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07.060
CCS A 47
DB2327
黑 龙 江 省 大 兴 安 岭 地 方 标 准
DB2327/T 102—2024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油豆角
2024-12-17 发布
2025-01-16 实施
1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27/T 102—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兴安岭地区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博、张念慈、王梅、李瑶、王浩宇、翟泽群、左宇明、王林凤、李忠琦、
张友谊、李伟、万里鹏、徐艳华。
I
DB2327/T 102—2024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油豆角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兴安岭地区油豆角生产农业气象服务的总体原则、基本要求、服务内容及其效益
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大兴安岭地区油豆角生产农业气象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 3522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总则
GB/T 35226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空气温度和湿度
GB/T 3522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风向和风速
GB/T 35228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降水量
GB/T 35232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日照
GB/T 35233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地温
QX/T 567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
3
术语和定义
3.1
油豆角
油豆角是蔓生菜豆在中国东北的优质软荚变种,是我国东北地区特有的一种优质菜豆品种。该物
种以其荚内油份多而得名。
3.2
油豆角物候期
油豆角的物候期主要包括种子发芽期、幼苗期、抽蔓期、开花结荚期。
3.3
油豆角农业气象灾害
主要包括冻害、高温热害、干旱、渍害、连阴雨、风灾等。
3.4
油豆角农业气象服务
油豆角生产过程中,气象部门提供的油豆角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农业气象条
件评估等服务。
4
总体原则与要求
4.1
总体原则
油豆角生产农业气象服务应遵循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措施有效的原则。
4.2
基本要求
油豆角生产农业气象服务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a)动态掌握油豆角生长发育过程及气象、土壤等信息;
b)研究和掌握油豆角生长发育的农业气象指标;
1
DB2327/T 102—2024
c)采用的数据、服务指标、技术方法等应符合相关标准或技术规定;
d)气象数据应采用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监测数据和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测资料;
e)社会经济数据应采用统计、农业、水利等主管部门依法公开或发布的数据;
f)气象仪器的安装、使用、维护按 GB/T 35221 有关规定执行。
5
服务内容
5.1
信息调查
通过实地调查、走访、会议、专家咨询、网络(新媒体)信息收集等方式对油豆角种植区域的地
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和种植规模、品种、物候期、种植习惯、农技措施等信息进行了解和掌
握。
5.2 数据采集
5.2.1 采集内容
5.2.1.1 气象信息
包括气温、降水、空气湿度、日照、风向风速、土壤湿度、土壤温度等要素及其变化。
5.2.1.2
物候信息
包括种植区主要品种的物候期、实景图片、病虫害等信息。
5.2.2
采集要求
气象数据应采用油豆角主要种植区的气象监测站数据。气象监测站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使用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技术要求,并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审查合格和在检
定合格有效期的仪器;
b)仪器安装、使用、维护及气象要素观测方法按 GB/T35226、GB/T35227、GB/T35228、GB/T35232、
GB/T35233、QX/T567 规定执行。
5.3
气象指标
气象部门应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开展油豆角农业气象指标研究、验证,确定油豆角生产
气象灾害、农事活动等气象指标。
5.3.1
油豆角生产农业气象灾害指标详见表 1.
表 1
油豆角生产农业气象灾害指标
灾害类型 气象服务重点及指标
冻害 倒春寒频繁出现时,容易发生冻害。春季露地播种要在最低气温稳定在 15℃以上时进行。
高温热害 轻度受害:35℃≤日最高气温<37℃,持续 3 天~5 天;中度受害:37℃≤日最高气温<38℃, 持续 3 天~5 天;重度受害:37℃≤日最高气温<38℃,持续 5 天以上,或日最高气温≥38℃, 持续 3 天以上
干旱 轻度受害:10cm~50cm 平均土壤相对湿度 40%~60%;中度受害:10cm~50cm 平均土壤相对 湿度 20%~40%;重度受害:10cm~50cm 平均土壤相对湿度低于 20%
渍害 轻度受害:任意 10 天内降水总量为 200mm~250mm;中度受害:任意 10 天内降水总量为 250.1mm~300mm;重度受害:任意 10 天内降水总量为 300mm 以上
连阴雨 轻度受害:日降水量≥0.1mm 连续 4 天或以上,且过程日平均日照时数≤3h;中度受害:日 降水量≥0.1mm 连续 5 天或以上,且过程日平均日照时数≤2h;重度受害:日降水量≥0.1mm 连续 7 天或以上,且过程日平均日照时数≤1h
风灾 轻度受害:阵风≥17.2m/s;中度受害:阵风≥24.5m/s;重度受害:阵风≥32.7m/s
5.3.2
油豆角生产气象适宜性评价指标详见表 2。
表 2
油豆角生产气象适宜性评价指标
要素 适宜指标
2
DB2327/T 102—2024
温度 发芽期和幼苗期:白天 20℃~25℃,夜间 15℃~18℃较为适宜。 开花结荚期:白天 20℃~28℃,夜间 15℃~20℃有利于开花结荚。
降水 播种至出苗期:土壤湿润,相对湿度在 70%左右。 开花结荚期:需水量较大,相对湿度以 70%~80%为佳。 整个生长周期内,保持土壤相对湿度在 60%~80%为宜。
日照 油豆角属于短日照作物,每天 8h~10h 的光照较为适宜。
风速 微风条件有利于通风透气,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4 产品类型
5.4.1 油豆角农用天气预报
针对油豆角关键生育期和重要农事活动,发布未来 15 天内的农用天气预报,并提出相应的农
技措施建议。
5.4.2
油豆角农业气象灾害预警
当气象部门发布可能对油豆角生产或农事活动产生较大影响的气象灾害预警时,及时制作并发布
油豆角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警服务材料中应有针对性的农技措施建议。
5.4.3
油豆角农业气象条件评估
5.4.3.1
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油豆角生长发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利弊分析和农业气象灾害评估,以及
未来天气气候条件对油豆角生长发育可能带来的影响。
5.4.3.2
总结分析油豆角生长发育期间所需农业气象条件和适宜指标,提出油豆角种植结构调整建
议。
5.4.3.3 分析油豆角种植区气候变化特征,提出应对气象变化的建设性意见。
5.5 产品服务
气象和农业农村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会商和研判,发布油豆角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以多种方式
向各级党委政府、涉农部门以及油豆角种植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服务,或者
以公共服务产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发布。
6
服务效益评价
6.1
采取田间调查、电话或座谈等多种形式及时回访,听取相关部门、农户对服务效果的反馈和建
议。
6.2
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服务总结,总结内容主要包括服务情况、效益、存在问题、工作建议及改进
措施等。
6.3 对获得的气象信息、服务产品、产量、灾损、图片和影像等资料整理归档。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