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2301/T 183-2024 残疾人康复服务站评价规范

DB2301/T 183-2024 残疾人康复服务站评价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21.8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10 15:47:35



相关搜索: 规范 残疾人 评价 康复 康复 服务站

内容简介

DB2301/T 183-2024 残疾人康复服务站评价规范 ICS 03.080
CCS A 20 2301
黑 龙 江 省 哈 尔 滨 市 地 方 标 准
DB 2301/T 183—2024
残疾人康复服务站评价规范
2024 - 11-19 发布
2024 - 12-20 实施
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2301/T 183—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哈尔滨市残疾人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哈尔滨市残疾人联合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哈尔滨市标准化研究院、哈尔滨市残疾人联合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玉明、张志君、杨剑红、李冰、季晔。
I
DB 2301/T 183—2024
残疾人康复服务站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残疾人康复服务站评价的基本要求、申报条件、评定流程与要求、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平房区等行政区域内残疾人康复服务站
的评价,其他区及县(市)级康复服务站的评价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9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31015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基于无障碍需求的设计与设置原则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DB2301/T 90—2021 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基本设施与服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要求
评价原则
自愿申请、客观公平、公正公开、科学严谨。
评价依据
《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十四五”残疾人康复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哈残联联发〔2022〕6号)、
《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基本设施与服务规范》(DB2301/T 90—2021)及相关要求为依据。
评价方式
采用资格审查与现场检查(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评价主体
残疾人康复服务站评价工作由市残联或行业协会组织实施,也可由市残联或行业协会委托第三方
认证机构开展评价工作。
2
DB 2301/T 183—2024
评价人员
4.5.1 评价人员应由熟悉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人员和相关技术专家组成。
4.5.2 评价机构根据申请组织的领域、人员数量、服务特点等,组建评价组。
4.5.3 评价组成员根据评审专业需要从评价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4.5.4 评价实行组长负责制。
评价周期
一年为一个评价周期。
5 申报条件
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应具备卫健部门颁发的执业许可证书。
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应与区、县(市)残联签订服务合同(或合作协议),服务合同(合作协议)
中明确残联及机构的责任和任务。
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能够为肢体残疾为主的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辅导训练、心理疏导
以及健康教育服务。
6 评价流程与要求
流程
包含申请、资格审核、现场核查、综合评估、授牌。
申报
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向区残联申报,区残联对其资格进行初审,向市残联推荐。
资格审核
市残联按规定进行资格审核。
评价
专家评价组按照《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基本设施与服务规范》(DB2301/T 90—2021)的内容和要求
对被评审的康复服务机构进行现场核查及综合评估。
授牌
市残联对评价验收合格的康复服务机构授牌。
7 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
7.1.1 一级指标 4 个,分别为:组织管理、服务流程、服务内容与要求、服务质量控制。
7.1.2 二级指标若干。
评价分值
3
DB 2301/T 183—2024
满分100分,95分及以上为优秀,85分及以上为合格。
评分依据
《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基本设施与服务规范标准化评分表》见附录A。
4
DB 2301/T 183—2024
附 A A A

(规范性)
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基本设施与服务规范标准化评分表
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基本设施与服务规范标准化评分表见表A.1。
表 A.1《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基本设施与服务规范标准化评分表》
二级指标 评价内容 得分
资质要求 (4分) 1.机构应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注册登记,得1分
2.机构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得1分
3.机构的业务范围应包含康复服务,得2分
机构管理 (4分) 1.区、县(市)残联应与机构签订合同,在合同中明确机构的责任和任务, 得2分
2.合同到期后,区、县(市)残联应对机构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决定 是否与机构续签合同,得1分
3.在区、县(市)卫健部门或主管部门领导下,按照区、县(市)残联的工 作要求,建立工作管理制度,得1分
场地环境 (11分) 1.服务站应有固定的训练场所及相应的无障碍设施,得2分
2.服务站面积不小于30 ㎡,并配备基本的办公设施设备,得2分
3.应进行无障碍设施通道建设,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应满足GB 50763的相关要 求,得1分
4.服务站的消防设施设计及消防设备配置应符合GB 50016和GB 50140的相关 规定,得1分
5.服务站的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应满足GB/T 31015的要求,得1分
6.服务站场地图形符号的设置应符合GB/T 10001.1和GB/T 10001.9的规定, 得1分
7.各类功能用房应通风采光良好,环境整洁卫生,室内空气质量要求应符合 GB/T 18883的规定,得1分
8.应结合辖区情况设立康复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家庭康复培训室,有条件 的还可设立运动功能训练室、辅具适配室、生活技能训练室、日间照料室等 功能训练室,得2分
设备设施 (3分) 1.服务站应配备经济实用、便于社区使用的康复器材及康复服务设施,必备 的康复服务器材及设施总数量不应少于10种,得2分
2.服务站应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更换,保证设施设备完好,满足日常 使用需求,得1分
一级指标
组织管理 (40分)

5
DB 2301/T 183—2024
表 A.1 《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基本设施与服务规范标准化评分表》(续)


一级指标


6
DB 2301/T 183—2024
表 A.1 《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基本设施与服务规范标准化评分表》(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内容 得分
服务流程 (4 分) 需求调查 组织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小组成员采取入户或集中访问的方式,对照《残疾 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对残疾人提出的康复需求进行调查,填写《残疾人 精准康复需求调查表》。对基本康复需求明确的残疾人,可直接转介至定点 服务站;对不能确定康复需求的残疾人,由区(县)残联邀请服务站深入社 区(村),集中对残疾人进行评估,按照评估结果选择康复项目,提出转介 意见,并填写《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按《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基本设 施与服务规范》DB2301/T 90—2021中附录A执行),得1分
申请服务卡 接受评估后的残疾人或其监护人依据评估机构转介意见,与服务站签订《精 准康复服务协议表》(按《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基本设施与服务规范》 DB2301/T 90—2021中附录B执行),由区(县)残联发放《残疾人精准康复 服务卡》((按《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基本设施与服务规范》DB2301/T 90— 2021中附录C执行),得1分
实施康 复服务 残疾人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和《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卡》接受康 复服务站提供的康复服务。残疾人按约定时间到服务站接受康复治疗时间每 次不少于30 min,其他病症残疾人到服务站接受康复服务的时间按照医嘱, 视情况而定,得2分
服务内容 与要求 (39分) 需求调 查与评估 (5分) 1.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包括基本情况和身体状况,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姓名、年龄、性别、联系电话、家庭住址、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居住情 况、残疾证持有情况、残疾类别和等级、既往病史、生活自理程度等),得 2分
2.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确定康复需求,确定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制定个性化 康复服务方案,得3分
康复评估 与检查 (8分) 1.躯体或者语言功能评估,得4分
2.心理状态评估,得2分
3.社会功能评估,得2分
制定计划 (8分) 1.康复服务计划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得2分
2.康复服务的介入措施、进度安排,得2分
3.明确康复治疗师、残疾人和家庭各自的任务,得2分
4.对在服务站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级医疗机构提供转诊服务,并填写 《康复服务记录表》(按《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基本设施与服务规范》 DB2301/T 90—2021中附录D执行),得2分
7
DB 2301/T 183—2024
表 A.1 《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基本设施与服务规范标准化评分表》(续)
康复治疗 及训练 (14分) 1.康复治疗及训练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肢体综合训练、认知训练 等,每月训练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30 min,得2分
2.推拿按摩治疗时间每次不少于30 min,得2分
3.无障碍环境适应包括:帮助肢体残疾人熟悉利用家庭和社区无障碍环境, 指导使用无障碍设施,得2分
4.康复指导包括:指导肢体残疾人基本的肢体功能训练,通过口头提示、直 接协助、指导肢体残疾人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和社会适应能力,得2分
5.心理疏导服务包括:了解肢体残疾人心理状态,通过谈话、聊天、娱乐等 方式进行精神慰藉,得2分
6.亲友培训与知识普及服务包括:通过发放普及读物、个别讲解、集中培训 等方式对残疾人及其亲友宣传康复政策、普及残疾预防与康复知识,得2分
7.互助小组活动服务包括:鼓励、引导和支持肢体残疾人及其亲友组成互助 小组,开展各类康复服务活动,得2分
康复效果 评估 (4分) 1.服务站应对残疾人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并填写《康复效果评估表》,得2 分
2.评估应客观真实,记录完整,并做好分析整理。评估结果应作为调整康复 训练计划的依据,得2分
服务质量 控制 (17分) 档案管理 (10分) 1.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内容应包括其基本情况、评估和康复记录、康 复协议等相关材料,得2分
2.档案应填写规范、完整,字迹清晰,得1分;内容真实可靠,得2分;分类 成册,得1分
3.应及时更新、整理康复服务档案,并按时上报相关部门,得1分
4.以word、excel等形式建立的残疾人康复信息档案管理的,得1分;借助行 业管理系统进行残疾人康复信息档案管理的,得2分;自建数据库管理平台 进行残疾人康复信息档案管理的,得3分
服务站宜建立 康复服务质量 评估机制,制 定服务质量控 制方案、检查 程序和要求, 通过多种形式 和途径开展康 复服务质量评 估工作(3分) 1.定期组织人员对服务现场、记录、服务满意度与投诉情况进行自查,得1 分
2.开展第三方评估,得1分
3.统计、分析评估结果,并依据《残疾人康复服务站服务满意度调查表》 (按《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基本设施与服务规范》DB2301/T 90—2021中附录E 执行)的评估结果对存在的问题和不合格项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整改 措施,进行服务的持续改进,得1分
8
DB 2301/T 183—2024
表 A.1 《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基本设施与服务规范标准化评分表》(续)
服务站可对康 复效果实施定 量控制,具体 定量指标和合 格率(4分) 1.康复服务建档率(95%),得2分
2.康复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5%),得1分
3.康复设备、器材维护良好,完好率大于(85%),得1分
9
上一章:DB2301/T 184-2024 公共数据 数据治理规范 下一章:DB2301/T 181-2024 建筑物实景三维数据采集规范

相关文章

DB13/T 5358-2021 残疾人康复体育服务规范 DB3201/T 1003-2020 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规范视觉障碍 DB32/T 3663-2019 残疾人职业介绍服务规范 DB4419/T 20-2024 残疾人就业辅导服务规范 DB4419/T 21-2024 残疾人就业辅导服务督导规范 DB37/T 3891.5-2020 残疾人集中就业服务规范第5部分:志愿服务 DB31/T 592-2012 残疾人日间照料机构服务规范 DB32/T 3735-2020 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服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