DB 3715/T 67—2024
5.1.4 主干形
只有一个中央主干,中央主干上离地 40 cm 以上密布侧生结果枝组,长度控制 50 cm 以内,间距
20 cm ,螺旋上升,着生在中央主干上的侧生状结果枝组生长势均衡,大小相近, 主干与枝组间夹角
较大,75°以上,为控制上部生长势,可在下部培养两个牵制枝。适于极高度密植,1.2 m~(1.5 m×
3 m)。
5.2 修剪
以冬剪为主,夏剪为辅,冬剪与夏剪相结合。冬剪主应采用短截、长放、疏枝、回缩等修剪方法调
整树体结构,维持骨干枝生长平衡、树势平衡;夏剪主要通过抹芽、摘心、扭梢、剪梢等修剪方法解决
树体的通风透光,促进花芽分化和营养积累,调节树体的生长和结果平衡,使果园通风透光,利于果实
着色。
5.2.1 幼树和初果期树修剪
此期修剪以快速扩大树冠、培养骨架、合理配置侧枝或结果枝组为主要目的。生长期修剪和休眠期
修剪应相结合。
5.2.1.1 生长期修剪主要是采取抹芽、摘心、扭梢、拉枝等方法控制直立旺长枝条的生长,促生分枝、
调整枝条分布和生长角度。
5.2.1.2 休眠期修剪主要是拉枝开角,疏除细弱枝、密生枝、病虫枝等,主枝延长枝根据长势情况留
1/2~2/3 短截,结果枝以长放为主,逐步培养各类结果枝组。
5.2.2 盛果期修剪
此期修剪以维持树势、均衡长势、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和树形紊乱、树冠郁闭为主要目的。生长期修
剪与休眠期修剪相结合,及时疏除过密枝、重叠枝,短截细弱枝,更新复壮结果枝组。
5.2.3 衰老期修剪
通过重剪、回缩,更新骨干枝和大型结果枝组;利用树冠内徒长枝培养新的结果枝组;疏除过密、
弱小枝组。
6 花果管理
6.1 授粉
聊大红金桃花粉量大,自花结实率高,主要是通过风、昆虫等传媒来自然完成授粉过程。
6.2 疏花和疏果
疏花在花蕾至盛花初期进行,留花量比计划多出 20 %~30 %。疏果在花后 2 周至果实硬核期前进行,
长果枝留 3 个~4 个果,中果枝留 2 个~3 个果,短果枝、花束状结果枝留 1 个或不留果,预备枝上不
留果。疏果时以产定果,盛果期树亩产量控制在 2 000 kg~3 000 kg 为宜。也可只疏果不疏花。
6.3 果实套袋
6.3.1 套袋
3
DB 3715/T 67—2024
选用耐风吹雨淋日晒、透气性良好的优质桃专用纸袋。套袋一般在谢花后 50 d,疏果已完成,病虫
大量发生前特别是桃蛀螟产卵前进行。套袋前,全园喷洒一遍杀虫杀菌剂;套袋时注意将幼果置于果袋
中间,勿使纸袋与幼果产生摩擦。提倡无袋栽培模式。
6.3.2 摘袋
在果实采收前 10 d~15 d 摘袋。一天中适宜解袋时间为上午 9 时至 11 时,下午 3 时至 5 时左右;
单层袋易采前 4 d~5 d 解袋,先将袋体撕开使之呈一伞形,以遮挡直射光,5 d~7 d 后再将袋全部解掉;
双层袋,采前 12 d~15 d 先撕掉外袋,采前 5 d~7 d 再去掉内袋。
6.4 架设防鸟网
6.4.1 聊大红金桃果实易招鸟类危害,需架设防鸟网。
6.4.2 搭建防鸟网,一般在行间每隔 7 m~10 m 安装一根立柱,在株间每隔 10 m~15 m 安装一根,纵
横成行。立柱高度根据树高而定,一般高于树高 0.5 m~1 m。立柱多采用热镀锌钢管,网面多用镀锌钢
丝架设。确定各立柱位置后,安装固定,应保持立柱垂直于地面,整体高度一致,纵横成行。然后采用
镀锌钢丝架设网面,将钢丝穿过立柱顶端的穿线孔,纵横方向呈十字交叉,用紧线器拉紧,固定于每根
支柱上端。最后将防鸟网放到架面上铺设网线,树冠上部天网的交接处应贴紧,不留空隙;树冠外侧边
网的交接处应紧密,长度应到达地面,不留空隙。防鸟网应根据当地鸟雀种类选择网孔大小,网长按果
园的实际大小确定,安装后应将整个果园罩住。
6.4.3 采果后,卸下防鸟网,放于室内收藏,防鸟网寿命可达 5 年左右。也可长期固定在架面上,但
会降低防鸟网的使用寿命。
7 土肥水管理
7.1 土壤管理
7.1.1 深翻改土
结合秋施基肥进行深翻改土,土壤有效土层应在0.4 m以上,通气状况良好,时间以9月下旬至10月
下旬为宜。
7.1.2 行间生草
行间土壤采用自然生草或人工种草,推荐种植长毛野豌豆、紫花苜蓿、鼠茅草等。在草生长到 30 cm
以上时留 10 cm 左右刈割,一年刈割 2~4 次,刈割下的草直接覆盖于行间或树盘。可显著提高园内土
壤有机质含量,并可保湿调温,改善桃园生态环境。生草果园注意防治天牛。
7.1.3 果园覆盖
在树盘或行内覆盖秸秆、杂草等有机物,覆盖厚度 10 cm~15 cm。树干基部 20 cm 范围内不覆盖。
7.2 施肥
7.2.1 施肥原则
施肥应参照 NY/T 496 规定执行,以树龄树势、树体需肥规律、土壤条件等为依据,提倡根据土壤
和叶片的营养成分分析进行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以有机肥为主,优先使用腐熟的优质农家肥和商品有
机肥料,减少化肥施用量,禁止使用含氯化肥和含氯复合肥。
4
DB 3715/T 67—2024
7.2.2 施肥量
合理增加有机肥施用量,依据土壤肥力和产量水平,合理调控氮、磷、钾肥施用数量,同时,注意
钙、镁、硼、锌、铁或铜肥的配合施用。
7.2.2.1 产量水平 45 000 kg/hm
2以上,有机肥 30 m
3/hm
2~45 m
3/hm
2,氮肥(N)270 kg/hm
2~300 kg/hm
2,
磷肥(P2O5)120 kg/hm 2~150 kg/hm 2,钾肥(K2O)300 kg/hm 2~330 kg/hm 2。
7.2.2.2 产量水平 30 000 kg/hm 2~45000 kg/hm 2,有机肥 15 m 3/hm 2~30 m 3/hm 2,氮肥(N)225 kg/hm 2~
270 kg/hm
2,磷肥(P2O5)105 kg/hm
2~135 kg/hm
2,钾肥(K2O)270 kg/hm
2~300 kg/hm
2。
7.2.2.3 产量水平 22 500 kg/hm
2~30000 kg/hm
2,有机肥 15 m
3/hm
2~30 m
3/hm
2,氮肥(N)180 kg/hm
2~
225 kg/hm
2,磷肥(P2O5)75 kg/hm
2~90 kg/hm
2,钾肥(K2O)225 kg/hm
2~270 kg/hm
2。
7.2.3 施肥方法
7.2.3.1 基肥
重视秋施基肥,以桃果采摘一个月后或在 9 月至 10 月进行为宜,以农家肥为主,施肥量按照 1 kg
桃果施 1.5 kg~2.0 kg 优质农家肥计算,同时混合施入全年土壤追施氮肥、钾肥、磷肥用量的各 1/3。
施肥方法为挖放射状沟、环状沟或平行沟,沟深 30 cm~45 cm,施肥部位在树冠外缘附近,深度以达到
主要根系分布层或比主要根系分布层稍深为宜。
7.2.3.2 追肥
主要在春季桃树萌芽前、硬核期和果实膨大期分三次追施,萌芽前追肥以氮肥为主,后两次追肥以
磷钾肥为主,钾肥主要在果实膨大期前施入。采果后追肥可与秋施基肥一起进行。基肥足,土壤状况良
好的果园可不进行土壤追肥。
7.2.3.3 叶面肥
在生长季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追肥。常用叶面肥浓度:尿素为 0.2 %~0.4 %,磷酸二铵 0.5 %~
1 %,磷酸二氢钾 0.3 %~0.5 %,过磷酸钙 0.5 %~1 %,硫酸钾 0.3 %~0.4 %,硫酸亚铁 0.2 %,10 %~20 %
草木灰浸出液等。
7.3 水分管理
7.3.1 灌水
根据桃树的需水特性及果园土壤墒情确定是否灌水。北方春旱,灌溉主要在春和夏的前半期,重点
在萌芽前、开花后和硬核开始期这三个时期进行灌水。果实采摘前 3 周不宜大量灌水,以免影响果实的
品质。
7.3.2 排水
桃树怕涝,汛期及时排除果园积水。
8 病虫害防治
8.1 防控原则
8.1.1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状况,以农业和物理防控为基础,
生物防控为辅助,科学开展化学防控,实现有效控制病虫害。
5
DB 3715/T 67—2024
8.1.2 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使用的药剂均为在国家农药管理部门登记,并允许在桃树上使
用。
8.2 农业防控
8.2.1 加强树体管理,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休眠期进行清园,冬剪时及时剪除
病虫枝,并清理落叶、落果、病残枝,带出园外,进行集中烧毁。
8.2.2 上冻前土壤深翻,破坏害虫越冬环境。
8.2.3 避免与梨、李、杏混栽,以减轻食心虫危害。
8.3 物理防控
8.3.1 利用害虫的生物学特性,采取杀虫灯、性诱剂、糖醋液、粘虫板、树干缠草把等物理防控方法
诱杀害虫。
8.3.2 疏果后及时套袋,预防有害生物危害果实。
8.4 生物防控
8.4.1 利用自然天敌瓢虫、草蛉、捕食螨、寄生蜂等灭杀害虫。
8.4.2 利用有益微生物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即 Bt 制剂、阿维菌素等灭杀害虫。
8.4.3 利用性诱剂灭杀害虫。
8.5 化学防控
危害黄桃的主要病虫害有蚜虫、食心虫、桃蛀螟、穿孔病、炭疽病、流胶病等。在萌芽前喷 3 波~
5 波美度石硫合剂,花芽露红至开花前喷 50 %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 10 000 倍液+50 %醚菌酯干悬浮剂
3 000 倍液,可有效防治蚜虫、细菌性穿孔病等多种病虫害;落花后开始树上挂梨小食心虫迷向丝或涂
抹迷向膏并结合化学防治的方法可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危害;幼果期喷施中生菌素或氯溴异氰尿酸或
喹啉铜等防治细菌性病害,喷施代森锌或硫酸锌、苯醚甲环唑等三唑类杀菌剂、多菌灵等防治多种真菌
病害。使用化学农药时,按 GB/T 8321 规定执行。
9 采收
9.1 农药残留
在果实采收前,对果实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果实农药残留应符合 GB 2763 的规定。
9.2 采收时间
7 月份均可采摘鲜食,鲜食适宜采收期为 7 月 17 日至 27 日。具体采摘日期根据果实用途、市场需
求、果实成熟度等在确保果实品质的前提下,分期分批采收,以提高经济效益。采收宜在晴天上午或阴
天进行,选择早晨低温时采收为好。
9.3 采收方法
从树冠外围到内膛,从下到上,先大后小依次分批采收。整个采收过程应轻采轻放,防止机械损伤。
采后立即放置于阴凉处,避免暴晒。
9.4 采后分级
6
DB 3715/T 67—2024
果实采收后,挑选、剔除受病虫害侵染和机械损伤的果实,以及形状不整、色泽不佳、大小或重量
不足的果实,然后,把果实按大小、色泽等分成不同等级,使出售的桃果规格一致,便于包装贮运。分
级标准参照NY/T 586规定执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