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T/SDWL 0004-2024 敏感电子元器件循环包装技术要求

T/SDWL 0004-2024 敏感电子元器件循环包装技术要求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35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15 16:17:44



相关搜索: 包装 电子元器件 循环 敏感 要求 敏感 循环

内容简介

T/SDWL 0004-2024 敏感电子元器件循环包装技术要求 ICS
55.040
CCS L 08
SDWL
山 东 省 物 流 与 交 通 运 输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SDWL 0004—2024
敏感电子元器件循环包装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irculating packaging of electrostatic sensitive devices
2024 - 07 - 10 发布
2024 - 08 - 01 实施
山东省物流与交通运输协会 发 布
T/SDWL 0004—2024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3
4.1
结构要求 ........................................................................ 3
4.2
尺寸要求 ........................................................................ 3
4.3
原材料要求 ...................................................................... 3
5
性能要求 ............................................................................ 3
5.1
防静电性能要求 .................................................................. 3
5.2
可循环性能要求 .................................................................. 4
5.3
力学性能要求 .................................................................... 4
6
试验方法 ............................................................................ 5
6.1
试验准备及预处理 ................................................................ 5
6.2
防静电性能试验 .................................................................. 5
6.3
可循环性能试验 .................................................................. 6
6.4
力学性能试验 .................................................................... 6
7
标志、运输要求 ...................................................................... 7
7.1
标志 ............................................................................ 7
7.2
运输 ............................................................................ 7
8
循环运营管理要求 .................................................................... 7
8.1
总体要求 ........................................................................ 7
8.2
发放 ............................................................................ 8
8.3
应用 ............................................................................ 8
8.4
回收 ............................................................................ 8
8.5
归集整理 ........................................................................ 9
8.6
再次发放 ........................................................................ 9
8.7
报废处理 ........................................................................ 9
附录 A(规范性)循环运营管理使用性能指标 ...............................................10
参考文献 .............................................................................. 11
I
T/SDWL 0004—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本文件由山东省物流与交通运输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零度供应链有限公司、赛飞特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物流与交通运
输协会、威海职业学院、日照市海洋工程学校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东、赵新,侯鹏、吴英杰、李莉华、解苗苗、苏惠婷、孟英玉、顾瑞良、孙
吉娟
II
T/SDWL 0004—2024
敏感电子元器件循环包装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敏感电子元器件循环包装技术的基本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标志、运输及循环
运营管理要求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敏感电子元器件在生产、储存及运输周转、组装和使用过程中涉及的防静电循环包装
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O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4857.1
包装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 第1部分:试验时名部位的标示方法
GB/T 4857.3—2008
包装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 第3部分:静载荷堆码试验方法
GB/T 4857.5
包装 运输包装件 跌落试验方法
GB/T 4892—2021
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
GB/T 4996—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试验方法
GB/T 5398
大型运输包装件试验方法
GB/T 6040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GB/T 8166
缓冲包装设计
GB/T 13310
电动振动台
GB/T 15463—2018
静电安全术语
GB/T 16288
塑料制品的标志
GB/T 16471
运输包装件尺寸与质量界限
GB/T 16716.1
包装与环境 第1部分:通则
GB/T 16716.3
包装与环境 第3部分:重复使用
GB/T 16716.7
包装与包装废弃物 第7部分:生物降解和堆肥
GB/T 18455
包装回收标志
GB/T 31268—2014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 通则
GB/T 35774—2017
运输包装件性能测试规范
GB/T 42013
信息安全技术 快递物流服务数据安全要求
GB/T 43283—2023
快递循环包装箱
GJB 4027A—2006
军用电子元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方法
SJ/T 11587—2016
电子产品防静电包装技术要求
YZ/T 0189
寄递服务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15463—2018、GJB 4027A—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子元器件
electronic components
在电子线路或电子设备中执行电气、电子、电磁、机电和光电功能的基本单元,该基本单元可由多
个零件组成,通常不破坏是不能将其分解的。
[来源:GJB 4027A—2006,3.1]
1
T/SDWL 0004—2024
3.2
敏感电子元器件
electrostatic sensitive device
一种对静电敏感的电子元器件,当受到静电放电时,容易发生损坏或功能失效。
3.3
静电防护区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ed area
配备各种防静电装备(用品)和设置接地系统(或等电位连接)、能限制静电电位、具有确定边界和专
门标记的场所。
[来源:GB/T 15463—2018,5.3]
3.4
外发包装
outer protective packaging
敏感电子元器件离开静电防护区域后进行存储、运输的包装。
3.5
内层包装
inner packaging
直接与敏感电子元器件接触的包装。
3.6
临近包装
indirect contact packaging
不直接与敏感电子元器件接触,但在包装一种以上的产品时使用的包装。
3.7
填充材料
filling material
用于填充空隙,固定敏感电子元器件产品的材料。
3.8
静电耗散材料 electrostatic dissipative material
表面电阻或体积电阻大于或等于1×10 4Ω,但小于1×10 11Ω的材料。
[来源:GB/T 15463—2018,6.23]
3.9
静电屏蔽材料
electrostatic shielding material
防止静电放电或静电场通过、穿入的材料,或不允许通过此材料损伤被保护物的,一般表面电阻在
1×10
4Ω以下,或穿透能量在 20nJ 以下的材料,用于屏蔽静电的材料。
3.10
表面电阻
surface resistance
在规定的通电时间后,施加于材料表面上的两个电极之间的直流电压与该两电极之间电流的比值,
在该两电极上可能的极化现象忽略不计。
3.11
堆码
stacking
把包装单元一件件摞起来放置,而不需要中间梁。
3.12
运输包装
transport packaging
以运输贮存为主要目的的包装,它具有保障产品的安全,方便储存装卸,加速交接、点验等作用。
3.13
循环包装
circulating packaging
用耐用材料制成的,在寄递过程中装载敏感电子元器件,并可在循环运营管理系统支持下多次
重复使用的包装用品及容器。
3.14
包装供应链企业内部循环
internal circulation of packaging supply chain enterprises
由包装供应链企业或包装供应链企业委托的其他企业运营,完成敏感电子元器件循环包装在同一品
牌的包装供应链企业网络内循环使用的模式。
3.15
社会化循环
social circulation
2
T/SDWL 0004—2024
由相关方运营,完成敏感电子元器件循环包装在两个及以上品牌的包装供应链企业之间循环使用的
模式。
注:相关方指包装供应链企业、资源回收企业、地方政府指定机构等。
3.16
循环运营管理系统
circular operations management system
以循环包装为对象,对循环包装箱(盒、盘、袋)的循环使用次数、循环使用状态、性能状态和资
产信息进行管理,并实现循环包装箱(盒、盘、袋)调度等功能的信息系统,
4 基本要求
4.1 结构要求
4.1.1 敏感电子元器件的外发包装应由上盖、底托、防静电围挡、吸塑内衬、隔板组成,应具有良好
的防静电性能,根据敏感电子元器件对放电敏感度的要求,应采用密封的静电屏蔽型包装。
4.1.2
外发包装的内层包装可采用耗散型或屏蔽型的防静袋、吸塑盒等包装方式,临近包装层可采用
静电耗散材料或静电屏蔽材料的防静电包装箱/周转箱、缓冲材料(如防静电泡沫 EPE、防静电气泡袋
等),内层包装层、临近包装层应至少有一层是静电屏蔽材料。
4.2
尺寸要求
4.2.1 循环包装箱基础模组尺寸为600mm×400mm,其平面尺寸应符合GB/T 4892—2021中表1的规定。
4.2.2 循环包装箱整箱及内衬尺寸应符合表1要求,尺寸公差应小于等于±3mm~5mm。
表1
循环包装箱整箱及内衬尺寸
包装分类 长度(mm) 宽度(mm) 高度(mm)
小型整箱Ⅰ 600 400 280
小型整箱Ⅱ 600 400 560
大型整箱Ⅲ 1200 1000 1120 (外尺寸:1280)
小型箱吸塑内衬 580 380 根据不同类型的敏感电子元器 件高度定制
大型箱吸塑内衬 1140 940
4.3
原材料要求
4.3.1
敏感电子元器件静电屏蔽型包装原材料应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ABS)、热塑性聚氨酯(TPU)等具有易于成型、可通过添加导电剂增加防静电性能且使用寿命超过 3
年的材料,并应根据不同运载需求的承重、精度及清洁度等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原材料。
4.3.2
当使用填充材料用于减震和防碰撞等用途时,应符合 GB/T 8166 的要求,在屏蔽包装之前使用
的填充材料应是防静电材料,在屏蔽包装之后使用的填充材料无要求。
4.3.3 包装材料中铅、镉、汞和六价铬的总含量应满足 GB/T 16716.1 的相关要求。
5 性能要求
5.1 防静电性能要求
5.1.1 摩擦电压
包装的包装层摩擦电压应小于100V。
5.1.2 表面电阻 4Ω~1.0×10 9Ω之间,临近包装层表
包装的内包装层为静电耗散材料,表面电阻应在 1.0×10
面为静电屏蔽材料的表面电阻应小于 1.0×10
4Ω,夹心层为屏蔽材料的临近包装层穿透能量应小于 20
nJ。
5.1.3
静电衰减时间
3
T/SDWL 0004—2024
包装的静电衰减时间应≤2s。
5.2
可循环性能要求
5.2.1
敏感电子元器件的外发包装应采用可循环材料,具备可定制、可折叠收纳、周转便捷、清洁方
便、便于共享管理等特点。
5.2.2
包装外形应表面平整,轮廓分明,无设计要求以外的凸起或凹陷,无明显破损、翘曲及厚薄不
均匀等形变及不良成型现象。
5.2.3
包装外形及各个部件应无明显色差,表面无灰尘、色点、污渍等产品颜色以外的杂质附着。
5.2.4
包装堆码使用时的限位卡槽应定位准确,嵌位操作时应无卡顿,可灵活操作,包装堆码示意图
见图 1。包装不使用时应可拆卸收纳,且各部分均可套叠摆放,减少储存占用体积,各部件拆
卸收纳示意图见图 2。包装按照 6.3.1 寿命试验后应保持各项性能不变。
图 1
包装堆码方式示意图
图 2
各部件拆卸收纳示意图
5.2.5
包装上的回收标志应符合GB/T 16288 的规定。
5.2.6
包装重复使用要求应符合 GB/T 16716.3 的规定,且重复使用次数不低于 50 次。
5.3
力学性能要求
5.3.1
静载荷堆码性能
包装在静载荷堆码情况下应按照6.4.1在超出实际最大堆码承载重量30%的条件下进行堆码试验,
试验后,包装应无影响使用的形变和破损。
5.3.2 抗跌落性能
5.3.2.1 包装空箱分别在高温预处理、低温预处理及常温下进行面跌落、棱跌落、角跌落、空箱底平
面距混凝土底面 2 m 的高度自由跌落,箱体均不应出现碎裂。
5.3.2.2
按照 6.4.2 中的试验方法对包装的各部件进行高、低温自由落体试验后,包装各部件抗跌落
性能应满足如下要求:
4
T/SDWL 0004—2024
a)
在(60±2)℃高温预处理及常温下的跌落试验后,包装产品的对角线长度相对变化率应不大
于 4%;
b)
在(-25±3)℃低温预处理的跌落试验后,包装产品不应发生破损、断裂及其他影响使用的
结构性损伤。
5.3.3
抗振动性能
按照 6.4.3 中的试验方法分别对包装产品进行随机振动试验、定频振动试验,包装内的模拟敏感电
子元器件样品应未出现受损情况。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准备及预处理
6.1.1 试验样品应从生产 48 h 后的包装产品中随机选取,数量不少于 6 个,另有需要时,可按 GB/T
2828.1 执行。
6.1.2
按 GB/T 4857.1 的规定对试验样品各部位进行编号。
6.1.3
将试验样品预处理环境调节为(23±3)℃ , 环境相对湿度(12±3)%RH,状态调节时间宜控
制在 48h~72h 内。
6.1.4
从待测试验样品中抽取 50%样品,分别在(60±2)℃和(-25±3)℃的环境中进行预处理放置
48h 后,与 6.1.3 条件下产品按照 6.4.2 要求进行跌落试验。
6.2
防静电性能试验
6.2.1
摩擦电压测试
使用一组包装材料与另一组进行单向摩擦,摩擦频率为120次/分,摩擦次数20次。摩擦后立即使用
静电压测试仪对包装的表面静电压进行测试,每个包装样品三个不同点测试3次的平均值为结果。
6.2.2
表面电阻测试
包装的表面电阻测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a)
将包装从恒温恒湿箱中取出后放置在绝缘台面上,使用表面电阻测试仪,选择 100V 档位,若
测试不显示,则选择 10V 档位;
b)
应分别在包装内部箱体底面按照如图 3 所示的方式分别放置两个测试电极,对包装箱体 4 个
角的表面电阻进行测量;
图 3
底面测试电极摆放方法
c)
应分别在包装的各个侧面按照如图 4 所示的方式放置两个测试电极,对包装箱体侧面表面电
阻进行测量;
5
T/SDWL 0004—2024
图 4
侧面测试电极摆放方法
d)
应在包装的各个顶盖按照如图 5 所示的方式放置两个测试电极,对包装的顶盖表面电阻进行
测量。
图 5
顶盖测试电极摆放方法
6.2.3
静电衰减时间测试
试验样品按照SJ/T 11587—2016中附录A.4的方法进行测试。
6.3
可循环性能试验
6.3.1
寿命试验
将包装试样放入温度为(60±2)℃的恒温箱中,168 h后取出在常温下恢复72 h,包装外观应满足
5.2中不出现裂纹或形变,表面无析出物等要求,且各个部分仍可灵活准确拆卸套叠,防静电性能应按
照6.2中的方法进行,并满足5.1中的要求。
6.3.2 可回收试验
6.3.2.1 塑料包装材料按照 GB/T 6040 规定方法进行测定,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特性按照 GB/T 31268
—2014 附录 A 进行确定。
6.3.2.2
可降解包装材料中重金属、有毒和有害物质按照 GB/T 16716.7 规定方法进行测定。
6.3.2.3
包装回收标志按照 GB/T 18455 规定方法进行测定,对于塑料制品包装,其标志应同时按照
GB/T 16288 规定方法进行测定。
6.4
力学性能试验
6.4.1
静载荷堆码性能试验
每个试样包装单元应为实际运输时的满载荷状态,试验全载荷为超过实际运输时载荷重量的30%,
按照GB/T 4857.3—2008中5.2.1的方法一进行试验。
6.4.2 抗跌落试验
6.4.2.1 将 3 组~5 组整体注塑成型的箱(盒、盘)类包装按照 GB/T 5398 中规定的方法在(60±2)℃
高温预处理后、(-25±3)℃低温预处理后及常温下进行面跌落、棱跌落、角跌落试验,整箱底平面按
照距离混凝土底面 2m 的高度自由跌落,分别观察空箱体跌落后的外形。
6
T/SDWL 0004—2024
6.4.2.2
将包装产品各部件参照以下步骤在(60±2)℃高温预处理后、(-25±3)℃低温预处理后及
常温下进行试验:
a) 底托按照 GB/T 4996—2014 中 8.9 的方法进行 3 次垂直自由角跌落试验;
b) 按照 GB/T 4857.5 的方法对所有样品的底平面和长短边进行自由跌落试验。
6.4.3 振动试验
6.4.3.1 振动试验设备应符合 GB/T 13310,振动试验包括随机振动试验和定频振动试验。
6.4.3.2 随机振动试验主要分为模拟汽车运输和模拟火车运输两种,试验参数及试验方案按照 GB/T
35774-2017 中 6.5 的要求执行。
6.4.3.3
定频振动试验的试验时间为 60min,全部试验都在振动试验设备垂直台面上完成,50%试验时
间是底面向下进行测试,剩下的 50%时间平均分配到其他可能的面。试验步骤按照 GB/T 35774-2017 中
6.5 的要求执行。
7 标志、运输要求
7.1 标志
7.1.1 包装上应注明生产企业名称、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或批号、检验员印记和合格标记。
7.1.2 若客户无要求,包装应有喷印或其他工艺方式的“可回收”或“需返回”等循环使用标识。
7.1.3 ESD 敏感元器件/组件的包装箱(或袋)上应具有 ESD 标识,标识应置于明显且不易受到磨 损
的位置,以提醒接触人员包装内是 ESD 敏感器件,取出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ESD 标识见图 6。
图 6
ESD 标识
7.2
运输
7.2.1
敏感电子元器件包装件宜通过公路、铁路、水路进行运输,运输包装件的尺寸和最大质量不宜
超过 GB/T 16471 中相应运输工具的尺寸及额定载重量范围要求。
7.2.2
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雨淋、防暴晒等措施,应防止重物挤压和机械损伤,不应与有腐蚀性的货
物混合堆放。
8 循环运营管理要求
8.1 总体要求
8.1.1 循环包装的运营管理可分为包装供应链企业内部循环和社会化循环两种模式,其全生命周期工
作流程见图 7,一般包括:发放、应用、回收、归集整理、再次发放、报废再生产。
7
T/SDWL 0004—2024
图 7
循环包装全生命周期工作流程
8.1.2
循环包装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各参与主体宜签订合作协议,明确约定在循环各环节的权利和义
务。
8.1.3
循环包装供应链企业及相关运营主体应设置专职人员负责可循环包装管理,建立循环包装出库、
入库、回收、报废等管理制度。
8.1.4
在循环包装使用前赋予唯一标识码,标识码可采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电子纸标签等技
术实现,电子纸标签应符合 GB/T 43283-2023 附录 B 的规定,标识码首读率宜大于 95%,识读率宜达到
100%。
8.1.5
宜建立循环运营管理系统,以唯一标识码为基础,实现循环包装资产管理及追溯、使用实时状
态监测、循环使用次数记录和调拨、盘点、统计、结算等功能。
8.1.6
循环运营管理系统应提供通用接口,实现循环包装供应链企业及运营各方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实现循环运营管理数据的互联互通。
8.1.7
循环运营管理应保护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应符合 GB/T 42013 和 YZ/T 0189 的要求。
8.1.8
应建立可循环包装工作评价机制,评估工作成效,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8.1.9
宜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循环包装相关知识培训,面向循环包装服务用户进行循环包装相关宣传。
8.2
发放
循环包装箱(盒、盘、袋)应按照订单及委托要求,按约定的材质、品类、规格、数量等,发
放至敏感电子元器件生产、储运、组装和使用等企业约定的场所或者营业场所。
8.3
应用
8.3.1
宜引导循环包装运营管理各参与方应用循环包装。敏感电子元器件放入循环包装,计一次
应用,对应用的次数、时间、地点等进行记录。
8.3.2
宜通过循环运营管理系统、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短信等方式,向循环包装运营管理
各参与方推送循环包装使用和回收信息。
8.4
回收
8
T/SDWL 0004—2024
8.4.1
循环包装一般采取预约回收和用户送回两种回收方式。
8.4.2
用户采取预约回收方式时,循环包装供应链企业及相关运营方按约定时间上门进行人工回
收,并送至指定回收暂存点。
8.4.3
用户采取用户送回方式时,宜由用户主动将循环包装送回指定回收暂存点,并由循环包装
供应链企业及相关运营方专人进行检查。
8.5
归集整理
8.5.1
循环包装供应链企业及相关运营宜及时将回收且暂存于回收暂存场所的循环包装,统一归集
运送至指定场所,记录回收的循环包装数量,并对包装外观进行人工分拣和目视检查,合格品宜通过循
环运营管理系统,以标识码进行登记入库。
8.5.2
外观无破损、无形变的循环包装回收使用前应将其拆卸清洗干净,若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应进行必要的消毒。
8.5.3
循环包装应贮存于干燥清洁的回收仓库内,在平整地面或托盘上码放整齐,不应接触有腐蚀性
的化学物品和其他有害物质,应避开高温热源和火源。
8.5.4
正常贮存条件下,应定期盘点,每月至少对回收仓库内的循环包装产品抽检一次,每类包装产
品至少抽检 10 个样品,按照 6.2 和 6.4 的要求进行防静电性能和力学性能试验,统计产品的使用性能
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完好率、破损率、防静电性能失效率等,及时淘汰因不当使用(如非正常挤压造
成破损、使用过程中不当操作造成的防静电性能失效等情况)而造成性能参数低于正常指标范围的产品。
完好率、破损率、防静电性能失效率计算见附录 A。
8.6
再次发放
归集整理后,满足再次使用条件的,根据敏感电子元器件生产、储存、转运、组装、使用企业的需
求,就近调拨进行再次发放,发放要求见8.2。
8.7
报废处理
8.7.1
归集整理后,对有明显破损、形变或性能参数低于正常指标范围的包装产品予以报废处理。
8.7.2
报废的包装产品存入不良品库,按产品原料成分分类进行粉碎造粒,投入包装再生产。
上一章:T/SEDTA 002-2024 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评定标准 下一章:T/SDYYXH 0001-2024 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有效期备案申报技术要求

相关文章

现代电工电子实用技术丛书-现代敏感元器件实用技术手册 QJ 2711A-2014 静电放电敏感器件安装工艺技术要求 SJ 21275-2018 微波组件用静电敏感和湿度敏感元器件防护要求 GB/T 4937.201-2018 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20-1部分∶对潮湿和焊接热综合影响敏感的表面安装器件的操作、包装、标志和运输 GB/T 4937.201-2018 半导体器件 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 第20-1部分:对潮湿和焊接热综合影响敏感的表面安装器件的操作、包装、标志和运输 T/GZGQ T0004-2024 智能语音电子设备互联互通评价技术规范 T/AHEPI 0004-2024 治理恶臭和控制异味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技术要求 HG/T 6101-2022 电子元器件包装用上下胶粘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