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
河
河
河
南 南 南 南 省 省 省 省 工 工 工 工 程 程 程 程 建 建 建 建
DBJ41/T121-2013
12315-2013 12315-2013 12315-2013
污水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sewage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2013-03-05 发布
2013-06-01 实施
河南
省住 房和 城乡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污水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sewage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DBJ41/T121-2013
主编单位: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施行日期:2013 年 06 月 01 日
2013
郑州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污水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DBJ41/T121-2013
主编: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开本:1/32
印张:6
印数:600 册
印刷: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彩印厂
[2013]013
[2013]013
[2013]013 号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污水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的通知
豫建设标[2013]13 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各有
关单位:
由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的《污水源热泵系
统应用技术规程》已通过评审,现批准为我省工程建设地方标
准,编号为 DBJ41/T121-2013,自 2013 年 6 月 1 日起在我省施
行。
此标准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技术解释由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3 年 3 月 5 日
前
前
前
前
言
言
言
言
为了规范污水源热泵系统在我省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推动污
水源热泵技术在我省健康发展,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持编写了本规程。
编制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
考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反复讨论、修改
和完善,先后完成了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经河南省住房
和城乡建设厅组织有关专家评审通过后,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
案,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并发布实施。
本规程共 7 章,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工程
勘察,污水源热泵系统设计,污水源热泵系统施工,污水源热泵
系统调试与验收。
本规程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河南省建筑科
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在
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
见和建议反馈给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市金水区
丰乐路 4 号,邮编 45005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河南三张新能源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刘付林 潘玉勤 吴玉杰 张红晓 杜永恒 陈小净
马校飞 武晓宁 张
凯 王海刚 王
丽 郑超超
王春霞 张
琪 李
丽 赵海新 朱有志 宋喜娟
目
录
1 总
则.........................................................................................1
2 术
语.........................................................................................2
3 基本规定.....................................................................................3
4 工程勘察.....................................................................................4
5 污水源热泵系统设计.................................................................5
5.1 一般规定..........................................................................5
5.2 污水取排水系统..............................................................6
5.3 污水源热泵机组..............................................................7
5.4 污水换热装置..................................................................8
5.5 污水泵..............................................................................9
5.6 除污装置..........................................................................9
5.7 供冷供热管网................................................................10
5.8 监测与控制....................................................................10
6 污水源热泵系统施工............................................................... 11
6.1 一般规定........................................................................ 11
6.2 污水取排水系统............................................................12
6.3 污水源热泵机组............................................................13
6.4 污水换热装置................................................................13
6.5 污水泵............................................................................14
6.6 除污装置........................................................................14
6.7 供冷供热管网................................................................14
6.8 监测和控制....................................................................14
7 污水源热泵系统运行、调试与验收.......................................16
7.1 一般规定........................................................................16
7.2 设备单机运行、调试与验收........................................ 16
7.3 系统整体运行、调试与验收........................................ 17
本规程用词说明...........................................................................19
条文说明.......................................................................................21
1111 总
则
1.0.1 为规范污水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技术
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我省民用建筑工程的以城市原生污水及污
水处理厂出水为低位热(冷)源,采用蒸气压缩热泵技术进行供
热、供冷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污水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
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222 术
语
2.2.2.2.0000.1.1.1.1 城市原生污水 urban raw sewage
未经任何处理的城市污水称为城市原生污水。
2.2.2.2.0000.2.2.2.2 污水处理厂出水 treated sewage by sewage treatment plant
经污水处理厂一级处理或二级处理后的污水。
2.2.2.2.0000.3.3.3.3 污水源热泵系统 sewage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污水源热泵系统就是利用污水作为低位热(冷)源,并通过
热泵机组提升热媒温度或降低冷媒温度,最终为用户提供热量
或冷量的系统。
2.0.4 直接式污水源热泵系统 direct sewage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污水直接进入热泵机组的蒸发器或冷凝器,换热后返回污
水渠的污水源热泵系统。
2.2.2.2.0000....5555 间接式污水源热泵系统 indirect sewage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污水先与中间传热介质换热,该中间传热介质再进入热泵
机组的蒸发器或冷凝器进行换热的污水源热泵系统。
2.0.6 中间传热介质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间接式污水源热泵系统中,通过换热装置与污水进行热交
换的一种液体。一般为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
2.2.2.2.0000....7777 供 冷 供 热 管 网
network
cooling and heating distribution pipe
通过冷媒或热媒将热泵装置制取的冷量或热量输送到用户
的管路系统。
2
3333 基本规定
3.0.1 污水源热泵系统的选择应以安全、可靠、稳定、经济为基
本准则,根据建筑总体规划、污水取水位置、用户位置、环境
卫生、系统投资及运行费用等因素,做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
3.0.2 污水源热泵应用形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污水的水质、流
量、温度、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热泵机组产品性能与投资、系
统预期寿命等因素来确定。
1111 当污水源为污水处理厂的出水,且水质满足《污水再生利
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 关于用做直流冷却水水质标准的规
定时,宜采用直接式污水源热泵系统;
2222 当污水源为城市原生污水且水质满足《污水排入城市下水
道水质标准》CJ 3082 规定的水质标准;或者污水源为污水处
理厂的出水,且不满足《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
关于用做直流冷却水水质标准的规定时,宜采用间接式污水源
热泵系统。
3.0.3 作为低位热(冷)源的污水,冬季供水温度不应低于 8℃,
夏季供水温度不应高于 28℃。
3333....0000....4444 污水计算温度应根据污水处理厂统计资料选取,设计工况
下污水水源可利用的温降(温升)宜为 4℃~7℃。
3333....0.5 污水源热泵系统所有管道、阀门、仪表等均应采用耐腐蚀
并适用于污水性质的材质。
3
4444 工程勘察
4444....0000....1111 污水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对污水资源进行勘察。
4.0.2 工程勘察完成后,应编写工程勘察报告,并对资源可利用
情况提出建议。
4444....0000....3333 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111 污水性质、来源;
2222 污水水温、水量、水质及其动态变化;
3333 污水利用现状;
4444 污水取水和排水的适宜地点及路线。
4.0.4 在确定采用污水源热泵系统前,应根据工程勘察结果,进
行详细的技术经济分析,所考虑的因素包含以下方面:
1111 工程所在地污水温度的变化规律;
2222 工程所在地与系统设计有关的气象参数变化规律;
3333 拟采用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建筑距污水源侧的距离,以及可
能产生的环境与健康方面的影响;
4444 拟采用污水源热泵系统建筑的冷、热负荷和生活热水负
荷,污水能提供的总供热量、供冷量;
5555 拟建工程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成本相关数据。
4
5555 污水源热泵系统设计
5.1 一般规定
5555....1111.1.1.1.1 污水源热泵系统设计应进行全年冷、热负荷动态计算,分
析冷、热负荷随时间的分布规律。
5.1.2 污水源热泵系统应根据建筑或区域的全年负荷曲线、全
年污水温度与污水量曲线、热泵机组的性能和辅助冷热源的形
式,经技术经济分析决定是否设置辅助冷热源。设置辅助冷热
源时,其年总供热、供冷量占系统年总供热、供冷量的比例不宜
大于 40%。
5555....1111....3333 利用城市原生污水的污水源热泵系统,应考虑污水水温、
水质及流量的变化规律和对后续污水处理工艺的影响等因素。
对应系统最大原生污水需求量时段的实测流量应至少大于需求
量的 25%。
5.1.4 条件具备时,宜优先采用污水源系统提供(或预热)生活
热水,不足部分由其他方式解决。污水源热泵系统提供生活热
水时,应采用换热设备间接供给。
5.1.5 污水源热泵系统设备和管道的绝热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 50264 的规定。
5.1.6 污水源热泵站内应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设施,安装、检修
和运输通道等其他设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
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 和《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
计规范》GB 50376 的规定。
5.1.7 污水源热泵站内应设置冷、热量计量装置和分项用电量计
5
量装置,建筑物冷热源入口处应设置楼前冷热量计量装置,归
属不同使用单位的各部分宜分别设置冷热量计量装置。
5.2 污水取排水系统
5555....2222....1111 污水取排水管线设计不应影响其他市政管网的正常使用。
5.2.2 污水取排水管线不宜过长,应尽量减少污水管线转弯及
阀门安装,使用阀门时宜采用不易被堵塞的阀门;污水泵和管
道应采取减震降噪措施。
5.2.3 污水取排水管线宜采用重力流,流速不宜小于 0.7m/s。
5.2.4 污水取排管线采用压力流时,管道中的流速应符合《室外
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 的相关规定。
5.2.5 污水取排水管线应在最低点设置泄水和除污措施。
5.2.6 以城市原生污水为冷(热)源时,原生污水取水口处设置
的过滤器装置应具有连续反冲洗功能,取水口处污水量应稳定;
排水口应位于取水口下游并与取水口保持一定的距离。
5.2.7 在有压污水管上取水时,应设置必要的安全措施,且有压
取水口的孔口面积不宜小于后接取水管道的面积。
5555....2222....8888 在污水泵的总压水管上、污水干管进出热泵机组处应设置
压力表和温度计。
5.2.9 污水流量波动较大,不能满足瞬时冷(热)负荷需求时,
应修建污水蓄水池,蓄水池的容量应能满足热泵系统供热、供
冷的需要。污水蓄水池应设置溢流通道和人工或自动排污清污
措施。
6
5.3 污水源热泵机组
5.3.1 污水源热泵机组的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在设计进水温度下正常运行时,热泵机组供热工况 COP
宜大于等于 3.0;
2222 污水直接进入污水源热泵机组时,机组换热器应采用防腐
材质,且机组宜设置自动清洗装置;
3333 热泵机组空调水侧供热工况的设计出水温度不宜高于60
℃,温差不宜小于为5℃;
4444 污水水源为城市原生污水时,冬季流出机组的污水温度应
满足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的最低要求,夏季流出机组的污水温
度不应高于35℃;
5555 污水源热泵机组应具备能量调节功能,且其蒸发器出口
应设防冻保护装置;
6666 污水源热泵系统采用直接式系统时,应采用冷媒侧转换型
热泵机组;
7777 污水源热泵系统冬夏季转化应采用制冷剂转换模式。
5.3.2 污水源热泵机组装机容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1111 优先满足制冷需求时,热泵装机容量按照设计确定的负荷
选定。区域供冷供热要考虑不同建筑的同时使用系数;
2222 优先满足制热需求时,根据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确定的供热
总负荷逐时曲线、污水参数逐时曲线和污水源热泵机组COP曲
线,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热泵承担负荷与调峰负荷,从而
确定污水源热泵机组装机容量;
7
3333 含蓄冷功能设计时,机组制冷负荷应按照既定蓄冷方案确
定的负荷选择;
4444 机组的单台容量及台数应能适应空调负荷全年变化规
律,满足季节及部分负荷要求。当空调冷负荷大于528kW时,机
组数量不宜少于两台。
5.4 污水换热装置
5.4.1 污水换热装置应用于间接式污水源热泵系统。
5.4.2 污水换热装置应采用不易堵塞、耐腐蚀的高效换热装置。
5.4.3 污水换热装置采用壳管式换热器时,污水应流经管程,中
间传热介质流经壳程。换热管管径不宜小于 25mm,污水换热装
置的布置应满足安装、运行和检修要求。
5.4.4 污水换热装置总换热系数的取值,应考虑污水换热性能和
流动性能与清水的差异性,并应根据专业设备厂家的技术参数
确定。设计时应根据实际选用的传热介质的水力特性进行水力
计算。
5.4.5 污水换热装置的中间传热介质应设置定压、自动充液及泄
漏报警系统。
5.4.6 污水换热装置的冷、热介质进出口处应设置温度计和压力
表。
5.4.7 污水换热装置中间传热介质宜选用水,选用其他介质时应
符合下列要求:
1111 安全环保,腐蚀性弱;
2222 较低的冰点;
8
3333 良好的传热特性,较低的摩擦阻力;
4444 易于购买、运输和储藏。
5.4.8 存在冻结的可能时,中间传热介质应添加防冻剂。添加防
冻剂的换热介质冰点温度,宜比设计最低运行温度低 3℃~
5℃。
5.5 污水泵
5555....5555....1111 污水取水泵应选择不宜堵塞、耐腐蚀的水泵。
5.5.2 污水泵进口不应设底阀,出口设置止回阀,水泵进出口均
应装设闸阀。
5.5.3 污水管网流动阻力计算时应考虑其流动阻力特性与清水
的差异性。
5.5.4 污水取水泵的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应满足最大需水工况
的流量和扬程要求,在最高与最低流量时,水泵能安全、平稳
运行,并符合以下要求:
1111 水泵选择必须考虑节约能源,除选用高效率泵外,还应考
虑运行工况调节;
2222 污水取水泵不宜少于两台,当不超过三台时,其中一台宜
设为备用泵;
5.5.5 设置污水泵的房间应进行机械通风,并应设置事故通风
装置。
5.6 除污装置
5.6.1 原生污水取水除污装置应采用具有连续自动除污功能和
9
防泄漏功能的自清洗过滤装置。
5.6.2 当使用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污水源热泵的冷热源时,可采
用常规过滤器去除污水中的污杂物。
5.7 供冷供热管网
5.7.1 单体建筑内的供冷供热管网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
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 的规定;
区域供冷供热管线的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热力网设
计规范》CJJ 34 的有关规定。
5.8 监测与控制
5.8.1 污水源热泵系统监测参数应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选取下列
内容:
1111 污水的供回水温度及其流量;
2222 空调冷(热)水和生活热水的供回水温度、流量及供回水
压差;
3333 中间传热介质的供回水温度、流量及浓度;
4444 污水源热泵机组及各类水过滤器、换热器、水泵的前后压
差;
5555 生活热水的供回水温度。
5.8.2 污水源热泵控制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
1111 考虑冬、夏季及过度季节的运行模式切换;
2222 根据室外温度、负荷情况进行流量或温度调节。
10
6666 污水源热泵系统施工
6666.1.1.1.1 一般规定
6666.1.1 施工企业应具有相应施工资质;施工现场具有相应的施工
技术标准。
6666.1.2222 污水源热泵系统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方案),经本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合格后报监理(建设)单
位审查批准。施工单位应对从事工程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技术
交底和针对性的作业指导培训。
6666.1.3333 设备应有装箱清单、设备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产
品性能检测报告等随机文件,进口设备还应具有商检合格的证
明文件。
6666....1.4 设备就位前应对其基础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安装。
6.1.5 设备安装前,应进行开箱检查,并形成验收文字记录。参
加人员为建设、监理、施工和厂商等单位的代表。
6.1.6 污水源热泵站的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通风与空调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
一标准》GB 50300 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411 的相关规定。
6.1.7 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外观检查合格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水压试验。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1 冷热水、污水系统的试验压力,当工作压力小于等于
1.0MPa时,为1.5倍工作压力,但最低不小于0.6MPa;当工作
压力大于1.0MPa,为工作压力加0.5MPa。.
11
2222 对于大型或高层建筑垂直位差较大的冷(热)媒水、冷
却水管道系统宜采用分区、分层试压和系统试压相结合的方法。
一般建筑可采用系统试压方法。
分区、分层试压:对相对独立的局部区域的管道进行试压。
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0min,压力不得下降,再将系统压力降
至工作压力,在60min内压力不得下降、外观检查无渗漏为合
格。
系统试压:在各分区管道与系统主、干管全部连通后,对
整个系统的管道进行系统的试压。试验压力以最低点的压力为
准,但最低点的压力不得超过管道与组成件的承受压力。压力
试验升至试验压力后,稳压10min,压力下降不得大于0.02MPa,
再将系统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外观检查无渗漏为合格。
3333 各类耐压塑料管的强度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严密
性工作压力为1.15倍的设计工作压力。
4444 凝结水系统采用充水试验,应以不渗漏为合格。
6666....2222 污水取排水系统
6666....2222....1111 取排水系统的设备与附属设备、管道、管配件及阀门的型
号、规格、材质及连接形式应符合设计规定。
6666....2222....2222 取排水系统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1 隐蔽管道在隐蔽前必须经监理人员验收及认可签证;
2222 焊接钢管、镀锌钢管不得采用热煨弯;
3333 管道与设备的连接,应在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与水泵的
接管必须为柔性接口。柔性短管不得强行对口连接,与其连接
12
的管道应设置独立支架;
6666....2222....3333 阀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1 阀门的安装位置、高度、进出口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连接应牢固紧密;
2222 安装在保温管道上的各类手动阀门,手柄均不得向下;
3333 阀门安装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阀门的铭牌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通用阀门标志》GB 12220 的规定。
6666....2222....4444 污水取排水口处应设置明显标志。
6666....2222....5555 取排水管网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
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 的相关规定。
6666....3333 污水源热泵机组
6666....3333....1111 污水源热泵机组、附属设备、管道及阀门的规格、型号、
性能及技术参数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6666....3333....2222 污水源热泵机组的搬运和吊装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的有
关规定,并应做好设备的保护工作,防止因搬运或吊装而造成
设备损伤。
6666....3333....3333 污水源热泵机组安装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
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 50231、《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
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4 及《通风与空调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 的相关规定执行。
6666....4444 污水换热装置
6.4.1
污水换热装置安装前,应检查管道的冷、热介质进出口
13
与设备上的接口是否正确。
6666....5555 污水泵
6.5.1 安装水泵的基础应稳固可靠,宜采取减震措施。
6.5.2 水泵的吸入管路和压出管路应有各自的支架,不允许管路
的重量直接由泵来承受以免损坏水泵。
6666....6666 除污装置
6.6.1 除污装置安装完毕后,应清除内部因制作或安装遗留的杂
物。
6.6.2 除污装置投入运行前,应进行系统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合
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6.7 供冷供热管网
6.7.1 供冷供热管网施工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城镇供热管网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28、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2 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 的
规定执行。
6.8 监测和控制
6.8.1 污水源热泵监控系统上层由中央监控软件、系统网络和多
14
种控制器组成,下层由现场各种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组成,监控
系统安装前应具备必要的施工条件:
1111 应检查监控系统安装是否具有现场条件;
2222 图纸已经过设计交底和设计会审;
3333 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按照图纸及设备清单熟悉设备;
4444 监控系统深化设计图纸、仪器仪表安装大样图等;
5555 所有仪器仪表应自检正常;
6666 做好设备的成品保护工作,避免受潮受损。
6.8.2 监控仪表的安装应符合设计图纸和《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
及验收规范》GB 50093的规定,并符合仪表制造厂的要求。
6.8.3 监控室及安装在室外的设备及管路应考虑防雷。
6.8.4 监控系统的电气设备及桥架,开关柜的底盘,钢管都应接
地,监控系统应设置单独接地体。
6.8.5 仪器仪表及电动阀门安装时应考虑足够的检修空间。
15
7777 污水源热泵系统调试与验收
7.1 一般规定
7.1.1 系统安装完毕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系统调试,调试所需
水、电应满足设计要求。
7.1.2 系统调试包括设备单机调试和系统联动调试。设备单机调
试合格后进行系统联动调试。
7.1.3 系统安装完毕后调试前应进行冲洗工作,冲洗包括管道冲
洗和设备冲洗。
7.1.4 系统联动调试应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设备供应商共同参与。
7.2 设备单机调试与验收
7.2.1 设备单机或部件调试应包括主机、换热装置、除污装置、
水泵、阀门、电子阀、电气及自动控制设备、监测显示设备等
调试。调试应包括下列内容:
1111 污水源热泵机组试运行正常后,应进行连续 24h 的系统试
运行,并填写运行记录;
2222 检查水泵方向。在设计负荷下连续运转 2h,水泵应工作
正常,无渗漏,无异常振动和声响,电机电流和功率不超过额
定值,温度在正常范围内;
3333 检查电磁阀安装方向。手动通断电试验时,电磁阀应开启
正常,动作灵活,密封严密;
16
4444 温度、压力仪表显示正常,动作准确;
5555 电气控制系统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功能,控制动作准确可
靠。
7.3 系统调试与验收
7777....3333....1111 污水源热泵系统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1 整体运行与调试前应制定整体运行与调试方案,并报送专
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2222 首先进行设备单机试运转。水泵、风机、空调机组等设备,
应逐台启动投入运转,考核检查其基础、转向、传动、润滑、
平衡、温升等的牢固性、正确性、灵活性、可靠性、合理性等;
3333 污水源热泵机组试运行前应进行水系统调试,确定系统循
环总流量、各分支流量及各用户流量均达到设计要求;
4444 水力平衡调试完成后,应进行污水源热泵机组的试运行,
并填写运行记录,运行数据应达到设备技术要求;
5555 污水源热泵系统调试应分冬、夏两季进行,且调试结果应
达到设计要求。调试完成后应编写调试报告及运行操作规程,
并提交甲方确认后存档。
7.3.2 污水源热泵系统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通风与空调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
验收规范》CJJ 28 和《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
及验收规范》GB 5027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 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 的
相关规定。
17
7.3.3 污水源热泵系统验收前,应进行冬、夏两季运行测试,并
对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实测性能做出评价。
18
本规程用词说明
111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用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22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
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要求(或规定)”。非必
须按所指定的标准、规范和其他规定执行的写法为 “可参
照······的要求(或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