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T/JAIE 002-2024 江苏省国有企业ESG评价指南

T/JAIE 002-2024 江苏省国有企业ESG评价指南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7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15 15:55:27



相关搜索: 指南 esg 江苏省 国有企业 评价

内容简介

T/JAIE 002-2024 江苏省国有企业ESG评价指南 团 体 标 准
T/JAIE 002-2024
江苏省国有企业 ESG 评价指南
ESG Evaluation Guidelines for State-owned Enterprises of Jiangsu Province
2024-07-20 发布 2024-08-01 实施
江 苏 省 工 业 经 济 联 合 会 发 布
T/JAIE 002-2024
目 次
前 言 .................................................. II
引 言 .................................................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评价原则.......................................................... 3
5 通用要求.......................................................... 4
6 评价指标体系...................................................... 4
7 评价方法与评价组织................................................ 9
8 评价程序.......................................................... 9
9 评价结果.......................................................... 9
附录 A(规范性)江苏省国有企业 ESG 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分方法 ......... 11
附录 B(规范性)江苏省国有企业 ESG 评价的重点关注事项 ............... 28
参考文献........................................................... 29
I
T/JAIE 002-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则起草。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参考相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
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文件。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工业经济联合会提出并归口解释,随着江苏省国有企业 ESG 评价实践
的发展适时予以修订。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江苏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江苏省国有企业发展改革研究会、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设备
成套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员:马文杰、范
祥、、陶 魄、、勤波、、黄 旭、、张 柯、、孜勤波、
秦本杰、林
辉、、刘 涛、、学学、、朱 迅、、钱 勇、、峻峰、、孜才、、吴 涛、、晨峰、、
张 昕、张 慧、王景炎、蒋冠祯、李莫迟、庞欢榕
II
T/JAIE 002-2024
引 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碳达、、碳中和战略、国务院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
作方案》的部署要求,推动江苏省国有企业在服务国家战略、绿色转型、建设现代化产业
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加快新质生产力形成,促进高质量发
展,制订本标准。
本文件旨在构建一套更加适合我国国有企业的 ESG 评价体系,充分体现国际化与本土
国有企业特色。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主流的 ESG 评价体系,参考国务院国资委《央企控股
上市公司 ESG 专项报告编制研究》文件,将基础披露指标全部纳入指标体系,并适当选取
适合江苏省国有企业特点的建议披露指标,构建兼具国际化与本土特色的江苏省国有企业
ESG 评价标准。
本文件指标体系中的基础披露指标,主要基于中国证监会、生态环境部、各大交易所
等相关部门政策文件及多项国家标准中有关 ESG 的要求,是对企业披露 ESG 信息的强制
性要求。
本文件指标体系中的建议披露指标,主要吸收了 GRI(全球报告倡议组织)、TCFD
(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SDGs(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ISO(国际标准化
组织)等国际通用标准对 ESG 的要求,为企业循序渐进深化 ESG 信息披露提供引领。
本文件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服务江苏省国有企业打造新
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江苏省政府管理及引导江苏国有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
力抓手,为国内及国际投资者投资国有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为江苏省国有企业提升 ESG 表
现提供专业参考。
III
T/JAIE 002-2024
江苏省国有企业 ESG 评价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明确了江苏省国有企业 ESG 评价的基本原则、通用要求和指标评价体系。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的国有企业,并作为企业 ESG 评价标准或总体要求。本文件也适
用于企业自评、第三方独立机构验证和评价,适用于企业进行 ESG 表现的管理与提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
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36600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12454 光环境评价方法
GB/T 18916 (所有部分)取水定额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Z 19579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
GB/T 19580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1
T/JAIE 002-2024
GB/T 26317 公司治理风险管理指南
GB/T 32150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GB/T 33760 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通用要求
GB/T 33761 绿色产品评价通则
GB/T 36000 社会责任指南
GB/T 39604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HJ 2035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
DB32/404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是影响投资者决策以及
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
3.2、环境(Environmental)
企业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来源:GB/T 24001-2016,3.2.1]
3.3、社会(Social)
企业通过透明和合乎道德的行为,为其决策和活动对社会的影响而担当责任。这些行
为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成员的健康和社会的福祉。
[来源:GB/T 36000-2015,3.16,有修改]
3.4、治理、(Governance)、
在企业的经营中实行的管理和控制系统,包括批准战略方向、监视和评价高层领导绩
效、财务审计、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等活动。
[来源: GB/T 19580-2012,3.5]
3.5、利益相关方(Stakeholder)
2
T/JAIE 002-2024
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中,任何可能受到企业决策与活动的影响,或可能影响企业决策
与活动的各利益个体或群体。
[来源:GB/T 36000-2015,3.13,有修改]
3.6、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来源:GB/T 36000-2015,3.11]
3.7、国有企业(State-owned Enterprise)
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
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所监管的企业
本级及其逐级投资形成的企业。
[来源:《国有企业境外投资财务管理办法》财资〔2017〕24 号,第二条]
4 评价原则
4.1、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原则
本文件的编制,一方面充分体现国际化并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本土国有企
业的特色,在两者基础之上,构建一套兼具国际化与本土特色的国有企业 ESG 评价体系团
体标准。
4.2、可行性原则、
国有企业 ESG 评价体系必须合理设计结构和指标、多渠道收集底层数据,同时控制评
估成本。
4.3、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主要体现在指标设立和评估流程两方面。方法选择、指标赋权时需要保持客观
性,从流程制度上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 ESG 评级的客观性。
4.4、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要求同一行业下不同企业的 ESG 评级结果可比,对比结果能反映企业之间在环
境、社会、治理方面表现的差异。此外,可比性还要求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的 ESG 评级可
比,有助于利益相关方关注标的主体的持续 ESG 表现。
4.5、系统整合与行业适用相结合原则
3
T/JAIE 002-2024
在不同行业背景下,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灵活运用和调整 ESG 管理体系和标
准,以促进企业 ESG 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4.6、先进示范与创新进程相结合原则
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借鉴和采用国际上成熟的 ESG 标准和最佳实践,还要根据国内
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探索和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模式和解决方案。
5 通用要求
企业制定 ESG 愿景和发展战略,建立治理架构,识别及评估 ESG 风险(机遇)并制定
措施,采取新技术、新方法、新机制、新模式,高效推进 ESG 实施,系统评估 ESG 成效,
识别改进和创新机会,确保持续推动企业、行业和区域的 ESG 水、整体提升。
6 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件中的 ESG 评价指标体系从环境、社会、治理三个范畴对企业进行评价,评价指
标由定量评价指标和定性评价指标组成,为了方便企业自评,本文件针对指标体系的各级
指标给出预设权重。为体现对环境维度的重视,环境、社会、治理预设权重为 4:3:3,
具体指标说明及评分方法详见附录 A。
6.1、环境范畴
环境范畴涉及污染防治、资源消耗、气候变化、资源与环境管理制度措施、环境投融
资、绿色技术共 6 个一级指标。
污染防治指标
a)废水
b)废气
c)固体废物
d)光污染
e)噪声污染
资源消耗指标
a)水资源
4
T/JAIE 002-2024
b)能源
气候变化指标
a)温室气体排放
b)减排管理
c)环境权益交易
d)气候风险管理
资源与环境管理制度措施指标
a)低碳发展战略
b)资源管理措施
c)节能降碳考核
d)绿色环保行动
e)绿色低碳认证
f)环境风险应对
环境投融资指标
a)环境融资
b)环境投资
绿色技术指标
a)绿色技术专利
6.2、社会范畴
社会范畴涉及员工权益、社会贡献、产品与服务管理、供应链安全与管理、信息与数
据安全、社会应急管理和可持续投资共 7 个一级指标。
员工权益指标
a)员工招聘与就业
b)员工薪酬与福利
c)员工民主管理
d)员工健康与安全
e)员工发展与培训
f)员工满意度
g)荣誉及获奖
5
T/JAIE 002-2024
社会贡献指标
a)税收贡献
b)新质生产力
c)服务国家战略
d)社会公益
e)社区影响力
产品与服务管理指标
a)产品安全与质量
b)客户服务与权益
c)创新发展
供应链安全与管理指标
a)供应链管理
b)供应商管理
信息与数据安全指标
a)信息与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b)信息与数据安全认证
c)客户隐私保护
社会应急管理指标
a)社会应急事务管理体系
可持续投资指标
a)可持续投资管理体系
b)可持续投资认证与承诺
c)可持续投资影响力
6.3、治理范畴
治理范畴涉及治理策略与组织架构、管理层与董事会、投资者关系管理与股东权益、
所有权与控制权、债权人保护、规范管理、全面风险管理、ESG 管理、信息披露透明度共 9
个一级指标。
治理策略与组织架构指标
a)治理策略及流程
6
T/JAIE 002-2024
管理层与董事会指标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监事会
d)高管薪酬
投资者关系管理与股东权益指标
a)投资者沟通
b)投资者关系管理部门建设
c)投资者关系管理战略
d)中小投资者保护制度
所有权与控制权指标
a)社会资本股东
b)大股东
债权人保护指标
a)信用评级及征信
规范管理指标
a)内部控制
b)合规管理
c)廉洁建设
d)公、竞争
全面风险管理指标
a)风险管理体系
b)风险分类管理
c)数字化管理
ESG 管理指标
a)ESG 管理章程
b)ESG 管理部门
c)ESG 管理措施
信息披露透明度指标
7
T/JAIE 002-2024
a)信息披露制度
b)信息披露质量
7 评价方法与评价组织
7.1、评价方法
7.1.1 企业自我评价及独立第三方机构,依据本文件建立的 ESG 评价指标体系开展 ESG 评
价,评价的各项指标参见附录 A。
7.1.2、企业建立内部自我评价机制,依据本文件,定期开展 ESG 披露和自我评价。
7.1.3、独立第三方机构,依据本文件建立的 ESG 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进行客观评价。
7.1.4、 ESG 总分为 1000 分。由各级指标的加权得分,并经综合计算加和后得到企业 ESG 评
价总分值。
7.1.5、指标的权重设置
针对一级、二级指标的权重设置,借鉴专家经验,根据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构建比较
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决定一级、二级指标的权重。
针对三级指标的权重设置,按照指标的信息含量及衡量指标描述内容的准确程度,从
高到低分为 A、B、C 三类,依次赋权为 3、2、1,具体方法如下:
a)A 类:能够准确衡量指标描述内容的定量指标,赋权为 3,如:员工培训投入资金。
b)B 类:不能很好衡量指标描述内容的定量指标,赋权为 2,如:员工年龄分布范围。
c)C 类:定性指标,赋权为 1,如:有无规章制度。
7.1.6、对重点关注事项(见附录 B),评价机构应在企业最终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扣减相应的
分数或者降低等级,以反映相关事件对企业 ESG 评价的负面影响。
7.2、评价组织
7.2.1、企业内部自评按照企业 ESG 评价机制的要求,组织评审。
7.2.2、 第三方独立机构组织 ESG 评价,须组建评审专家组,由评审专家组负责评价和审定
各项事宜,专家组人数不少于 5 人,并确定 1 位评审专家组组长。评审专家组成员应符合
以下条件:
——熟悉碳达、、碳中和、绿色可持续发展、ESG 信息披露等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
——充分了解 ESG 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方法,并提出 ESG 评价工作方案。
8
T/JAIE 002-2024
——全面、客观、科学地对企业提供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审核。
8 评价程序
8.1、评价启动
8.1.1 在启动前,企业必须完成 ESG 自我披露报告。
8.1.2 第三方机构成立 ESG 评价工作组,负责具体评价工作。
8.1.3、ESG 评价工作组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编制评价方案,评价方案应包括但不限于评价
目的、评价范围、评价要求和评价流程。
8.2、评价实施
8.2.1、文件及数据评价
企业 ESG 评价工作组针对企业提供的文件、数据、证据进行初步评价,并交由评审专
家组进行进一步评审,给出评价结果,并说明现场详尽调查所需重点关注的内容。
8.2.2、现场详尽调查
评审组到企业现场,通过企业汇报、沟通、现场验证等方式对企业 ESG 内容逐项核实
和评价,详尽调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与企业核实调查内容、确认相关企业 ESG 评价数据
真实性、核实企业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总结会谈。
8.3、评价报告
评审组依据文件及数据评价及现场详尽调查结果,出具最终 ESG 评价报告及评价结果。
9 评价结果
评审专家组根据企业提供的文件数据以及企业 ESG 评价工作组反馈的现场详尽调查情
况对企业进行评级,企业 ESG 评价分数按照由高到低分为六个等级,依次为 A++(900 分以
上)、A+(850分以上)、A(750-850分)、A-(650-750分)、B(600-650 分)、C(600
分以下),等级越高代表企业 ESG 评价表现越好(见表 1)。
9
T/JAIE 002-2024
表 1、江苏省国有企业 ESG 评价结果的等级划分及判定准则
国有企业 ESG 等级 分数表现 等级描述 说明
A++ 900 分以上 (含 900 分) 卓越 企业具有卓越的 ESG 综合管理水平, 企业 ESG 风险很低,ESG 绩效能很好 体现企业可持续发展需求。
A+ 850-900 分 (含 850 分) 优秀 企业具有优秀的 ESG 综合管理水平, 企业 ESG 风险低,ESG 绩效能较好体 现企业可持续发展需求。
A 750-850 分 (含 750 分) 良好 企业 ESG 整体管理水平良好,能较 好管理企业 ESG 风险,ESG 绩效能够 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需求。
A- 650-750 分 (含 650 分)
B 600-650 分 (含 600 分) 合格 企业 ESG 整体管理水平能基本管理 企业 ESG 风险,ESG 绩效基本满足企 业可持续发展需求。
C 小于 600 分 不合格 企业 ESG 整体管理水平薄弱,无法管 理企业 ESG 风险,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目标差距甚大。
10
T/JAIE 002-2024
附录 A
(规范性)
江苏省国有企业 ESG 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分方法
表 A.1 环境范畴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参考权重 指标性质 披露等级 指标说明 评分方法
E.1 污染防治 (25%) E.1.1 废水 (30%) E.1.1.1 废水管理 与减排 1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废水管理与 减少废水排放的 制度 有完整管理制度为 100 分,缺失为 0 分
E.1.1.2 废水排放 强度 45% 定量 基础披露 公司废水排放强 度,可按照产品 数量、总产值、 销售额或职工人 数等计算 参照最新版国家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 准》,分行业测算, 以行业上一年度平均 水平为基准值,高于 基准为 0 分,低于基 准值分数=60+40* (1-排放强度/基准 值)
E.1.1.3 废水污染 物排放量 45% 定量 基础披露 公司废水中污染 物排放情况,包 括化学需氧量 COD、氨氮等(以 污染物当量值/总 排放量计) 参照不同行业废水污 染物排放国家最新版 标 准 , 符 合 为 100 分,不符合为 0 分
E.1.2 废气 (30%) E.1.2.1 废气排放 达标情况 50% 定性 基础披露 公司自有固定源/ 移动源设备设 施的排放是否符 合本行业废气排 放标准以及确定 达标的依据 参照最新版国家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 放 标 准 》 , 符 合 为 100分,不符合为0分
E.1.2.2 废气管理 1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废气污染物 排放的管理制度 有完整管理制度为 100 分,缺失为 0 分
E.1.2.3 废气排放 强度 40% 定量 建议披露 公司废气中污染 物的排放强度, 可按照产品数 量、总产值、销 售额或职工人数 等计算 参照最新版国家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 放 标 准 》 及 行 业 标 准,并分行业测算, 排放好于 1 级为 100 分;1-2 级为 80 分; 2-3 级 60 分,3 级以 下 0 分
E.1.3 固体废物 (20%) E.1.3.1 固体废物 处置依法 合规情况 20% 定性 基础披露 公司是否符合本 行业固体废物 合规处置要求 参照最新版标准《固 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 技术导则》,符合为 100 分,不符合为 0 分
E.1.3.2 一般工业 固废管理 1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在一般工业 固废的管理制度 有完整管理制度为 100 分,缺失为 0 分
E.1.3.3 危险废物 管理 20% 定性 基础披露 公司在危险废物 管理和减量化、 无害化方面的相 关措施和效果等 参照最新版国家标准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 控制标准》,符合为 100 分,不符合为 0 分
E.1.3.4 危险废物 处置量 50% 定量 基础披露 公司危险废物的 处理情况,以吨 计 参照最新版国家标准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 控制标准》,符合为 100 分,不符合为 0 分
11
T/JAIE 002-2024
表 A.1 环境范畴(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参考权重 指标性质 披露等级 指标说明 评分方法
E.1 污染防治 (25%) E.1.4 光污染 (10%) E.1.4.1 光污染管 理 10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光污染的管 理情况 参照最新版国家标准 《光环境评价方 法》,符合为 100 分,不符合为 0 分
E.1.5 噪声污染 (10%) E.1.5.1 噪声污染 管理 10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噪声污染的 管理情况 参照最新版国家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 及《环境噪声排放标 准》,符合为 100 分,不符合为 0 分
E.2 资源消耗 (20%) E.2.1 水资源 (40%) E.2.1.1 新鲜水用 量 30% 定量 建议披露 公司新鲜水使用 情况,新鲜水用 量为新鲜水取量 减去外供新鲜水 量 以行业上一年度平均 水平为基准值,高于 基准为 0 分,低于基 准值分数=60+40* (1-样本值/基准 值)
E.2.1.2 循环水用 量占比 40% 定量 建议披露 公司水资源使用 后再次循环利用 情况 以行业上一年度平均 水平为基准值,以行 业上一年度最优水平 为标杆值,低于基准 值为 0,高于基准值 分数=60+40*(样本 值/标杆值)
E.2.1.3 水资源消 耗强度 30% 定量 建议披露 公司水资源消耗 强度,可按照产 品数量、总产 值、销售额或职 工人数 等计算 参照最新版《江苏省 林牧渔业、工业、服 务业和生活 用水定 额(2019 年修订)》 及行业标准,I 级及 以上 100 分;I 级到 Ⅱ级 80 分;Ⅱ级以 下到 III 级 60 分; III 级以下计为 0 分
E.2.2 能源 (60%) E.2.2.1 化石能源 消耗强度 50% 定量 基础披露 公司不可再生能 源消耗强度,包 括煤炭、焦炭、 汽油、柴油、天 然气及液化石油 气等 参照最新版《工业重 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 和基准水平(2023 年版)》:高于基准 值计为 0;低于标杆 值计为 100;其余分 数=60+40*[1-(样本 值-标杆值)/(基准 值-标杆值)]
E.2.2.2 非化石能 源消耗强 度 50% 定量 基础披露 公司直接消耗可 再生能源消耗强 度,包括直接使 用的风力发电、 光伏发电、生物 质发电和余热余 压发电等 以行业上一年度平均 水平为基准值,以行 业上一年度最优水平 为标杆值,低于基准 值为 0,高于基准值 分数=60+40*(样本 值/标杆值)
E.3 气候变化 (20%) E.3.1 温室气体 排放 (40%) E.3.1.1 温室气体 来源与类 型 30% 定性 基础披露 公司排放温室气 体的生产运营活 动,并列出排放 的温室气体类 型,纳入考虑的 气体包括:CO2、 CH4、N2O、HFC、 PFC、SF6 、NF3 参照最新版国家标准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 排放核算和报告通 则》,符合为 100 分,不符合为 0 分
E.3.1.2 温室气体 排放管理 1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在温室气体 排放方面的管理 制度与措施等 有完整管理制度为 100 分,缺失为 0 分
12
T/JAIE 002-2024
表 A.1 环境范畴(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参考权重 指标性质 披露等级 指标说明 评分方法
E.3 气候变化 (20%) E.3.1 温室气体 排放 (40%) E.3.1.3 范围一 排放 15% 定量 建议披露 公司直接温室气体 排放情况,即公司 拥有或控制的温室 气体排放源产生的 排放,包括:固定 源、移动源燃烧排 放、逸散排放、生 产过程排放等(以 吨二氧化碳当量计) 参照最新版国家标 准《工业企业温室 气体排放核算和报 告通则》,并分行 业测算。以行业上 一年度平均水平为 基准值,高于基准 为 0 分,低于基准 值分数=60+40*(1- 样本值/基准值)
E.3.1.4 范围二 排放 15% 定量 建议披露 公司间接温室气体 排放情况,即公司 所消耗的外部电 力、热力或蒸汽的 生产所产生的温室 气体排放(以吨二 氧化碳当量计) 参照最新版国家标 准《工业企业温室 气体排放核算和报 告通则》,并分行 业测算。以行业上 一年度平均水平为 基准值,高于基准 为 0 分,低于基准 值分数=60+40*(1- 样本值/基准值)
E.3.1.5 范围三 排放 10% 定量 建议披露 公司其他间接温室 气体排放情况,即 因公司活动引起 的、由其他公司拥 有或控制的温室气 体排放源所产生的 温室气体排放,不 包括间接温室气体 排放(以吨二氧化 碳当量计)
E.3.1.6 温室气体 排放强度 20% 定量 建议披露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 强度,可按照产品 数量、总产值、销 售额或职工人数等 计算 参照《工业企业温 室气体排放核算和 报告通则》,并分 行业测算。以行业 上一年度平均水平 为基准值,高于基 准为 0 分,低于基 准值分数=60+40* (1-样本值/基准 值)
E.3.2 减排管理 (40%) E.3.2.1 温室气体 减排管理 25%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针对范围一、 二、三的温室气体 减排目标的管理制 度 有完整管理制度为 100 分,缺失为 0 分
E.3.2.2 温室气体 减排量 75% 定量 建议披露 公司温室气体相比 上一年的减排情 况,并对取得的减 排效果进行量化 参照最新版国家标 准《基于项目的温 室气体减排量评估 技术规范通用要 求》,以行业上一 年度平均水平为基 准值,行业上一年 度最优水平为标杆 值,低于基准为 0 分,高于基准值分 数=60+40*(样本值 -基准值)/(标杆 值-基准值)
E.3.3 环境权益 交易 (10%) E.3.3.1 绿色电力 交易 100% 定量 建议披露 公司国内外绿电证 书交易数量 以 0 为基准值,行 业上一年度最优水 平为标杆值,分数 =100*样本值/标杆 值
E.3.4 气候风险 管理 (10%) E.3.4.1 气候风险 管理 10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在气候风险管 理方面的战略与管 理制度等 有完整管理制度为 100 分,缺失为 0 分
13
T/JAIE 002-2024
表 A.1 环境范畴(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参考权重 指标性质 披露等级 指标说明 评分方法
E.4 资源与环 境管理制 度措施 (15%) E.4.1 低碳发展 战略 (10%) E.4.1.1 低碳发展 目标与战 略 10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在实现绿色 低碳高质量发 展、人才培养和 宣传推广等方面 的战略和管理制 度 有完整管理制度为 100 分,缺失为 0 分
E.4.2 资源管理 措施 (10%) E.4.2.1 水资源使 用管理 50% 定性 基础披露 公司水资源使用 目标及用水政策 和节水管理措施 及产生的效果等 参照最新版国家标准 《取水定额》,有完 整管理制度为 100 分,缺失为 0 分
E.4.2.2 能源使用 与节能管 理 50% 定性 基础披露 公司主要能源类 型、获取方式和 能源管理体系、 制度和措施等 参照最新版国家标准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及使用指南》,有完 整管理制度为 100 分,缺失为 0 分
E.4.3 节能降碳 考核 (10%) E.4.3.1 节能降碳 监测统计 与考核 10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在节能降碳 监测计量、统计 与报告,以及节 能降碳考核方面 的制度 有完整管理制度为 100 分,缺失为 0 分
E.4.4 绿色环保 行动 (40%) E.4.4.1 清洁生产 3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在清洁生产 方面的具体措施 有完整的数据或案例 证明计 100 分,缺失 为 0 分
E.4.4.2 绿色技改 和循环利 用 2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在循环利 用、循环化改造 和技术研发等方 面的具体措施
E.4.4.3 绿色建筑 1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在既有建筑 节能改造等方面 的具体措施
E.4.4.4 绿色办公 1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在绿色办公 和绿色运营等方 面的具体措施
E.4.4.5 绿色供应 链 3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在产品全生 命周期绿色管 理、绿色采购、 绿色供应 链管理等方面的措施
E.4.5 绿色低碳 认证 (20%) E.4.5.1 环境管理 体系认证 4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在环境管理 体系认证方面的 相关情况 参照最新版国家标准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及使用指南》,提供 相关认证计为 100 分,无为 0 分
E.4.5.2 绿色产品 认证 2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在绿色产品 认证方面的相关 情况 参照最新版国家标准 《绿色产品评价通 则》,提供相关认证 为 100 分,无为 0 分
E.4.5.3 能源管理 体系认证 4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在能源管理 体系认证方面的 相关情况 参照最新版国家标准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及使用指南》,提供 相关认证计为 100 分,无为 0 分
E.4.6 环境风险 应对 (10%) E.4.6.1 突发环境 事件应急 预案 10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面对突发环 境事件方面的应 急预 案,包括开展环境 影响因素识别、风险 点排查和隐患治 理等 有完整的数据或案例 证明计 100 分,缺失 为 0 分
14
T/JAIE 002-2024
表 A.1 环境范畴(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参考权重 指标性质 披露等级 指标说明 评分方法
E.5 环境投融 资(10%) E.5.1 环境融资 (50%) E.5.1.1 合同能源 管理 25% 定量 建议披露 公司在合同能源 管理方面的节约 金额 以行业上一年度平均 水平为基准值,行业 上一年度最优水平为 标杆值,低于基准值 计为 0;其余分数 =60+40*(样本值-基 准值)/(标杆值-基 准值)
E.5.1.2 绿债融资 25% 定量 建议披露 公司绿色债券融 资占比情况
E.5.1.3 绿贷融资 25% 定量 建议披露 公司绿色贷款融 资占比情况
E.5.1.4 碳金融 25%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在碳金融市 场中的参与情况 有完整的数据或案例 证明计 100 分,缺失 为 0 分
E.5.2 环境投资 (50%) E.5.2.1 环境保护 投资 100% 定量 建议披露 公司环境保护投 资占比情况 以行业上一年度平均 水平为基准值,行业 上一年度最优水平为 标杆值,低于基准值 计为 0;其余分数 =60+40*(样本值-基 准值)/(标杆值-基 准值)
E.6 绿色技术 (10%) E.6.1 绿色技术 专利 (100%) E.6.1.1 绿色技术 研发效率 100% 定量 建议披露 公司在绿色技术 方面的研发效率 研发效率=专利数量/ 研发投入。以 0 为基 准值,行业上一年度 最优水平为标杆值, 分数=100*样本值/标 杆值
15
T/JAIE 002-2024
表 A.2 社会范畴
、、、、、、、、、、、、、、、、、、、、、、、、、、、、、、、、、、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参考权重 指标性质 披露等级 指标说明 评分方法
S.1 员工权益 (25%) S.1.1 员工招聘 与就业 (15%) S.1.1.1 招聘制度 15% 定性 基础披露 招聘条件中是否 明确规定了应聘 者必须符合的性 别、年龄、学历 要求 有相关歧视性规定为 0 分,无为 100 分
S.1.1.2 招聘关照 与优待 25% 定性 基础披露 招聘条件中是否 包含对见义勇 为、烈士子女、 残疾人、退役军 人、少数民族应 聘者的特别考虑 或优待政策 见义勇为、烈士子女、 残疾人、退役军人、少 数民族应聘关照每项分 别为 20 分,有则为该 项对应分数,无为 0 分,最终分数为加和分 数
S.1.1.3 性别平等 15% 定性 基础披露 管理层是否有女 性 有为 100 分,无为 0 分
S.1.1.4 年龄分布 20% 定量 基础披露 公司员工的年轻 化程度,具体为 25-34 岁年龄段 员工占比 指标得分=60+[(样本 值-行业最低值)/(行 业最高值-行业最低 值)]*40,行业各项值 均为上一年度历史值
S.1.1.5 学历分布 25% 定量 基础披露 大专及以上学历 的员工所占的比 例 指标得分=60+[(指标 值-行业最低值)/(行 业最高值-行业最低 值)]*40,行业各项值 均为上一年度历史值
S.1.2 员工薪酬 与福利 (15%) S.1.2.1 绩效收入 20% 定量 基础披露 员工绩效收入在 其总收入中所占 的比例 指标得分=60+[(指标 值-行业最低值)/(行 业最高值-行业最低 值)]*40,行业各项值 均为上一年度历史值
S.1.2.2 薪酬透明 度 15% 定性 建议披露 具体的薪酬激励 制度是否对员工 公开,并且内容 透明 符合为 100 分,不符合 为 0 分
S.1.2.3 带薪休假 2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为员工 提供带薪休假及 其政策的具体内 容 有为 100 分,无为 0 分
S.1.2.4 员工补贴 2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有提供 办公补贴(如通 讯补贴、交通补 贴),高温补 贴,技术津贴, 节假日补贴 办公补贴,高温补贴, 技术津贴和节假日补贴 每项分别为 25 分,有 为对应分数,无为 0 分,最终分数为加和分 数
S.1.2.5 社会保险 5% 定性 基础披露 公司是否为员工 提供社会保险 有为 100 分,无为 0 分
S.1.2.6 企业年金 10% 定性 基础披露 公司是否建立了 企业年金制度, 为员工提供额外 的退休保障 有完整管理制度为 100 分,缺失为 0 分
S.1.2.7 公积金 1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为员工 提供公积金 有为 100 分,无为 0 分
S.1.3 员工 民主管理 (10%) S.1.3.1 民主管理 制度 50% 定性 基础披露 公司是否定期举 办职工代表大 会,是否建立工 会组织,并说明 其功能和作用 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组 织,每项分别为 50,50 分,有为对应分数,无 为 0 分,最终分数为加 和分数
16
T/JAIE 002-2024
表 A.2 社会范畴(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参考权重 指标性质 披露等级 指标说明 评分方法
S.1 员工权益 (25%) S.1.3 员工 民主管理 (10%) S.1.3.2 民主管理 参与度 50% 定量 基础披露 参与职代会、工会 的员工所占比例 指标得分=60+[(指标值 -行业最低值)/(行业 最高值-行业最低 值)]*40,行业各项值 均为上一年度历史值
S.1.4 员工健康 与安全 (15%) S.1.4.1 员工职业 健康安全 管理 20% 定性 基础披露 员工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制度,如工作 中包含的职业健康 安全风险及来源情 况,健康安全保障 相关制度 有完整管理制度为 100 分,缺失为 0 分
S.1.4.2 员工安全 风险防控 30% 定量 基础披露 公司提供的安全风 险防护培训覆盖到 的员工比例 指标得分=60+[(指标 值-行业最低值)/ (行业最高值-行业最 低值)]*40,行业各 项值均为上一年度历 史值
S.1.4.3 员工职业 伤害保险 投入 10% 定量 建议披露 公司为从业人员购 买职业伤害保险的 人均金额 指标得分=60+[(指标 值-行业最低值)/ (行业最高值-行业最 低值)]*40,行业各 项值均为上一年度历 史值
S.1.4.4 安全事故 及工伤应 对 30% 定量 基础披露 因安全事故造成的 千人负伤率 指标得分=(1-指标值 /行业最高值)*100, 行业各项值均为上一 年度历史值
S.1.4.5 员工关爱 与帮扶 1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为员工提 供商业医疗保险, 健康体检,个人困 难帮扶制度 商业医疗保险,健康 体检,个人困难帮扶 制度每项分别为 40,30,30 分,有为对 应分数,无为 0 分, 最终分数为加和分数
S.1.5 员工发展 与培训 (20%) S.1.5.1 员工激励 及晋升 1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的晋升制度是 否对所有员工公 开,并且流程透明 有为 100 分,无为 0 分
S.1.5.2 职称评定 10% 定性 建议披露 职称评定的方法是 否有公开的上升渠道 职称、职能评定每项 为 50,50 分,有为对 应分数,无为 0 分, 最终分数为加和分数
S.1.5.3 员工职位 变动支持 1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为岗位流 动员工提供转岗等 帮助政策 有为 100 分,无为 0 分
S.1.5.4 梯度建设 10% 定量 建议披露 部门经理及以上员 工的平均年龄数据 指标得分=60+[1-(指 标值-行业最低值)/ (行业最高值-行业最 低值)]*40,行业各 项值为上一年度历史 值
S.1.5.5 员工教育 培训体系 10% 定性 基础披露 公司是否建立了完 善的员工培训体系 有完整培训体系为 100 分,缺失为 0 分
S.1.5.6 员工教育 培训投入 30% 定量 基础披露 公司一年内在员工 培训上的总支出金 额(万元) 指标得分=60+[(指标 值-行业最低值)/ (行业最高值-行业最 低值)]*40,行业各 项值均为上一年度历 史值
17
T/JAIE 002-2024
表 A.2 社会范畴(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参考权重 指标性质 披露等级 指标说明 评分方法
S.1 员工权益 (25%) S.1.5 员工发展 与培训 (20%) S.1.5.7 员工教育 与培训时 长 20% 定量 基础披露 员工参加培训的 总时长 指标得分=60+[(指标 值-行业最低值)/(行 业最高值-行业最低 值)]*40,行业各项值 均为上一年度历史值
S.1.6 员工满意 度(15%) S.1.6.1 员工满意 度调查 2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定期开 展员工满意度调 查 自评,60 分,第三方评 价,为 100 分,无为 0 分
S.1.6.2 劳动纠纷 40% 定量 建议披露 公司内发生的劳 动纠纷案件数量 指标得分=(1-指标值/ 行业最高值)*100,行 业各项值均为上一年度 历史值
S.1.6.3 员工离职 率 40% 定量 建议披露 一年内离职员工 数和总员工数的 比率 指标得分=60+[1-(指 标值-行业最低值)/ (行业最高值-行业最 低值)]*40,行业各项 值均为上一年度历史值
S.1.7 荣誉及获 奖(10%) S.1.7.1 企业内部 奖励 2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设有评 定和颁发员工劳 动进步奖项的制 度 有完整管理制度为 100 分,缺失为 0 分
S.1.7.2 企业外部 获奖 8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在当年 获得了“江苏最 美工匠”“中国 工业大奖”、劳 动模范、三八红 旗手等荣誉 国家级荣誉及获奖 100 分,省级荣誉及获奖 80 分,市级荣誉及以下 60 分,无为 0 分
S.2 社会贡献 (20%) S.2.1 税收贡献 (25%) S.2.1.1 税收贡献 100% 定量 建议披露 公司在一定时期 内所缴纳的税收 总额 指标得分=60+[(指标 值-行业最低值)/(行 业最高值-行业最低 值)]*40,行业各项值 均为上一年度历史值
S.2.2 新质生产 力(25%) S.2.2.1 关键核心 技术突破 10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在关键 领域实现了国家 部委如发改委、 工信部认定的核 心技术突破 有为 100 分,无为 0 分
S.2.3 服务国家 战略 (25%) S.2.3.1 应急抢险 25%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建立了 应急管理部门并 有应急抢险的相 关制度 有完整管理制度为 100 分,缺失为 0 分
S.2.3.2 乡村振兴 25%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有支持 乡村振兴的措施 和案例 有完整的措施及案例为 100 分,无为 0 分
S.2.3.3 服务“一 带一路” 25%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参与了 “一带一路”相 关的项目或活动 大型企业,参加 1 次 10 分,中型企业参加一次 15 分,小型企业参加一 次 20 分,上限 100 分。企业营收行业前 10%为大型企业,企业 营收行业后 20%为小型 企业,其余为中型企 业,营收值为上一年度 历史值
S.2.3.4 服务长三 角一体化 25%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有推动 长三角地区一体 化发展的举措或 活动 大型企业,参加 1 次 10 分,中型企业参加一次 15 分,小型企业参加一 次 20 分,上限 100 分 企业营收行业前 10%为 大型企业,企业营收行 业后 20%为小型企业, 其余为中型企业,营收 值为上一年度历史值
18
T/JAIE 002-2024
表 A.2 社会范畴(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参考权重 指标性质 披露等级 指标说明 评分方法
S.2 社会贡献 (20%) S.2.4 社会公益 (15%) S.2.4.1 公益活动 50% 定量 建议披露 公司当年用于公 益活动的支出占 营业收入的比例 指标得分=60+[(指标 值-行业最低值)/(行 业最高值-行业最低 值)]*40,行业各项值 均为上一年度历史值
S.2.4.2 公益捐赠 50% 定量 建议披露 公司公益捐赠金 额占营业收入的 比例 指标得分=60+[(指标 值-行业最低值)/(行 业最高值-行业最低 值)]*40,行业各项值 均为上一年度历史值
S.2.5 社区影响 力(10%) S.2.5.1 社区共建 10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有参与 社区建设的措施 或案例 有完整的措施或案例为 100 分,缺失为 0 分
S.3 产品与服 务管理 (20%) S.3.1 产品安全 与质量 (25%) S.3.1.1 生产管理 2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有系统 的生产管理体系 和流程 有为 100 分,无为 0 分
S.3.1.2 质量管理 50% 定性 基础披露 公司是否有产品 和服务的质量管 理体系 有为 100 分,无为 0 分
S.3.1.3 售后管理 15%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有关于 产品服务后续管 理的体系和策略 有为 100 分,无为 0 分
S.3.1.4 产品召回 15% 定量 建议披露 因安全健康问题 撤回或召回的产 品占所有产品的 百分比 指标得分=(1-指标值/ 行业最高值)*100,行 业各项值均为上一年度 历史值
S.3.2 客户服务 与权益 (30%) S.3.2.1 客户满意 度 50% 定量 建议披露 向客户发放调查 问卷等方式,衡 量客户满意度 指标得分=60+[(指标 值-行业最低值)/(行 业最高值-行业最低 值)]*40,行业各项值 均为上一年度历史值
S.3.2.2 客户反馈 管理制度 5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有处理 客户反馈的正式 机制和流程的制 度 有完整管理制度为 100 分,缺失为 0 分
S.3.3 创新发展 (45%) S.3.3.1 研发与创 新管理体 系 50% 定性 基础披露 公司研发与创新 管理体系、制 度、程序和方 法,科技创新平 台建设情况(如 国家级研发平 台、部委级研发 平台、国家重点 实验室、集团内 部研发平台 等),高新技术 企业认定情况 参照《公开发行证券的 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 式准则第 2 号——年 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2021 年修订)》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 板股票上市规则》,有 为 100 分,无为 0 分
S.3.3.2 研发投入 20% 定量 建议披露 公司在研发上的 投入占主营业务 收入的比率 指标得分=60+[(指标 值-行业最低值)/(行 业最高值-行业最低 值)]*40,行业各项值 均为上一年度历史值
S.3.3.3 发明专利 10% 定量 建议披露 公司拥有的发明 专利总件数 指标得分=(指标值/行 业最高值)*100,行业 各项值均为上一年度历 史值
S.3.3.4 知识产权 数量 10% 定量 建议披露 公司拥有的商 标、著作权等知 识产权的总件数 指标得分=(指标值/行 业最高值)*100,行业 各项值均为上一年度历 史值
19
T/JAIE 002-2024
表 A.2 社会范畴(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参考权重 指标性质 披露等级 指标说明 评分方法
S.3 产品与服 务管理 (20%) S.3.3 创新发展 (45%) S.3.3.5 知识产权 保护 1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有完善的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有完整管理制度为 100 分,缺失为 0 分
S.4 供应链安 全与管理 (10%) S.4.1 供应链管 理(20%) S.4.1.1 供应链管 理制度 10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对供应链 有相关管理制度, 如对供应商的社会 责任方面有明确的 要求和标准 有完整管理制度为 100 分,缺失为 0 分
S.4.2 供应商管 理(80%) S.4.2.1 事前筛选 管理机制 50% 定性 基础披露 公司供应商选择与 管理方面的制度与 措施,如是否加入 环境、社会、治理 要素,供应商 ESG 培训的具体政策 参照《上海证券交易 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 指引第 1 号——规范 运作(2023 年 12 月 修订)》,符合为 100 分,不符合为 0 分
S.4.2.2 事中筛选 管理机制 50% 定性 基础披露 公司对供应商进行 督查的具体政策、 措施、效果等 参照《上海证券交易 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 指引第 1 号——规范 运作(2023 年 12 月 修订)》,符合为 100 分,不符合为 0 分
S.5 信息与数 据安全 (10%) S.5.1 信息与数 据安全管 理制度 (20%) S.5.1.1 信息与数 据安全管 理制度 10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建立了信 息与数据安全管理 制度 有完整管理制度为 100 分,缺失为 0 分
S.5.2 信息与数 据安全认 证(40%) S.5.2.1 信息与数 据安全认 证 10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获得了国 家市场监督管理总 局的数据安全管理 认证 有为 100 分,无为 0 分
S.5.3 客户隐私 保护 (40%) S.5.3.1 客户隐私 保护 10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建立了客 户隐私保护机制 有为 100 分,无为 0 分
S.6 社会应急 管理 (10%) S.6.1 社会应急 事务管理 体系 (100%) S.6.1.1 应急管理 制度 3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有针对可 能发生的负面事件 设立应对制度 有完整管理制度为 100 分,缺失为 0 分
S.6.1.2 防范与预 警管理 5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建立了负 面事件的预防机制 和应急预警系统 有为 100 分,无为 0 分
S.6.1.3 评估与改 进 2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在负面事 件发生后进行评估 有为 100 分,无为 0 分
S.7 可持续投 资(5%) S.7.1 可持续投 资管理体 系(30%) S.7.1.1 可持续投 资制度 33%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建立了支 持可持续发展目标 的投资管理制度 有完整管理制度为 100 分,缺失为 0 分
S.7.1.2 尽责管理 制度 33%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制定了对 可持续投资监督和 管理的责任制度 有为 100 分,无为 0 分
S.7.1.3 信息披露 的国际化 程度 34%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依照国际 标准进行信息披露 有为 100 分,无为 0 分
S.7.2 可持续投 资认证与 承诺 (30%) S.7.2.1 可持续投 资认证与 承诺 100%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参与联合 国全球契约 (UNGC),联合国 环境规划署金融倡 议(UNEP FI), 联合国负责任投资 原则(UN PRI), Climate Action 100+(CA100+) 四项国际认证均为 25 分,有为对应分数, 无为 0 分,最终分数 为加和分数
20
T/JAIE 002-2024
表 A.2 社会范畴(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参考权重 指标性质 披露等级 指标说明 评分方法
S.7 可持续投 资(5%) S.7.3 可持续投 资影响力 (40%) S.7.3.1 可持续 投资规模 75% 定量 建议披露 公司在可持续投资 方面的总体规模 得分=60+[(指标值 -行业最低值)/ (行业最高值-行业 最低值)]*40,行 业各项值均为上一 年度历史值
S.7.3.2 国际 影响力 25%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是否有案例或 数据证明其可持续 投资的国际影响力 有为 100 分,无为 0 分
21
T/JAIE 002-2024
表 A.3 治理范畴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参考权重 指标性质 披露等级 指标说明 评分方法
G.1 治理策略 与组织架 构 (20%) G1.1 治理策略 及流程 (20%) G1.1.1 党建引领 25% 定性 建议披露 公司将党的领导融 入公司治理, 党委充分发挥领导 作用的情况以及 公司为党组织活动 提供的基础条件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司法》第十九条,符 合为 100 分,不符合为 0 分
G1.1.2 治理策略 制定 25% 定性 基础披露 公司所制定的治理 策略,以及针 对治理策略所制定 的管理方针、工作 机制及短中长期目 标的制定和执行进 度等,包括但不限 于与 ESG 有关的策 略规划以及将其融 入业务发展策略与 每日经营的情况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司法》《上市公司治 理准则》,GB/T 36000 《社会责任指南》,GRI 披露项 2-12 等相关政策 准则,符合为100 分,不 符合为 0 分
G1.1.3 治理策略 监督流程 25% 定性 基础披露 公司监督治理策略 的流程以及对管理 层实施策略和绩效 管理的情况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司法》《上市公司治 理 准 则 》 GB/T 36000 《社会责任指南》,GRI 披露项 2-12 等相关政策 准则,符合为100 分,不 符合为 0 分
G1.1.4 治理策略 批准及审核 流程 25% 定性 基础披露 公司制定治理策略 草案的审核流程以 及批准流程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司法》《上市公司治 理 准 则 》 GB/T 36000 《社会责任指南》,GRI 披露项 2-12 等相关政策 准则,符合为100 分,不 符合为 0 分
G.2 管理层与 董事会 (20%) G2.1 股东 (大)会 (20%) G2.1.1 股东(大) 会情况 100% 定量 基础披露 公司股东(大)会 的时间、地点的选 择有无做到有利于 让尽可能多的股东 参加会议; 有无 披露有充分运用现 代信息技术手段, 扩大股东参与股东 (大)会的比例; 有无在投票表决结 果的公告中说明董 事在股东(大)会 的出席率,以确保 股东(大)会的有 效性和真实性等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司法》《上市公司治 理准则》《证券法》、 GB/T 36000《社会责任 指南》,GRI 披露项 2-29 等相关政策准则,根据 指标说明中提及的三项 内容,每缺少一项披露 内容,扣减 20 分,全部 项目得到披露为 100 分
G2.2 董事会 (30%) G2.2.1 董事信息披 露透明度 30% 定量 基础披露 公司有无对外公开 披露董事会的任命 程序、董事会成员 性别组成、年龄分 布、平均年任期、 专业背景以及公司 执行董事、外部监 事和独立董事的比 例等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司法》《上市公司治 理准则》《证券法》, GB/T 36000《社会责任 指南》,GRI 披露项 2- 13、2-15 等相关政策准 则,根据指标说明提及 的八项内容,每缺少一 项,扣减 10 分,全部项 目得到披露为 100 分
G2.2.2 独立董事占 比 30% 定性 基础披露 公司董事会成员组 成中独立董事的占 比有无满足法律法 规的要求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司法》《上市公司治 理准则》《证券法》, GB/T 36000《社会责任 指南》,等相关政策准 则,符合为100 分,不符 合为 0 分
上一章:T/JCECA 20701-2024 陶瓷知识产权鉴定评估通则 下一章:T/SHJMRH 0058-2024 便携式润滑油快速水分检测仪通用规范

相关文章

T/CSEIA 1001-2023 能源企业ESG 评价指南 T/CSEIA 1002-2023 能源企业ESG 披露指南 T/CASMES 285-2024 中小企业ESG 信息披露指南 T/SFIE 001-2024 企业ESG 环境、社会、治理报告编制指南 T/NBSES 002-2024 石化企业废气排放全流程自查指南 T/CAAA120-2023 畜牧企业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指南 T/ZAWS 002-2024 电网企业安全管理体系 绩效评价标准 T/CEMA 002-2024 零碳医药健康园区评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