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T/GXAS 702-2024 鳄蜥个体识别技术规程

T/GXAS 702-2024 鳄蜥个体识别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67.1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15:51:35



相关搜索: 技术规程 识别 个体 gxas

内容简介

T/GXAS 702-2024 鳄蜥个体识别技术规程 ICS 07.080
CCS B 65 体 GXAS 准
团 标
T/GXAS 702—2024
鳄蜥个体识别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2024 - 04 - 11 发布
2024 - 04 - 17 实施
广西标准化协会 发 布
T/GXAS 702—2024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个体编号 ........................................................................... 1
5 识别数据采集 ....................................................................... 1
6 建立个体档案库 ..................................................................... 2
7 个体识别 ........................................................................... 2
8 档案管理 ........................................................................... 2
附录 A(资料性) 鳄蜥个体型值特征表 ................................................... 3
参考文献 .............................................................................. 4
I
T/GXAS 702—2024


本文件参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师范大学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渌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云林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广东曲江
罗坑鳄蜥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广州林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
西壮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广西
七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广西珠委南宁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振兴、武正军、梁永延、何南、陈泽柠、王波、韦志成、秦旭东、陈敏灵、
阳春生、农丽薇、林国良、黄恒连、刘海洋、李震、李钰艳、韦晓、杨海菊、丁冬静、韦锋、吴林芳、
汤欣、韦绍干、李福文。
II
T/GXAS 702—2024
鳄蜥个体识别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鳄蜥个体识别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个体编号、识别数据采集、建立个体档案库、
个体识别的操作指示,描述了个体识别过程信息的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人工养殖、野生成体鳄蜥的个体识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鳄蜥个体识别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通过观察鳄蜥尾纹,判断前后两次或多次出现的鳄蜥是否属于同一个体的认识过程。
3.2
尾纹 tail pattern
鳄蜥尾巴腹面黑白相间的宽横纹。
4 个体编号
4.1.1 个体编号应保证唯一,无重复。
4.1.2 编号宜采用“行政监测单元+种源+年份+序号+性别”组合:
—— 行政监测单元:鳄蜥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
—— 种源:野生,01;人工饲养,02;人工饲养非本地种源,03;
—— 日期:首次采集日期,以 8 位数计;
—— 序号:序号为 4 位数编号 0001~9999;
—— 性别:雄性:M;雌性:F;性别不明:U。
示例1:
罗坑监测单元 2023 年 5 月 7 日野外采集第一尾成体雄性,编号为:44022101202305070001M。
示例2:
罗坑鳄蜥研究中心人工饲养本地种群2023年5月7日新生一尾雌性个体,编号为:44020502202305070001F。
5 识别数据采集
5.1
采集部位
鳄蜥后肢基部至尾末端的腹面。
5.2
采集方式
鳄蜥个体的尾部腹面朝上,平放在白色背景板上,用数码相机、手机拍照采集。
5.3
拍照要求
应符合以下规定:
—— 尾部腹面花纹图像光照均匀,无过度曝光;
—— 尾部腹面花纹图像清晰完整,不应存在遮挡;
—— 拍照时放置统一规格专用尺子作为参照物;
1
T/GXAS 702—2024
—— 在相对统一的背景下拍照;
—— 使用水印拍照,水印内容包括拍摄时间和个体编号;
—— 拍照应大于 2
000 万像素。
6 建立个体档案库
要求如下:
—— 档案类型包括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
—— 电子文件夹和纸质档案盒以鳄蜥的“个体编号”命名,鳄蜥不同时期尾纹图像名称采用“拍
摄时间+个体编号”组合命名;
—— 档案内容包括鳄蜥个体型值特征表(见附录 A)和鳄蜥尾纹图像,电子档案存入电子文件夹,
纸质档案存入纸质档案盒中。
7 个体识别
7.1
通过鳄蜥尾纹进行鳄蜥个体识别。
7.2 见到鳄蜥个体时,采集尾纹图片与档案库中的图片进行对比,确定是否为档案库鳄蜥个体。档案
库中没有尾纹信息的鳄蜥个体,按第 5 章规定要求采集识别数据,按第 6 章规定要求建立识别档案后存
入识别档案库。
8 档案管理
8.1
当个体鳄蜥发生以下变化时,应更新个体档案:
—— 因相互打斗造成尾部损伤、断尾或再生尾;
—— 幼体鳄蜥因身体生长尾纹发生变化。应建立档案审核、借阅、保密和销毁制度。
8.3 应设立专门档案柜及专门档案管理人员,及时整理相应的归档材料,注明归档材料负责人、归档材
料内容和归档时间,档案长期保存。
2
T/GXAS 702—2024
附 录 A
(资料性)
鳄蜥个体型值特征表
鳄蜥个体型值特征表见表A.1。
表A.1 鳄蜥个体型值特征表
个体编号 采集 地点 养殖 池号 号测定日期 性别 年龄 体温 ℃ 头长 头宽 头体长 尾长 体宽 尾基宽 体长 后肢长 前肢长 重量 继生尾长 父本 母本 编号 子代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g mm 编号
备注














注1:年龄,成体:A;亚成体:S;幼体:L。 注2:体温,用数字温度仪测定泄殖腔温度。 注3:子代,人工饲养母系种源繁育的后代,以罗马数字标记。 注4:备注,记录尾部损伤或断尾,断肢或断情况。
3
T/GXAS 702—2024
参 考 文 献
[1] 王振兴.给鳄蜥制作“身份证”[J].生命世界,2011,(12):50-5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团体标准
鳄蜥个体识别技术规程
T/GXAS 702—2024
广西标准化协会统一印制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上一章:T/GXAS 704-2024 鳄蜥人工饲养技术规程 下一章:T/GXAS 701-2024 人工繁育鳄蜥放归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T/GXAS 704-2024 鳄蜥人工饲养技术规程 T/GXAS 701-2024 人工繁育鳄蜥放归技术规程 T/GXAS 703-2024 鳄蜥及其栖息地监测技术规范 SF/Z JD0105012-2018 个体识别技术规范 SF∕Z JD0105012-2018 个体识别技术规范 SF/T 0130-2023 同卵双生子个体识别技术规范 DB64/T 702-2024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GA/T 2086-2023 法庭科学 齿科影像个体识别特征分类与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