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11/T 2380-202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盖挖法施工技术规程

DB11/T 2380-202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盖挖法施工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47.6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17:27:22



相关搜索: 规程 交通 工程 城市轨道 施工技术

内容简介

DB11/T 2380-202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盖挖法施工技术规程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编 号:DB11/T 2380-202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盖挖法
施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ver excavation
construc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2024-12-26 发布 2025-04-01 实施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 京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联合发布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盖挖法施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ver excavation
construc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编 号:DB11/T 2380-2024
主编单位: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建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中航天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施行日期:2025 年 04 月 01 日
2024 北 京
1
DB11/T 2380-2024
前 言
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 2023 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京市
监发〔2023〕4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
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施工准备;5 支护结构;6 盖板;
7 土方;8 主体结构;9 防水;10 施工监测;11 施工安全及作业环境。
本规程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管理,北京市住房和城
乡建设委员会归口、组织实施,并负责组织标准编制单位对具体技术内容进行解释。执行过程中
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路 18 号城
建大厦 B 座 2107 室,邮编 100081;电话:010-62091901;电子邮箱:1035638937@qq.com)。
本规程主编单位: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建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中航天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北京中联环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中交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政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中兵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八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京能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大龙顺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建五维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山东晶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城勘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2
DB11/T 2380-2024
北京城建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中车智能交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电建振冲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张晋勋 武福美 赵记军 姚文花
刘振东 刘尔亮 肖克霖 余家兴
崔 巍 张 丹 丁春福 许 彪
张 宾 姜春雷 蔡冠军 梁洪振
吴颖宁 华海涛 夏宝坤 刘佳佳
王 俊 熊 挺 吴精义 黄 亚
冯忠超 黄金龙 王思锴 王文正
刘海峰 梁尔斌 肖方奇 潘永玉
黄陆川 修 勇 张岩钢 卢常亘
庞 晗 夏向东 李 琪 孙 鹏
张艳雷 高 浩 冀 骏 王兆辉
白立涛 营 升 汪 健 何小送
高 琨 方 冬 孟灵晋 郭智杰
宁义伟 李廷国 孙步海 刘青青
乔国刚 刘春桃 李文聪 王高敏
朱 伟 赵建武 张鹏飞 贺永跃
安 冬 田利锋 韩秋云 侯恩泽
付慧颖 朱 汝 王玉明 张 童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郭建国 刘 鑫 衡朝阳 张国京
杨 松 王忠云 郭英杰
3
DB11/T 2380-2024
目 次
1 总 则 ..........................................................
2 术 语 ..........................................................
3 基本规定 ........................................................
4 施工准备 ........................................................
4.1 前期调查与专项工作
..........................................
4
4.2 技术准备
....................................................
4
4.3 现场准备
....................................................
5
4.4 资源配置
....................................................
5
5 支护结构 ........................................................
6
5.1 一般规定
....................................................
6
5.2 围护结构
....................................................
6
5.3 支承柱
......................................................
6
5.4 水平支撑
....................................................
9
6 盖板 ...........................................................
11
6.1 一般规定
...................................................
11
6.2 临时盖板
...................................................
11
6.3 永久盖板
...................................................
14
6.4 预留洞口
...................................................
14
7 土方 ...........................................................
16
7.1 一般规定
...................................................
16
7.2 出土口设置
.................................................
16
7.3 盖板土方开挖
...............................................
16
7.4 盖挖顺筑法土方开挖
.........................................
17
7.5 盖挖逆筑法土方开挖
.........................................
17
7.6 板下土方运输
...............................................
18
7.7 土方回填
...................................................
18
8 主体结构 .......................................................
19
8.1 一般规定
...................................................
19
8.2 盖挖顺筑法主体结构
.........................................
19
8.3 盖挖逆筑法主体结构
.........................................
19
9 防水 ...........................................................
22
9.1 一般规定
...................................................
22
9.2 盖挖顺筑法防水
.............................................
22
9.3 盖挖逆筑法防水
.............................................
22
4
DB11/T 2380-2024
9.4 底板特殊部位防水
...........................................
23
10 施工监测 ......................................................
24
10.1 一般规定
..................................................
24
10.2 监测项目、测点布置及预警
..................................
24
10.3 监控信息化管理
............................................
27
11 施工安全及作业环境 ............................................
28
11.1 一般规定
..................................................
28
11.2 施工安全
..................................................
28
11.3 通风排气
..................................................
28
11.4 照明及电力设施
............................................
29
本规程用词说明 ....................................................
30
引用标准名录 ......................................................
31
附:条文说明 ......................................................
33
5
DB11/T 2380-2024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2 Terms ...................................................................................................................... 2
3 Basic requirements ................................................................................................ 3
4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 4
4.1 Engineering surveys and special scheme ........................................................ 4
4.2 Technical preparation ...................................................................................... 4
4.3 Site preparation ................................................................................................ 5
4.4 Resource allocation ......................................................................................... 5
5 Retaining structure ................................................................................................ 6
5.1 General requirements ...................................................................................... 6
5.2 Enclosure structure .......................................................................................... 6
5.3 Support column ............................................................................................... 6
5.4 Horizontal supports ......................................................................................... 9
6 Cover structure .................................................................................................... 11
6.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1
6.2 Temporary cover structure ............................................................................ 11
6.3 Permanent cover structure ............................................................................. 14
6.4 Reserved openings ......................................................................................... 14
7 Earthwork ............................................................................................................. 16
7.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6
7.2 Excavation opening setting ........................................................................... 16
7.3 Earthwork excavation of cove structure ........................................................ 16
7.4 Earthwork excavation of cover excavation with normal sequence ............... 17
7.5 Earthwork excavation of cover excavation with inverse sequence ............... 17
7.6 Earthwork transportation under cover structure ............................................ 18
7.7 Earthwork backfilling .................................................................................... 18
8 Structure construction ......................................................................................... 19
8.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9
8.2 Main Structure of cover excavation with normal sequence .......................... 19
8.3 Main Structure of cover excavation with inverse sequence .......................... 19
9 Waterproofing ...................................................................................................... 22
9.1 General requirements .................................................................................... 22
9.2 Waterproofing of cover excavation with normal sequence ........................... 22
9.3 Waterproofing of cover excavation with inverse sequence ........................... 22
6
DB11/T 2380-2024
9.4 Waterproofing of special parts of bottom plate ............................................. 23
10 Monitoring works during construction ............................................................ 24
10.1 General requirements .................................................................................. 24
10.2 Monitoring items, layout of instrumentation, and warning values .............. 24
10.3 Monitoring management ............................................................................. 27
11 Safety and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s ............................................................. 28
11.1 General requirements .................................................................................. 28
11.2 Control of safety .......................................................................................... 28
11.3 Ventilation and exhaust ............................................................................... 28
11.4 Lighting an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 29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 30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31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33
7
DB11/T 2380-2024
1 总 则
1.0.1 为加强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盖挖法施工管理,提高施工水平,确保工程施
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合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采用盖挖法施工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1.0.3 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盖挖法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北京
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DB11/T 2380-2024
2 术 语
2.0.1 盖挖法 cover excavation
在盖板、围护结构及支撑体系的保护下,进行土方开挖和结构施工的一种地下工程施工方法。
2.0.2 盖挖顺筑法 cover and cut-bottom up method
在围护结构与盖板的保护下,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土方,及时架设支撑或施作预应力锚索至基
底,再自下而上修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
2.0.3 盖挖逆筑法 cover and cut-top down method
在围护结构与盖板(主体结构顶板)的保护下,由顶板下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土方、分层修筑
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
2.0.4 支护结构 retaining structure
设置在主体结构外侧周边用来承受基坑土方开挖后所产生的水土压力的围护结构、水平支撑
或预应力锚索和设置在基坑内的支承柱的总称。
2.0.5 支承柱 support column
设置在基坑内与围护结构共同承受盖板竖向荷载的格构柱或钢管柱。
2.0.6 格构柱 lattice column
设置在基坑内承受盖板竖向荷载的临时立柱。
2.0.7 钢管柱 steel pipe column
设置在主体结构中间轴线交叉位置,承受竖向荷载的永久钢结构立柱。
2.0.8 临时盖板 temporary cover structure
铺设在围护结构和格构柱的顶部,用于交通导改、管线改移、施工场地利用等需要的结构板,
主体结构完成后拆除。
2.0.9 永久盖板 permanent cover structure
设置在围护结构和钢管柱顶的主体结构顶板。
2.0.10 钢管柱固定装置 steel pipe column fixing device
在安装钢管柱过程中,用于对钢管柱定位和垂直度调整的一种施工设备。
2.0.11 刹肩墙 downwards guide wall
与结构顶板或中板同时施工向下延伸的一段带有坡口的墙体。
2
DB11/T 2380-2024
3 基本规定
3.0.1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系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建设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 5043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 19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45001、《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 的规定。
3.0.2 工程所用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种类、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铁道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T 50299 和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验收合格。
3.0.3 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应符合现行国家、北京市的法律法规和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地
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 50652 和北京市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技术
管理规范》DB11/ 1316 及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按规定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
3.0.4 工程测量、监测、试验、检查、检测所用的设备、仪器、仪表、工具等应在其检定、校准
合格的有效期内使用。
3.0.5 工程降水、截水、回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 和北京市
地方标准《城市建设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DB11/ 1115 的规定。
3.0.6 施工测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通用规范》GB 55018 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
量规范》GB/T 50308 的规定。
3.0.7 钢结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6 的规定,混凝土结构施工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8 的规定。
3.0.8 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GB 55032、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T 50299 和北京市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
收标准 第 1 部分:土建工程》DB11/T 311.1 的规定。
3.0.9 杂散电流防护措施的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标准》CJJ/T
49 的规定。
3.0.10 主体结构净空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对限界的规定。
3.0.11 施工过程中应完整地收集原始资料,做好施工记录,并应符合现行北京市地方标准《城
市轨道交通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 1448 的规定。
3.0.12 地下作业面应及时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和通讯系统,监控和记录施工全过程。
3.0.13 绿色施工管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 50905、《建筑施工场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 和北京市地方标准《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T 513 的规定。
3
DB11/T 2380-2024
4 施工准备
4.1 前期调查与专项工作
4.1.1 前期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地理环境、气象资料、现况交通和文物;
2 施工运输道路、水源、污水、供电、征地拆迁、弃渣场地及其容纳能力等状况;
3 施工场地及周边的既有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公路、水利设施、建(构)
筑物、地下地上管(线)、园林绿化等;
4 影响范围内同期其他在建和拟建工程情况。
4.1.2 专项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施工临时占地、围墙(挡)拆除与恢复、商业补偿等;
2 园林树木的调查及伐移;
3 既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铁路、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公路、水利设施的保护;
4 地上、地下管(线)保护、改移与恢复;
5 地上、地下建(构)筑物拆迁与保护;
6 施工所需临时占用道路的交通导改和恢复等工作。
4.2 技术准备
4.2.1 施工前应熟悉设计文件,并应完成设计文件核对、会审和设计交底工作。
4.2.2 施工前应组织编制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单
独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4.2.3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前期调查情况,对风险工程进行识别、分析与分级调整,并应编
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4.2.4 设计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单位应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审阅设计文件,并应重点审阅下列内容:
1) 钢管柱安装与插入方式及施工工艺;
2) 格构柱支承盖板、穿越结构板的构造及拆除要求;
3) 钢管柱支承顶板、穿越结构梁、板的构造要点;
4) 核对刹肩墙位置土方开挖的最大深度;
5) 结构先期与后期施工之间施工缝的处理措施。
2 审核中发现图纸问题应做好记录,并应及时书面反馈设计单位;
3 应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会,并应形成文字记录。
4.2.5 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编制应符合现行北京市地方标准《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规
程》DB11/T 2292,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应满足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绿色施工要求,经审批后方可
组织实施;
2 分部、分项工程及测量、试验、检测、临时用水、临时用电、防汛、季节性等施工方案编
4
DB11/T 2380-2024
制应与施工组织设计相一致;
3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和监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应符合现行国家和北
京市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4 应依据设计文件和规范标准编制质量控制方案,并应划分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
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4.2.6 施工单位根据设计文件进行钢结构深化设计时,应经设计单位审核同意后方可加工。
4.2.7 应对全体施工人员就工程概况、设计文件规定、有关标准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交底;
应对工程管理人员和相应的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方案、工序作业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应
形成书面记录,并应签字齐全。
4.3 现场准备
4.3.1 测量接桩后应组织复验,复验合格后应布设现场加密施工控制网,并应避开施工变形区域。
4.3.2 应依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完成围挡搭设、场地硬化、进出场道路建设工作。
4.3.3 应建设办公、生活用房和试验室、监控室等生产生活设施。
4.3.4 应进行临时用水、临时用电的引入,并应进行污水处理设施和消防设施建设。
4.3.5 应依据施工方案,落实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和绿色施工设施。
4.3.6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宜结合不同施工阶段的特点与要求分期布置。
4.3.7 应结合不同施工阶段完成地上、地下建(构)筑物、管(线)、园林绿化等拆除、改移、
保护和交通导改等专项工作。
4.4 资源配置
4.4.1 劳动力组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进度计划编制劳动力计划,并宜分阶段、分专业和工种组织进场;
2 劳动力宜按照专业、工种、工序进行班组划分和管理;
3 劳动力进场后应进行技能、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4.2 施工机械配置和进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进度计划编制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计划,并应按计划进场,进场数量和时间应符合工
期要求;
2 连续墙成槽机、大型吊车、大直径打桩机、钢管柱固定装置在进场前,施工单位应进行适
应性评价;
3 施工机械设备进场时应进行报验。
4.4.3 材料、构配件进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进度计划编制工程材料、构配件等计划,适时组织进场,并应组织进场验收和检验、
建立台账、分类存放与标识;
2 对防潮防霉、易燃、易爆等材料应分类入库存储,应建立出入库台账,并应设专人管理。
5
DB11/T 2380-2024
5 支护结构
5.1 一般规定
5.1.1 支护结构施工应根据施工设计文件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选择施工机械设备。
5.1.2 支承柱应与围护结构同期施工。
5.1.3 钢管柱、工具管、钢管支撑和钢围檩应在工厂加工制作。
5.1.4 钢结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6、《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755 和《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 的规定,防腐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防腐
蚀技术规程》JGJ/T 251 的规定。
5.1.5 支承柱桩基施工检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 的规定,承
载力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5.2 围护结构
5.2.1 围护结构施工前,应确认桩位或墙位处无地下管(线)和障碍物后方可施工。
5.2.2 围护结构不应侵入主体结构,围护结构定位时,宜与主体结构之间预留外放量。
5.2.3 围护结构为地下连续墙时,接缝处应连接严密不漏水。
5.2.4 围护结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铁道工程施工标准》GB/T 51310、《建筑基坑支
护技术规程》JGJ 120 和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T 489 的规定。
5.3 支承柱
5.3.1 支承柱桩基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定位纵向轴线允许偏差应为±20mm、横向轴线允许偏差应为±10mm;
2 成孔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 0.3%,清孔后沉渣厚度不应大于 50mm;
3 成孔垂直度和沉渣厚度应 100%检测,成桩完整性应 100%检测。
5.3.2 支承柱桩基底部采取后压浆时,桩基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文件规定强度的 70%以上,
注浆管数量、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5.3.3 支承柱插入桩基混凝土的深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桩基钢筋笼与支承柱外壁的间隙不应
小于 150mm。
5.3.4 支承柱分节现场拼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设置拼接平台;
2 钢管柱与工具管应拼接成整体,弯曲矢高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并不应大于 L/1500,且
不应大于 5mm;
3 格构柱拼接弯曲矢高不应大于 20mm。
5.3.5 支承柱拼接后在运输和起吊过程中应平稳、缓慢,且不应发生非弹性变形。
5.3.6 支承柱有方向要求时应按设计文件规定安装。
5.3.7 钢管柱安装插入桩基分为先插法和后插法,应结合桩基成孔工艺、钢管柱固定装置等因素
确定插入方法。
5.3.8 钢管柱安装应配备专用吊具和钢管柱固定装置,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工艺验证,并根据验
6
DB11/T 2380-2024
证结果调整工艺参数。
I 先插法钢管柱
5.3.9 先插法钢管柱施工应按桩基钢筋笼安装、钢管柱固定装置安装、钢管柱安装、桩基混凝土
灌注和钢管柱内混凝土灌注的顺序进行。
5.3.10 先插法钢管柱桩基钢筋笼和钢管柱固定装置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孔口周边场地应采取处理措施,承载力应满足施工荷载要求;
2 桩基成孔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安装桩基钢筋笼;
3 桩基钢筋笼安装至设计标高时应对中并调整其垂直度,符合要求后应吊挂牢固;
4 钢管柱固定装置安装应对中钢管柱定位中心,调整其平整度和垂直度,定位允许偏差应为
±10mm、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 0.1%;
5 钢管柱固定装置安装应稳固,验收合格后支腿油缸应及时锁定。
5.3.11 先插法钢管柱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管柱固定装置安装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安装钢管柱,钢管柱与工具管拼接应验收合格;
2 钢管柱应对中钢管柱固定装置中心孔,垂直、缓慢插入桩孔中,插入过程中不应碰撞钢管
柱固定装置和桩基钢筋笼,并应随插入随控制垂直度;
3 钢管柱插入到设计标高后,应复核对中和垂直度,符合要求后方可由钢管柱固定装置锁定
钢管柱,锁定应牢固;
4 钢管柱定位允许偏差应为±10mm、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 0.1%且不应大于 15mm、顶
标高允许偏差应为±10mm;
5 钢管柱内设有钢筋笼时,定位垫块与钢管柱内壁的间隙不宜大于 15mm;
6 钢管柱内钢筋笼应垂直、缓慢插入,符合设计文件规定标高后应吊挂牢固。
5.3.12 先插法钢管柱桩基与钢管柱混凝土灌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管柱安装验收合格后应及时灌注桩基混凝土,混凝土的终凝时间应根据钢管柱与孔壁周
边的空隙回填时间确定,且不应小于 6h;
2 桩基混凝土应连续灌注,并应随灌注随监测钢管柱垂直度,混凝土灌注高度应高出设计文
件规定桩顶标高的 300mm 以上;
3 桩基混凝土灌注到标高要求后,应暂停灌注混凝土,且导管埋入桩基混凝土深度不宜小于
2.0m;
4 应及时回填钢管柱与桩孔壁之间的下部空隙,回填应连续、缓慢、均匀,回填材料宜采用
豆石或中粗砂,首次回填高度宜为 6.0m 以上;
5 钢管柱与桩孔壁下部空隙回填后,应及时灌注钢管柱内微膨胀混凝土,灌注应连续、均匀,
应随灌注随检测钢管柱垂直度,并应同步回填钢管柱与桩孔壁之间的空隙;
6 钢管柱内混凝土灌注应实时探测混凝土灌注高度,并应将钢管柱内顶部的混凝土置换为微
膨胀混凝土;
7 钢管柱固定装置和工具管应在钢管柱内的混凝土终凝后不小于 12h 后进行拆除,且不应碰
撞钢管柱,并应及时回填桩孔或覆盖孔口。
II 后插法钢管柱
7
DB11/T 2380-2024
5.3.13 后插法钢管柱桩基超缓凝混凝土灌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桩基应采用超缓凝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宜小于 36h,混凝土粗骨料应为 5mm~25mm 范围
内的连续级配;
2 桩基孔口周边处理应符合本规程第 5.3.10 条第 1 款的规定;
3 桩基钢筋笼安装应符合本规程第 5.3.10 条第 3 款的规定;
4 桩基混凝土灌注导管安装应居中,混凝土应连续灌注;
5 桩基混凝土灌注高度不宜小于设计文件规定桩顶标高以上 500mm,灌注到高度后应及时
移除混凝土导管浇筑架。
5.3.14 后插法钢管柱桩基为超缓凝混凝土时,钢管柱固定装置和钢管柱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管柱底部应加工成锥形,锥形应焊接密封,并应与钢管柱柱身中心重合;
2 钢管柱固定装置应及时安装,并应符合本规程第 5.3.10 条第 4 款、第 5 款的规定;
3 钢管柱固定装置安装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安装钢管柱,钢管柱与工具管拼接应验收合格;
4 钢管柱应对中钢管柱固定装置中心孔,应垂直、缓慢插入桩孔中,应先由钢管柱自重插入
超缓凝混凝土,并应随插入随控制垂直度;
5 钢管柱自重不能插入时应由钢管柱固定装置将钢管柱压入超缓凝混凝土中,并应随插入随
调整垂直度;
6 钢管柱插入到设计标高后,应复核对中、垂直度,符合要求后方可由钢管柱固定装置锁定
钢管柱,锁定应牢固;
7 钢管柱安装控制标准应符合本规程 5.3.11 条第 4 款的规定;
8 钢管柱内钢筋笼安装应符合本规程 5.3.11 条第 5 款、第 6 款的规定。
5.3.15 后插法钢管柱桩基采用全套筒护壁法成孔时,孔内定位器、钢管柱固定装置和钢管柱安
上一章:DB11/T 2382-2024 建设工程施工消耗量标准 下一章:DB11/T 2381-202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标准

相关文章

DB11/T 2097-202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明挖法施工技术规程 JGJ/T 364-2016 地下工程盖挖法施工规程 DB11/T 1444-2017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工程注浆技术规程 DB11/T 2096-202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盾构法施工技术规程 DB11/T 2387-202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盾构机吊装技术规程 软土地区地铁车站半盖挖法施工技术 DB11/T 1168-2015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支座更换技术规程 DB11/T 2154-202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