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93.010
CCS P 09 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4797—2024
水平定向钻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
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for safety production risk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2024 - 12 - 30 发布
2025 - 01 - 30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4797—2024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内容 ........................................................................... 2
概述 ........................................................................... 2
组织机构 ....................................................................... 2
体系建设 ....................................................................... 3
组织全员培训 ................................................................... 3
风险点确定 ..................................................................... 4
危险源辨识 ..................................................................... 4
风险评价 ....................................................................... 5
制定风险管控措施 ............................................................... 5
编制风险管控清单 ............................................................... 6
风险告知 ...................................................................... 6
5 档案管理 ........................................................................... 6
6 持续改进 ........................................................................... 6
风险管控体系评审 ............................................................... 6
风险管控体系更新 ............................................................... 6
沟通机制 ....................................................................... 7
附录 A(规范性) 作业活动及设备设施清单 ............................................... 8
附录 B(规范性)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9
附录 C(规范性) 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28
附录 D(规范性)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LEC) ..................................... 51
附录 E(规范性) 重大风险点统计表 .................................................... 53
I
DB37/T 4797—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II
DB37/T 4797—2024
引
言
本文件是依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2882—2016)、《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 3015—2017)的
相关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控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水平定向钻进施工单位
的风险管理成功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水平定向
钻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实际编制而成。
本文件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水平定向钻进施工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杜绝
或减少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目的。
III
DB37/T 4797—2024
水平定向钻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水平定向钻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档案管理和持续
改进方面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水平定向钻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实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CJJ/T 275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DB37/T 2882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3015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DB37/T 5063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2、DB37/T 3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水平定向钻进 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
利用水平定向钻机以可控钻进轨迹的方式,在不同地层和深度进行钻进并通过导向仪器导向抵达设
计位置而铺设地下管线施工的施工方法。
注: 首先用导向钻具钻进小口径的导向孔,然后用回扩钻头将钻孔扩大至所需的口径,最后将生产管拉入孔内。
工作坑 pit
为布置、回收水平定向钻进(3.1)施工存储、排出泥浆而开挖的坑。
穿越 pass through
在地表下铺设跨越障碍物(河流、建筑物、铁路、高速公路等)管线的非开挖施工。
泥浆 drilling mud
水和膨润土或聚合物的混合物。
注: 又称钻进液。
导向 guide
水平定向钻进(3.1)施工时,利用导向仪测控钻孔方向钻进的小口径钻孔。
1
DB37/T 4797—2024
回扩 back to enlarge
水平定向钻进(3.1)时,钻完导向孔利用回扩钻头进行扩孔的施工工序。
回拖 pull-back
水平定向钻进(3.1)施工时,铺设生产管的施工工序。
4 基本内容
概述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宜包括成立组织机构、体系建设、组织全员培训、风险点确定、危险源
辨识、风险评价、制定风险管控措施、编制风险管控清单、风险告知9个步骤。
组织机构
4.2.1 组织机构组成
4.2.1.1 企业宜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宜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风险分级管控领
导小组,组织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宜包括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安全总监)、
其他分管负责人以及安全、技术、质量、设备、材料、人力、财务等机构负责人。日常办事机构宜设置
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4.2.1.2 项目部风险管控工作小组宜由项目负责人任组长,成员宜包括项目安全、技术、施工、材料、
设备等专业技术人员。项目部各岗位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宜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活动,宜确保风险分
级管控覆盖工程项目所有区域、场所、岗位、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宜确保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全面系
统、时效性。
4.2.1.3 班组风险管控工作宜由班组长为负责人,全体作业人员宜参与风险分级管控活动,宜确保风
险分级管控覆盖所有作业区域、场所、岗位、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宜确保作业现场危险源辨识全面系
统。
4.2.2 工作职责
4.2.2.1 企业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包括:
a) 负责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明确企业各级领导小组成员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建设中应履行的职责,对项目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b) 确保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所需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资金投入、物资保障;
c) 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风险管控职责;
d) 掌握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e) 负责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对施工活动危险源识别、分析、评价工作制定更新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f) 负责对 1 级风险进行管控。
4.2.2.2 项目部
项目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工作职责包括:
a) 负责项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对施工作业班组风险分级管控进行监督指导;
2
DB37/T 4797—2024
b) 按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各班组、各岗位的风险管控职责;
c) 掌握项目部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控制措施;
d) 开展项目部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对项目施工活动危险源识别、分析、评价工作制定、更
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e) 负责对 2 级风险进行管控。
4.2.2.3 班组
班组职责包括:
a) 负责作业班组涉及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运行,对作业人员风险管控进行监督指导;
b) 掌握本作业班组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导致的后果、控制措施;
c) 开展作业班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对作业班组施工活动发现的危险源及时上报项目部;
d) 对本班组作业人员的施工作业活动进行风险管控交底;
e) 负责对 3 级风险进行管控。
4.2.2.4 作业人员
作业人员职责包括:
a) 掌握本岗位涉及的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导致的后果、控制措施;
b) 对本岗位施工活动存在的危险源管控情况及时上报施工作业班组;
c) 负责对 4 级风险进行管控。
体系建设
4.3.1 风险分级管控
企业宜规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流程,宜明确各层次人员风险管控职责,宜制定风险分级管
控体系建设、运行和管理的措施,宜明确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分级标准、管控层
级确定、管控措施编制、安全风险告知等内容。
4.3.2 教育培训
企业宜明确各层级教育培训职责,开展培训需求调查、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投
入、开展教育培训。各生产部门和项目部宜执行培训计划,组织学习风险分级管控知识。
4.3.3 运行管理考核
体系运行管理考核时宜明确企业、项目部、班组、岗位的内容及标准,宜确定考核频次和考核组织
形式,宜明确考核的方法和程序。
4.3.4 持续改进管理
企业宜明确体系评审、改进要求,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不断改进体系运行质量。
组织全员培训
4.4.1 企业宜组织参与风险评价人员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分级管控等内容的培训,熟练掌握危
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宜制定适宜的控制措施的能力。
4.4.2 企业宜组织全员风险管控知识的培训,熟练掌握本岗位危险源识别和风险管控知识。
4.4.3 培训考核结果宜记入安全培训档案。
4.4.4 培训档案宜包括培训计划、课程表、学员考勤签到表、培训内容、培训照片、考核结果等资料。
3
DB37/T 4797—2024
风险点确定
4.5.1 划分原则
企业宜按照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对设施、部位、场所、区
域进行划分。
示例:区域可划分为水平定向钻机区、工作坑、材料区。
4.5.2 划分范围
操作及作业活动宜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示例:作业活动主要包括测量放线、便道修筑、设备安装调试、穿越、泥浆配置、导向、回扩、回拖、地貌恢复。
4.5.3 风险点排查
4.5.3.1 排查内容
企业宜组织安全、技术、生产等人员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项目部宜对施工现场的施
工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作业行为、管理情况等进行排查。
4.5.3.2 排查方法
风险点排查宜由安全、技术等专业人员通过查阅档案资料、现场勘察、询问等方法开展。
4.5.4 确定风险点
企业宜根据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确定风险点,且宜符合附录A的规定。
危险源辨识
4.6.1 辨识方法
4.6.1.1 企业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作业活动危险辨识。
4.6.1.2 企业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对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
4.6.2 辨识范围
企业宜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风险点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内容包括:
a) 施工全过程;
b)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c)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d)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e)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f)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g)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h) 所有的生产管理活动。
4.6.3 实施辨识
企业宜符合GB/T 13861的规定,充分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宜组织全员
按照确定的辨识方法和内容,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4.6.4 确认危险源
4
DB37/T 4797—2024
企业宜组织安全、技术、设备等专业人员,会同各项目部,依据能够导致一种或几种类型事故为标
准,审核确定出每个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及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宜符合
附录B的规定,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宜符合附录C的规定。
风险评价
4.7.1 风险评价方法及分级
风险评价分级宜符合DB37/T 2882、DB37/T 3015、CJJ/T 275的规定,且宜符合附录D的规定,采用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对每一个危险源进行评价分级,将危险源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
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级,分别对应为1级、2级、3级、4级。按照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的最高风险等级作
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4.7.2 风险判定准则
4.7.2.1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危险源,可确定为重大风险:
a) 管理岗位管理滞后或遗漏,导致发生事故或者人员受伤;
b) 导致资质缺失或失效;
c) 设计或施工不符合法规及强制性标准要求;
d) 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者可造成 3 次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
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e) 涉及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
f) 施工过程中可能穿过电缆、煤气管道、光缆等重要设施区域的;
g) 其他经认定的重大风险。
4.7.2.2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确定为较大风险:
a) 发生过 1 次以上不足 3 次的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
b)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因素的场所,且同一作业时间作业人员不足 10 人的;
c) 经评价确定的其他较大风险。
4.7.2.3 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自行制定或采用其他成熟的判定准则,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的实际,宜
符合从严从高原则,确定风险等级。
4.7.2.4 重大风险确定后,汇总形成重大风险点统计表,宜符合附录 E 规定。
制定风险管控措施
4.8.1 制定风险管控措施时宜符合 DB37/T 2882、DB37/T 3015 规定的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和基本原则,
企业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岗位人员,结合生产实际和危险源风险等级制定危险源的管控措
施。
在制定措施时宜按如下顺序实施控制:
a) 工程技术措施;
b) 管理措施;
c) 教育培训措施;
d) 个体防护措施;
e) 应急处置措施。
风险管控措施宜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
保证。
4.8.2 对确定为重大风险的,宜制定该类风险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制定方案。
4.8.3 对其他级别的风险,企业宜针对人为失误、固有风险制定控制措施。
5
DB37/T 4797—2024
4.8.4 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等方面评估现有风
险管控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现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风险时,宜改进现有风险控制措施。
4.8.5 不同级别的风险宜结合实际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4.8.6 管控主体:风险分级管控宜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点的管控层
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宜将企业、项目部、班组、岗位依次确定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
低风险的管控主体。
编制风险管控清单
在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措施制定后,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同类型
项目受不同地域、人员素质、设备性能和管理手段影响时,宜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风险告知
4.10.1 企业在固定场所宜设置安全风险公示栏,对较大以上风险进行告知,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
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并标明风险等级。
4.10.2 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工作场所和岗位,宜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对风险分级管控中存在的风险
点、危险源及应采取的措施宜通过培训方式告知各岗位人员及相关方,使其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并落实
到位。
5 档案管理
企业宜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符合DB37/T 5063规定纳入安全技术资料管理。
风险管控记录资料宜至少包括风险管控制度、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涉
及重大风险时,其辨识记录、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宜单独建档管理。
6 持续改进
风险管控体系评审
水平定向钻进施工企业和项目部宜对风险管控效果进行评审,主要内容包括:
a) 水平定向钻进施工企业,每年宜至少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工作,并宜对风险管控情况进行管
理评审,及时发现问题改进管控手段;
b) 项目部,项目施工结束后竣工前,宜对项目风险管控效果进行评审。
风险管控体系更新
企业宜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风险分析,更新完善风险信息:
a) 法规、标准、规范的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变化;
b) 发生事故后,对事故、事件有了新的认识,对相关危险源再评价;
c) 组织机构、人员发生重大调整;
d) 施工工艺发生较大改变;
e) 风险程度发生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策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宜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
功能性区域、环境条件变化、设备设施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当企业在规模、人员数量、工作量、工艺等方面变化较大时,企业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系统性更新。
6
DB37/T 4797—2024
沟通机制
企业宜建立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风险信息,包括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外部风险沟通机制,
及时有效传递风险信息,提高风险管控效果和效率。重大、较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宜及时告知相关人员。
7
DB37/T 4797—2024
附 A A A
录
(规范性)
作业活动及设备设施清单
作业活动清单符合表A.1。
表A.1 作业活动清单
(记录受控号)单位: No:
序号 作业活动名称 作业活动内容 岗位/地点 活动频率 备注
1 运输作业 设备、材料运输 施工现场 特定时间进行
2 安装作业 场地平整、便道修筑、设备安装、工作坑及发送沟开挖、配 电箱及线缆安装 施工现场 特定时间进行
3 配电作业 发电机安装、电缆敷设 施工现场 频繁
4 钻进作业 测量、导向、回扩、洗孔、回拖、穿越 施工现场 频繁
5 焊割作业 焊接场地清理、金属焊接、金属切割 施工现场 特定时间进行
6 泥浆配置 泥浆搅拌、泥浆回收、泥浆过滤、泥浆清理、工作坑恢复 施工现场 频繁
7 吊装作业 设备、材料、钻具吊装 施工现场 频繁
8 拆卸作业 钻机、泥浆系统拆卸、配电箱及线缆拆除、地貌恢复 施工现场 特定时间进行
填表人: 审核人: 日期: 年 月 日
设备设施清单符合表A.2。
表A.2 设备设施清单
(记录受控号)单位: No:
序号 设备名称 类别 型号 位号/所在部位 是否特种设备 备注
1 水平定向钻机 钻探设备 施工现场 否
2 泥浆泵 钻探设备 施工现场 否
3 发电机 发电机组 施工现场 否
4 泥浆搅拌罐 其他机械 施工现场 否
5 振动筛 其他机械 施工现场 否
6 挖掘机 土方机械 施工现场 否
7 汽车式起重机 起重机械 施工现场 否
8 防护设施 防护设施 施工现场 否
9 办公、住宿设施 办公设施 施工现场 否
10 工具房 工具材料 施工现场 否
11 消防设施 公共安全类设施 施工现场 否
12 配电箱及线缆 配电设施 施工现场 否
13 手持电动工具 二类用电设备 施工现场 否
14 电焊机 电器设备 施工现场 否
15 气瓶 特种设备 施工现场 是
16 水泵 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 施工现场 否
填表人: 审核人: 日期: 年 月 日
8
附 B B B
录
(规范性)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符合表B.1。
表B.1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风险点 作业步骤 危险源或潜在 事件 L E C D 评价等 级 风险分 级 事故 类型 控制措施 管控 层级 责任 单位 责任 人 备 注
编 号 名称 名称 序号 工程技 术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 育措施 个体防护措 施 应急处 置措施
1 运输 作业 设备、 材料 运输 1 设备、材料进 行固定 3 6 7 126 3 一般风 险 物体 打击 作业前 进行安 全技术 交底 指派专人对 运输物资进 行管理,出 车前进行检 查 作业人 员上岗 前进行 安全教 育培训 工作过程中 作业人员佩 戴安全帽, 穿工作服 立即停 止作业 班组 级 班组 班组 长
2 疲劳作业、酒 后驾车等违章 作业 6 6 4 144 3 一般风 险 车辆 伤害 加强驾 驶员安 全行车 教育,合 理安排 工作时 间 严格执行交 通法规,加 强监管,禁 止司机酗酒 等行为 作业人 员上岗 前进行 安全教 育培训 工作过程中 作业人员佩 戴安全帽, 穿工作服 立即停 止作业 班组 级 班组 班组 长
9 DB37/T 4797—2024
表 B.1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续)
风险点 作业步骤 危险源或 潜在事件 L E C D 评价 等级 风险 分级 事故类 型 控制措施 管控 层级 责任 单位 责任 人 备 注
编 号 名称 名称 序 号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应急处 置措施
1 运输 作业 设备、 材料 运输 3 路况不明, 驾驶车辆 驶入 3 6 7 126 3 一般 风险 物体打 击 进入作业现场应 进行踏勘,确定 行车路线 驾驶员做到持 证上岗 作业人员 上岗前进 行安全教 育培训 工作过程中作 业人员佩戴安 全帽,穿工作 服 立即停 止作业 班组 级 班组 班组 长
2 安装 作业 场地 平整、 便道 修筑 4 不明地下 情况,盲目 施工 6 6 7 252 2 较大 风险 其他伤 害 施工前探明地 貌、地形、地下 管线,采取适当 措施保证安全 施工前对地面 附着物进行清 点、登记,查 清归属,取得 有关部门同意 后再行清理 作业人员 上岗前进 行安全教 育培训 工作过程中作 业人员佩戴安 全帽,穿工作 服 立即停 止作业 项目 级 项目 部 项目 负责 人
5 距离架空 电缆、地下 电缆不符 合安全距 离 3 6 15 270 2 较大 风险 触电、 其他爆 炸、火 灾 设备安装前应与 电缆线路保持安 全距离,查明地 下电缆位置,进 行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中安排专 人监护、观察, 防止刮、碰 作业人员 上岗前进 行安全教 育培训 施工中作业人 员正确使用劳 动防护用品 制定触 电应急 处置方 案,配 备应急 设施 项目 级 项目 部 项目 负责 人
10 DB37/T 4797—2024
表 B.1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续)
风险点 作业步骤 危险源或 潜在事件 L E C D 评价 风险 事故
等级 分级 类型
控制措施 管控 层级 责任 单位 责任 人 备 注
编 号 名 称 名称 序 号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措施 个体防护 措施 应急处置 措施
2 安 装 作 业 场地 平整、 便道 修筑 6 清除物体 措施不当, 造成构筑 物破坏 6 6 4 144 3 一般 风险 其他 伤害 制定机械设备操作 规程并进行交底 派专人对设 备安装进行 监督和管理 上岗前安 全培训 作业人员 佩戴安全 帽,穿工作 服 立即停止 作业 班组 级 班组 班组 长
7 不按操作 规程操作 6 6 7 252 2 较大 风险 物体 打击; 机械 伤害; 作业前应加强作业 人员安全规程教育 培训,增强安全生 产意识,经考核合 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加强日常安 全检查,及时 制止违章行 为和违章指 挥 作业人员 上岗前进 行安全教 育培训 施工中作 业人员正 确使用劳 动防护用 品 制定物体 打击和机 械伤害应 急处置方 案 项目 级 项目 部 项目 负责 人
8 未正确使 用劳动防 护用品 3 6 7 126 3 一般 风险 物体 打击 进行作业人员安全 技术交底 加强过程监 督检查 加强安全 意识教育 培训 正确使用 安全防护 用品 立即停止 作业 班组 级 班组 班组 长
9 人员操作 设备时配 合不协调 3 6 7 126 3 一般 风险 物体 打击; 机械 伤害 加强人员沟通协 调,并安排专人负 责 加强过程监 督检查 上岗前进 行安全教 育培训 施工中作 业人员正 确使用劳 动防护用 品 立即停止 作业 班组 级 班组 班组 长
11 DB37/T 4797—2024
表 B.1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续)
风险点 作业步骤 危险源或潜 L E
在事件
C D 评价 等级 风险 分级 事故 类型 控制措施 管控 层级 责任 单位 责任 人 备 注
编 号 名 称 名称 序 号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应急处 置措施
2 安 装 作 业 场地 平整、 便道 修筑 10 现场凌乱, 材料等清理 不及时 3 6 4 72 3 一般 风险 其他 伤害 定期清理施工现 场闲杂物料,保 证现场干净整洁 加强日常安 全检查 上岗前进 行安全教 育培训 施工中作业人 员正确使用劳 动防护用品 立即停 止作业 班组 级 班组 班组 长
11 恶劣天气情 况下,进行 安装作业 6 6 4 144 3 一般 风险 起重 伤害 风力在六级以 上、暴雨、暴雪 等恶劣天气时不 得进行安装作业 安装前对作 业人员进行 安全技术交 底 上岗前进 行安全教 育培训 作业人员正确 使用安全防护 用品 立即停 止作业 班组 级 班组 班组 长
工作 坑及 发送 沟开 挖 12 工作坑设置 不符合要求 6 6 4 144 3 一般 风险 坍塌 按照规范要求和 现场实际情况设 置工作坑 加强坑临边 安全检查, 发现问题及 时处理 上岗前进 行安全教 育培训 作业人员正确 使用安全防护 用品 立即停 止作业 班组 级 班组 班组 长
13 机械开挖作 业区有其他 管线等 3 3 4 36 4 低风 险 其他 伤害 做好施工前技术 交底 加强现场的 监督检查 上岗前安 全培训 作业人员正确 使用安全防护 用品 立即停 止作业 岗位 级 岗位 作业 人员
12 DB37/T 4797—2024
表 B.1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续)
风险点 作业步骤 危险源或潜在 事件 L E C D 评价 等级 风险 分级 事故 类型 控制措施 管控 层级 责任 单位 责任 人 备 注
编 号 名 称 名称 序 号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应急处 置措施
2 安 装 作 业 工作 坑及 发送 沟开 挖 14 工作坑无支护 或支护不符合 要求 6 6 7 252 2 较大 风险 坍塌 工作坑按照设计 要求进行开挖施 工,并做好施工前 技术交底 加强施工过 程中的安全 检查 上岗前安 全培训 作业人员正确 使用安全防护 用品 制定坍 塌应急 处置方 案 项目 级 项目 部 项目 负责 人
15 工作坑或发送 沟无防护栏杆 和警示标识 3 6 7 126 3 一般 风险 淹溺 泥浆池及发送沟 周边按规范设置 进行防护栏杆,并 设置警示标识 加强生产过 程中的安全 检查 上岗前安 全培训 作业人员正确 使用安全防护 用品 制定应 急处置 方案 班组 级 班组 班组 长
16 土堆堆积、放 坡系数不规范 3 6 7 126 3 一般 风险 坍塌 严格按照规范要 求做好弃土的堆 放,与坑边保持安 全距离,并不得影 响施工设备施工 加强施工过 程中的安全 检查 上岗前安 全培训 作业人员正确 使用安全防护 用品 制定应 急处置 方案 班组 级 班组 班组 长
3 配 电 作 业 配电 箱 17 配电箱、箱内 电器设施不符 合规范要求或 损坏 6 6 7 252 2 较大 风险 触电 按规范要求配备 合格的电器设备, 损坏或老化的电 器设备立即更换 加强现场用 电器具及配 电设施的安 全检查 上岗前安 全培训 作业人员正确 使用安全防护 用品 制定触 电应急 处置方 案 项目 级 项目 部 项目 负责 人
13 DB37/T 4797—2024
表 B.1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续)
风险点 作业步骤 危险源或潜 L E C
在事件
D 评价 等级 风险 分级 事故 类型 控制措施 管控层 级 责任单 位 责任人 备 注
编 号 名 称 名称 序号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 育措施 个体防 护措施 应急处 置措施
3 配 电 作 业 配电 盘及 线路 18 漏电保护器 参数不匹配 6 6 7 252 2 较大 风险 触电 选择合适的漏电保 护器 加强现场 的安全管 理 上岗前 安全培 训 作业人 员正确 使用安 全防护 用品 制定触 电应急 处置方 案 项目级 项目部 项目负 责人
19 配电箱与开 关箱进出线 混乱 6 6 7 252 2 较大 风险 触电 进出线口配置固定 线卡,进出线加绝缘 护套并成束卡固在 箱体上,上进下出 加强现场 用电安全 检查 上岗前 安全培 训 作业人 员正确 使用安 全防护 用品 制定触 电应急 处置方 案 项目级 项目部 项目负 责人
20 箱体未设门、 锁,未采取防 雨措施 6 6 7 252 2 较大 风险 触电 配备门、锁,设置防 雨防砸棚 加强现场 检查 上岗前 安全培 训 作业人 员正确 使用安 全防护 用品 制定触 电应急 处置方 案 项目级 项目部 项目负 责人
21 未设置接地 装置 1 6 7 42 4 低风 险 触电 按规范要求安装接 电线 加强现场 检查 上岗前 安全培 训 作业人 员正确 使用安 全防护 用品 制定触 电应急 处置方 案 岗位级 岗位 作业人 员
14 DB37/T 4797—2024
表 B.1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续)
风险点 作业步骤 危险源或潜 L E C D 评价 风险
在事件 等级 分级
事故 类型 控制措施 管控 层级 责任 单位
责任 人 备 注
编 号 名 称 名称 序号 工程技术措 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 育措施 个体防护措 施 应急处置措 施
3 配 电 作 业 配电 盘及 线路 22 线路截面不 能满足负荷 电流 6 6 4 144 3 一般 风险 触电 专业电工按 规程操作 对施工现场用电 负荷进行准确计 算,选择与之负 荷相匹线路截面 上岗前 安全培 训 作业人员正 确使用安全 防护用品 制定触电应 急处置方案 班组 级 班组 班组 长
23 线缆破损或 线缆接头处 破损 3 6 15 270 2 较大 风险 触电 线缆安装前 严格检查线 缆质量 接头连接处严格 按规范要求连 接,加强线路巡 查 上岗前 安全培 训 作业人员正 确使用安全 防护用品 制定触电应 急处置方案 项目 级 项目 部 项目 负责 人
24 电缆沿地面 明设 1 6 15 90 3 一般 风险 触电 按要求架空 或埋地敷设 加强现场检查 上岗前 安全培 训 作业人员正 确使用安全 防护用品 制定触电应 急处置方案 班组 级 班组 班组 长
25 工作零线和 保护零线混 用 6 6 4 144 3 一般 风险 触电 淡蓝色芯线 必须用作工 作零线,绿、 黄双色芯线 必须用作 PE 线,不得混 用 加强现场检查 上岗前 安全培 训 作业人员正 确使用安全 防护用品 制定触电应 急处置方案 班组 级 班组 班组 长
15 DB37/T 4797—2024
表 B.1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续)
风险点
作业步骤
危险源或潜在
L
E
D
控制措施
编
名
名称 序号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