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DBJ41 / T 252—2021
备案号:J15848—2021
河南省农村住房建设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rural housing construction of
Henan Province
摇 2021-07-14 发布
2021-08-01 实施摇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河南省农村住房建设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rural housing construction of
Henan Province
DBJ41 / T 252—2021
主编单位: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实施日期:2021 年 8 月 1 日
郑州大学出版社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豫建科也2021页59 号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发布工程建设标准《河南省农村住房
建设技术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河南省农村住房建设技术标准》为我省工程建设地方
标准,编号为 DBJ41 / T 252—2021,自 2021 年 8 月 1 日起在我省施
行。
本标准在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门户网站(www. hnjs. gov.
cn)公开,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1 年 7 月 14 日
前摇
言
为规范河南省农村住房建设,编制组会同省内相关单位在调
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省内农村住房的建设经验,参考国内先
进标准,经广泛征求意见后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建筑设计、结构设计、
机电设计、施工、检查验收、附录。
本标准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河南省建筑
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
意见和建议,请反馈给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
郑州市金水区丰乐路 4 号;邮编:450053)。
主 编 单 位摇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 编 单 位摇 河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站有限公司
河南省农房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郑州市建筑设计院
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神火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福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郑州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筑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摇 薛学涛摇 崔朋勃摇 杨彦芳摇 靳子君摇 秦新波
王红心摇 段敬民摇 李晓辉摇 刘道富摇 黄摇 静
张世恩摇 张清晓摇 李桂成摇 徐云博摇 陆冰洋
杭建新摇 周红军摇 陈丽平摇 王孔玉摇 石雪锦
韩洪兴摇 王摇 斌摇 王俊伟摇 冯延昭摇 靳玉函
徐志刚摇 张摇 洋摇 王亚宁摇 梅莉莉摇 李治辉
宗艳梅摇 何禄源摇 张世杰摇 赵守正摇 李文星
·1·
张松波摇 邵天雷摇 王双双摇 齐乘克摇 张艺东
王清喜摇 冯长龙摇 杨钢梁
主要审查人员摇 刘立新摇 徐公印摇 张中善摇 王华强摇 万摇 宁
曾繁娜摇 范运泽
·2·
目摇 次
1摇 总则
1
……………………………………………………………
2摇 术语
2
……………………………………………………………
3摇 基本规定
4
………………………………………………………
4摇 建筑设计
5
………………………………………………………
摇 摇 4. 1摇 一般规定
5
………………………………………………
摇 摇 4. 2摇 建筑与环境
5
……………………………………………
摇 摇 4. 3摇 场地
6
……………………………………………………
摇 摇 4. 4摇 单体设计
8
………………………………………………
摇 摇 4. 5摇 建筑节能
11
………………………………………………
5摇 结构设计
14
………………………………………………………
摇 摇 5. 1摇 一般规定
14
………………………………………………
摇 摇 5. 2摇 抗震设计
15
………………………………………………
摇 摇 5. 3摇 结构材料
16
………………………………………………
摇 摇 5. 4摇 场地与地基
17
……………………………………………
摇 摇 5. 5摇 基础
19
……………………………………………………
摇 摇 5. 6摇 砌体结构
20
………………………………………………
摇 摇 5. 7摇 混凝土框架结构
27
………………………………………
6摇 机电设计
33
………………………………………………………
摇 摇 6. 1摇 一般规定
33
………………………………………………
摇 摇 6. 2摇 给水排水
33
………………………………………………
摇 摇 6. 3摇 暖通
34
……………………………………………………
·1·
摇 摇 6. 4摇 电气
34
……………………………………………………
7摇 施工
36
……………………………………………………………
摇 摇 7. 1摇 一般规定
36
………………………………………………
摇 摇 7. 2摇 地基与基础工程
36
………………………………………
摇 摇 7. 3摇 砌体结构
40
………………………………………………
摇 摇 7. 4摇 混凝土结构
44
……………………………………………
摇 摇 7. 5摇 木屋架
50
…………………………………………………
摇 摇 7. 6摇 屋面工程
53
………………………………………………
摇 摇 7. 7摇 其他工程
56
………………………………………………
摇 摇 7. 8摇 施工安全
57
………………………………………………
摇 摇 7. 9摇 绿色施工
58
………………………………………………
8摇 检査验收
60
………………………………………………………
附录 A摇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
61
………………………………
附录 B摇 承重砌体尺寸、位置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63
…………
附录 C摇 现浇结构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64
……………
附录 D摇 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记录
65
……………………………
本标准用词说明
67
…………………………………………………
引用标准名录
68
……………………………………………………
条文说明
69
…………………………………………………………
·2·
1摇 总摇 则
1. 0. 1摇 为在河南省农村住房建设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
策,做到安全适用、质量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绿色环保,制定
本标准。
1. 0. 2摇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三层及以下不设地下室的新建农村
住房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结构类型为砌体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不
适用于窑洞等其他结构形式。
1. 0. 3摇 新建农村住房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
应符合国家及河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摇 术摇 语
2. 0. 1摇 农村住房摇 摇 rural housing
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或相应建筑施工技能的建筑工匠
建造的三层及以下的农村自住用房。
2. 0. 2摇 设计使用年限摇 摇 design service life
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预定目的使
用的年限。
2. 0. 3摇 建筑基地摇 摇 construction site
根据用地性质和使用权属确定的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场地。
2. 0. 4摇 房屋高度摇 摇 building height
自室外地面至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不包括突出屋面的电梯
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
2. 0. 5摇 层高摇 摇 story height
建筑物各层之间以楼、地面面层(完成面)计算的垂直距离,屋
顶层由该层楼面面层(完成面)至平屋面的结构面层或至坡顶的结
构面层与外墙外皮延长线的交点计算的垂直距离。
2. 0. 6摇 地基摇 摇 ground,foundation soils
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2. 0. 7摇 基础摇 摇 foundation
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2. 0. 8摇 砌体结构摇 摇 masonry structure
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以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
的结构,是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结构的统称。
2. 0. 9摇 混凝土结构摇 摇 concrete structure
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
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2·
2. 0. 10摇 混凝土构造柱摇 摇 structural concrete column
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
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
2. 0. 11摇 圈梁摇 摇 ring beam
在房屋的檐口、窗顶、楼层或基础顶面标高处,沿砌体墙水平
方向设置的封闭状的按构造配筋的混凝土梁式构件。
2. 0. 12摇 女儿墙摇 摇 parapet wall
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 它是屋面与外墙交接处理的一种
方式,也是房屋外形立面处理的一种措施。
2. 0. 13摇 抗震设防烈度摇 摇 seismic precautionary intensity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
度。 一般情况下,取 50 年内超越概率 10% 的地震烈度。
2. 0. 14摇 质量证明文件摇 摇 quality guarantee document
随同进场材料、设备等一同提供的能够证明其质量状况的文
件。 通常包括出厂合格证、产品质量保证书、型式检验报告及相关
性能检测报告等。 进口产品应包括出入境商品检验合格证明。 使
用时,也可包括进场验收、进场复验、见证取样检验和现场实体检
验等资料。
2. 0. 15摇 预拌砂浆摇 摇 ready-mixed mortar
专业生产厂生产的湿拌砂浆或干混砂浆。
2. 0. 16摇 预拌混凝土摇 摇 ready-mixed concrete
在搅拌站(楼)生产的、通过运输设备送至使用地点的、交货时
为拌合物的混凝土。
2. 0. 17摇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摇 摇 concrete small hollow block
由普通混凝土或轻集料混凝土制成,主规格尺寸为 390 mm伊
190 mm伊190 mm、空心率为 25% ~ 50% 的空心砌块。 简称混凝土
砌块或砌块。
·3·
3摇 基本规定
3. 0. 1摇 农村住房建设应综合考虑地震、洪(涝)灾、风灾、地质灾害
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保障使用
安全。
3. 0. 2摇 农村住房建设应与所在村庄道路、电力、通信和给水排水
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
3. 0. 3摇 农村住房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宜为 50 年,在设计使用
年限内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
环境。
3. 0. 4 摇
农村住房建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 农村防火规范》
GB 50039 的规定。
3. 0. 5摇 农村住房建设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应符合相
关标准的规定。
3. 0. 6摇 农村住房建设应按照设计图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施
工,并做好施工记录。
·4·
4摇 建筑设计
4. 1摇 一般规定
4. 1. 1摇 农村住房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河南省不同地域特色和气
候条件等因素,提取传统民居元素,与当地传统建筑风貌相结合。
4. 1. 2摇 农村住房应采用科学合理的功能布局,兼顾周围环境,区
分生活与生产功能,实行寝居分离、食寝分离、洁污分离,满足当地
村民需求。
4. 1. 3摇 农村住房的节能设计应结合气候条件、农村地区特有的生
活模式、经济条件,采用适宜的建筑形式、节能技术措施以及能源
利用方式,有效改善室内居住环境,降低常规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
的排放。
4. 2摇 建筑与环境
4. 2. 1摇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应符合下列规定:
1摇 建筑基地应选择在地质环境条件安全,且可获得天然采
光、自然通风等卫生条件的地段;
2摇
建筑应结合当地的自然与地理环境特征,集约利用资源,
严格控制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3摇 建筑周围环境的空气、土壤、水体等不应构成对人体的
危害。
4. 2. 2摇 建筑与人文环境的关系应符合下列规定:
1摇 建筑应与基地所处人文环境相协调;
2摇 建筑基地应进行绿化,创造优美的环境;
3摇
对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气、废水等应有妥善的处理
措施,并有效控制噪声、眩光等的污染,防止对周边环境的侵害。
·5·
4. 3摇 场摇 地
4. 3. 1摇 下列危险性地段,严禁进行农村住房建设:
1摇 突发性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
矿山与地下工程地质灾害)影响区;
2摇 地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
3摇 行洪河道;
4摇 其他难以整治和防御的灾害高危害影响区。
4. 3. 2摇 农村住房朝向应考虑日照、主导风向和所在地的地形等因
素,应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利于夏季通风。
4. 3. 3摇 根据生活和生产需要,农村住房可结合院落合理布局,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摇 可结合院落合理安排储藏、蔬果种植、农机具放置、厕所等
功能区,农机具房、农作物储藏间等辅助用房应与主要功能房间适
当分离;可设置晒台或利用屋面晾晒谷物。
2摇
畜禽养殖不宜设于庭院内,当确需设置时,畜禽栅圈应与
居住空间保持一定距离,并不应设在居住功能空间的上风向位置
和院落出入口位置,基底应采取卫生处理措施。
3摇 院门及围墙形式应与院落主体建筑及街巷风貌相协调,宜
采用本土材料砌筑,体现地域风貌特色。
4摇 院落及房屋的入口、卫生间等处宜设置入口坡道、扶手、栏
杆等无障碍设施。
4. 3. 4摇 农村住房总平面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
1摇 柴草、饲料等可燃物堆垛宜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安全区域或
村庄边缘;较大堆垛宜设置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不应设
置在电气线路下方;与建筑、变配电站、铁路、道路、架空电力线路
等的防火间距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的规定;村民院落内堆放的少量柴草、饲料等与建筑之间应采取防
·6·
火隔离措施。
2摇
农村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一、二级,建筑耐火等级的
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的规定。
3摇
耐火等级为一、二级时,建筑之间或与其他耐火等级建筑
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 4 m,当符合下列规定时,其防火间距可
相应减小:
1)相邻的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当较高一座建筑的相
邻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不设置天窗、屋顶承重构件及屋面板的耐
火极限不低于 1. 00 h 时,防火间距不限;
2)相邻的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当较低一座建筑的相
邻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不设置天窗、屋顶承重构件及屋面板的耐
火极限不低于 1. 00 h 时,防火间距不限;
3)当建筑相邻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小于等于该外墙面
积的 10% 且不正对开设时,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可减少为 2 m。
4摇 耐火等级为三、四级时,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
6 m。 当建筑相邻外墙为不燃烧体,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小于
等于该外墙面积的 10% 且不正对开设时,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可
为 4 m。
5摇
建筑的屋顶宜采用不燃材料,当采用可燃材料时,不燃烧
体分户墙应高出屋顶不小于 0. 5 m。
4. 3. 5摇 农村住房基地竖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摇 基地可依据不同自然地形坡度,采用平坡、台阶或混合式。
2摇 当基地自然坡度小于 5% 时,宜采用平坡式。
3摇 当基地自然坡度大于 8% 时,宜采用台阶式。
4摇 基地地面场地雨水应做有组织排水。
5摇
建筑周边 应 设 置 散 水, 坡 度 宜 为 3% ~ 5% , 宽 度 宜 为
600 mm ~ 1000 mm;当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宽度可按檐口线外
扩 200 mm ~ 300 mm。
·7·
6摇
当场地为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特殊土场地时,应符合相
关规范要求。
4. 4摇 单体设计
4. 4. 1摇
农村住房的布局宜紧凑、方正,体型简单、规整,不宜有大
量装饰性构件,开口部位应避开当地冬季主导风向。
4. 4. 2摇 农村住房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摇
平面功能应尊重当地传统风俗习惯,布局合理;各功能空
间应减少干扰,分区明确。
2摇 各厅堂、居室宜设置在南向主要位置,通风采光良好。
3摇 厨房应能自然通风采光,并宜设置排烟通风设施。
4摇 卫生间宜设置在室内,并宜自然通风采光。
4. 4. 3摇 农村住房宜采用自然通风。 当室内无法形成流畅的通风
路径时,宜设置辅助通风装置。 仅采用自然通风时,房屋进深不应
超过 12 m,否则应设置辅助通风系统。
4. 4. 4摇 农村住房的平面空间组织,剖面设计,门窗的位置、方向和
开启方式的设置,应有利于组织室内自然通风。 单朝向农村住房
宜采取改善自然通风的措施。
4. 4. 5摇 采用自然通风的房间,其直接或间接自然通风开口面积应
符合下列规定:
1摇 卧室、起居室(厅)、明卫生间的直接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
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 5% ;当采用自然通风的房间外设置阳台
时,阳台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采用自然通风的房间和阳
台地板面积总和的 5% 。
2摇 厨房的直接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
的 10% ,并不得小于 0. 6 m2;当厨房外设置阳台时,阳台的自然通
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厨房和阳台地板面积总和的 10% ,并不得小
于 0. 6 m2。
·8·
4. 4. 6 摇
每套农村住房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
的 5% 。
4. 4. 7摇 农村住房开间不宜大于 6 m,单面采光房间的进深不宜大
于 6 m。
4. 4. 8摇 农村住房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门窗洞口的开启位置应有
利于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摇 房间窗地面积比不宜小于 1 / 7;
2摇 窗洞口上沿距地面高度不宜低于 2 m。
4. 4. 9摇 农村住房色彩与质感宜简洁明快,优先选用本地装饰材
料,体现传统民俗文化,并与环境协调。
4. 4. 10摇 农村住房屋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摇
可结合地域环境和风俗习惯,采用平屋面、坡屋面等屋面
形式;
2摇 采用坡屋面时,材料宜选用烧结瓦、混凝土瓦、沥青瓦及合
成树脂瓦等;
3摇 上人屋面在临空处应有防护措施,防护高度不低于 1. 2 m。
4. 4. 11摇 农村住房的屋面应进行合理防水排水设计,应符合下列
规定:
1摇 平屋面基本构造层次宜由屋面板、找坡层、找平层、保温
层、找平层、防水层、隔离层和保护层组成(图 4. 4. 11-1)。
1—屋面板;2—找坡层;3—找平层;4—保温层;5—找平层;6—防水层;
7—隔离层;8—保护层
图 4. 4. 11-1摇 平屋面基本构造层次示意图
·9·
2摇 坡屋面基本构造层次宜由屋面板、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
或防水垫层、持钉层、顺水条、挂瓦条、屋面瓦组成(图 4. 4. 11-2)。
1—屋面板;2—保温层;3—找平层;4—防水层或防水垫层;5—持钉层;
6—顺水条;7—挂瓦条;8—屋面瓦
图 4. 4. 11-2摇 坡屋面基本构造层次示意图
3摇
屋面应设防水层,防水层可选择防水卷材、防水涂膜或复
合防水层,厚度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规定,装饰瓦及不搭接瓦不得作
为屋面的防水设防。
4摇
屋面排水坡度应根据屋顶结构形式、屋面基层类别、材料
性能及当地气候条件等确定。 平屋面采用材料找坡时,坡度不应
小于 2% ;采用结构找坡时,坡度不应小于 3% 。 瓦屋面坡角大于
45毅以及大风和抗震设防烈度大于 7 度的地区,应采取固定和防止
瓦材滑落的措施。
5摇 屋面排水系统应保持通畅,檐沟、天沟纵向坡度不应小
于 1% 。
6摇 湿陷性黄土地区应将雨雪水直接排至排水管网或雨水
明沟。
·10·
4. 4. 12摇 屋面防水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摇 外露的屋面防水层,应选用耐紫外线、耐老化、耐候性好的
防水材料;
2摇 上人屋面应选用耐霉变、拉伸强度高的防水材料;
3摇 坡屋面应选用与基层黏结力强、感温性小的防水材料;
4摇
屋面接缝密封防水,应选用与基材黏结力强和耐候性好、
适应变形能力强的密封材料。
4. 4. 13摇 农村住房墙体、墙身防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摇 砌体墙体应在室外地面以上、位于室内地面垫层处设置连
续的水平防潮层,当此位置有混凝土圈梁时,可不设防潮层;
2摇 当室内相邻地面存在高差时,应在高差处墙身贴邻土壤一
侧加设垂直防潮层;
3摇 防潮层可采用防水砂浆或防水涂料。
4. 4. 14摇 建筑地面应根据需要采取防潮防水措施,湿陷性黄土地
区及首 层 卫 生 间 地 面, 应 按 防 水 地 面 设 计。 地 面 下 应 做 厚 度
300 mm ~ 500 mm 的三七灰土垫层。 管道穿过地面处,应做防水
处理。
4. 4. 15摇 卫生间、浴室的楼、地面应设置防水层,墙面、顶棚应设置
防潮层,门口应有阻止积水外溢的措施。
4. 4. 16摇 当木屋架支承在砌体或混凝土上时,木屋架的支座下应
设置防潮层。
4. 4. 17摇 套内过道、楼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 的相关要求。
4. 5摇 建筑节能
4. 5. 1摇 农村住房建筑节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农村居住建
筑节能设计标准》GB / T 50824 的规定。
4. 5. 2 摇
寒冷地区农村住房的围护结构,应采取下列节能技术
·11·
措施:
1摇 宜采用有附加保温层的外墙或自保温外墙;
2摇 屋面应设置保温层;
3摇 应选择保温性能和密封性能符合相关要求的门窗,外窗宜
采取适当的遮阳措施;
4摇 地面宜设置保温层,地面保温层下方应设置防潮层。
4. 5. 3摇 夏热冬冷地区农村住房的围护结构,宜采取下列节能技术
措施:
1摇 浅色饰面;
2摇 隔热通风屋面;
3摇 屋顶和东向、西向外墙采用花格构件或爬藤植物遮阳;
4摇 外窗遮阳;
5摇 外墙、屋面、地面宜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
4. 5. 4摇 保温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 的要求,宜选用适合农村条件的绿色建材。
4. 5. 5摇 寒冷地区农村住房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外窗面积
的 25% ,夏热冬冷地区农村住房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外窗
面积的 30% 。
4. 5. 6摇 寒冷地区农村住房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表 4. 5. 6
中的规定限值。
表 4. 5. 6摇 寒冷地区农村住房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
建筑气候
围护结构部位的传热系数 K[W/ (m2·K)]
外墙
屋面
外窗
南向
其他向
外门
寒冷地区
0. 65
0. 50
2. 8
2. 5
2. 5
4. 5. 7摇 夏热冬冷地区农村住房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热惰性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