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07.060
CCS A 47
DB2327
黑 龙 江 省 大 兴 安 岭 地 方 标 准
DB2327/T 100—2024
气象灾害调查技术规范
2024-12-17 发布
2025-01-16 实施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27/T 100—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兴安岭地区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博、张念慈、王梅、魏明、王善义、翟泽群、王付华、左宇明、汪刚、王
林凤、李伟、田雨、刘宝军。
I
DB2327/T 100—2024
气象灾害调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兴安岭地区气象灾情信息收集的灾害类别、灾情信息内容和格式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大兴安岭地区气象灾情信息的收集、普查以及评估等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象灾害
由台风、暴雨、干旱、龙卷、寒潮等天气气候原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造
成损失的灾害。
4
气象灾害类别
4.1
干旱灾害
由持续少雨、高温等天气引起的农作物减产、水资源短缺、人畜饮水困难、城市供水紧张、工农
业生产受阻,以及由长期干旱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甚至社会不稳定等。
4.2
暴雨洪涝灾害
由强降水或融雪造成的暴雨、洪水、山洪等及其引发的溃涝、农田积涝、城市内涝、滑坡、泥石
流等灾害。
4.3
台风灾害
台风带来的风、雨灾害及其引发的风暴潮、渍涝、农田积涝、城市内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4.4
龙卷灾害
由龙卷引起的树木倒伏、车辆倾覆、建筑物损毁等灾害,以及造成的交通中断、房屋倒塌、人畜
生命危险和经济损失等。
4.5
沙尘暴灾害
由沙尘暴的大风、沙尘造成的灾害及其引发的交通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等。
4.6
寒潮灾害
由寒潮引起的急剧降温、大风或雨雪天气造成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人体健康等受到严重影响。
4.7
大风灾害
除 台风、龙卷、沙尘暴和寒潮等灾害性天气以外的大风造成的灾害,主要包括雷雨大风
和飑线等。
1
DB2327/T 100—2024
4.8
冰雹灾害
由冰雹引起的农牧业、工矿企业、电信、交通运输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遭受较大损失。
4.9
雷电灾害
由雷电造成的人员伤亡、火灾、爆炸或电气、电子系统等严重损毁,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重大
社会影响。
4.10
雪灾
由强降雪或长时间降雪引起的暴风雪、暴雪、雪(冰)崩、积雪、雪凇、吹雪等对农牧业和道路
交通等造成严重影响。
4.11
低温灾害
由 0℃以上低温引发的,造成作物受害,植株枯萎、腐烂或感病甚至死亡等,主要包括夏季低温、
秋季寒露风等。
4.12
冰冻灾害
由 0℃以下极端低温或冰冻引发的,对作物或人畜造成的灾害,主要包括冰冻、冻雨、冰凌、电
线结冰、道路结冰、冰挂、雨凇、雾凇、混合凇、霜冻等造成的灾害。
4.13
高温热浪灾害
由于气温高、湿度大且持续时间较长,造成人体感觉不舒服,引发人畜疾病或伤亡,并可能威
胁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增加能源消耗、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等。
4.14
大雾灾害
大雾引起的水、陆、空交通灾难以及对输电和人民生活等造成的灾害性影响。
4.15
连阴雨灾害
由长时间降水天气造成作物种子霉烂而不能发芽、早稻烂秧、病虫害滋生蔓延等,进而引起农
业减产。
4.16
森林草原火灾
由高温、干旱、雷电等气象条件诱发的森林草原起火,对森林草原、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和人类
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包括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
4.17
其他灾害
除上述 16 种气象灾害以外,其他由气象条件引起的灾害,如干热风、凌汛、风暴潮、大气污染
等。
5 灾情信息收集内容及格式
5.1 内容
5.1.1 基本信息
应包括调研时间、发生区域、具体位置、联合部门、填报人、联系电话、数据来源共 7 项。
5.1.2
灾情信息
应包括灾害类别、伴随灾害类别、灾害情况描述、预警发布情况描述、受灾人口、死亡人口、
失踪人口、受伤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倒塌房屋数、直接经济损失、农作物受灾面积、农作物
成灾面积、农作物绝收面积、农业经济损失、其他灾情共 16 项。
灾害类别和伴随灾害类别为第 4 章所列类别。
5.1.3
附加信息
2
DB2327/T 100—2024
应包括图片、图片信息说明、视频、视频信息说明、音频、音频信息说明、备注共 7 项。
5.2
格式
气象灾情信息收集应符合附录 A 中表 A.1 的格式要求。
6
灾害成因气象分析
6.1
实地考察
根据灾情信息收集内容判断气象灾害类别。
6.2
气象实况
通过气象站、雷达、卫星资料获取灾害发生前后的气温、降水、风速、湿度等数据,将灾
害发生时的气象数据与历史同期数据进行对比,灾害发生期间是否出现异常气象事件,如台风、
龙卷风、暴雨、干旱、热浪、寒潮等。
6.3
天气系统
确定当时控制该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如气旋、反气旋、锋面等。说明该天气系统的移动
路径、强度变化以及与其他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这种天气系统是否具备产生相应气象灾害的
机制和条件。
3
DB2327/T 100—2024
附录 A
(规 范 性 )
气 象 灾 情 信 息 收 集 字 段 及 属 性 说 明
气 象 灾 情 信 息 收 集 字 段 及 其 属 性 说 明 详 见 表 A.1
表 A.1 气 象 灾 情 信 息 收 集 字 段 及 属 性 说 明
类 别 序 号 类 别 名 称 字 段 序 号 字 段 名 称 数 据 类 型 单位 缺 省 说 明 备注
1 基本 信息 1 调 研 时 间 日期型 不 可空 YYYY- MM- DD
2 发 生 区 域 文本型 不 可空 省 、 市 、 县
3 具 体 位 置 文本型 不 可空 经 度 : 纬 度 :
4 联 合 部 门 文本型 可 空 联 合 调 查 部 门
5 填 报人 文本型 不 可空 填 报 人 姓 名
6 联 系 电 话 文本型 不 可空 上 报 单 位 联 系 电 话
7 数 据 来 源 文本型 可空 获 取 灾 情 信 息 来 源
2 灾 情 信 息 8 灾 害 类 别 文本型 不 可空 填 写 一 个 气 象 灾 害 类 别
9 伴 随 灾 害 类 别 文本型 可空 可 以 填 写 多 个 气 象 灾 害 类 别
10 灾害情况描述 文本型 不 可空 天 气 过 程 概 述 ,说 明 发 生 时 间
11 预 警 发 布 情 况 描 述 文本型 可空 发 生 灾 害 前 发 布 的 预 警 情 况 ,包括当地气象部 门发布的预警、预警信号、 警报,以及发布的 手 段 和 受 众 情 况
12 受 灾 人 口 整型 人 可空 干 旱 灾 害 指 饮 水 困 难 人 口
13 死 亡 人 口 整型 人 可空
14 失 踪 人 口 整型 人 可空
4
DB2327/T 100—2024
表 A.1 气 象 灾 情 信 息 收 集 字 段 及 属 性 说 明 (续 )
类 别 序 号 类 别 名 称 字 段 序 号 字 段 名 称 数 据 类 型 单位 缺 省 说 明 备注
2 灾 情 信 息 15 受 伤 人 口 整型 人 可空
16 紧 急 转 移 安 置 人 口 整型 人 可空
17 倒 塌 房 屋 数 整型 间 可空
18 直 接 经 济 损 失 单 精 度 型 万元 可空 保 留 2 位 小 数
19 农 作 物 受 灾 面 积 单 精 度 型 hm2 可空 保 留 1 位 小 数
20 农 作 物 成 灾 面 积 单 精 度 型 2 hm 可空 保 留 1 位 小 数
21 农 作 物 绝 收 面 积 单 精 度 型 2 hm 可空 保 留 1 位 小 数
22 农 业 经 济 损 失 单 精 度 型 万元 可空 保 留 2 位 小 数
23 其 他 灾 情 文 本型 可空 除 上 述 影 响 以 外 的 其 他 影 响 描 述 ,包括社会影响、 农业影响、畜牧业影响、水利 影响、林业影响、渔业影响、交 通影响、电力影 响、通信影响 等方面的灾情
3 附 加 信 息 24 图片 可空 图片文件
25 图 片 信 息 说 明 文 本型 可空
26 视频 可空 视 频 文 件
27 视 频 信 息 说 明 文 本型 可空
28 音频 可空 音 频 文 件
29 音 频 信 息 说 明 文 本型 可空
30 备注 文 本型 可空 填 写 过程 中 需要 进 一步 说 明 的内容,对于冰雹、龙卷、 大风和雷 电 等 短 时 强 对 流 天 气 , 开 始 和结束时间 应具体到时、分
5
DB2327/T 100—2024
参
考 文 献
[1] QX/T 336-2016 [2] QX/T 531-2019 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保障规范 气象灾害调查技术规范 气象灾情信息收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