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30
CCS B 41 64
宁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64/T 2061—2024
种羊场疫病净化管理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ur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epidemic
diseases in breeding sheep farm
2024-10-12 发布
2025-01-12 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DB64/T 2061—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中华
人民共和国银川海关、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滩羊选育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山羊选育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晓亮、李知新、康晓冬、周海宁、闫小芹、吴亚文、鲁宏伟、贺生芳、王建
东、王玉梅、张玉玲、马龙、王进香、杨佳冰、艾文、张学军、李萍、李莉娟、李莉、宋权儒、陈苏徽、
郭澍强、刘占发、田进阳、杜海东、曹彦龙、赵占强。
I
DB64/T 2061—2024
种羊场疫病净化管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种羊场疫病净化管理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净化前准备、净化管理、净的化申请评
估、净化维持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所有种羊场口蹄疫、布鲁氏菌病、小反刍兽疫的净化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8646 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
GB/T 18935 口蹄疫诊断技术
GB/T 27921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
GB/T 27982 小反刍兽疫诊断技术
GB/T 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 4139 兽医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抽样技术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疫病净化 Disease Purification
指在特定的区域或场所对某种或某些动物疫病实施有计划的消灭过程,达到该范围内个体不发病或
无感染状态。
3.2
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团队 Animal disease purification team
指由特定的区域或场所的主要负责人牵头组建的有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净化各项措施有效落实的净
化工作组织团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领导小组、风险评估小组、内部审核小组等内部组织,人员涉及管
理层及各个关键岗位的所有人员。
3.3
内部审核 Internal Audit
也称为第一方审核,由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团队组织与受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的人员,审核各类与疫
病净化有关的制度、计划、方案、通知、报告等是否持续地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有效运行,为管理评审
和纠正、预防措施提供信息,也可作为未发生某种或某些动物疫病(疫情)声明的基础。
3.4
疫病监测 Epidemic Disease Surveillance
由种羊场和或官方机构按照规定的方法,对规定的动物疫病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结果分析。
1
DB64/T 2061—2024
4 净化前准备
4.1 布局结构
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要求。生产区辅助单元应有病畜隔离舍、兽医室、兽药室、配种准
备室、粪污处理区、饲草料区、病死动物暂存区,必要时,可建设符合生物安全要求且与其他区有物理
隔离屏障的无害化处理区。生活区和生产区出入口处应有人员和车辆消毒设施设备。
4.2 档案记录
建立健全可追溯档案记录。包括人员培训、卫生环保、养殖、生产、防疫、监测净化、种源、清洗
消毒、无害化处理等管理记录。
5 净化管理
5.1 净化工作团队
组建净化工作团队,明确责任分工。团队包括但不限于领导小组、风险分析小组、内部审核小组等。
5.2 记录
净化工作实施记录保存2年以上,各类记录可追溯。
5.3 风险评估
根据GB/T 27921要求每年开展1次。
5.4 内部审核
全年至少开展1次。评价种羊场制度、方案、计划等综合防控措施的有效性。
5.5 免疫
种羊场可根据辖区内外动物疫情流行情况,确定免疫病种和免疫程序,并建立健全免疫档案。其中,
口蹄疫、小反刍兽疫为强制免疫病种,布鲁氏菌病为禁止免疫病种。
5.6 监测
5.6.1 监测方式
5.6.1.1 存栏种羊
种羊场根据自定的监测方案开展自检或委托第三方有资质的实验室检测。每年接受农业农村主管部
门的监督监测1-2次。
5.6.1.2 引种羊
混群前由种羊场所在辖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监测1次,混群后按照5.6.1.1执行。
5.6.2 监测频率
5.6.2.1 口蹄疫
2
DB64/T 2061—2024
免疫抗体在每次免疫21d后可采血监测。病原学监测每半年一次。当周边区域或种羊场发生疫情时,
应每个月或每季度开展1次病原学监测。阳性场的最后1例病例处置结束后2个潜伏期内没有新发病例,
且病原学监测阴性,可恢复原来监测频次。非结构蛋白抗体随时监测。
5.6.2.2 布鲁氏菌病
每季度或每半年1次。当周边区域发生疫情或种羊场监测有阳性时,每个月监测一次。阳性场血清
学和病原学监测转为阴性可恢复原来监测频次。
5.6.2.3 小反刍兽疫
免疫抗体监测在免疫21天后开展一次。病原学监测每半年一次。当周边区域或种羊场发生疫情时,
应每个月或每季度开展1次病原学监测。阳性场的最后1例病例处置结束后2个潜伏期内没有新发病例,
且病原学监测阴性,可恢复原来监测频次。
5.6.3 监测净化标准
见表1。
表1 种羊场疫病监测净化标准
病种 净化 类型 检测项目 样品类型 检测方法 净化标准
口蹄 疫 免疫 净化 口蹄疫病原学PCR检测 O-P液 参照GB/T 18935 要求 检测。 1.免疫抗体合格率 85%以上; 2.病原学检测均为阴性; 3.连续 2 年以上无临床病例; 4.经自治区农业农村行政主管 部门综合审查通过。
口蹄疫抗体ELISA检测 血清
布鲁 氏菌 病 非免 疫净 化 布鲁氏菌抗体检测 血清 参照GB/T 18646 要求 检测。 1.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结果为 阴性; 2.连续 2 年以上无临床病例; 3.经自治区农业农村行政主管 部门综合审查通过。
小反 刍兽 疫 免疫 净化 小反刍兽疫病原学检测 鼻拭子 参照GB/T 27982 要求 检测。 1.免疫抗体合格率 90%以上; 2.病原学检测均为阴性; 3.连续 2 年以上无临床病例; 4.经自治区农业农村行政主管 部门综合审查通过。
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 血清
5.6.4 抽样标准
见附录A。
5.7 引种隔离舍和专用病羊病羊隔离诊疗舍管理
5.7.1 引种隔离舍
种羊场应有专用引种隔离舍。隔离期应做好临床健康巡检、免疫、监测、消毒、治疗和转群,各项
记录可追溯。
3
DB64/T 2061—2024
5.7.2 专用病羊隔离诊疗舍
种羊场应在适当位置建设专用病羊隔离诊疗舍。病羊隔离期间应有治疗、转群、淘汰、无害化处理
等可追溯记录。
5.8 清洗消毒
5.8.1 场区入口应设置车辆消毒池、覆盖全车的消毒设施以及人员消毒设施。
5.8.2 生产区入口应设置人员消毒、淋浴、更衣设施。
5.8.3 应有车辆及人员出入场区消毒及管理和岗位操作规程,并对车辆及人员出入和消毒情况进行记
录。
5.8.4 有本场职工、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消毒及管理制度,有出入登记制度,对外来人员出入和消毒
情况进行记录。
5.8.5 栋舍、生产区内部应消毒设施设备齐全,运行良好;有定期消毒措施,有消毒制度和岗位操作
规程,对栋舍、生产区内部消毒情况进行记录。
5.8.6 应有消毒液配制和管理制度,有消毒液配制及更换记录,应开展消毒效果评估,并记录。
5.9 无害化处理
5.9.1 粪污处理
种羊场区内应有与生产规模相匹配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可采用堆肥发酵方式对粪污无害化处理,
处理区和处理结果均应符合GB/T 36195要求。
5.9.2 病死羊及流产物处理
5.9.2.1 种羊场应建有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病死羊及流产物暂存设施设备或无害化处理区。
5.9.2.2 病死羊及流产物的处理。不具备无害化处理能力的种羊场,应建设病死羊及流产物的专用暂
存区。暂存区的温度应小于等于-20℃,地面应防渗,墙面易清洗。暂存区位置应处于生产区下风向,
且与生产区要有有效的物理隔离。并与具有资质的第三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厂签订协议或合同,定期
将病羊及流产物移交无害化处理厂处理,并做好交接记录。建有无害化处理区的种羊场,无害化处理区
应与外界具有符合生物安全的物理隔离屏障,死羊及流产物应符合《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
范》,并做好处理记录。
5.9.2.3 病羊及流产物运输全过程应密闭运输,运输前后应对运输工具彻底清洗消毒。必要时,可采
集运输工具关键部位拭子样品,经具有检测能力的实验室检测特定病原,结果为阴性的方可使用。
6 净化的申请与评估
符合本标准4-5,且制度完善,有2年以上的净化方案、消毒方案、监测方案、免疫计划、应急预案、
年度健康状态分析报告,种羊场经自评后可向辖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提交净化评估申请。
7 净化维持管理
种羊场每年开展1次风险评估和内部审核,每年接受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年度审查1次,每5年接受农
业农村主管部门复评估1次,确保种羊场羊群健康状态。
4
DB64/T 2061—2024
附 A A A
录
(规范性附录)
抽样标准
病种 首次抽样 常规抽样 流产群抽样 确诊阳性个体 或确诊阳性群 体抽样 监测阳性抽样 引种抽样
口蹄疫 / 病原学检测按照NY/T 4139发现无疫或证明无疫( 95%置信水平,3%的预期流 行率)要求抽样;血清学检 测按照NY/T 4139预估期望值(95%置信 水平,10%可接受误差、80% 的预期流行率)要求抽样。 抽样群体要覆盖生产区每一 栋圈舍。 / 全场抽样 非结构蛋白抗体监测 阳性抽样按照GB/T18 935要求抽样。病原 学监测阳性种羊抽样 按照全场抽样。 引种羊在隔离期4 5天内和混群前分 别全群抽样1次, 混群后按常规抽 样要求抽样。精 液引进前按照批 批抽检、每批5支 抽样。
布鲁氏 菌病 性成熟的 种羊全部 抽样。 按照NY/T 4139发现无疫或证明无疫( 95%置信水平,3%的预期流 行率)要求抽样。抽样群体 要覆盖生产区每一栋圈舍。 与流产羊同群羊 全部抽样。其他 羊群按常规抽样 要求抽样。 全群抽样,必 要时可扩大抽 样范围和数量 。 /
小反刍 兽疫 / 病原学检测按照NY/T 4139发现无疫或证明无疫( 95%置信水平,3%的预期流 行率)要求抽样;血清学检 测按照NY/T 4139预估期望值(95%置信 水平,10%可接受误差、80% 的预期流行率)要求抽样。 抽样群体要覆盖生产区每一 栋圈舍。 / 全场抽样 全场抽样
5
DB64/T 2061—2024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