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13.020.01
CCS F 73 体 GXAS
团 标 准
T/GXAS 369—2022
工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调查操作指南
Operation guidance of status survey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industrial project
2022 - 08 - 18 发布
2022 - 08 - 24 实施
广西标准化协会 发 布
T/GXAS 369—2022
前
言
本文件参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大学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博环环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大学、
广西桂咨环境评估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文丰玉、邓杰、谢鸿、易春良、覃东棉、葛洁榉、谢庆剑、熊佐芳、邹亮、冯
晓青、陆泽俊、熊建华、刘跃、黄荣嘉、邹涵、谢宏杰、陈荣英、周佳红、廖瀚峰。
I
T/GXAS 369—2022
工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调查操作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工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调查操作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工业项目环境影响评
价现状调查的操作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调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HJ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 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 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 61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 96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业项目 industrial project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项目类别中以污染影响为主要特征的建设项目。
3.2
污染源 pollution sources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或
装置等。
[来源:HJ 2.1—2016,2.4]
3.3
环境敏感区 environmental sensitive area
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区域和对规划实施产生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
线范围内或者其外的下列区域:
a)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b)永久基本农田、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重要水生生物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水
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
c) 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以及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HJ 130—2019,3.6,有修改]
3.4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drinking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area
为防止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水源水质而划定,并要求加以特殊保护的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域。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在保护区外划分准保护区。
[来源:HJ 338—2018,3.1]
1
T/GXAS 369—2022
3.5
风景名胜区 scenic area
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
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3.6
自然保护区 natural reserve
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
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3.7
生态保护红线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line
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
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
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
[来源:HJ 130—2019,3.3]
4 人员组成
参与现状调查人员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项目负责人、项目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章节编制人员、项
目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章节编制人员等。
5 历史资料收集
5.1 收集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和现场收集相关资料,应注意资料的时效性和代表性。
5.2 收集内容
5.2.1 根据项目的相关要求,对资料进行选择性收集。
5.2.2 建设单位:
—— 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立项相关文件;
—— 项目选址意见书;
—— 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拟建项目主要原料成分分析单;
—— 涉及新工艺、新技术的项目小试和中试实验数据、成果鉴定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
等;
—— 其它相同或相近工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污染源监测报告;
—— 改扩建项目还应收集现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及其
验收批复或验收意见、排污许可证(正副本)、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报告、污染源在线监测数
据、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环保制度文件、环境应急预案、项目固体废物性质鉴别报告、一般
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委外处置协议等。
5.2.3 生态环境保护部门:
—— 地方环境保护法律和规范;
—— 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 地方环境保护规划;
—— 地方环境功能区划文件;
—— 涉及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 评价区域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数据;
—— 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审查意见(入驻园区项目);
—— 改扩建项目历史环保投诉情况、环保问题。
5.2.4 自然资源与规划建设局:
2
T/GXAS 369—2022
—— 区域城市/城镇总体规划;
—— 国土空间规划。
5.2.5 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 规划文件;
—— 入驻企业资料;
——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情况、环保合法手续文件;
—— 公共管廊建设情况/运行情况、环保合法手续文件;
—— 同意项目建设相关文件(依项目需要);
—— 周围机场净空要求(依项目需要)。
注: 如项目未入驻园区则在当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收集以上资料。
5.2.6 其它:
—— 属于过剩产能的项目,产业政策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产能核准文件或产能置换文件;
—— 涉及的风景名胜区相关资料;
—— 涉及的自然保护区相关资料;
—— 涉及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相关资料;
—— 涉及的海洋特别保护区相关资料;
—— 涉及的永久基本农田相关资料;
—— 涉及的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相关资料;
—— 涉及的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相关资料;
—— 涉及的重要水生生物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相关资料;
—— 涉及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相关资料;
—— 涉及的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相关资料;
—— 涉及的封闭及半封闭海域相关资料;
—— 占用环境敏感区的项目,地方人民政府或敏感区管理部门出具的项目选址建设意见;
—— 拟建厂址 50
km 范围的地面和高空气象资料;
—— 拟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接收证明;
—— 区域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 供热企业的供热协议。
5.2.7 资料清单核对表参见附录 A。
6 现场调查
6.1 调查方法
6.1.1 走访
走访对象包括项目所在地村委会、镇政府等工作人员,周围村民等;通过与该类人员问询了解地方
居民人数情况、居民区分布情况、居民饮用水情况及其他环境敏感区情况。现场调查方法—走访记录表
参见表B.1。
6.1.2 拍摄
现场拍摄包括地面拍摄和高空无人机拍摄,同时拍摄应符合以下要求:
—— 地面拍摄:现场地面拍照应至少选择项目具有代表性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进行拍摄,由场地向
外环境拍摄,并同步记录拍摄的坐标、时间、环境特征等信息。改扩建项目应拍摄现有工程主
要生产设施结构形式,大气环保设施、污水处理站及排放口、固废暂存设施、环境风险防范设
施,重点关注与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不一致的环保的设施、建筑等;对调查的周边居民点、
村屯、村民饮用水水井/河流、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目标应拍摄记录;
3
T/GXAS 369—2022
—— 高空无人机拍摄:包括视频录制和俯视全景照片。包括项目厂区全景情况;以项目厂址为中心,
四至范围内情况;项目大气环境、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内地面地形、村屯、饮用水源保护区、自
然保护区情况等。
6.2 调查内容
6.2.1 项目场地调查
包括以下内容:
—— 项目场地现状、区域地形地貌、植被,用地四至情况等;坐标定位;当周边居民点距离较近时,
应通过测距仪或坐标定位测算居民区与项目厂界及主要产排污车间的距离,并记录;项目建设
情况(是否属于未批先建);
—— 改扩建项目调查除上述内容外还应包括:现有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原辅材料及堆放场地、
环保设施、存在的环境问题等;
—— 项目场地调查记录参见表 B.2,改扩建项目调查记录参见表 B.3。
6.2.2 依托基础设施调查
6.2.2.1 对依托基础设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或环保验收情况进行调查。
6.2.2.2 污水处理厂:位置、处理工艺、处理废水的类别、设计规模、实际生产规模、管网建设情况、
污水处理标准、排水去向、纳污水体环境功能等。
6.2.2.3 固废处置场:位置、设计规模及处理种类、实际生产规模及处理种类、处置工艺等。
6.2.2.4 排水管网:建设情况、走向、管径、负荷等。
6.2.2.5 供热:建设情况、设计规模、实际生产规模、管网建设情况等。
6.2.2.6 依托基础设施调查记录参见表 B.4。
6.2.3 环境保护目标的调查
6.2.3.1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
位置、范围、保护级别、保护对象、保护要求、与项目的相对方位和距离等;评价范围环境敏感区调查
记录表参见表 B.6。
6.2.3.2 永久基本农田、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重要水生生物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水
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的位置、范围、保护级别、保护对象、保
护要求、与项目的相对方位和距离等。
6.2.3.3 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的人口数量、饮用水源、
与项目的相对方位及距离;重点关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可能涉及环保搬迁的居民情况,声环境保
护目标的名称、户数、建筑物层数和建筑物数量。评价范围环境敏感点调查记录表参见表 B.5。
6.2.3.4 文物保护单位的位置、范围、保护级别、保护对象、保护要求、与项目的相对方位和距离等。
6.2.4 周围其他环境现状调查
6.2.4.1 周边主要地形、地貌。
6.2.4.2 周边水文:
—— 周边地表河流/水库/湖泊:名称、流向、水文参数、取水口位置、排污口位置、水坝等水工构
筑物位置、与项目相对位置关系;此外还应调查地表河流/水库/湖泊渔业养殖区位置、养殖种
类、规模、范围等。其他地表河流/水库/湖泊具体调查范围、调查时期、调查要求根据 HJ 2.3
进行;
—— 周边地下河、泉眼、天窗露头等位置、大小、水文参数等,必要时可以委托水文地质勘查单位
进行深入调查。
6.2.4.3 项目场地及周边土地利用情况、土壤类型、土壤结构、土壤质地等。
6.2.4.4 项目场地及周边动植物情况。
4
T/GXAS 369—2022
6.2.5 评价范围的污染源调查
6.2.5.1 排放有毒有害废气污染物的项目,根据项目影响程度调查周边食品、医药等需要特殊关注的
敏感企业的情况:企业名称、与项目的方位及距离、主要产品、规模等。排放有毒有害废气污染物项目
周边敏感企业调查记录表参见表 B.7。大气环境评价范围内排放同类污染物的企业名称、建设规模、主
要产品、企业的位置、可能排放的污染物类型、可能排放的污染物排放量等。评价范围内项目周边在建、
拟建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参见表 B.8。
6.2.5.2 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内应详细调查与项目排放污染物同类的,或有关联关系的已建项目、在
建项目、拟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等污染源,重点关注污染源名称、位置、排污规模、污染
物排放量等。
6.2.5.3 声环境评价范围内已建、在建、拟建的主要声源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及相应的噪声级、噪
声特性等。
6.2.5.4 土壤环境评价范围与项目产生同种特征因子或造成相同土壤环境影响后果的污染源改扩建的
污染影响型项目的位置、规模、污染物排放情况;当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二级的,应对现有工程的土
壤环境保护措施情况进行调查,并重点调查主要装置或设施附近的土壤污染现状。
6.2.5.5 生态环境需调查项目永久占用或施工临时占用区域是否分布有重要物种及重要生境。
7 监测方案
基于现场调查情况和项目建设特点,根据HJ 2.2、HJ 2.3、HJ 2.4、HJ 610、HJ 964等相关环境影
响评价技术导则和监测技术规范等要求编制项目环境现状监测方案,并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环境质量现
状监测。
5
T/GXAS 369—2022
附 A A A
录
(资料性)
资料清单核对表
表A.1给出了资料清单核对表。
表A.1 资料清单核对表
项目 电子版/纸质版 备注
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相关文件
项目选址意见书
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拟建项目主
要原料成分分析单
小试和中试实验数据、成果
涉及新工艺、新技 术的项目 鉴定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其它相同或相近工
艺项目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
污染源监测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
建设单位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 及其验收批复或验收意见
排污许可证(正副本)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报告
改、扩建项目还需 收集现有项目 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
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环保制度文件、环境应急预
案
项目固体废物性质鉴别报告
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委
外处置协议
地方环境保护法律和规范
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地方环境保护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部 门 地方环境功能区划文件(水、气、声、生态)
涉及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评价区域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数据
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审查意见(入驻园区项
目)
改扩建项目历史环保投诉情况、环保问题
6
T/GXAS 369—2022
表 A.1 资料清单核对表(续)
项目 电子版/纸质版 备注
自然资源与规划 建设局 区域城市/城镇总体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
工业园区管理委 员会 规划文件
入驻企业资料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情况、环保合法手续文 件
公共管廊建设情况/运行情况、环保合法手续文 件
同意项目建设相关文件(依项目需要)
周围机场净空要求(依项目需要)
如项目未入驻园区则在当地政府相关管理部门 收集以上资料
其它 属于过剩产能的项目,产业政策主管部门出具的 项目产能核准文件或产能置换文件
涉及的风景名胜区相关资料(风景名胜区管理机 构)
涉及的自然保护区相关资料(自然保护区管理机 构)
涉及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相关资料(文物 局)
涉及的海洋特别保护区相关资料(海洋局)
涉及的永久基本农田相关资料(自然资源与建设 局、农业主管部门)
涉及的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 地、天然林相关资料(林业局、草原局)
涉及的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生长繁殖地相关资料(林业局)
涉及的重要水生生物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 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相关资料(渔业渔政管 理局)
涉及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相关资料(水行政主 管部门)
涉及的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相关资料(林业主管 部门)
涉及的封闭及半封闭海域相关资料(海洋局)
占用环境敏感区的项目,地方人民政府或敏感区 主管理部门出具的项目选址建设意见
拟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接收证明(纳污污水处 理厂)
区域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单位)
供热企业的供热协议(供热企业)
7
T/GXAS 369—2022
附 B B B
录
(资料性)
调查记录表
表B.1给出了现场调查方法—走访记录表,表B.2给出了项目场地调查记录表,表B.3给出了改、扩
建项目现有工程调查记录表,表B.4给出了依托基础设施调查记录表,表B.5给出了评价范围环境敏感点
调查记录表,表B.6给出了评价范围环境敏感区调查记录表,表B.7给出了排放有毒有害废气污染物项目
周边敏感企业调查记录表,表B.8给出了评价范围内项目周边在建、拟建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表B.1 现场调查方法—走访记录表
序号 问答
1 问:请问村子名称是?
答:
2 问:请问村子居民总共人口数有?
答:
3 问:请问当地饮用水是喝自来水还是井水?
答:
4 问:请问当地农作物以种植什么为主?
答:
5 问:请问当地是否还有水井存在?
答:
6 问:请问当地是否有饮用水源保护区?
答:
7 问:请问周边都有哪些河流?都是从哪流出,流到哪里去?
答:
8
T/GXAS 369—2022
表B.2 项目场地调查记录表
项目名称
项目中心坐标
项目用地现状
项目区域地形地貌、植 被
项目四至情况
项目建设情况(是否未 批先建) 口是(已建 ); 口否
照片 (项目厂界东面) (项目厂界南面)
(项目厂界西面) (项目厂界北面)
9
T/GXAS 369—2022
表B.3 改扩建项目现有工程调查记录表
项目名称
项目中心坐标
现有工程工艺流程及产污节 点
原辅材料及堆放场地 原辅材料 数量 堆放场地
环保设施与环评批复的对比 情况 环保措施 环评批复环保措施 变化情况
废气
废水
噪声
固 废 一般固 废
危险废 物
存在的环境问题
10
T/GXAS 369—2022
表B.4 依托基础设施调查记录表
项目名称
园区污水处理厂 位置(附 GPS 坐标)
处理工艺
处理废水的类别
设计规模(m 3/d)
实际生产规模(m 3/d)
管网建设情况
纳管标准
污水处理标准
排污口坐标
纳污河流
纳污水体环境功能
排水管网 建设情况
走向
管径
负荷
固废处理场 位置(附 GPS 坐标)
设计规模及处理种类
实际处理规模及处理 种类
处置工艺
供热 位置(附 GPS 坐标)
建设情况
设计规模(蒸汽供应 量、温度、压力等)
实际生产规模(蒸汽供 应量、温度、压力等)
管网建设情况(附拐点 GPS 坐标)
11
T/GXAS 369—2022
表B.5 评价范围环境敏感点调查记录表
项目名称
项目中心坐标
序号 敏感目标 与项目相对方位及距离 人口 饮用水源 地下 水井 周边环境(农田、旱地、 植被类型等)
相对方位 距离
12
T/GXAS 369—2022
表B.6 评价范围环境敏感区调查记录表
项目名称
项目中心坐标
序号 饮用水水源保护 区、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等 位置 范围 保护级别 保护目标 保护要求
表B.7 排放有毒有害废气污染物项目周边敏感企业调查记录表
项目名称
项目中心坐标
序号 企业名称 与项目的方位及距离 主要产品 规模
方位 距离(m)
13
T/GXAS 369—2022
表B.8 评价范围内项目周边在建、拟建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序 号 企业名称 相对项目的位置和距离 产品 可能排放的污染物 备注
位置 距离 种类 排放量
废水 废水量 m 3/a
COD t/a
氨氮 t/a
总磷 t/a
总氮 t/a
废气 有组织 排放 废气量 m 3/a
二氧化硫 t/a
氮氧化物 t/a
颗粒物 t/a
挥发性有机物 t/a
重金属 t/a
其他特征污染物 t/a
无组织 排放 二氧化硫 t/a
氮氧化物 t/a
颗粒物 t/a
挥发性有机物 t/a
重金属 t/a
其他特征污染物 t/a
固废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t/a
危险废物 t/a
生活垃圾 t/a
14
T/GXAS 369—2022
参 考 文 献
[1] HJ 2.1—201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2] HJ 130—2019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3] HJ 338—201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团体标准
工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调查操作指南
T/GXAS 369—2022
广西标准化协会统一印制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