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2308/T 211-2024 水稻稻瘟病菌孢子保存技术规程

DB2308/T 211-2024 水稻稻瘟病菌孢子保存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97.0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24 17:27:29



相关搜索: 技术规程 水稻 保存 孢子 稻瘟病 水稻

内容简介

DB2308/T 211-2024 水稻稻瘟病菌孢子保存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CCS B 05 DB2308
黑 龙 江 省 佳 木 斯 市 地 方 标 准
DB2308/T 211—2024
水稻稻瘟病菌孢子保存技术规程
2024-11-28 发布
2024-12-28 实施
佳木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308/T 211—2024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桂玲、宋成艳、陆文静、韩笑、周雪松。
本文件 2024 年首次发布。

DB2308/T 211—2024
水稻稻瘟病菌孢子保存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佳木斯市水稻稻瘟病病菌定义、使用设备、保存方法等。
本文件适用于佳木斯市水稻稻瘟病病菌保存技术,为更深入研究稻瘟病菌提供菌种来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病原物 pathogeny
稻瘟病菌:无性阶段为灰梨孢菌(学名:Pyricularia oryzae Cav.),有性阶段为灰色大角间座
壳菌(学名:Magnaporthe grisea Barr. ),属子囊菌广大角间座壳属。
3.2
水稻茎节 rice stem nodes
水稻茎节是指水稻茎上的特定部位,这些部位是芽与叶的着生处,通常凸出或微凹下,是辨别茎枝
的主要特征。
以下简称稻节。
4 材料和用具
4.1 常用仪器用具
常用仪器及用具包括:剪刀、超净工作台、小试管(直径12 mm,长100 mm)、接种针、培养皿、
冰箱、生物显微镜、培养箱、高压灭菌器、干燥灭菌器、医用白瓷盘、变色硅胶、普通玻璃干燥器、酒
精灯、记号笔,镊子等。
4.2
试剂及培养基
1
DB2308/T 211—2024
试剂:75 % 酒精、凡士林。
培养基:稻节。
5
预保存菌株要求
培养在试管斜面培养基上的或培养皿里的菌种,以及高梁粒培养基上的新鲜菌种,都可以使用。
6
保存方法
6.1 稻节采集与备用
秋季水稻(普通水稻,不包括彩色水稻等特种稻)收获时,采集水稻植株较细的茎节,用剪刀剪成
长约3 cm~5 cm 的稻节,且要求稻节干净无病,采集后放在干燥通风处晾干保存备用。
6.2
稻节培养基的制备
选保存备用的干净稻节,保留节部,剪成长约 0.5 cm~1 cm 的小节,用蒸馏水洗净后放在容器内,
根据需要放入稻节数量,然后加入蒸馏水适量(没过稻节以上15 cm),加热煮沸 20 min后,常温烝馏
水冷过滤至常温,然后装入小试管内,每管放10 个稻节,盖上棉塞,放入高压灭菌器(蒸气灭菌器)
内温度达到121℃,灭菌 40 min,取出晾凉备用。
6.3
接种培养
在无菌室内,把要保存的新鲜菌株切成小的菌块,接种在稻节培养基上,在试管上注明菌株编号、
接种日期,放入 28℃恒温培养箱内培养,待菌丝长满稻节后,从培养箱内取出放在室内通风干燥处。
6.4
变色硅胶干燥
将变色硅胶倒入玻璃培养皿或者瓷盘中,放入烘箱 80℃干燥 2 h 至硅胶变为深蓝色( 干燥的变色
硅胶呈深蓝色,根据吸湿量的多少颜色会依次呈淡蓝色、蓝白色、蓝紫色和粉红色) 后冷却,然后倒入
玻璃干燥器中备用。
6.5
病菌保存
准备普通玻璃干燥器(根据需要准备干燥器型号),在干燥器底部放入变色硅胶(干燥的变色硅胶
呈深蓝色),把通风干燥后的小试管 5 个~10 个为一组,用硫酸纸包住试管上部(棉塞部分)扎好,
2
DB2308/T 211—2024
做上编号标记便于查找,在干燥器磨口处摸上凡士林,盖上干燥器盖子,用力压实,以干燥器磨口处不
漏气为准,最后将干燥器放入低温(4℃)通风干燥处保存。
6.6
保存菌种干燥状态检查
检查玻璃干燥器中硅胶颜色的变化,湿度为 0 时呈深蓝色;湿度约为 10 % 时呈淡蓝色;湿度约为
25 % 时呈蓝白色;湿度约为 40 % 时呈蓝紫色;湿度约为 50 % 时呈粉色,菌种保存过程中如果变色硅胶
呈粉红色,表明其吸湿性已经很弱,无法继续维持所保存菌种的干燥环境,需要进行更换。
6.7
保存病菌使用
可根据需要随时打开干燥器取用,开启时,要将干燥器放在阳光下照射,使干燥器磨口处凡士林融
化,才能开启干燥器,用后再按上述方法封严即可。
3
上一章:DB2308/T 212-2024 寒地水稻机插秧高产抗冷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下一章:DB2308/T 209-2024 寒地粳稻孕穗期耐极端低温育种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2308/T 125-2022 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DB2308/T 137-2022 早熟、优质、抗稻瘟病水稻品种富合3号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DB2308/T 105-2021 早熟抗稻瘟病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龙粳1740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DB2308/T 124-2022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技术规范 DB22/T 2144-2014 水稻稻瘟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43/T 2506-2022 水稻稻瘟病标样采集技术规程 DB22/T 2389-2015 水稻对稻瘟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DB2312/T 065-2022 水稻稻瘟病抗性田间鉴定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