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07.040
CCS A 75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3/T 3893—2024
省级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
数据规范
Provincial 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topographic data
2024–12–03 发布
2025–01–02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23/T 3893—2024
I
目
次
前言 .................................................................................. IV
引言 ................................................................................... 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数据描述 ............................................................................. 1
4.1 数据组成 ........................................................................1
4.2 比例尺 ..........................................................................2
4.3 数据表达 ........................................................................2
5 数据构成 ............................................................................. 2
6 数据要求 ............................................................................. 2
6.1 数学基础 ........................................................................2
6.2 技术及精度指标要求 ............................................................. 2
6.3 地形要素数据内容要求 ............................................................2
6.4 元数据内容要求 ................................................................. 3
附录 A(规范性) 省级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层表 .......................................5
表 A.1 数据层表 .....................................................................5
附录 B(规范性) 黑龙江省地形要素数据属性项定义 .........................................7
表 B.1 属性项定义表 ................................................................. 7
表 B.2 应用扩展属性项定义表 ......................................................... 8
附录 C(规范性) 黑龙江省地形要素属性表结构 ............................................10
表 C.1 ROALN、ROALN_T 属性表结构 ................................................... 10
表 C.2 ROLLN、ROLLN_T 属性表结构 ................................................... 11
表 C.3 RAILN 属性表结构 ............................................................ 12
表 C.4 SUBPT 属性表结构 ............................................................ 12
表 C.5 SUBLN、SUBPL 属性表结构 ..................................................... 13
表 C.6 HYDLN、HYDPL、 HCTLN 属性表结构 ............................................. 14
表 C.7 RESPL 属性表结构 ............................................................ 15
表 C.8 VEGPL 属性表结构 ............................................................ 16
表 C.9 BERPL 属性表结构 ............................................................ 16
表 C.10 PROPL、DISPL、COUPL、TOWPL、VILPL 属性表结构 ............................... 17
表 C.11 BOULN 属性表结构 ........................................................... 17
表 C.12 INFPT 属性表结构 ........................................................... 17
表 C.13 PLAPT 属性表结构 ........................................................... 18
表 C.14
CPTPT 属性表结构 .......................................................... 19
表 C.15 HYDPT 属性表结构 ........................................................... 19
表 C.16 HFCPL 属性表结构 ........................................................... 20
DB 23/T 3893—2024
II
表 C.17 HFCLN 属性表结构 ........................................................... 20
表 C.18 HFCPT 属性表结构 ........................................................... 21
表 C.19 RESLN 属性表结构 ........................................................... 21
表 C.20 RESPT 属性表结构 ........................................................... 22
表 C.21 RFCPL 属性表结构 ........................................................... 22
表 C.22 RFCLN 属性表结构 ........................................................... 23
表 C.23 RFCPT 属性表结构 ........................................................... 23
表 C.24 LJKPL 属性表结构 ........................................................... 23
表 C.25 LFCPL 属性表结构 ........................................................... 24
表 C.26 LFCLN 属性表结构 ........................................................... 24
表 C.27 LFCPT 属性表结构 ........................................................... 25
表 C.28 ROAPL 属性表结构 ........................................................... 25
表 C.29 RAIPL 属性表结构 ........................................................... 26
表 C.30 PIPLN 属性表结构 ........................................................... 26
表 C.31 PIPPT 属性表结构 ........................................................... 26
表 C.32 BOUPT 属性表结构 ........................................................... 26
表 C.33 BRGPL、BRGPT 属性表结构 .................................................... 27
表 C.34 BRGLN 属性表结构 ........................................................... 27
表 C.35 TERLN、TERPT 属性表结构 .................................................... 27
表 C.36 TFCPL、TFCLN 属性表结构 .................................................... 28
表 C.37 TFCPT 属性表结构 ........................................................... 28
表 C.38 VEGLN 属性表结构 ........................................................... 28
表 C.39 VEGPT 属性表结构 ........................................................... 29
表 C.40 BDMPT、BDMLN 属性表结构 .................................................... 29
附录 D(规范性)属性参考值域... ........................................................30
表 D.1 FORM(道路形态值域表)值域表 ................................................30
表 D.2 FUNCCLASS(道路功能等级值域表)值域表 .......................................30
表 D.3 BRAND(品牌词)值域表 .......................................................30
表 D.4 IMPORTANCE(重要度)值域表 ..................................................30
表 D.5 ABBREVIATION(简称)值域表 ..................................................31
表 D.6 TYPE2018(天地图 POI 分类代码)值域表 ........................................33
表 D.7 XZQDM(区域唯一编码)值域表 .................................................55
表 D.8 保密信息内容 ................................................................56
附录 E(规范性) 省级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要素内容与选取指标 ........................58
表 E.1 定位基础 ....................................................................58
表 E.2 水系 ........................................................................59
表 E.3 居民地及设施 ................................................................72
表 E.4 交通 ........................................................................94
表 E.5 管线 .......................................................................116
表 E.6 境界与政区 .................................................................118
表 E.7 地貌 .......................................................................122
表 E.8 植被与土质 .................................................................130
表 E.9 地名 .......................................................................137
附录 F(规范性) 元数据内容分层 .......................................................158
DB 23/T 3893—2024
III
附录 G(规范性) 元数据属性结构及属性项定义 ...........................................159
参考文献 ............................................................................. 167
DB 23/T 3893—2024
IV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地理信息工程院、黑龙江第一测绘工程院、自然资源部黑龙江基础地理信
息中心、黑龙江省第九地质勘查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初启凤、裴旭、钱爽、何凤良、刘跃、王伟、李海生、徐丽丽、刘秀峰、巩
翼龙、覃婷婷、邓开艳。
DB 23/T 3893—2024
V
引
言
结合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基础测绘成果现势性需求,综合考虑黑龙
江省 1:10 000 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和黑龙江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黑龙江)应用需求,
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于 2020 年将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与“天地图·黑龙江”数据库整合为新的
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新数据库增加了“天地图·黑龙江”应用需求的相关框架要素数据,并根据“天
地图·黑龙江”应用需求将全省 13 地市建成区和重点县市 1:500、1:1 000、1:2 000 大比例尺数据融
合到现有的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以提升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与应用能力。
由于我省所采用的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与更新模式在国内是先例,我省根据应用需求,扩展
了数据内容,现行的国家标准不能完全适用,因而,有必要制定《省级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规范》,
以统一标准、规范数据,指导生产、更新、数据库建设及分发与服务。
DB 23/T 3893—2024
1
省级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省级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的数据描述、数据构成、数据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省级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的生产、更新、数据库建设及分发与服务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T 917 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
GB/T 20258.1-2019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 1 部分:1∶500 1∶1000 1∶2000 比例尺
GB/T 20258.2-2019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 2 部分:1∶5000 1∶10 000 比例尺
GB/T 33462-2016 基础地理信息 1:10 000 地形要素数据规范
GB 35650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测绘基本技术规定
GB/T 39608-202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元数据
CH/Z 9010-201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
DB23/T 1829-2017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方节点数据处理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全要素 complete feature
数字产品及数据库中全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
3.2
框架要素 frame feature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维护过程中基础的、公共的、必要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
4 数据描述
4.1 数据组成
地形要素数据是基础地理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分为定位基础、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
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地名 9 大类内容。其中,全要素为包含 9 大类全部内容,框架要素主
要构成为交通、地名大类中的部分要素。
DB 23/T 3893—2024
2
4.2 比例尺
地形要素的表达比例尺分为 1:10 000 比例尺和大比例尺,其中大比例尺包括 1:500、1:1 000、
1:2
000 三种比例尺。
4.3 数据表达
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矢量数据表达形式分为:
a)点要素表示为一个坐标元组及相应的属性值;
b)线要素表示为一串坐标元组及相应的属性值;
c)面要素表示为首尾点重合的一串坐标元组及相应的属性值。
5 数据构成
黑龙江省省级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由矢量数据和元数据构成:
a)矢量数据存储 9 大类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的空间坐标、属性信息和相互关系等;
b)元数据记录描述矢量数据的信息。
6 数据要求
6.1 数学基础
坐标系统: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地理坐标系统,坐标单位为度(°);
高程基准: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高程系统为正常高,高程单位为米(m)。
6.2 技术及精度指标要求
6.2.1 地形类别
地形类别以 1:10 000 标准分幅为基本单元,按分幅范围的地面坡度和高差划分。当高差与地面坡
度矛盾时,以地面坡度为准,地形类别应符合 GB/T 35650 规定的要求。
6.2.2 精度
地形要素数据的平面位置及高程精度应符合 GB/T 35650 规定的要求。成果数据容差值为 0.01m。
6.2.3 生产单元
地形要素数据和元数据按区、县级行政区域进行生产单元划分。
6.3 地形要素数据内容要求
6.3.1 基本要求
地形要素数据内容 1:10 000 比例尺部分参考 GB/T 20258.2-2019 和 GB/T 33462-2016 规定。大比
例尺地形要素内容参考 GB/T 20258.1-2019 规定。根据黑龙江省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需求,参考
CH/Z 9010-2011 和 DB23/T 1829-2017 增加框架要素数据内容。
6.3.2 数据分层及命名
省级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分为 9 个要素大类、51 个数据层,数据层表的内容应符合附录 A
规定。数据层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展。
数据层名称采用 5 个英文大写字符,前 3 个字符为数据内容的英文缩写,后 2 个字符代表几何类型
DB 23/T 3893—2024
3
(PL:面、LN:线、PT:点)。道路采用两个图层表达,分别为基础道路层和主节点道路层,基础道路层
按规则命名为 ROALN,主节点道路层命名为 ROALN_T。
6.3.3 数据属性定义与结构
数据层各属性项名称采用英文大写字符。地形要素数据的属性项定义应符合附录 B 规定,属性表结
构应符合附录 C 规定,属性参考值域应符合附录 D 规定。属性项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展。
6.3.4 要素分类与表达
要素内容与选取指标应符合附录 E 规定。要素内容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展,扩展要素应与已有要素代
码保持衔接。
6.3.5 有向点符号 0 方向
有向点定位于地物的实地中心位置,方向以表 1 符号方向为 0°顺时针计算,角度值为 0~360(不
包括 360)。
表 1 有向点起始角度示意图
要素名称
要素符号(0 度)
要素名称
要素符号(0 度)
泉
涵洞
普通房屋
泄洪洞、出水口
突出房屋
瀑布、跌水
棚房
河流流向
破坏房屋
沟渠流向
地面窑洞
潮汐流向
地下窑洞
水闸
其它用途房屋
拦水坝
盐田、盐场
彩门、牌坊、牌楼
药浴池
车挡
露天体育场
山隘(垭口)
地下建筑物出入口
铁路桥
火车站
公路桥
干船坞
铁路公路两用桥
浮船坞
过街天桥
通航河段起止点
人行桥、时令桥
山洞、溶洞
级面桥、人行拱桥
地下河段出入口
亭桥、廊桥
渠首
里程碑
输水渡槽
6.4 元数据内容要求
6.4.1 数据分层
元数据依据 GB/T 39608-2020 规定,划分为 18 个数据层。层的命名采用 7 位字符,第一个字符为
V,后加下划线,后 5 位字符为元数据内容英文名称的缩写。元数据分层应符合附录 F 规定。
DB 23/T 3893—2024
4
6.4.2 数据层结构及内容
数据层结构及内容应符合附录 G 规定。
DB 23/T 3893—2024
5
附
录
A
(规范性)
省级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层表
表 A.1 给出了省级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层表。
表 A.1 数据层表
序号
要素类别
数据内容
数据层
几何特征
要素内容
1
定位基础
测量控制点
CPTPT
点
水准点、卫星定位等级点等
2
水系
水系
HYDPL
面
河流、沟渠、湖泊等
3
HYDLN
线
河流、沟渠等
4
HYDPT
点
泉、水井等
5
水系注记线
HCTLN
线
水系注记线
6
水系附属设施
HFCPL
面
岸滩、水中滩等
7
HFCLN
线
涵洞、闸、堤、坝等
8
HFCPT
点
闸、水井房等
9
居民地及
设施
居民地
RESPL
面
街区、单幢房屋、普通房屋等
10
RESLN
线
单幢房屋、普通房屋等
11
RESPT
点
单幢房屋、普通房屋、棚房等
12
居民地附属设施
RFCPL
面
露天采掘场、温室等
13
RFCLN
线
围墙、栅栏等
14
RFCPT
点
水塔、烟囱、纪念碑等
15
居民地范围
LJKPL
面
居民地范围面
16
交通
铁路
RAIPL
面
铁路面
17
RAILN
线
铁路、轻轨等
18
地铁
SUBPL
面
地铁面
19
SUBLN
线
地铁线
20
SUBPT
点
地铁点
21
基础道路
ROAPL
面
城际公路面、街道面等
22
ROALN
线
城镇公路、街道、乡村道路等
23
基础道路顶层线
ROLLN
线
基础路网道路顶层线
24
主节点道路
ROALN_T
线
城镇公路、街道、乡村道路等
25
主节点道路
顶层线
ROLLN_T
线
主节点路网道路顶层线
26
交通附属设施
LFCPL
面
车行桥、收费站等
27
LFCLN
线
桥、隧道等
28
LFCPT
点
机车转盘、高速公路出入口等
29
基础设施
INFPT
点
桥梁、红绿灯
30
管线
管线与设施
PIPLN
线
输电线、管道等
31
PIPPT
点
变电站、电线塔等
32
境界与政区
行政界线
PROPL
面
省级政区面
33
DISPL
面
地级政区面
34
COUPL
面
县级政区面
35
TOWPL
面
乡镇级政区面
36
VILPL
面
村级政区面
DB 23/T 3893—2024
6
表 A.1 数据层表(续)
序号
要素类别
数据内容
数据层
几何特征
要素内容
37
境界与政区
BOULN
线
乡镇行政界线等
38
BOUPT
点
省级、地级、县级、乡级界桩界碑
39
区域界线
BRGPL
面
自然、文化保护区域、农场区域等
40
BRGLN
线
自然、文化保护区界线、农场区界线等
41
BRGPT
点
国有农林场、开发区、保税区等
42
BERPL
面
学校面、医院面、居民小区面、社区面
43
地貌
等高线
TERLN
线
首曲线、计曲线等
44
高程点
TERPT
点
高程点
45
其他地貌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