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37/T 5302-2024 既有城市桥梁现场检测及承载能力评估技术标准

DB37/T 5302-2024 既有城市桥梁现场检测及承载能力评估技术标准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56.9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4-26 14:43:48



相关搜索:

内容简介

DB37/T 5302-2024 既有城市桥梁现场检测及承载能力评估技术标准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37/T 5302—2024 J XXXXX—2024
既有城市桥梁现场检测及
承载能力评估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on-site inspection and
load-bearing capacity assessment of urban bridges
in service
(报批稿)
2024-11-06 发布
2025-02-01 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 东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联合发布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既有城市桥梁现场检测及承载能力评估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on-site inspection and load-bearing capacity
assessment of urban bridges in service
2024 济南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 2024 年 告 第 15 号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批准发布山东省工程建设
标准《既有城市桥梁现场检测及
承载能力评估技术标准》的公告
由山东交通学院和烟台市市政养护中心
主编的《既有城市桥梁现场检测及承载能力评
3
估技术标准》,业经审定通过,批准为山东省
工程建设标准,编号为 DB37/T 5302-2024,现
予以发布,自 2025 年 2 月 1 日起施行。
山东省既有城市桥梁的现场检测及承载
能力评估采用本标准时,还应遵守国家和山东
省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范规定。
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
管理,由山东交通学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
释。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 年 11 月 6 日
4


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
发〈2023 年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
〔2023〕11 号)的要求,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近年来既
有城市桥梁现场检测及承载能力评估技术的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先
进标准,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为: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
4.日常巡查和经常性检查;5.常规定期检测;6.结构定期检测;7.桥梁
承载能力评估。
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东交通学院负
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山东
交通学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海棠路 5001 号;邮政编码:
250357,电话:0531-80683555,邮箱:204118@sdjtu.edu.cn)。
主 编 单 位:山东交通学院
烟台市市政养护中心
参 编 单 位: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济南银河路桥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崔凤坤
李勤兴
焦鹏飞
邓建云
牟志杰 贾雪娜 解庆贺 李 晋
成世坤 李 翀 梁类钧 侯慧莉
蒋 迪 吕士东 马旭明 赵振华
张 星 刘小旭 李广良 丁建州
刘海威
董 旭 王 浩 张大兵 姜吉昌
崔运美
主要审查人员:亓兴军
孙 杰 王建光 尚 勇 王显根
曹广佩
刘甲荣 荣 杰 尚志强
6


1

则......................................................................................................1
2
术语和符号..............................................................................................2
2.1 术
语................................................................................................2
2.2 符
号................................................................................................3
3
基本规定..................................................................................................5
4
日常巡查和经常性检查..........................................................................8
4.1 一般规定........................................................................................... 8
4.2 日常巡查内容及方法.......................................................................9
4.3 经常性检查内容及方法...................................................................9
5
常规定期检测........................................................................................12
5.1 一般规定......................................................................................... 12
5.2 混凝土结构表观病害检测.............................................................12
5.3 混凝土裂缝检测.............................................................................13
5.4 钢结构表观病害检测.....................................................................16
5.5 缆索结构表观病害检测.................................................................18
5.6 圬工结构表观病害检测.................................................................20
7
5.7 支座检测......................................................................................... 21
5.8 桥梁伸缩装置检测.........................................................................22
5.9 墩(台)身与基础检测...................................................................... 23
5.10 桥面铺装与附属设施检测...........................................................24
5.11 人行天桥检测...............................................................................25
6
结构定期检测........................................................................................27
6.1 一般规定......................................................................................... 27
6.2 结构几何形态与变位检测.............................................................28
6.3 材质状况与耐久性参数检测.........................................................30
6.4 结构内部病害检测.........................................................................33
6.5 索力检测......................................................................................... 37
7
桥梁承载能力评估................................................................................38
7.1 一般规定......................................................................................... 38
7.2 桥梁缺损状况评定.........................................................................39
7.3 桥梁材质状况评定.........................................................................40
7.4 桥梁几何形态及变位评定.............................................................43
7.5 桥梁结构承载能力检算.................................................................44
7.6 桥梁承载能力评估.........................................................................52
8
附录 A
构件编码规则.............................................................................. 55
本标准用词说明..........................................................................................66
引用标准名录..............................................................................................66
附:条文说明..............................................................................................69
9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
2
Terms and Symbols...................................................................................2
2.1 Terms..................................................................................................2
2.2
Symbols............................................................................................. 3
3
Basic Requirement....................................................................................5
4
Daily Inspection and Routine Inspection................................................. 8
4.1 General Requirement......................................................................... 8
4.2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Daily Inspection....................................... 9
4.3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Routine Inspection................................... 9
5
Convention Periodical Detection............................................................12
5.1 General Requirement....................................................................... 12
5.2 Detection of Apparent Defects for Concrete Structures..................12
5.3 Detection of Concrete Cracks..........................................................13
5.4 Detection of Apparent Defects for Steel Structures........................ 16
5.5 Detection of Apparent Defects for Cable Structures.......................18
5.6 Detection of Apparent Defects for Masonry Structures.................. 20
10
5.7 Detection of Bridge Bearing............................................................21
5.8 Detection of Bridge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Installation..........22
5.9 Pier(Abutment)and Foundation Detection................................. 23
5.10 Bridge Deck Pavement and Ancillary Facilities Inspection..........24
5.11 Detection of the Humanoid Flyove............................................... 25
6
Periodical Structure Checking................................................................27
6.1 General Requirement....................................................................... 27
6.2 Structure Size and Geometry Detection.......................................... 28
6.3 Material Condition and Durability Parameter Detection................ 30
6.4 Internal Disease Detection...............................................................33
6.5 Cable Force Detection..................................................................... 37
7
Load-bearing Capacity Assessment of Bridges......................................38
7.1 General Requirement....................................................................... 38
7.2 Defective Condition Assessment of Bridges................................... 39
7.3 Material Quality Condition Assessment of Bridges........................40
7.4 Structure Size and Geometry Assessment of Bridges..................... 43
7.5 Checking of Load-bearing Capacity for Bridge Structures.............44
7.6 Load-bearing Capacity Assessment of Bridges...............................52
11
Appendix A
Compoent Coding Rule.........................................................55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66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66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69
12
1


1.0.1
为规范既有城市桥梁现场检测及承载能力评估工作,合理选择
检测方法,使桥梁检测及评估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数据可靠、
评估准确,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既有城市桥梁的现场检测及承载能力评
估。
1.0.3
既有城市桥梁现场检测及承载能力评估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山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
术语和符号
2.1


2.1.1
日常巡查 Daily inspection
对桥面及其以上部分的桥梁构件、结构异常变位和桥梁安全保护
区的日常巡视。
2.1.2
经常性检査 Routine inspection
对桥面系、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设施表观状况进行的周期
性检查。
2.1.3
常规定期检测 Convention periodical inspection
按规定周期对桥梁主体结构及其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全面
检测,以评定桥梁的技术状况。
2.1.4
结构定期检测 Structure periodical inspection
在不影响结构受力性能或其他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直接在结构上
测定某些物理量的工作,如结构的几何形态与变位检测、材质状况与
耐久性检测、结构内部病害检测、索力检测等。
2.1.5
编码规则 Coding rule
为开展城市桥梁现场检测而制定的结构与构件的编号规则与方法。
2.1.6
表观病害 Apparent defects
结构表面采用目视或无损检测方法可见的各种缺陷和损伤。
2
2.1.7
内部病害 Internal defects
不能目视直接识别的结构内部的隐蔽缺陷和损伤。
2.1.8
桥梁承载能力评估 load-bearing capacity assessment of bridges
通过结构检算或荷载试验,获得桥梁结构承载能力的量化指标并
确认其是否满足标准或设计要求所进行的活动。
L —— 多孔跨径总长; 2.2 符 号
LK —— 单孔跨径;
Ld —— 表观病害长度;
Wd —— 表观病害宽度;
Ssum —— 表观病害累计面积;
Dmax —— 表观病害最大深度;
Lmax —— 表观病害最大长度;
Kbt —— 混凝土桥梁结构或构件的推定强度匀质系数;
Kbm —— 混凝土桥梁结构或构件的平均强度;
Dne —— 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
Dnd —— 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值;
Ke —— 混凝土碳化深度平均值与实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的比值;
Ru —— 桥梁结构承载能力检算中作用效应与抗力效应比值;
γ0
—— 结构重要性系数;
3
S
—— 承载能力极限下状态下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R(·) —— 结构或构件的抗力函数;
fm
—— 材料性能的实测值;
am —— 结构或结构构件几何参数的实测值;
损伤、钢筋锈蚀、内部病害、约束条件变异等对结构或构件
fad —— 所产生的不利影响附加值;
ξe —— 承载能力恶化系数。
4
3
基本规定
3.0.1
根据城市桥梁在道路系统中的重要性,城市桥梁养护类别宜按表
3.0.1 的规定划分。
表 3.0.1 城市桥梁养护类别划分
养护类别 划分标准
Ⅰ 单孔跨径大于 100m 的桥梁及特殊结构的桥梁
Ⅱ 城市快速路网上的桥梁
Ⅲ 城市主干路上的桥梁
Ⅳ 城市次干路上的桥梁
Ⅴ 城市支路和街坊路上的桥梁
注:各级道路上的城市桥梁可根据位置重要性及交通量情况,提高个别桥梁的养护类
别。
3.0.2
既有城市桥梁现场检测宜包括日常巡查、经常性检查、常规定期检
测和结构定期检测。
3.0.3
应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检测内容和要求,选用城市桥梁现场检测
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的性能应满足检测对精度、量程、灵敏度、稳定性、
频响特性、使用温度范围和防振等方面的要求。
3.0.4
既有城市桥梁现场检测及承载能力评估应编制专项方案,方案宜包
括下列内容:
1 桥梁概况。
2 检测及承载能力评估目的。
5
3 检测及承载能力评估依据。
4 检测及承载能力评估内容及方法。
5 检测及承载能力评估工作流程。
6 检测仪器设备。
7 检测及承载能力评估工作进度计划。
8 所需要的配合工作。
9 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环保要求。
3.0.5
既有城市桥梁现场检测安全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测区域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并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
2 需占道检测时,应获得相关管理部门的许可。
3 检测人员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并应注意检测环境对人员和仪器设
备的影响。
4 夜间作业应配备足够的照明和警示设备。
5 检测所用的电器、电缆等应有良好的绝缘效果,电动工具应有漏电
保护开关,应严格按照安全用电的规定作业。
6 高空作业应符合有关高空作业的安全规定。
7 大型检测设备在进行安装调试或检测时,应有安全保护装置。
8 除应符合本标准 3.0.5 条第 1 款~第 7 款的规定外,尚应遵守国家和
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6
3.0.6
既有城市桥梁现场检测时应对桥梁构件进行编码,编码规则宜按附
录 A 的相关规定执行。
3.0.7
桥梁检测及承载能力评估报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桥梁检测报告及承载能力评估报告宜分开编制,结论应用词准确、
规范,对于容易引起混淆的术语和概念宜予以书面解释。
2 桥梁检测报告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检测与评定技术规
范》CJJ/T 233 的相关规定。
3 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委托单位名称;
2)桥梁概况;
3)承载能力评估目的、依据、内容及方法等;
4)计算分析过程、承载能力评估结论及养护、维修加固建议等;
5)报告的日期、主要人员和承载能力评估单位的签章;
6)附录应提供计算资料和试验数据图表等。
4 桥梁检测及承载能力评估报告应按“一桥一档”的要求统一归档管
理。
7
4
日常巡查和经常性检查
4.1
一般规定
4.1.1
日常巡查周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Ⅰ类~Ⅲ类养护的城市桥梁应每日巡查。
2 Ⅳ类~V 类养护的城市桥梁巡查周期不应超过 3d。
3 对有特殊照明需求的桥梁,应适当开展夜间巡查。
4 遇恶劣天气、汛期、雨季、冰冻、地震及地质灾害等特殊情况时应
缩短巡查周期。
4.1.2
经常性检查周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Ⅰ类养护的城市桥梁经常性检查周期不应超过 1 个月。
2 Ⅱ类~Ⅲ类养护的城市桥梁经常性检查周期不应超过 2 个月。
3 Ⅳ类-V 类养护的城市桥梁经常性检查周期不应超过 3 个月。
4 遇恶劣天气、汛期、雨季、冰冻、地震及地质灾害等特殊情况时应
缩短检查周期。
4.1.3
日常巡查和经常性检查的现场检查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现场检查数据应清晰完整地记录在专用表格上,记录表格可按现行
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 99 的附录 A 和附录 F,也可自行
设计。记录信息存在错误或遗漏时,应及时更改或补充,错误或遗漏处进
行单横线杠修改或添加符号,并应由检查人员在更改信息旁签字,不得涂
8
改。
2 原始记录表应由检查及记录人员现场签名确认。当采用智能化检测
系统进行检查记录时,原始记录表也应由检查及记录人员即时签名确认。
4.2
日常巡查内容及方法
4.2.1
日常巡查宜以乘车目测为主,并应做巡检记录,发现明显缺损和异
常情况应及时上报。
4.2.2
日常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桥路连接处是否异常。
2 桥面铺装、伸缩缝是否有明显破损;伸缩缝位置的桥面系是否存在
异常。
3 栏杆或护栏等有无明显缺损。
4 标志标牌是否完好。
5 桥梁线形是否存在明显异常。
6 桥梁是否存在异常的振动、摆动和声响。
7 桥梁安全保护区是否存在侵害桥梁安全的情况。
4.3
经常性检查内容及方法
4.3.1
经常性检查宜以直接目测为主,配合简单测量工具,并应做经常性
检查记录,登记桥梁缺损状况,提出相应的养护措施。
4.3.2
经常性检查应包含以下内容:
9
1 桥面系及附属结构物的外观情况:
1)桥面平整性、裂缝、局部坑槽、积水、积雪、沉陷、碎边、拥
包、车辙、桥头跳车现象;
2)桥面泄水管堵塞和破损;
3)人行道、引道、缘石、栏杆扶手等部位的裂缝、污秽、撞坏、
断裂、松动、错位、缺件、漏筋、钢筋锈蚀等;
4)锥坡、翼墙的局部开裂、破损、塌陷;
5)伸缩装置的阻塞、破损、脱落、异常变形、连结松动、漏水、
是否造成明显跳车;
6)防护网、声屏障的锈蚀、缺损、变形、松动等。
2 上下部结构异常变化、缺陷、变形、沉降、位移、冲刷等情况。
3 斜拉桥、系杆拱桥和悬索桥等索承重桥梁的索端锚固构造开裂、破
损、锈蚀,索涂层或套管老化、破损、渗水、锈蚀等。
4 人行天桥的自动扶梯、照明等附属设施的异常变化、缺陷、积水等。
5 城市道路管理条例中规定的各类违章现象。
6 检查在桥区内的施工作业情况。
7 限载标志、限高标志、交通信号、标志、标线、照明设施、随桥敷
设的管道、悬篮及其他附属设施的完好情况。
8 桥下淤泥淤积情况。
10
9 其他较明显的破坏及不正常现象。
11
5
常规定期检测
5.1
一般规定
5.1.1
常规定期检测应每年 1 次,可根据城市桥梁实际运营状况、结构类
型和周边环境等因素适当增加检测次数。
5.1.2
常规定期检测宜以人工检查方式为主,并应配备照相机、裂缝观测
仪、探查工具及辅助器材等量测仪器和设备。
5.1.3
宜利用专用养护通道、桥检车等常规检测平台接近构件表面进行常
规定期检测;对常规检测平台不易到达的区域,可采用图像采集装置等进
行辅助检查。
5.1.4
常规定期检测宜进行逐构件全数现场检测。对影响结构安全性和耐
久性的典型病害及需要进行维修处置的表观病害,应进行详细记录和拍
照。
5.1.5
表观病害照片信息宜包含尺寸标注或参照物,并能体现病害局部特
征及病害在结构或构件上的位置和分布情况。
5.1.6
常规定期检测后宜按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 99
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评定。
5.2
混凝土结构表观病害检测
5.2.1
混凝土结构表观病害检测对象宜包括蜂窝、麻面、剥落、掉角、空
洞、孔洞、露筋、腐蚀、渗水、泛碱等。
12
5.2.2
混凝土结构表观病害可按下列方法进行现场检测和记录:
1 用钢尺、卷尺或激光测距仪等测距装置量测病害的位置和范围。
2 标记病害范围,并标示出病害特征参数,常见表观病害现场记录参
数和记录精度按表 5.2.2 的规定执行。
表 5.2.2 常见表观病害现场记录参数和记录精度
序号 表观病害 缺陷表征 参数 记录精度
1 蜂窝、剥落、掉角、 空洞、孔洞 病害范围 长(Ld)×宽(Wd) 0.01m×0.01m
累计面积 Ssum 0.01m2
最大深度 Dmax 0.01m
2 麻面、腐蚀、渗水、 泛碱 病害范围 长(Ld)×宽(Wd) 0.01m×0.01m
累计面积 Ssum 0.01m2
3 露筋、钢筋锈胀 病害范围 长(Ld)×宽(Wd) 0.01m×0.01m
累计面积 Ssum 0.01m2
最大长度 Lmax 0.01m
5.3
混凝土裂缝检测
5.3.1
混凝土裂缝检测宜包括裂缝位置、分布、走向、宽度、深度和数量
等内容。
5.3.2
混凝土裂缝现场检测时,宜对受检桥梁的结构性裂缝和非结构性裂
缝进行区分。对于类型难以确定的混凝土裂缝,可召开专家论证会进行判
定。
13
5.3.3
结构性裂缝宜测量裂缝深度,对于严重影响桥梁安全的结构性裂
缝,宜长期观测裂缝参数的变化情况。
5.3.4
混凝土裂缝检测宜包括受检桥跨内全部结构受力构件,当不具备全
数检测条件时,应对下列重点部位和构件的裂缝进行检测:
1 主要承重构件和结构重要部位。
2 结构受力复杂和构造薄弱部位。
3 结构发生异常变形部位。
4 曾出现过结构性裂缝的构件或部位。
5.3.5
常见桥型的混凝土裂缝重点检测部位和典型裂缝特征可按表 5.3.5
的规定确定。
表 5.3.5 常见桥型的混凝土裂缝重点检测部位和典型裂缝特征
桥型 重点检测部位 典型裂缝特征
简支 梁桥 1.主梁跨中区域 梁板底面横向裂缝,或延伸至侧面
2.梁端支座附近 自支座侧向跨中斜向上开展,与水 平方向成 30°~60°角
3.柱式墩台的盖梁 盖梁墩顶竖向裂缝,上宽下窄;靠 桥墩斜向上发展斜向裂缝,与水平 方向成 30°~60°角
4.柱式桥墩,桥墩与盖梁连接 处,墩底 环向裂缝;竖向裂缝
5.简支转连续支座位置上翼缘 上翼缘混凝土斜向开裂
连续 梁桥 1.主梁跨中区域 底面横向裂缝;腹板竖向裂缝
2.跨径 1/4 处及其附近主拉应 力较大的腹板区域 铺装层顶面横向裂缝或梁侧上部裂 缝;腹板斜裂缝
14
续表 5.3.5
桥型 重点检测部位 典型裂缝特征
3.桥墩处梁体上部及其附近 腹板斜裂缝;沿预应力管道的纵向 裂缝
刚构桥 1.墩梁固结区段的梁顶板和腹板 腹板斜裂缝和竖向裂缝;顶板横向 裂缝
2.主梁跨中区域 底面横向裂缝;腹板竖向裂缝
3.跨径 1/4 处及其附近主拉应力 较大的腹板区域 铺装层顶面横向裂缝或梁侧上部裂 缝;腹板斜裂缝
4.牛腿 牛腿裂缝
5.墩底 环向裂缝;竖向裂缝
拱桥 1.主拱圈的拱板或拱肋 拱顶的下缘和拱脚的上缘横向裂 缝;拱肋横梁裂缝
2.拱上立柱上下端 立柱下端裂缝;立柱竖向裂缝
3.桁架拱桥的拱脚节点、桁架节 点、桁架受拉腹杆、析架拼装段 拱脚与台帽连接处开裂;拱脚处下 弦杆及侧面环向开裂
4.刚架拱桥的拱脚、横梁 拱脚上缘及侧面环向开裂;横梁与 拱片连接处裂缝
5.混凝土系杆拱 系杆裂缝
斜拉桥 1.索塔 主塔竖向裂缝;塔-梁部位局部裂缝
2.拉索锚固区 局部裂缝
3.主梁跨中、支点区域 顶、底面横向裂缝;腹板竖向裂缝
悬索桥 1.索塔 主塔竖向裂缝;塔-梁部位局部裂缝
2.锚碇 局部裂缝
3.主梁跨中、支点区域 顶、底面横向裂缝;腹板竖向裂缝
5.3.6
混凝土裂缝现场检测和记录方法宜符合下列规定:
上一章:DB37/T 5303-2024 城市绿道建设标准 下一章:DB37/T 5300-2024 高等学校学生宿舍建设标准

相关文章

DB37/T 5163-202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沿线既有建(构))筑物鉴定评估技术规程 DB37/T 5163-202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沿线既有建(构)筑物鉴定评估技术规程 DB13/T 1749-2013 桥梁预制梁板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JTG/T J21-2011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DB37/T 5250-2023 中小型桥梁承载力快速评定标准 备案稿 DB51/T 1493-2012 农区耕地畜禽承载能力评估技术规程 DB43/T 3066-2024 既有桥梁防船撞性能评估与提升设计标准 DBJ/T 13-164-2023 福建省城市桥梁检测评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