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91.200
北 京 市大 兴 区建 设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P 00
T/DXJSXH 0001—2024(代替)
T/DXJSXH 0001—2023
大兴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绿色安全施工标准
The green and safety construction standard
of the old residential area project in Daxing District
2023-04-28 发布
2023-05-04 实施
北 京 市 大 兴 区 建 设 协 会 发 布
关于发布北京市大兴区建设协会团体标准《大兴区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绿色安全施工标准》的公告
京大建协[2023]001 号
现批准《大兴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绿色安全施工标准》为北京市大兴区建设协会团体标
准,编号为 T/DXJSXH 0001-2023,自 2023 年 05 月 04 日实施。
本标准公开出版发行。
北京市大兴区建设协会
2023 年 04 月 28 日
前
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
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推动构建“纵
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大
兴区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本标准根据大兴区建设协会关于《大兴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绿色安全施工标准〉团体标准立项的
公告》,文件编号-(兴建协发【2022】017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
验,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兴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绿色安全施工标准》(标准编号 T/DXJSXH0001-2023)。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安全管理;5.现场安全防护;6.临
时用电;7.拆除作业;8.施工机械;9.消防保卫;10.环境与卫生;11.场容场貌;12 绿色施工。
本标准的技术内容是在总结施工过程经验基础上,针对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特点,规范了大兴区老
旧小区改造工程绿色、安全施工各项管理规定及技术要求,为科学合理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施工安全,
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环境,保障施工人员及居民的健康、安全提供标准依据。
本标准由北京市大兴区建设协会负责管理与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发送至协会邮
箱 dxjsxh@126.com。
本标准主编单位:北京市大兴区建设协会
北京市大兴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大兴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万兴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大唐首邑建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兴建精筑建设工有限公司
北京市迪安芃通装饰装潢有限责任公司
本 标 准 主 编:张青松
王 颖 李明珠
本 标 准 副 主 编 :任书华
王 军 赵文娟 李 恒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排名不分先后)
臧洪全
丁毅涵 张朝阳 杨 顺 张 晶 岳建伟 张 骏
于光卫
杨轶茗
尤树华 王晓芳 马谙娆 鲍芊颖 李 娜 张 泰
雷少鹏 马桂彬 李燕敏 孟 迪 张 阔 郭彦锁
刘
微 王 亮 牛雨田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袁勇军
董清崇 吉祖友 全立承 朱 杰
目
次
1
总
则 ........................................................................ 1
2
术
语 ........................................................................ 2
3
基本规定 ...................................................................... 3
4
安全管理 ...................................................................... 5
4.1
机构与制度建设管理 ...................................................... 5
4.2
人员管理 ................................................................ 5
4.3
危大工程管理 ............................................................ 6
5
现场安全防护 .................................................................. 7
5.1
落地式脚手架作业防护 .................................................... 7
5.2
高处作业吊篮防护 ....................................................... 11
5.3
有限空间作业防护 ....................................................... 13
5.4
临边、洞口防护 ......................................................... 14
5.5
高处作业防护 ........................................................... 15
5.6
既有设施和建筑保护 ..................................................... 15
6
临时用电 ..................................................................... 17
7
拆除作业 ..................................................................... 18
8
施工机械 ..................................................................... 19
8.1 起重吊装机械 ............................................................ 19
8.2
非道路移动机械 ......................................................... 20
8.3
移动式升降作业平台 ..................................................... 20
8.4
其他机具 ............................................................... 21
9
消防保卫 ..................................................................... 22
9.1
消防管理 ............................................................... 22
9.2 保卫管理 ................................................................ 23
10
环境与卫生 .................................................................. 25
11
场容场貌 .................................................................... 26
12
绿色施工 .................................................................... 27
12.1 环境影响 ............................................................... 27
12.2 资源节约 ............................................................... 28
引用标准名录 .................................................................... 30
条文说明 ........................................................................ 31
1
总则 ......................................................................... 31
2
术语 ......................................................................... 32
3
基本规定 ..................................................................... 33
4
安全管理 ..................................................................... 35
4.1
机构与制度建设管理 ..................................................... 35
4.2
人员管理 ............................................................... 36
4.3 危大工程管理 ............................................................ 36
5
现场安全防护 ................................................................. 37
5.2
高处作业吊篮防护 ....................................................... 37
5.3
有限空间防护 ........................................................... 37
6
临时用电 ..................................................................... 38
7
拆除作业 ..................................................................... 39
8
施工机械 ..................................................................... 40
8.1
起重吊装机械 ........................................................... 40
8.2
非道路移动机械 ......................................................... 41
8.3
移动式升降作业平台 ..................................................... 42
9
消防保卫 ..................................................................... 43
11
场容场貌 .................................................................... 44
12
绿色施工 .................................................................... 45
Contents
1
General Rules ................................................................. 1
2
Professional Term ............................................................. 2
3
The Basic Regulations ......................................................... 3
4
Safety Management ............................................................. 5
4.1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for Institution & System ........................ 5
4.2
Personnel Management .................................................... 5
4.3
Management of Hazardous & Serious ....................................... 6
5
Safety Protection for Construction Site ....................................... 7
5.1
Floor Scaffolding Working Protection .................................... 7
5.2
High-altitude Operation Protection by Hanging Basket ................... 11
5.3
Limited Space Working Protection ....................................... 13
5.4
Safety Protection for Nearby Areas & Construction Hole ................. 14
5.5
High-altitude Operation Protection ..................................... 15
5.6
Existing Infrastructure & Building Protection .......................... 15
6
Temporary Electricity ........................................................ 17
7
Demolition Working ........................................................... 18
8
Construction Machinery ....................................................... 19
8.1
Hoisting Machinery ..................................................... 19
8.2
Mechanical Equipment Moving by Non-road ................................ 20
8.3
Movable Lifting Platform ............................................... 20
8.4
Other Machinery & Tools ................................................ 21
9
Fire Security Protection ..................................................... 22
9.1
Fire Management ........................................................ 22
9.2
Security Management .................................................... 23
10
Environment & Hygiene ....................................................... 25
11
Appearance of Construction Site ............................................. 26
12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 27
12.1 Environment Impacting .................................................. 27
12.2 Resources Conservation ................................................. 28
List of Referenced Standards .................................................... 30
Statement of the Provisions ..................................................... 31
1
General Rules ................................................................ 31
2
Professional Term ............................................................ 32
3
The Basic Regulations ........................................................ 33
4
Safety Management ............................................................ 35
4.1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for Institution & System ....................... 35
4.2
Personnel Management ................................................... 36
4.3
Management of Hazardous & Serious ...................................... 36
5
Safety Protection for Construction Site ...................................... 37
5.2
High-altitude Operation Protection by Hanging Basket ................... 37
5.3
Limited Space Working Protection ....................................... 37
6
Temporary Electricity ........................................................ 38
7
Demolition Working ........................................................... 39
8
Construction Machinery ....................................................... 40
8.1
Hoisting Machinery ..................................................... 40
8.2
Mechanical Equipment Moving by Non-road ................................ 41
8.3
Movable Lifting Platform ............................................... 42
9
Fire Security Protection ..................................................... 43
11
Appearance of Construction Site ............................................. 44
12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 45
1
总
则
1.0.1
为进一步规范大兴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绿色、安全施工各项工作,保护环境,保障
施工人员及居民的健康、安全,依据国家及北京市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大兴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绿色、安全施工管理。
1.0.3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绿色、安全施工除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
术
语
2.0.1
老旧小区:城市或县城(城关镇)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基础设施老化、
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含单栋住宅楼)。
2.0.2
老旧小区改造:小区内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以及建筑物屋面、外墙、楼梯等
公共部位维修;环境及其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小区内建筑节能改造、楼栋加装电梯;公共服
务设施配套建设及其智慧化改造等的施工。
2.0.3
危大工程:是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导致人员群死群
伤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分部分项工程。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简称。
2.0.4
带户施工:居民正常居住、生活条件下的改造施工。
2.0.5
入户调查:携带有效证件及调查表,采取入户的形式,逐户、逐项与住户沟通项目
建设情况,了解居民诉求,辨识施工安全因素,并宣传安全注意事项等。
2.0.6
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指用于施工现场内的燃油驱动运输机械、施工机具。
2.0.7
绿色施工:工程建设中,在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
理和技术进步,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
响,实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保护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2
3
基本规定
3.0.1
建设单位作为改造工程项目实施主体,应承担工程安全生产首要责任。统筹施工安
全、消防安全、居民生活安全、绿色施工等各项工作。
3.0.2
建设单位应依法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居民情况、既有建筑情况、改造范围、周
边环境、小区内及周边市政管线排布情况等资料。
3.0.3
改造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各参建单位向项目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和社区报到,建立与社区居民沟通协调机制,共同建立项目治理机制,落实各工序公示制度。
3.0.4
建设单位在编制工程概算时,应确定建设工程绿色、安全生产所需费用。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及时支付绿色施工、安全施工措施费,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相关措施。
3.0.5
设计单位应履行设计安全生产责任,设计前开展入户调查,在全面掌握改造房屋建
筑、结构、室内外管线布置等现状基础上进行设计。
3.0.6
设计单位应在设计文件中注明涉及危大工程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及其他特殊情况,提
出保障工程环境安全和施工安全的意见,必要时进行专项设计。
3.0.7
监理单位应履行绿色、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实际情况,制定
并落实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
3.0.8
施工单位应严格履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
责任人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3.0.9
施工单位应进行现场勘察、入户调查,充分了解居民需求后制定相应的绿色、安全
施工措施,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实际情况组织全面实施。
3.0.10
施工单位应针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特点制定绿色、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编制资
金投入及使用计划,建立资金使用台账,留存相关资料。
3.0.11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绿色、安全施工应结合工程特点、小区实际情况、交通条件、
居民出行等方面分别单独成章,并编制专项方案。
3.0.12
施工单位应强化资料管理,绿色、安全施工过程技术资料应及时收集归档。并与各
专业单位、劳务单位签订绿色、安全生产协议。
3
3.0.13
参建各方应结合改造工程特点积极主动采取信息化管理方式,采用物联网智能技术
及相应设备,推进智慧增绿和智慧创安工作。
3.0.14
参建各方按要求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测评工作,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
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3.0.15
老旧小区改造应优先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提高项目绿色安全管理
水平。
4
4
安全管理
4.1
机构与制度建设管理
4.1.1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施工
管理目标,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4.1.2
施工单位应针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特点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4.1.3
施工单位应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分级进
行安全技术交底,编制人员应参与安全技术交底。
4.1.4
施工单位应为从业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作业人员在作业时正确使
用,劳动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4.1.5
施工单位应实施安全风险识别和分级管控,依据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成果,制定相
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4.1.6
施工单位应建立应急值班制度,配备应急值班人员,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
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并及时更新和补充。
4.1.7
施工单位应落实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制定工程项目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计划,每日对施工现场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应明确整改责任人、措施、时限,
并进行复查。
4.2
人员管理
4.2.1
施工单位应组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总承包单位、专业承包单
位和劳务分包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成。
4.2.2
施工单位应按规定配备相应数量和相关专业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老旧小区改
造项目包含多个小区时,应明确每个小区的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
4.2.3
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经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
力考核合格,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4.2.4
特种作业人员应经相应主管部门考核合格,依法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书,且证书在
有效期内。
5
4.3
危大工程管理
4.3.1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开展危大工程识别工作,填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汇
总表》。
4.3.2
危大工程施工前应组织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
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并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加盖执业印章后方可实施。
4.3.3
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由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
进行论证。专家论证会后,应形成论证报告。
4.3.4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公告危大工程名称、施工时间和具体责任人员,并
在危险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3.5
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者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方
案交底。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由双方和项目专职安全生产
管理人员共同签字确认。
4.3.6
施工单位应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安全巡视,危大工程施
工期间,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在现场监督。
4.3.7
对于按照规定需要验收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
后,应在施工现场明显位置设置验收标识牌,公示验收时间及责任人员。
6
5
现场安全防护
5.1
落地式脚手架作业防护
5.1.1
脚手架搭设前应对小区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及各类电力、燃气、供排水管线进行排查,
提前制定防护措施,保障既有建筑和管线安全。
5.1.2
脚手架搭设应按规范和方案要求做好基础处理,脚手架基础遇下沉式花园、窗井、
树木等特殊部位,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5.1.3
对搭设在地下室顶板等建筑结构上的脚手架,应对支撑架体的建筑结构进行承载力
验算,当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时,应采取可靠加固措施。
5.1.4
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开挖脚手架基础下的设备基础或管沟时,应对脚手架采取加
固措施。
5.1.5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1
落地式脚手架立杆基础应铺设垫板或底座,且有排水设施,其底面标高宜高出自然
地坪 50~100mm,垫板厚度不小于 50mm,单块垫板上应设不少于 2 根立杆;
2
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单根杆长度不应小于 3 跨;
3
脚手架底部立杆应设置纵向和横向扫地杆,横向水平杆在纵向水平杆下,纵向扫地
杆应连续设置,钢管中心距立杆底端不应大于 200mm;
4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
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
1/3;
5
脚手架应在外侧面全立面设置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剪刀撑跨度应为 4~6 跨,
且应在 6~9m 之间,斜杆与水平面夹角应为 45°~60°,剪刀撑与立杆交叉处应用扣件连
接;
6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7
脚手架顶端外排立杆宜高出改造楼体女儿墙上端 1m,坡屋面结构宜高出檐口上端
1.5m;
7
8
作业层脚手板应满铺,且铺稳、铺实,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距墙面间距
不得大于 200mm。操作面外侧应设一道护身栏杆和高度不小于 180mm 的挡脚板;
9
脚手板应铺在 3 根以上的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 2m 时,可采用 2 根横向
水平杆支撑,脚手板两端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固定;
10
脚手板伸出横向水平杆以外的部分不应大于 200mm。
图 5.1-1 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各杆件位置示意
1-外立杆 2-内立杆 3-横向水平杆 4-纵向水平杆 5-栏杆 6-挡脚板 7-直角扣件 8-旋转扣
件 9-连墙件 10-横向斜撑 11-主立杆 12-副立杆 13-抛撑 14-剪刀撑 15-垫板 16-纵向扫
地杆 17-横向扫地杆
5.1.6
安全网搭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安全网材质、规格、物理性能、耐火性、阻燃性应满足现行标准的规定;
2
密目式安全立网应设置在脚手架外侧立杆内测,并应用专用绑绳固定,与脚手杆紧
密连接。搭设时,每个开眼环扣应穿入系绳,系绳应绑扎在支撑架上,间距不得大于 450mm。
相邻密目网间应紧密结合或重叠。
5.1.7
脚手架搭设高度在 6m 以下时,可采用加抛撑的方法保持架体临时稳定,抛撑应采用
通长杆件,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脚手架上,与地面的倾角应在 45°~60°之间,连接点中
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300mm。
8
图 5.1-2 抛撑设置示意图
5.1.8
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及构造应满足方案及规范要求,且应符合以下要求:
1
连墙件应采用能承受压力和拉力的刚性构件,并应与工程结构和架体连接牢固;
2
应优先利用改造楼体门窗洞口设置拉结点;
图 5.1-3 连墙件与门窗洞口拉结示意图
9
3
外墙采用膨胀螺栓做为连墙件进行固定的,螺栓数量及锚固强度应满足方案要求;
图 5.1-4 连墙件膨胀螺栓固定示意图
4
连墙点的水平间距不得超过 3 跨,竖向间距不得超过 3 步,连墙点之上架体的悬臂
高度不应超过 2 步;
5
在架体的转角处、开口型脚手架的端部应增设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
建筑物的层高,并且不应大于 4m;
6
连墙件应与内排立杆连接,且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300mm。
5.1.9
脚手架 1.2m 以下部位应采用不燃材料做硬防护措施,并安装牢固。
5.1.10
当脚手架作业层边缘与墙体结构外表面距离大于 150mm 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5.1.11
马道首层进出口应设置带锁固定防护门,屋面出入口应设置锁闭措施,非作业时间
应上锁。
5.1.12
安全通道入口处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和应急照明设施。
5.1.13
临近道路的脚手架体应设置反光标识或夜间警示灯,设置高度范围为 1.0m~1.5m。
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