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3715/T 68-2024 聊红槐栽培技术规程

DB3715/T 68-2024 聊红槐栽培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85.6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22 14:35:58



相关搜索: 规程 栽培技术

内容简介

DB3715/T 68-2024 聊红槐栽培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CCS B 61 3715

城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715/T 68—2024
聊红槐栽培技术规程
2024 - 11 - 15 发布
2024 - 12 - 15 实施
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715/T 68—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聊城大学、聊城市林业发展中心、莘县国有林场管理服务中心、聊城市城乡规划
设计研究院、聊城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心、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协和学院。
本文件起草人:邱乾栋、常雪、邱艳昌、刘晓颖、张书银、薛静芳、蒋观宁、郭喜军、张景臣、郭
跃飞、刁联武、马青平、路兴慧、于守超、华学文、高祥斌、张秀省。
I
DB 3715/T 68—2024
聊红槐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国槐新品种聊红槐栽培的育苗、苗木出圃、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档案建立
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聊红槐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聊红槐 sophora japonica‘liaohong’
又名红花国槐,‘聊红’国槐,区别于普通国槐的最主要特征是其花朵旗瓣为浅粉红色,翼瓣和龙
骨瓣为淡堇紫色。
4 育苗
4.1 圃地准备
4.1.1 圃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无积水、排灌方便、土层较厚、透气性好的沙质壤土或壤土地块。忌在低洼易涝地、
重粘土地、河滩地和菜地等病虫害种类较多的地块建立苗圃。
4.1.2 整地施肥
在育苗前一年的秋季或春季土壤解冻后进行整地。整地前浇足底水,每667 m
2施入腐熟的有机肥2
000 kg~3 000 kg。土壤深翻25 cm~30 cm以上,镇压。
4.1.3 作床
1
DB 3715/T 68—2024
苗床南北走向。一般作平床即可,床宽 1.0 m~1.2 m,长度依地形而定,步道宽 30 cm~50 cm。地
下水位较高时宜作高床,床高 15 cm~20 cm;在地下水位比较低的时候,可以采用大田式开沟的方法。
4.1.4 土壤处理
结合整地、施肥,对土壤进行消毒和杀虫处理,按照 GB/T 6001 执行。
4.2 播种育苗
4.2.1 种子采集与贮藏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成年母树采种。秋后(一般在 11 月以后荚果成熟时)采集,用水浸
泡后搓去果肉,晒干,装袋贮藏。采集时应调查母树胸径、树高等信息,及时填写采种记录表。
4.2.2 催芽
播种前进行催芽处理,催芽前需进行净种,把种子中的杂质和病虫害种子去除。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用浓硫酸浸泡 20 min,但由于浓硫酸的危险性,也可以改用 400 mg/L 的赤霉素溶液浸泡处理 24 h,或
者用 0.1 %的硝酸钾溶液浸泡处理 24 h,或者采用 0.3 mg/L 康宁霉素浸泡处理 24 h,均能达到较为理想
的效果。
4.2.3 播种
4.2.3.1 播种时间
一般以春播为主,3 月下旬至 4 月中上旬。
4.2.3.2 播种量
一般每 667 m
2为 3 kg~5 kg。
4.2.3.3 播种方式
可采用制畦条播法,行距 1 m,播幅 4 cm~6 cm 左右,沟深 3 cm~5 cm。播种要均匀,覆土厚度 2 cm~
3 cm,轻加镇压,然后覆盖一层草苫。观察苗床的湿度,当湿度低于 60 %时要及时喷水。
4.2.4 播后管理
4.2.4.1 撤草苫
3 d~5 d 后观察出苗率,达到 70 %~80 %时,及时揭除覆盖的草苫。
4.2.4.2 间苗定苗
一般在 5 月下旬(苗高至 3 cm~4 cm 时)开始间苗,株距 5 cm~7 cm;苗高至 15 cm~20 cm 时进行
定苗,株距 20 cm~25 cm。
4.2.4.3 平茬处理
培育 2 年生平茬苗,须在春季萌芽前,在地表上平行 5 cm~10 cm 处进行截干平茬。
4.2.4.4 抹芽
播种苗及时去除腋芽。平茬苗保留一个健壮侧芽并抹除其他萌芽。
2
DB 3715/T 68—2024
4.3 嫁接育苗
4.3.1 砧木苗的培育
4.3.1.1 砧木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胸径 3 cm 以上的国槐苗木作砧木。
4.3.1.2 定植时间
一般在春季土壤解冻后 4 月中上旬进行定植。
4.3.1.3 定植要求
株行距一般为 1.0 m×0.25 m。定植后浇 2 遍定根水,当天浇 1 次,隔 7 d 再浇 1 次。
4.3.2 接穗的采集与贮藏
4.3.2.1 采集时间
春季嫁接一般在 3 月中下旬进行,不宜秋季嫁接。
4.3.2.2 接穗选择
选用生长健壮、侧芽饱满、木质化程度高、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 1 年生枝条。
4.3.2.3 接穗的采集和处理
枝接的接穗长度控制在 8 cm~10 cm,顶端留有 2 个~3 个饱满芽,保持剪口平整。制备完后,若不
能立即贮藏,则应立即进行喷水、沙藏等,或者采用蜡封的方式置于低温、湿润处来保湿。芽接时选择
无病虫害、健壮的当年生枝条的饱满芽。
4.3.2.4 接穗贮藏
将接穗进行蜡封处理,每 10 根捆成一个小捆,置于 0 ℃~5 ℃湿润的环境下进行贮藏。
4.3.3 嫁接时间
春季可以进行枝接,包括劈接和插皮接两种方式;一般不宜秋季嫁接。
4.3.4 劈接
4.3.4.1 嫁接时期
劈接一般于 4 月上中旬进行,在砧木芽即将萌动到发芽期嫁接均可,以砧木芽萌动时最为适宜,接
穗则要求芽未萌动。选择晴朗的早晨或傍晚进行嫁接,忌雨天嫁接。
4.3.4.2 砧木切削
在砧木树皮光滑无疤处,将砧木锯断,再用刀削平锯口。定干高度 2.5 m~3 m 或 10 cm~30 cm。用
嫁接刀沿截面中心线由上至下垂直劈刀,形成劈口,劈口深约 3 cm~4 cm。
4.3.4.3 接穗切削
3
DB 3715/T 68—2024
在穗条下端两侧各削一刀外宽内窄的平滑楔形斜面,长 3 cm~4 cm。两侧的厚度视砧木粗度而定,
如果砧木较粗,则要求楔形左右两边等厚,如果砧木较细,应使外侧稍厚于内侧。接穗切口上端要保留
2 个~3 个芽。
4.3.4.4 接合
用嫁接刀把砧木劈口撬开,慢慢插入接穗,砧木劈口外侧形成层与接穗外侧形成层要准确对接,接
合时接穗露白 0.5 cm~1 cm。
4.3.4.5 包扎
4.3.4.5.1 用塑料条由下向上包扎,将劈口、伤口和露白处全部包严,扎紧。较粗的砧木接多个接穗
时,要用蜡将劈口封住,接穗上面套塑料袋并扎紧。接穗萌芽后,先在袋上剪一个小口通气,待芽长成
后再除去塑料袋。
4.3.4.5.2 劈接时,接口嫁接数量一般根据砧木粗度和苗木培养要求而定,较细的砧木接一个接穗,
较粗的砧木接多个接穗。高接换头可接3个~4个接穗,接3头时可用三角法劈口,接穗上下相距1.5 cm~
2.5 cm 为宜。接 4 头时可劈“十”字形,在一平面上插 4 根接穗。多头接时要特别注意劈口密封,高干
换头时可考虑多留几个主侧枝分枝嫁接,可促使提早形成树冠。
4.3.5 插皮接
春季插皮接是聊红槐最主要的嫁接繁殖方式。
4.3.5.1 嫁接时期
插皮嫁接在砧木形成层开始活动,树液流动、树木离皮时进行,选择晴朗的早晨或傍晚进行嫁接,
忌雨天嫁接。
4.3.5.2 接穗切削
选择接穗时,粗砧木要用较粗的接穗,细砧木要用较细的接穗。在接穗下端芽的背面削长 3 cm~5 cm
的长削面,要求平滑并超过髓心,在长削面背面末端削成长 0.5 cm~0.7 cm 的小斜面。接穗削面上部留
2~3 个芽。
4.3.5.3 砧木切削
在砧木树皮光滑无疤处,将砧木锯断,再用刀削平锯口。定干高度 2.5 m~3 m 或 10 cm~30 cm。选
平滑顺直处,将砧木皮层垂直切一小口,长度为 2 cm~4 cm。
4.3.5.4 接合
用刀将树皮两边适当挑开,把接穗沿切口木质部与韧皮部中间插入,长削面朝向木质部,并使接穗
背面对准切口正中,使双方的形成层相接触。削面“露白”约 0.3 cm~0.5 cm。
4.3.5.5 包扎
用塑料条由下向上进行包扎,将切削口包严,特别要注意将砧木的切口和接穗“露白”处包严。根
据砧木的粗度,插皮接也可接多个接穗,嫁接时接穗应均匀分布。
4.3.6 “T”形芽接
4.3.6.1 嫁接时期
4
DB 3715/T 68—2024
“T”形芽接在 8 月进行,选择晴朗的早晨或傍晚进行嫁接,忌雨天嫁接。
4.3.6.2 砧木切削
砧木可以选择 1 年~2 年生幼树,在砧木离地面 10 cm~15 cm 处进行嫁接。也可以选择多年生国槐,
在主干约 2.5 m 处产生的分枝上进行嫁接。选择砧木树皮光滑的一侧,横竖两刀切成“T”形切口。先
切横刀,宽约为砧木粗度的 1/2,再切纵刀,纵刀口从横刀口的中央开始向下切,长约 2 cm,切口要深
达木质部。
4.3.6.3 接穗切削
接穗可以不带木质部,也可以带少量或全部木质部,这与切取接芽时横切的深浅有关,切得深则带
木质部多,切得浅则带木质部少。从接穗的中段的芽上方 0.4 cm~0.5 cm 处横切一刀,长约 1 cm,再从
芽下方 1.5 cm 处向上削至芽上方 0.4 cm 处,扭取接芽。
4.3.6.4 接合
左手拿住芽片,右手用刀把“T”形口皮层撬开,将接芽慢慢插入接口内,要求接芽上缘与接口处
上皮层的边缘密接。
4.3.6.5 包扎
用塑料薄膜由下而上把伤口包严。包扎时将芽片四周捆紧,露出芽和叶柄。
4.3.7 嵌芽接
4.3.7.1 嫁接时期
嵌芽接一般在春季进行,不宜秋季嫁接,选择晴朗的早晨或傍晚进行嫁接,忌雨天嫁接。
4.3.7.2 砧木切削
胸径 3 cm~6 cm 的砧木,可在离地约 10 cm 处去叶,自上而下斜切,切口要深达木质部,再在切口
上方约 2 cm 处,自上而下带木质部切削,削至下部刀口处,取下削块。胸径 10 cm~20 cm 的大砧木,
在当年生枝切削,方法与小砧木相同。
4.3.7.3 接穗切削
与砧木切削方法相同,接穗芽片大小要和砧木上切去的部分基本相等。
4.3.7.4 接合
将芽片嵌入砧木切口中,下边要插紧,最好使双方接口四周的形成层都对齐。
4.3.7.5 包扎
用塑料薄膜包扎,包扎时将芽片全部包严,不剪砧,不解绑,到翌年春季萌芽前,再剪砧、解绑。
4.3.8 嫁接后管理
4.3.8.1 固定
5
DB 3715/T 68—2024
接穗容易被风吹折,因此,要立支柱固定接穗。待新梢长至约 20 cm 时,将立柱下端绑在砧木上,
将新梢上端绑在立柱上。固定时,松紧要适宜,太松起不到固定作用,太紧则会损伤枝条。大树的固定
工作通常要进行 2 次~3 次。
4.3.8.2 解绑
塑料条和塑料袋能保持接口的温度和湿度,而且弹性好,固定效果好,但塑料降解慢,影响接口部
位的呼吸作用。因此,嫁接一段时间后要解除塑料条和塑料袋。春季嫁接成活后,当接穗长到约 50 cm
时,进行解绑。
4.3.8.3 修剪、整形
嫁接后砧木会产生许多萌蘖,消耗大量养分,不利于接穗的成活和生长,因此,要及时抹除砧木树
干萌发的芽,确保养分、水分集中用于顶部接穗的愈合生长。入冬后要剪除病、残弱及姿态不好的枝条。
注意培养树冠,待接穗萌发展叶后,应控制生长,通过摘心、牵引等措施促进侧枝生长,从而培育成良
好的树冠。
4.3.8.4 肥水管理
嫁接后要及时灌水和施肥。前期追施氮肥,加强水分供应,可以促进接口愈伤组织的形成,促进植
株旺盛生长。后期增施磷钾肥,适当减少水分供应,以控制接穗生长,有利于枝条健壮和越冬。苗期水
肥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造林成活率和抗病性。
5 苗木出圃
5.1 时间
1 年生苗即可出圃造林。以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为宜。
5.2 苗木分级
按照 GB/T 6000 的要求。
5.3 苗木移植
5.3.1 不带土挖掘移植,保证 20 cm~25 cm 的根长,侧根齐全,修剪过长的主根、侧根及受伤根。
5.3.2 随起随运随栽,不能及时栽植或运送的苗木要假植。
5.3.3 假植、包装和运输等工序,按照 GB/T 6001 的要求。
6 造林
6.1 造林地准备
6.1.1 造林地选择
除重盐碱地和低洼湿地外,均可选作造林地,以壤质土或略偏砂质土为宜。
6.1.2 整地
按照 GB/T 15776 的规定执行。
6
DB 3715/T 68—2024
6.2 造林方式
采用植苗造林。
6.3 造林密度
根据立地条件、造林用途和培养用材的径级大小确定。一般株行距为 3 m×4 m 或 4 m×4 m 或 6 m
×6 m 或 8 m×8 m。
6.4 栽植
6.4.1 栽植时间
以春季为主,一般在 3 月下旬到 4 月中旬。
6.4.2 苗木处理
选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 1 年~2 年生苗木,胸径 3 cm~5 cm。剪去干枯、受伤、病虫根。当天起
苗,当天定植。未及时定植的苗木,要及时假植,选择靠近栽植地点且排水良好、阴凉背风的地方,挖
一条假植沟(深度和宽度可根据树木的高度来确定),将苗木依次挨紧斜排在沟内(小苗可以成捆假植),
然后用湿润的细土覆盖根系并踩实,以防透风失水;假植期间要经常检查,如有积水要及时排除;如果
根部或土壤过干要适量补水;若假植时间较长,还应注意向树冠适量喷水。
6.4.3 栽植方法
6.4.3.1 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栽植,该方法包括三次埋土、两次踩实以及一次将苗木向上
提起的过程。
6.4.3.2 具体操作要点如下:先将表土碾碎,取一部分填放在穴底(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穴底放入适
量腐熟的有机肥,再填表土),并培成丘状(即“第一埋”);然后两人协同作业,一人将苗木放入穴
内,务必使根系舒展的分布于土丘上,同时校正位置,保证苗木的主干与地面垂直,位置端正(行列式
栽植的,要注意苗木的对齐),使树冠丰满的一面朝向观赏方向,并注意使根颈略高于地面;接着另一
个人继续将其余的表土埋入穴中(即“第二埋”),表土填完后可继续填心土,当填土高度到种植穴的
一半时,暂停填土,将树干稍微向上提一下(即“一提苗”),以使根自然舒展,接着将已埋的土向下
踩实(即“第一踩”),以使苗木的根系和土壤紧密接触,以便扎根生长,有利于树木的成活,如果土
壤黏重,则不可以踩得过实,以防通气不良;然后继续将心土填入穴中(即“第三埋”),一直埋到与
地面平齐,再踩实(即“第二踩”),目的是使苗木的干挺直,并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以防被风吹
斜;最后盖上一层土,使穴内填土的高度与原根颈的痕迹相平或略高 3 cm~5 cm。根系离地表不大于 10
cm,栽植后及时浇水,待水下渗后封坑。
7 定植后管理
7.1 除草松土
每年进行 4 次~5 次除草松土,4 月~5 月、9 月~10 月各进行 1 次,7 月~8 月进行 2 次~3 次。
7.2 水肥管理
春季浇足春水;苗木生长期间视土壤墒情进行适当灌溉,最好能保证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
60 %~80 %,出现涝害及时排水;秋末冬初浇足封冻水。每年追施 3 次肥料,4 月~5 月每 667 m
2施 20 kg~
7
DB 3715/T 68—2024
25 kg 复合肥;6 月~8 月每 667 m
2追施 15 kg 尿素和 20 kg 复合肥;秋季落叶前 20 d 每 667 m
2追施二胺
5 kg~10 kg。
7.3 雨季管理
灌溉或降雨后,由于水的下渗,容易造成局部土壤下陷,导致根部悬空或根系暴露,甚至会使苗木
松动或倾斜。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踩实松土,防止苗木倒伏,土壤下陷的应覆土填平,及时排水,防止
积水烂根;如果树盘土壤堆土过高,要铲土耙平。
7.4 补植
呈片状死亡的造林地,要及时进行补植。当年补植在秋季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次年补植在春季土
壤解冻后至萌芽前,补植时用大一龄苗。
7.5 树干抚育
如果用聊红槐一二年生苗造林,苗干容易弯曲,需要用木棍标直,将树干捆绑在木棍上,提高造林
树干通直度。
8 病虫害防治
聊红槐造林常见病害主要是腐烂病,虫害主要有槐蚜、朱砂叶螨、槐尺蠖、国槐小卷蛾、天牛等。
防治方法见附录 A,农药的使用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9 档案建立
育苗地和造林地均应建立基本情况、技术管理等内容的档案,并设专人记载,长期保存。按照GB/T
6001执行。
8
DB 3715/T 68—2024
附 A A A

(资料性)
聊红槐苗木病虫害防治方法
聊红槐苗木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 聊红槐苗木病虫害防治方法
名称 防治方法
腐烂病 进行树干涂白,用硫磺粉 1.5 份、生石灰 5 份、食盐两份加水 36 份搅匀即可。 如在苗木上已发生病斑,除加强抚育管理外,可涂药治疗,涂药方法可参照小叶杨 腐烂病治疗所用药剂。病重的苗木进行截干。
槐蚜 1.秋冬喷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卵。 2.在蚜虫发生初期或越冬卵大量孵化后卷叶前,用药棉蘸吸 500 mg/L 啶虫脒, 绕树干一圈,外用塑料布包裹绑扎。 3.蚜虫发生量大时,可喷 50 mg/L~100 mg/L 啶虫脒,或喷鱼藤精 1 000~2 000 倍液,或 10 %蚜虱净可湿性粉剂 3 000~4 000 倍液,或 2.5%溴氰菊酯乳油 3 000 倍 液。
朱砂叶螨 (红蜘蛛) 用石硫合剂喷洒刮除粗皮、翘皮,也可用树干束草,诱集越冬螨,来春集中烧 毁。发现叶螨在较多叶片危害时,应及早喷药,可用 5 %虱螨脲 1 000~1 500 倍液, 也可用 30 %螺螨酯 3 000~4 000 倍液喷雾防治。喷药时要细致、均匀、周到。如发 生严重,每隔半月喷 1 次,连续喷 2~3 次有良好效果。
槐尺蠖 1.落叶后至发芽前在树冠下及周围松土中挖蛹,消灭越冬蛹。 2.生物防治:可用苏云金杆菌乳剂 600 倍。 3.化学防治:5 月中旬及 6 月下旬重点做好第一、二代幼虫的防治工作,可用 80 %敌敌畏乳油 1 000~1 500 倍液,或 50%杀螟松乳油,或 5 %氟氯氰菊酯 200 倍液 喷雾防治。
国槐小卷蛾 (国槐叶小蛾、 国槐叶柄小蛾) 1.消灭虫源:结合秋冬季园田管理,剪打槐豆荚,树干绑草把或草绳诱杀越冬 幼虫。以减少虫源。7 月中旬修剪被害小枝,对第二代的发生有一定控制作用。 2.消灭成虫:成虫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或将槐小卷蛾性诱捕器悬挂在树冠向 阳面外围,诱杀成虫。两种诱杀方法均有利于保护天敌。 3.药剂防治:幼虫为害期喷施 20%菊杀乳油 2 000 倍液或吡虫啉 0.5 mg/mL~1.0 mg/mL,并兼治蚜和螨类。害虫发生期喷洒 50 %杀螟松 1 000 倍液或噻虫嗪 0.025 mg/mL~0.05 mg/mL 液或 50%马拉硫磷乳油 1 000~1 500 倍液。 4.保护利用天敌:肿腿蜂。 5.防治药械:国槐小卷蛾诱芯,主要成分是国槐小卷蛾信息素,使用时在国槐 小卷蛾防治区域,成虫扬飞前,将国槐小卷蛾诱芯及配套诱捕器悬挂于树干阴面, 枝条稀少处,悬挂高度在树冠 1/2 以上处最佳。
9
DB 3715/T 68—2024
表 A.1 聊红槐苗木病虫害防治方法(续)
名称 防治方法
天牛 1.喷药防治成虫:6 月上旬、7 月上旬各喷药一次,可将刚羽化还未来得及交 配和产卵的天牛杀死。药剂可选用高效氟氯氰菊酯 5%水乳剂 1 000~1 500 倍液或者 噻虫啉微囊悬浮剂稀释至 15 mg/kg 喷雾。 2.插毒签:毒签在树干孔洞里遇潮气可挥发磷化铝毒气,将天牛幼虫毒死,插 毒签效果的好坏在于插的方法和细心程度。插前先用锥子在虫孔处扎眼,探测好虫 道位置,顺便把虫粪扒掉。插进毒签,蛀孔大的可多插几根毒签,将毒签露在孔外 面的多余部分用剪刀剪掉,再用泥巴将孔洞堵严实,要从上到下,虫孔一个不漏。 3.锥卵槽:7~9 月份是天牛产卵的时候,可在国槐树干上看到天牛的产卵痕, 此时是一年中防治的最佳时刻,需用一把大号的梅花螺丝刀,在产卵痕部位用力锥 一下,就可将卵破坏,仔细听可听到卵破时“啪”的一声。此时防治是最省力的时 候,及至卵刚孵化,低龄幼虫在国槐韧皮部危害,用此方法也可轻松将幼虫消灭。 4.树干注射:采用在树体内注射内吸性药剂的方法,使农药通过树液传导而均 匀分布到树体,将取食的幼虫和成虫毒死。可选用 3 mg/mL 吡虫啉或 4%噻虫嗪+ 2% 甲维盐,按每 1cm 胸径 1 mL 进行注射。在国槐主干基部距地面 30 cm 处钻孔,钻 头与树干成 45°角,钻 6 cm~8 cm 深的斜向下孔。胸径在 15 cm 以下,钻 1~2 个 孔洞;30 cm 以上钻 2~3 个孔洞,注药以孔洞注满为准,约 5 mL。注药器用吸管或 一次性注射器,注药后用泥巴封口,以防止树液流过而伤害树体。
10
上一章:DB4201/T 718-2024 茄子露地栽培技术规程 下一章:DB3715/T 67-2024 聊大红金桃栽培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2311/T 68-2024 黄褐天幕毛虫防治技术规程 DB4420/T 68-2024 食用竹芋生产技术规程 DB5309/T 68-2024 桂味荔枝生产技术规程 DB4110/T 68-2024 丹参病虫害农药减量增效施用技术规程 DB3402/T 68-2024 中华鳖天然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规程 DB5110/T 68-2024 冬小麦新品种内麦416种子繁育技术规程 DB3715/T 42-2023 菊芋栽培技术规程 DB3715/T 19-2022 桑黄栽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