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21/T 4081-2024 辽育白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DB21/T 4081-2024 辽育白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98.2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22 16:23:02



相关搜索: 技术规程 饲养管理 牛犊

内容简介

DB21/T 4081-2024 辽育白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ICS 65.020.30 21
CCS B 43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4081—2024
辽育白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2024-12-20 发布
2025-01-2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1/T 4081—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双勇、李静、李傲楠、姚思名、杨术环、周成利。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23447862。
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沈阳市皇姑区辽河街60号),联系电话:024-81845035。
I
DB21/T 4081—2024
辽育白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辽育白牛犊牛饲养管理的一般原则,包括初生犊牛、常乳期犊牛和断奶犊牛饲养管理,
饮水、饲料及添加剂、牛舍环境卫生、调教及去角、健康观察、防疫、病死犊牛处理及档案管理等技术
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辽育白牛犊牛的饲养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20715
犊牛代乳粉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815
肉牛饲养标准
NY/T 3445
畜禽养殖场档案规范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5030
无公害食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 5126
无公害食品 肉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 5128
无公害食品 肉牛饲养管理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初生犊牛饲养管理
4.1 清除口鼻粘液
犊牛出生后,应立即清除口鼻黏液,确保犊牛呼吸畅通。若犊牛出现呼吸困难或停止,应迅速抓住
犊牛后肢将其倒立,拍打犊牛胸部和背部,促进其排出口鼻中粘液,直至呼吸顺畅;也可用稻草刺激犊
牛鼻孔促进其呼吸。
4.2
清理体表粘液
尽早使母牛舔净犊牛体表粘液,也可利用柔软干草或清洁软毛巾擦拭干净。
4.3
断脐与消毒
1
DB21/T 4081—2024
在距新生犊牛腹部6 cm~8 cm处剪断脐带,清除脐带内血液及周边黏液,用5%碘酊对脐带断面及其
外周进行消毒;每日消毒1次,连续3 d。
4.4
称重与编号
在犊牛出生后第一次吃初乳前,测量初生重,以后根据需要早晨空腹称重;对新生犊牛应统一编号,
出生后立即佩戴个体耳标。
4.5
哺食初乳
4.5.1
犊牛出生后应及时吃上初乳,生后 24 h 内一般要保证犊牛至少吃到 4 次初乳。
4.5.2
母牛与犊牛不分离时,自由哺食初乳。
4.5.3
若母牛母乳不足或产后死亡,可让同期分娩的其他母牛代哺。
4.5.4
需要人工哺喂初乳时,初乳喂量应根据犊牛体重和健康状况而定;第一次初乳喂量可控制在 1
kg~2 kg,以后按犊牛体重的 8%~10%每日喂 3 次~5 次,饲喂 4 d~7 d;初乳的温度应在 36 ℃~38 ℃
左右。
4.6
保温
初生犊牛应注意保温,环境温度以15 ℃~25 ℃为宜。
5 常乳期犊牛饲养管理
5.1 哺食常乳
5.1.1 随母哺乳法。常乳期犊牛可与母牛同栏饲养,也可以同舍分开饲养,同舍分开饲养每日定时哺
乳 3 次,保证犊牛哺乳量充足。
5.1.2
代乳牛哺乳法。若哺乳母牛泌乳不足或死亡,可选择产奶量较高、哺乳性能好、健康无病的母
牛作保姆牛代哺;一头保姆牛可同时哺乳 2 头~3 头出生时间相近的犊牛,喂奶时母子在一起,平时分
开,轮流哺乳。
5.1.3
人工哺乳法。需要人工哺乳时,宜用牛鲜乳或代乳粉饲喂,代乳粉质量应符合 GB/T 20715 的规
定;每日喂量占犊牛体重的 8%~12%,每日喂 2 次~3 次,奶温保持在 36 ℃~38 ℃,喂乳前后应对奶具
清洗、消毒。
5.2
补饲饲草
犊牛出生7d后诱导其自由采食优质干草;20日龄后可补喂青绿多汁饲料,多汁饲料一定要干净卫生,
开始20g/d~30g/d,逐渐增加补喂量;30d后可以补饲青贮,开始100g/d~150g/d,逐渐增加饲喂量;
要少喂勤添,保持饲草新鲜。
5.3
补饲犊牛开食料
犊牛出生7 d~10 d训练采食犊牛开食料,初期犊牛开食料不应多放,以20 g~50 g为宜;每日更
换,保持饲料新鲜和补饲槽清洁;最初可将少许牛奶洒在开食料上,或与调味品一起做成粥状、或制成
糖化料,涂抹犊牛口部及周边,诱其舐食;持续2周左右后,再定量饲喂;犊牛4月龄时,应进行犊牛料
过渡,一般采取2周时间的过渡期,由十分之一的添加量进行逐日增加替代。
5.4
断奶
2
DB21/T 4081—2024
犊牛生长发育良好,以3月龄~4月龄断奶为宜;犊牛体况较差,断奶时间可适当后延。在计划断奶
前1个月左右,逐渐减少母牛与犊牛在一起的时间,减少犊牛的哺乳次数;母牛在断奶前一周停喂精料,
只给干草、秸秆等粗饲料,使其泌乳量减少;直至犊牛精饲料日采食量连续3 d~5 d高于1.5 kg时断奶。
6 断奶犊牛饲养管理
6.1 断奶犊牛饲喂
断奶初期应使用断奶前的饲草饲料,避免因饲草饲料更换而发生应激反应,使犊牛尽快完成断奶过
渡期;断奶过渡期后应注意饲料的适口性,犊牛日粮精饲料饲喂应定时定量,饲喂量应随着月龄和体重
的增长逐渐增加,日饲喂量不宜超过3 kg,同时提供优质饲草,供其自由采食。
6.2
分群
断奶犊牛在原处饲养7 d~14 d后转入断奶牛舍,根据月龄、体重和体况分群,每群10头~15头。
饲养密度为3.2 m2/头~3.7 m2/头。
7
饮水
犊牛3日龄后,开始让其自由饮水;应保证饮水设施的洁净,水质应符合NY 5027的规定;最初2周
水温控制在36 ℃~37 ℃,2周后可改变饮常温水,水温不低于15 ℃。
8
饲料及添加剂
饲料营养应符合NY/T 815和NY/T 5128的要求,饲料卫生应符合GB 13078的要求,饲料和饲料添加
剂的使用符合NY 5032的要求。
9 牛舍环境卫生
9.1 环境要求
牛舍应清洁、干燥,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中,冬季温度不低于10 ℃,夏季温度不高于25 ℃,犊
牛栏内应铺柔软、干净的垫草;补料糟、饮水糟等每次用完后刷洗干净,保持清洁,定期消毒;舍内环
境应符合NY/T 388的规定。
9.2
消毒
及时清理牛舍及场区的粪便和垃圾,保持牛舍及场区地面干燥、清洁。定期消毒,每7 d一次。如
发生传染病或有死畜现象,必须对其所接触的环境及用具做紧急消毒。消毒液符合NY/T 5030的要求。
10 调教及去角
10.1 调教
饲养人员应经常接近、抚摸和刷拭牛体,温柔对待犊牛,建立人畜亲和。
10.2
去角
3
DB21/T 4081—2024
出生7 d~10 d后的犊牛即可去角,可采用固体苛性钠法或电烙铁去角法。
11
健康观察
每日观察犊牛的被毛、精神状态、采食状况、粪便和行为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2
防疫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防疫程序,防疫按照NY 5126的规定执行。
13
病死犊牛处理
病死犊牛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执行。
14
档案管理
建立犊牛个体档案, 按照NY/T 3445的规定执行。
4
DB21/T 4081—2024
参 考 文 献
[1]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号。
5
上一章:DB31/T 1519-2024 扁豆品种形态描述规范 下一章:DB21/T 4082-2024 翘嘴鳜人工繁育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21/T 3644-2022 辽育白牛繁育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DB21/T 2563-2016 辽育白牛肥育技术规程 中高等级 DB21/T 3224-2020 辽育白牛后备公牛体型评定技术规范 DB21/T 1909-2024 辽育白牛 DB21/T 1909-2011 辽育白牛标准 DB21/T 2564-2016 辽育白牛胴体分级 DB62/T 1864-2022 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DB50/T 554-2014 肉用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