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DBJ/T 13-473-2024
: J 1 7 9 5 8 - 2 0 2 5
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信息模型
应用标准
Standard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for Maintenance
and Renovation of Existing Building
2024-12-31
发布 2025-04-01 实施
福 建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发 布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信息模型
应用标准
Standard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for Maintenance and
Renovation of Existing Building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DBJ/T 13-473-2024
: J 1 7 9 5 8 - 2 0 2 5
主编单位:
福 建 省 建 筑 工 程 技 术 中 心
福 建 省 建 筑 设 计 研 究 院 有 限 公 司
批准部门:
福 建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实施日期:
2 0 2 5 年 4 月 1 日
2025 年 福州
前
言
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全省住房和城乡建
设行业 2022 年第四批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通知》(闽建科函
〔2022〕86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
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
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
4.勘测与检测;5.既有建筑维护;6.既有建筑改造;7.数据
更新与维护管理。
本标准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福建省建筑
工程技术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
建议,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址:福
州市北大路 242 号,邮编:350001)和福建省建筑工程技术中心
(地址:福州市仓山区亭洲路 6 号,邮编:350028),以供今后修
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
福建省建筑工程技术中心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茂禹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省闽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福建天宇建筑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正元地理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州大学
3
标准
福建永毅行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省富旺建设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练
钢
王彦哲
黄晓冬 林卫东 郭 郴
陈 垦 曾 悦 黄乐颖
王宗成
李智杰
陈李锋
陈美香 吴清华 李益平
杨振伟 刘万霆 阳富强
方贞淦 杨世华 乔凯凯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 王
耀 彭伙水 阙 平 陈周与
浦沪军
林 涛 蔡洪美
4
目
次
1
总
则........................................................................................ 1
2
术
语........................................................................................ 2
3
基本规定........................................................................................ 4
3. 1
一般规定................................................................................4
3. 2
数据采集................................................................................4
3. 3
模型创建................................................................................5
3. 4
模型交付................................................................................6
4
勘测与检测....................................................................................7
4. 1
一般规定................................................................................7
4. 2
既有建筑勘测........................................................................7
4. 3
既有建筑检测......................................................................10
5
既有建筑维护..............................................................................14
5. 1
一般规定..............................................................................14
5. 2
维护模型创建......................................................................14
5. 3
维护模型应用......................................................................16
5. 4
建筑性能分析......................................................................17
5. 5
维护档案管理......................................................................18
6
既有建筑改造..............................................................................19
6. 1
一般规定..............................................................................19
6. 2
改造模型创建......................................................................19
6. 3
改造模型应用......................................................................20
6. 4
竣工模型..............................................................................27
7
数据更新与维护管理..................................................................28
5
标准
7. 1
一般规定..............................................................................28
7. 2
数据更新与维护..................................................................28
本标准用词说明................................................................................29
引用标准名录.................................................................................... 30
附:条 文 说 明..............................................................................31
6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2
Terms.............................................................................................. 2
3
Basic Requirements........................................................................4
3. 1
General Requirements............................................................4
3. 2
Data Collection.......................................................................4
3. 3
Model Creation.......................................................................5
3. 4
Model Delivery...................................................................... 6
4
Survey and Inspection....................................................................7
4. 1
General Requirements............................................................7
4. 2
Survey of Existing Buildings.................................................7
4. 3
Inspection of Existing Buildings..........................................10
5
Maintenance of Existing Buildings..............................................14
5. 1
General Requirements..........................................................14
5. 2
Maintenance Model Creation...............................................14
5. 3
Maintenance Model Application..........................................16
5. 4
Build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17
5. 5
Maintain File Management..................................................18
6
Renovation of Existing Buildings................................................19
6. 1
General Requirements..........................................................19
6. 2
Renovation Model Creation.................................................19
6. 3
Renovation Model Application............................................20
6. 4
Completed Model.................................................................27
7
Data Update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28
7. 1
General Requirements..........................................................28
7
标准
7. 2
Data Update and Maintenance.............................................28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29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30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31
8
1
总
则
1. 0. 1
为规范我省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信息模型应用,提高信息
应用效率和效益,制定本标准。
1. 0. 2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既有建筑勘测与检测、维护、改造、数
据更新与维护管理过程中涉及相关信息模型的创建、更新、使用
和管理。
1. 0. 3
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信息模型应用,除应符合本标准外,
尚应符合国家和福建省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1
标准
2. 0. 1 既有建筑 2 术 语
existing building
已实现或部分实现使用功能的建筑物。
2. 0. 2 维护 maintenance
对既有建筑进行检查、评定与修缮,以保证建筑安全使用,
维持建筑正常设计工作年限的活动。
2. 0. 3 改造 renovation
根据改造要求和目标,对既有建筑的室外环境、建筑本体、
设施设备进行全面、系统的更新,使其建筑空间、结构体系、使
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的工程行为。
2. 0. 4 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信息模型 existing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in maintenance and renovation
在既有建筑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
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和。简称模型。
BIM协同设计平台
platform
BIM-based collaborative design
2. 0. 5
基于多专业、多参与方进行协同设计而建立的软硬件环境。
2. 0. 6 模型架构 model framework
组成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信息模型的各级模型单元之间组合
和拆分等构成关系。
2. 0. 7 模型精细度 level of model definition
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信息模型中所容纳的模型单元丰富程度
的衡量指标。
2. 0. 8 应用需求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2
根据工程操作目标而确定的对于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信息模
型的需求。
2. 0. 9 交付物 deliverable
基于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信息模型交付的成果。
2. 0. 10
协同 collaboration
基于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信息模型进行数据共享及相互操作
的过程。
2. 0. 11
模型单元 model unit
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信息模型中承载建筑信息的实体及其相
关属性的集合,是工程对象的数字化表达。
2. 0. 12
勘测 survey
对既有建筑现状进行现场调查和测量而开展的工作。
2. 0. 13
检测 inspection
对既有建筑的状况或性能所进行的检查、测量和检验等工作。
3
标准
3
基本规定
3. 1
一般规定
3. 1. 1
模型应用宜贯穿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包括勘测与检测、
维护、改造、数据更新与维护管理等环节。
3. 1. 2
模型的创建与应用应能实现各个专业、各个阶段、各项任
务和各相关方之间中的协同工作、信息共享,并应保证模型信息
的一致性。
3. 1. 3
应用过程中,应按规定节点或时间周期维护和更新模型,
以确保模型信息的时效性。
3. 1. 4
模型的电子文件夹和电子文件,交付过程中均应进行版本
管理,并宜在命名字段中标识。
3. 1. 5
模型创建与应用时,应保障信息安全。信息安全的保障措
施及其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1
符合等级保护标准的边界安全防护体系;
2
防火墙及入侵检测;
3
数据备份;
4
系统容灾;
5
权限管理;
6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
3. 1. 6
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工程,应及时收集、整理工程项目各
环节的资料,宜进行模型及交付物的归档,建立、健全项目档案。
3. 2
数据采集
4
3. 2. 1
既有建筑数据采集过程中,宜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生成
点云数据,为核对原竣工图纸和创建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3. 2. 2
既有建筑数据采集时,宜根据数据应用的不同需求提供相
对应的成果文件。勘测与检测数据的采集成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内容:
1
三维点云模型;
2
图纸文件;
3
模型文件;
4
勘测与检测报告。
3. 3
模型创建
3. 3. 1
模型创建前,应根据维护与改造过程中专业与任务的应用
需要,对模型架构和模型精细度进行总体规划。
3. 3. 2
模型宜在前一阶段模型的基础上创建,并为后期维护管理
提供数据接口,模型信息应保持连续。
3. 3. 3
创建模型过程中,宜采用BIM协同设计平台。
3. 3. 4
BIM协同设计平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支持基于模型的专业协同设计;
2
支持模型及其信息向下一阶段传递和共享;
3
具有良好的数据兼容性和安全性;
4
具备工作面划分、校验、审核等功能;
5
建立 BIM 构件库资源。
3. 3. 5
模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使用统一的坐标系统、单位与度量制,当采用自定义坐标
系时,应通过坐标转换实现模型生成;
2
包括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
3
使用统一版本软件与样板文件;
4
使用统一的信息分类和编码。
5
标准
3. 4
模型交付
3. 4. 1
模型面向应用的交付宜包括需求定义、模型实施和模型交
付三个过程。
3. 4. 2
需求定义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明确应用目标,并根据应用目标确定应用类别;
2
应根据应用类别制定应用需求文件,并应交付至模型提供
方。
3. 4. 3
模型实施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应用需求文件制定模型执行计划;
2
应根据模型执行计划建立模型;
3
应基于模型开展深化应用。
3. 4. 4
模型交付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应用需求文件提供交付物;
2
复核交付物及其提供的信息,并应提取所需的模型单元形
成应用数据集;
3
模型信息的修改应由创建方完成,并应将修改信息提供给
应用方;
4
模型宜包括创建方,创建与更新时间、所使用的软件与版
本,以及软硬件环境等可溯源和重现的信息。
3. 4. 5
模型的交付物宜包括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信息模型、点云
模型、属性信息表、工程图纸、项目需求书、建筑信息模型执行
计划、模型工程量清单、碰撞检查报告、性能分析报告、工程模
拟视频等。
3. 4. 6
模型的应用交付过程中,宜采用数字化交付平台对模型数
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应用。
3. 4. 7
模型的应用交付过程中,应进行交付物的正确性、有效性
和一致性检查。
6
4
勘测与检测
4. 1
一般规定
4. 1. 1
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过程中,应通过查阅工程图纸、收集
相关资料及对建筑物目前的使用条件、使用环境、功能布局、结
构现状进行勘测及检测,创建勘测与检测模型。
4. 1. 2
勘测与检测工作范围、内容、深度和技术要求,应能满足
既有建筑后续修缮改造设计、施工及运维阶段模型集成应用的要
求。
4. 1. 3
当既有建筑的工程图纸或其他工程资料不全或已失真时,
还应进行现场详细核查和检测,采集数据并集成至模型中。
4. 1. 4
勘测与检测模型应根据勘测及检测结果创建,必要时尚应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相应的鉴定,并将鉴定数据集成至
模型中。
4. 1. 5
勘测与检测模型应包括场地和地基基础、建筑与结构、设
施设备及地下管线等要素。
4. 2
既有建筑勘测
Ⅰ 场地和地基基础
4. 2. 1
场地和地基基础勘测模型应包括:地表地形、地质土层条
件、地下水文条件、历史洪涝水位、建筑基础勘测等数据。
4. 2. 2
模型应集成地表地形的勘测数据,并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集成工程总平面图及现场实地测绘成果数据;
7
标准
2
模型数据应反映既有建筑场地内起伏变化与周边道路、绿
化、河流、边坡、相邻重要建筑物等的距离与标高关系等地表地
形情况。
4. 2. 3
模型应集成地质土层及地下水文条件的勘测数据,并符合
下列规定:
1
模型应集成场地内建筑群的历次灾害、场地的工程地质和
地震地质等数据,必要时可集成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与新增补充勘
探孔、水文井等勘测数据;
2
模型数据应反映既有建筑所在场地的地下三维地层、各土
层力学性能、各土层与含水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地质灾害程度等
情况。
4. 2. 4
模型应集成建筑基础的勘测数据,并符合下列规定:
1
模型应集成工程结构施工图与现场开挖探坑测量或钻孔
取芯测量等数据,包含既有建筑基础的类型、桩基资料、尺寸、
基底标高、基础基底持力层等;
2
模型应集成原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有关地基基础设计
的图纸资料等数据;
3
地基变形检测和监测数据应集成至模型;
4
当需通过现场检测确定地基的岩土性能或地基承载力时,
应对场地、地基岩土进行近位勘察,并将勘察数据集成至模型。
Ⅱ 建筑与结构
4. 2. 5
建筑与结构勘测模型应包括:场地坐标定位、轴网尺寸、
楼层标高、外立面造型、建筑内部功能布局、二次装修、结构体
系及其结构布置、结构构件和影响建筑安全的非结构构件布置、
主体结构的沉降观测点位布置等数据。
4. 2. 6
模型应集成场地坐标定位、轴网尺寸、楼层标高的勘测数
据,并符合下列规定:
8
1
应集成工程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及现场实地测绘成果数
据;
2
模型数据宜反映既有建筑设计与实际施工的误差情况。
4. 2. 7
模型应集成外立面造型、建筑内部功能布局、二次装修的
勘测数据,并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集成建筑专业相关图纸、二次装修图及现场实地测绘成
果数据;
2
模型数据应反映既有建筑现状的立面造型、墙体划分、房
间用途以及门窗、吊顶、楼地面的材质与尺寸等。
4. 2. 8
模型应集成结构体系及其结构布置、结构构件和影响建筑
安全的非结构构件布置、主体结构的沉降观测点位置等勘测数据,
并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集成结构专业相关图纸及现场实地测绘成果数据;
2
模型数据应反映既有建筑结构受力构件(柱、梁、板)的
截面尺寸与布置、结构构件和影响建筑安全的非结构构件布置、
主体结构的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布置等。
4. 2. 9
建筑与结构勘测模型宜包含既有建筑使用过程中,建筑与
结构发生的变更数据。
Ⅲ 设施设备
4. 2. 10
设施设备勘测模型应包括:给水排水专业、暖通空调专
业、电气专业及其他机电相关专业的数据。
4. 2. 11
设施设备勘测模型的创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集成各机电专业相关图纸及现场实地测绘成果数据;
2
模型应包括各机电专业的模型元素及相关属性,以及各机
电专业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数据。
Ⅳ 地下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