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 体 标 准
T/SHJX068―2024
《基于 TACS 的全自动运行线路运营管理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missioning test of 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 Line
Based on TACS
2024-05-29 发布
2024-05-29 实施
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 发布
前
言
本项目根据采用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的全自动运行线路综合联调项目标准的需求,
旨在将基于 TACS 的全自动运行线路综合联调测试项目及内容标准化、规范化。本规范基于青
岛地铁 6 号线综合联调成果进行编制,从综合联调测试范围及条件、系统联动功能测试、系
统关键功能及性能核验等方面出发,以期为后续基于 TACS 的全自动运行线路综合联调提供参
考和技术指导。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规定、系统联动功能测试和系统关键功能及性能核验。
授权委托单位:
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
主 编 单 位: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参 编 单 位:
青岛青铁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青岛富欣城轨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中车智能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中兴高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中铁通信信号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苏州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徐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石家庄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起草人:邢春阳
赵宏宇 刘彩红 任 玲 赵新宇 章品杨
1
王德红
范庆宝 王 瑞 陈丽君 耿家驹 康元磊
王锦畅
左旭涛 张 伟 张志伟 魏荣耀 刘 克
张新海
张天琦 田书志 刘昺丽 刘洪春 彭 溪
迟宝全
占三毛
李斌生 李广斌 张永辉 谷胜昊 李晓争
戎志立 赖治平 高卫忠 夏从东 董继国
高
张
伟 刘 龙 杨俊义 刘 畅 宫巧丽 牛 峰
茜 毕诚德 宋 青 朱 晗 董志强 李 凯
于鹏杰
主要审查人:周
淮 朱 宏 刘纪俭 王路萍 张守芝 贾 萍
马伟杰
朱文明
2
目
次
第一章 总则...................................................................................................................................... 1
第二章 术语和缩略语...................................................................................................................... 2
第一节 术语................................................................................................................................... 2
第二节 缩略语............................................................................................................................... 3
第三章 一般规定.............................................................................................................................. 4
第一节 前提条件........................................................................................................................... 4
第二节 综合联调内容................................................................................................................... 4
第四章 系统联动功能测试.............................................................................................................. 5
第一节 全自动运行系统联动功能测试.......................................................................................5
表 1 列车唤醒联动功能测试.......................................................................................................5
表 2 列车出库或自正线休眠区发车联动功能测试...................................................................6
表 3 列车进入正线联动功能测试...............................................................................................7
表 4 列车进站联动功能测试.......................................................................................................9
表 5 列车停站联动功能测试.....................................................................................................10
表 6 列车站台自动发车联动功能测试.....................................................................................11
表 7 列车自动折返联动功能测试.............................................................................................12
表 8 列车清客联动功能测试.....................................................................................................13
表 9 列车人工扣车联动功能测试.............................................................................................14
表 10 列车跳停联动功能测试...................................................................................................15
表 11 列车进入车辆基地或正线休眠区联动功能测试...........................................................16
表 12 列车清扫联动功能测试...................................................................................................17
表 13 车辆检修联动功能测试...................................................................................................18
表 14 列车洗车作业联动功能测试...........................................................................................19
表 15 列车车门安全防护测试...................................................................................................19
表 16 主备用控制中心切换联动功能测试...............................................................................21
表 17 远程重启车载控制器功能测试.......................................................................................23
表 18 工作人员防护开关(SPKS)装置激活联动功能测试...................................................24
表 19 车门/站台门对位隔离联动功能测试.............................................................................25
表 20 站台门状态丢失联动功能测试.......................................................................................26
表 21 洗车机故障及联动功能测试...........................................................................................27
表 22 正线接触网(轨)失电联动功能测试...........................................................................28
表 23 车门或站台门夹人夹物联动功能测试...........................................................................30
3
表 24 乘客紧急对讲联动功能测试...........................................................................................32
表 25 车站开启联动功能测试...................................................................................................33
表 26 车站关闭联动功能测试...................................................................................................34
表 27 区间火灾联动功能测试...................................................................................................34
表 28 车站火灾联动功能测试...................................................................................................35
表 29 区间水患联动功能测试...................................................................................................37
表 30 列车与控制中心联动功能测试.......................................................................................37
表 31 车辆故障联动功能测试...................................................................................................38
表 32 列车障碍物探测联动功能测试.......................................................................................40
表 33 列车区间事故工况联动功能测试...................................................................................40
第二节 非全自动运行系统联动功能测试.................................................................................41
表 34 时钟与关联系统校时功能测试.......................................................................................42
表 35 传输综合承载功能测试...................................................................................................43
表 36 智慧运行(综合监控)系统与通信集中告警接口功能测试...................................... 43
表 37 智慧运行(综合监控)系统与电力监控系统接口功能测试...................................... 45
表 38 智慧运行(综合监控)与 AFC 系统联动功能测试.......................................................46
表 39 BAS 与钢瓶间压力检测系统(含车辆基地)接口功能测试....................................... 47
表 40 BAS 与电伴热接口功能测试............................................................................................48
表 41 BAS 与消防泵接口功能测试............................................................................................49
表 42 BAS 与应急照明电源(EPS)接口功能测试..................................................................49
表 43 BAS 与区间人防隔断门接口功能测试............................................................................50
表 44 BAS 与流量计、传感器接口功能测试............................................................................50
表 45 BAS 与升降机、电扶梯系统功能测试............................................................................51
表 46 能源管理系统与多功能表功能测试...............................................................................52
表 47 车站综合后备控制盘功能测试.......................................................................................52
第五章 系统关键功能及性能核验................................................................................................54
第一节 TACS 自主运行功能测试..............................................................................................54
表 48 自主进路功能测试........................................................................................................... 54
表 49 自主防护功能测试........................................................................................................... 54
表 50 自主调整功能测试........................................................................................................... 56
表 51 任意点折返功能测试....................................................................................................... 57
表 52 正线车辆基地一体化功能测试.......................................................................................57
表 53 车载列控单元模块化冗余功能测试...............................................................................58
表 54 列车控制模式转换功能测试...........................................................................................59
表 55 降级混合运行功能测试...................................................................................................59
4
第二节 TACS 安全防护功能测试..............................................................................................60
表 56 列车超速安全防护测试...................................................................................................60
表 57 列车追踪安全防护测试...................................................................................................62
表 58 列车退行安全防护测试...................................................................................................63
表 59 站台紧急关闭按钮安全防护测试...................................................................................63
第三节 TACS 关键性能测试......................................................................................................64
表 60 列车折返能力测试........................................................................................................... 64
表 61 列车出入库能力测试....................................................................................................... 66
表 62 列车区间追踪能力测试...................................................................................................67
表 63 列车自动唤醒能力测试...................................................................................................67
表 64 列车平均旅行速度测试...................................................................................................68
第四节 通信系统功能测试.........................................................................................................68
表 65 换乘站基本通信功能测试...............................................................................................68
第五节 供电系统功能测试.........................................................................................................69
表 66 相邻主变电所(或电源开闭所)支援供电测试...........................................................69
表 67 牵引接触网(轨)越区供电测试...................................................................................70
表 68 变电所 0.4kV 低压备自投测试.......................................................................................70
附录 A
综合联调报告编制规定...................................................................................................72
A.1 编制规定.............................................................................................................................. 72
A.2 报告内容.............................................................................................................................. 72
附录 B
综合联调参考表格........................................................................................................... 73
B.1 综合联调功能测试记录表.................................................................................................. 73
B.2 综合联调总结评估表.......................................................................................................... 74
本规范用词说明.............................................................................................................................. 76
引用标准名录 ................................................................ 77
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规范规定了基于 TACS 的全自动运行线路综合联调测试项目及内
容应达到的基本规定,主要包括设备系统联动功能测试及系统关键功能及性能
核验。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采用基于 TACS 的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地
铁和轻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系统设备综合联调,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制式
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基于 TACS 的全自动运行线路综合联调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
合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的有关规定。
1
第二章 术语和缩略语
第一节 术语
第四条
T/SHJX 040、T/SHJX 04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
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T/SHJX 040、T/SHJX 041 中的某些术语和
定义。
(1) 综合联调 commissioning test
轨道交通工程各设备系统完成单系统功能调试后,开展的各系统之间正常
工况及非正常工况下联动功能的调试,以及系统关键能力的验证。
(2) 全自动运行线路 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 line
采用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3) 全自动运行授权 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 authorization
ATS 工作站为满足发车条件的全自动运行模式列车下发的允许列车自动发
车的动车许可。
(4) 智慧运行系统 intelligent subway operations system
在综合监控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智能视频分析、客流分析等技术细化与相
关系统及设备的逻辑关系及联动功能,实现车站相关运营场景的智能化运行系
统。
(5) 列车自主调整 train autonomous adjustment
列车自行完成站停时间和区间运行时间的调整,以确保准点运行。
(6)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 train autonomous circumambulation system
以“车车(列车与列车之间)”通信为基础,以车载控制平台为核心,实
现列车自主进路、自主防护、自主调整和自动驾驶的系统。
(7) 列车自主防护 train autonomous protection
列车以车载控制平台为核心,自行完成进路防护、间隔防护、超速防护和
乘客防护。
(8) 列车自主进路 train autonomous route
列车根据运营计划,自行办理进路。
2
(9) 车辆调度工作站
train dispatch workstation
用于远程监视、控制和调度列车的终端设备。
第二节 缩略语
第五条
T/SHJX 040、T/SHJX 041 界定的以及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T/SHJX 040、T/SHJX 041 中的某些缩略语。
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列车自动防护系统
ATO: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列车自动运行
ATS: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列车自动监控
BAS:Building Automatic System,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CAM:Creep Automatic Mode,蠕动模式
CCU:Central Control Unit,列车中央控制单元
CCTV:Closed-Circuit Television,闭路电视
EPS:Emergency Power Supply,应急照明电源
EUM:Emergency Unrestricted Train Operating Mode,非限制人工驾驶
模式
FAM:Full 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Mode,全自动运行驾驶模式
FAS: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GoA:Grades of
Automation,自动化等级
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人机接口
IBP:Integrated Backup Panel,综合后备盘
MCC:Motor Control Center,通风空调电控柜
OBC:On Board Controller ,车载控制器
PIS: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乘客信息系统
PSL:PSD System Local controller,站台门现地控制盘
RM:Restricted Train Operating Mode,限制人工驾驶模式
SPKS:Staff Protection Key Switch,工作人员防护开关
TACS:Train Autonomous Circumambulation System,列车自主运行系统
TCMS:Train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ystem,列车控制和管理系统
3
第三章 一般规定
第一节 前提条件
第六条 开展综合联调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满足以下前提条件:
(1) 正线、车辆基地的线路具备行车条件并符合 GB 55033 的规定;
(2) 车辆具备上线运行条件并符合 GB/T 7928 的规定;
(3) 完成设备系统单系统调试并符合交办运〔2022〕1 号、交办运
〔2023〕56 号、交办运〔2023〕67 号的规定及具体线路设计要求;
(4) 各设备系统间接口调试完毕并符合交办运〔2023〕56 号的规定及
具体线路设计要求;
(5) 完成 TACS 多车动车调试并符合交办运〔2022〕1 号、T/SHJX 040
的规定。
第二节 综合联调内容
第七条 基于 TACS 的全自动运行线路综合联调应按照交办运〔2023〕56 号、
T/SHJX 040、T/SHJX 041 的规定及具体线路设计要求进行,包括以下内容:
(1) 系统联动功能测试;
(2) 系统关键功能及性能核验。
第八条 各系统测试结果应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标准、规范、设计指标和
运营技术规范的要求。
4
第四章 系统联动功能测试
第一节 全自动运行系统联动功能测试
第九条 全自动运行线路运营场景中 TACS 专业牵头组织的联动功能测试内
容应符合表 1-表 23 的要求。
表 1 列车唤醒联动功能测试
项目名称 列车唤醒联动功能测试
测试专业 TACS、车辆、通信专用无线、智慧运行(综合监控)。
测试目的 测试列车唤醒功能、登乘指示灯功能应对是否符合设计要 求。
测试条件 a)完成测试列车 TACS 车载控制器单体调试; b)完成测试列车车辆设备(如空调系统、车门系统、高压 系统、牵引系统、制动系统)单体调试; c)完成通信专用无线、智慧运行(综合监控)系统设备单 体调试,并完成各系统接口功能调试。
测试范围 测试主用控制中心、备用控制中心(如有)及所有列车,覆 盖车辆基地、正线休眠唤醒区域。
测试内容及方法 a)测试列车处于 FAM 模式下的正常休眠状态,测试人员通 过在车辆基地 ATS 工作站编制出库计划(含备车)并上传至 ATS 系统进行自动唤醒/在 ATS 工作站对测试列车下发远程 唤醒指令进行远程人工唤醒/在测试列车上按压车辆唤醒按 钮进行就地人工唤醒,观察列车唤醒情况; b)列车上电成功后,观察车辆、TACS 列控、通信专用无 线、智慧运行(综合监控)(如有)系统自检过程; c) 各子系统自检完成后,观察列车自动进行紧急制动施加/ 缓解、车门开/关、跳跃(如有)等联合测试过程; d)列车唤醒成功后,观察列车进入 FAM 模式,车辆登乘指
5
示灯显示情况;车辆测试人员将驾驶模式切换至非全自动驾 驶模式,记录登乘指示灯的显示情况; e)列车唤醒失败后,观察 ATS 显示情况、出库计划内的备 车自动执行唤醒情况。
测试结果 a)测试列车正确接收唤醒指令并执行唤醒动作; b)列车上电成功后,车辆、TACS 列控、通信专用无线、智 慧运行(综合监控)(如有)系统进行自检,ATS 界面和司 机室车辆 HMI 界面显示自检过程详细状态(含测试成功或失 败的信息及原因); c)各子系统自检完成后,列车自动进行紧急制动施加/缓 解、车门开/关、跳跃(如有)等联合测试,ATS 界面和司 机室车辆 HMI 界面显示联合测试过程详细状态(含测试成功 或失败的信息及原因); d)唤醒测试均成功后,ATS 界面和司机室车辆 HMI 界面显 示唤醒成功状态,列车进入 FAM 模式,车辆登乘指示灯熄 灭;人工切换列车驾驶模式至非全自动模式,登车指示灯常 亮; e)若列车唤醒失败,ATS 自动显示报警及失败原因,出库 计划内的备车自动执行唤醒。
表 2 列车出库或自正线休眠区发车联动功能测试
项目名称 列车出库或自正线休眠区发车联动功能测试
测试专业 TACS、车辆、车辆基地设备、通信广播。
测试目的 测试列车出库或自正线休眠区发车、库门(如有)联动功能 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条件 a)完成库门设备单体调试以及与 TACS 设备接口功能调试; b)测试列车具备车载 ATS 控制模式下的全自动运行功能; c)完成通信广播系统单体设备调试以及与 TACS 设备接口功 能调试(如有)。
6
测试范围 测试不少于 1 列车,测试车辆基地不少于 1 扇库门。
测试内容与方法 a)测试人员在 ATS 工作站编制出库计划并下发全自动运行 授权,记录库门开启及列车运行情况; b)测试人员在 ATS 工作站编制出库计划并下发全自动运行 授权,在库门开启过程中,模拟库门故障至未完全打开状 态,记录列车运行情况; c)测试人员在 ATS 工作站确认运行车次,并为正线存车线 列车下发全自动运行授权,观察列车运行、鸣笛触发、车辆 基地广播触发情况。
测试结果 a)车辆基地列车根据出库计划,ATS 系统自动下发开启库 门命令,库门执行开启至打开到位且闭锁的状态,测试列车 自动触发出库进路,库门动作过程中有语音声光安全提示; b)库门故障至库门处于未完全打开状态时,出库进路无法 越过库门,列车无法出库; c)测试列车能收到 ATS 发送的全自动运行授权指令,并进 入 FAM 模式;根据进路自动运行出库/进入正线,出库列车 自动触发鸣笛(如有),车辆基地广播自动触发预录广播 (如有);列车驶出车辆基地后进入正线运营时,列车工况 自动由场段工况自动转换为正线服务工况。
表 3 列车进入正线联动功能测试
项目名称 列车进入正线联动功能测试
测试专业 TACS、车辆、通信 PIS、通信广播、通信专用无线。
测试目的 测试列车工况转换、专用无线调度台列车信息显示、车载乘 客信息系统实时视频显示、专用无线基本通话功能是否符合 设计要求。
测试条件 a)完成测试列车单体调试以及车厢照明和空调接口功能调 试;
7
b)ATS 工作站具备列车工况显示功能; c)测试列车具备车载 ATS 控制模式下的全自动运行功能; d)完成专用无线系统设备及终端单体调试,并完成 TACS 接 口功能调试; e)完成控制中心及各车站通信 PIS 系统设备单体调试及 TACS 接入,测试区域具备车地无线网络覆盖; f)完成测试车载乘客信息系统设备单体调试及车站通信 PIS 系统接入,可正常接收并播放视频; g)完成控制中心 TACS 设备单体调试,并完成通信专用无 线、PIS 系统接入,可正常采集并发送列车信息。
测试范围 测试不少于 1 列车。
测试内容及方法 a)测试人员在 ATS 工作站编制由车辆基地进入正线的运行 图及其对应出库计划,并下发全自动运行授权,观察列车工 况是否转换为正线服务工况; b)观察列车进入正线时通信专用无限调度台列车信息显示 及车载信息系统实时媒体显示情况; c)中心测试人员通过单呼、组呼、紧急呼叫等方式与全部 正线列车测试人员建立通话,并记录通话情况。
测试结果 a)列车进入正线后,控制中央 ATS 显示计划列车工况自动 转换为正线服务,列车接收工况指令后自动开启空调、照明 等; b)列车由车辆基地进入正线运营时,列车的控制权由车辆 基地调度台转换到行车调度台,无线系统车体号、车次号、 列车位置等运行信息显示正确,车载台自动归属正线;车载 乘客信息系统在直播模式下正常进行车站通信 PIS 系统实时 媒体信息的接收和播放; c)车地专用无线正常进行语音通话,通话清晰无杂音。
8
表 4 列车进站联动功能测试
项目名称 列车进站联动功能测试
测试专业 TACS、车辆、通信 PIS、通信广播。
测试目的 测试进站自动广播及到发时间显示、无线调度台列车信息 显示、车载乘客信息系统进站信息显示、列车工况显示功 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条件 a)完成车辆设备单体调试及与 TACS 接口功能测试; b)完成控制中心及各车站内车站通信 PIS、广播系统设备 单体调试,完成车站设备与控制中心网络连接; c)完成专用无线系统设备及终端单体调试,并完成 TACS 接口功能调试; d)完成 TACS 设备单体调试,并完成车载乘客信息系统、 车站通信 PIS、广播系统接入,可正常采集并发送列车信 息。
测试范围 测试不少于 1 列车,测试所有站台。
测试内容及方法 a)测试列车停于正线某一站台,中央 ATS 为其分配运行线 运行至下一站台,测试列车以正常模式或末班车模式进 站,观察通信 PIS、广播、专用无线系统联动情况; b)观察车辆车载乘客信息系统、车载广播系统联动情况及 ATS 列车工况显示。
测试结果 a)列车进站时车站通信 PIS 正确显示列车进站信息及下次 列车到站时间,车站通信广播系统正确播放正常或末班车 进站自动广播,中心无线调度台及列车无线车载台自动显 示测试列车到达车站位置; b)列车进站时车载乘客信息系统显示列车进站信息,车载 广播系统播放到站广播,列车况保持正线运行工况。
9
表 5 列车停站联动功能测试
项目名称 列车停站联动功能测试
测试专业 TACS、车辆、通信专用无线、站台门。
测试目的 测试列车对标停车功能、列车到站联动开门功能、车门与 站台门联动功能、列车自动对位调整功能、车地专用无线 通话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条件 a)完成 TACS 与车辆设备接口功能测试; b)测试列车具备车载 ATS 控制模式下全自动运行功能; c)完成 TACS 与车辆、站台门接口功能测试; d)完成站台门安装及单体调试; e)完成专用无线系统设备及终端单体调试,并完成 TACS 接口功能调试。
测试范围 测试不少于 1 列车,测试不少于 1 个站台。
测试内容及方法 a)测试列车以 FAM 模式运行至下一站停车窗内停车,车门 和站台门能自动联动打开,两门启动打开的时间差满足设 计要求; b)测试列车以 ATO 模式运行至下一站停车窗内停车,车门 和站台门能自动联动打开,两门启动打开的时间差满足设 计要求; c)测试列车以 ATP 防护模式运行至下一站停车窗内停车, 车门和站台门能手动联动打开,两门启动打开的时间差满 足设计要求; d)各车站测试人员经中心同意与列车建立通话,并记录通 话情况; e)测试人员设置 FAM 模式列车欠标距离超过 5m,记录列车 运行情况; f)测试人员设置 FAM 模式列车欠标距离或过标距离在 5m 范围内,记录列车运行情况;
10
g)测试人员设置 FAM 模式列车过标距离超过 5m 范围,记 录列车运行情况; h)FAM 模式自动对位调整超过规定次数后(3 次)仍未完 成对位,记录列车运行情况。
测试结果 a)测试列车以 FAM 模式运行至下一站停车窗内停车,车门 和站台门能自动打开,两门启动打开的时间差满足设计要 求; b)测试列车以 ATO 模式运行至下一站停车窗内停车,车门 和站台门能自动或手动联动打开,两门启动打开的时间差 满足设计要求; c)测试列车以 ATP 防护模式运行至下一站停车窗内停车, 车门和站台门能手动打开,两门启动打开的时间差满足设 计要求 d)无线车载台自动切换归属车站,车地专用无线正常进行 语音通话,通话清晰无杂音; e)若列车欠标距离超过 5m 范围,继续进站对标; f)若列车欠标或过标距离在 5m 范围内,停稳后车门和站 台门无法自动打开。列车启动自动对位调整完成对位成功 后,车门及站台门自动打开; g)若过标超过 5m,列车施加紧急制动,中心测试人员确认 并操作发车后列车自动向下一站运行,否则停于站台不发 车,车门和站台门无法自动打开; h)若 FAM 模式自动对位调整超过规定次数后(3 次)仍未 完成对位,列车运行情况同 g)。
表 6 列车站台自动发车联动功能测试
项目名称 列车站台自动发车联动功能测试
测试专业 TACS、车辆、通信 PIS、站台门。
测试目的 测试站台自动发车、自动关门、车站到发时间显示、车载广
11
播离站自动广播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条件 a)完成站台门安装及单体调试,并完成 TACS 接口功能调 试; b)完成车辆单体调试,并完成与 TACS 接口功能调试; c)测试列车具备车载 ATS 控制模式的全自动运行功能; d)完成控制中心及各车站通信 PIS 系统设备单体调试,并 完成 TACS 接口功能测试。
测试范围 测试不少于 1 列车,测试所有站台。
测试内容及方法 a)中央 ATS 为测试列车分配运行线并设置全自动运行授权 或为 ATO 模式列车分配运行线,车门模式设置为自动开/自 动关,记录列车在下一站停站倒计时结束后,列车是否联动 关门自动发车; b)观察列车车载广播及车站通信 PIS 播报情况。
测试结果 a)FAM 模式列车和 ATO 模式列车,在停站倒计时结束后, 车门站台门联动关闭,两门关闭到位时间差满足设计要求; 满足发车条件后,列车以 FAM 模式或 ATO 模式自动发车出 站; b)列车离站时,车载广播自动播放离站广播,车站通信 PIS 自动更新列车信息。
表 7 列车自动折返联动功能测试
项目名称 列车自动折返联动功能测试
测试专业 TACS、车辆、站台门。
测试目的 测试列车自动折返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条件 a)完成站台门安装及单体调试,并完成 TACS 接口功能调 试; b)完成车辆单体调试并与 TACS 完成接口功能调试; c)测试列车具备车载 ATS 控制模式下的全自动运行功能。
测试范围 测试不少于 1 列车,测试所有折返站台。
12
测试内容及方法 a)站前折返测试 组织测试列车停靠于站前折返前某一站台;为测试列车分配 经过站前折返区域的运行线进行折返;设置列车当前模式为 FAM 模式并下发全自动运行授权,观察列车运行情况及工 况; b)站后折返测试 组织测试列车停靠于站后折返前某一站台,为测试列车分配 站后折返区域的运行线进行折返;设置列车当前模式为 FAM 模式并下发全自动运行授权,观察列车运行情况及工况。
测试结果 a)站前折返测试 列车自动运行至折返站台对标停车,车门和站台门自动打 开,同时列车完成激活端换端;停站倒计时结束后,车门和 站台门自动关闭,列车自动发车离站,列车在站前折返运行 时保持正线运行工况; b)站后折返测试 列车自动运行至折返站台对标停车,车门和站台门自动打 开,停站倒计时结束后,车门和站台门自动关闭,列车自动 发车运行至折返线停稳,随后完成激活端换端后,列车自动 驶离折返线至发车站台停稳,折返过程中,列车转换为折返 工况(如有)或保持正线服务工况。
表 8 列车清客联动功能测试
项目名称 列车清客联动功能测试
测试专业 TACS、车辆、通信 PIS、通信广播、站台门。
测试目的 测试终点站自动清客、临时清客、到站自动广播及到发时 间显示、车载清客广播、人工联动站台门车门开关功能、 列车工况转换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条件 a)完成控制中心及各车站通信广播系统设备单体调试,车 站设备与控制中心完成网络连接;
13
b)完成 TACS 设备单体调试,并完成与通信广播系统接口 功能调试; c)完成发车控制按钮、再开关门按钮安装及单体调试; d)完成车辆设备单体调试并与 TACS 完成接口功能调试; e)测试列车具备车载 ATS 控制模式下的全自动运行功能。
测试范围 测试不少于 1 列车,测试所有终点站、测试不少于 1 个非 终点站。
测试内容及方法 a)测试列车停于某一站台,中央测试人员在 ATS 工作站为 其分配车次(含终点站清客计划)并设置全自动运行授 权,或在非终点站对列车设置临时清客,观察车载广播、 通信 PIS、广播联动情况及列车工况转换情况; b)列车进入清客流程后,站台测试人员按压站台再关门按 钮或通过 ATS 工作站远程关门; c)中央测试人员使用 ATS 工作站远程确认完成清客或测试 人员按压站台自动发车控制按钮确认清客完成。
测试结果 a)列车到站后,车门站台门保持打开,车载广播自动播报 清客广播等相关信息,触发通信广播终点站到站自动广播 及 PIS 信息显示;测试列车于停站期间工况转换为退出正 线服务工况,车厢内照明变更为紧急照明,空调变更为通 风状态; b)测试人员按压站台再关门按钮或远程关门后,车门站台 门联动关闭; c)ATS 远程确认完成清客或站台自动发车控制按钮按压确 认清客完成后,列车继续根据运行计划以 FAM 模式自动离 站。
表 9 列车人工扣车联动功能测试
项目名称 列车人工扣车联动功能测试
测试专业 TACS、车辆。
14
测试目的 测试列车人工扣车自动广播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条件 a)ATS 工作站具备扣车指令下发功能; b)完成车辆单体调试并完成与 TACS 接口功能调试。
测试范围 测试不少于 1 列车,测试所有站台。
测试内容及方法 a)列车以 ATP 防护模式、ATO 模式、FAM 模式在区间运行 期间,中央 ATS 对测试列车下发扣车指令,观察列车到达 下一站台停车后,是否能发车出站; b)中央 ATS 对测试车站下发扣车指令,观察在运行至该站 的 ATP 防护模式、ATO 模式、FAM 模式列车是否能发车出 站; c)记录列车执行扣车后,车门站台门是否保持打开、ATS 扣车信息显示情况以及联动车载乘客信息系统、广播播报 情况。
测试结果 a) ATO 模式、FAM 模式列车到站后,车门站台门保持打开, 停站倒计时结束后,测试列车均无法发车; b) 测试站台设置扣车后,在该站停车的 ATP 防护模式、ATO 模式、FAM 模式列车在停站倒计时结束后,均无法发车; c) 测试列车执行扣车后,到站后车门站台门保持打开,ATS 工作站能正确显示测试列车和测试站台的扣车信息,车载 乘客信息系统、广播自动显示/播报扣车信息。
表 10 列车跳停联动功能测试
项目名称 列车跳停联动功能测试
测试专业 TACS、车辆、通信 PIS、通信广播。
测试目的 测试列车跳停信息显示、进站自动广播及到发时间显示功能 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条件 a)ATS 工作站具备跳停指令下发功能; b)完成车辆单体调试并与 TACS 完成接口功能调试;
15
c)完成车站通信 PIS、广播单体调试,完成与 TACS 接口功 能调试; d)测试列车具备车载 ATS 控制模式下的全自动运行功能。
测试范围 测试不少于 1 列车,测试所有站台。
测试内容与方法 a)测试人员在中央 ATS 工作站为测试列车分配运行线,设 置下一站台跳停,列车以 ATP 防护模式、ATO 模式、FAM 模 式运行,记录列车运行信息显示情况; b)观察记录通信 PIS、广播跳停信息显示; c)观察记录车载车载乘客信息系统、广播跳停信息显示。
测试结果 a)ATS 工作站正确显示列车跳停信息; b)车站通信 PIS、广播自动显示/播报跳停信息; c)车载乘客信息系统、广播自动显示/播报跳停信息。
表 11 列车进入车辆基地或正线休眠区联动功能测试
项目名称 列车进入车辆基地或正线休眠区联动功能测试
测试专业 TACS、车辆、车辆基地设备、通信专用无线、智慧运行(综 合监控)。
测试目的 测试列车休眠、列车工况转换、无线调度台列车信息显示、 车地专用无线通话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条件 a)完成库门(如有)设备与 TACS 设备接口功能调试; b)测试列车具备车载 ATS 控制模式下的全自动运行功能; c)完成专用无线系统设备及终端单体调试,并完成 TACS 接 口功能调试。
测试范围 测试主、备用控制中心(如有)及所有列车,覆盖车辆基 地、正线休眠唤醒区域。
测试内容与方法 a)测试人员在车辆基地 ATS 工作站编制回库运行图及其对 应入库计划并上传至 ATS 系统; b)被测列车到达入库计划指定站台后,根据计划进行时刻 表休眠,或测试人员进行远程下发休眠或按压车辆休眠按
16
钮,观察列车工况及休眠状态; c)车辆基地测试人员观察专用无线调度台列车信息显示并 与列车建立通话。
测试结果 a)回库车次及其对应入库计划能正常上传至 ATS 系统,列 车能收到 ATS 发送的入库计划信息;列车加载运行线/头码 后,自动触发回库进路,若对应泊位库门关闭,自动开启对 应泊位库门,列车进入车辆基地后,列车工况自动转为场段 运行工况,运行至车辆基地指定股道并停稳,系统自动为该 列车清除任务/头码; b)测试列车自动执行休眠流程完成休眠,列车自动断电, 列车及车载通信、智慧运行(综合监控)系统关闭,并在控 制中央 ATS 工作站显示列车休眠相关状态信息; c)车辆基地专用无线调度台显示列车车体号信息,车地专 用无线正常进行语音通话、清晰无杂音。
表 12 列车清扫联动功能测试
项目名称 列车清扫联动功能测试
测试专业 TACS、车辆。
测试目的 测试列车工况模式转换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条件 a)完成测试列车单体调试以及车厢照明和空调接口功能调 试; b)ATS 工作站具备列车工况显示功能; c)测试列车具备车载 ATS 控制模式下的全自动运行功能。
测试范围 测试不少于 1 列车。
测试内容及方 法 测试人员在车辆基地 ATS 工作站编制回库运行图及其对应入 库计划(含清扫时间)并上传至 ATS 系统,记录列车照明及 空调状态,观察列车工况显示。
测试结果 列车到达泊位后根据运行计划自动转换至清扫工况模式,控 制列车车厢内照明、空调为正常模式,控制中央 ATS 工作站
17
显示列车工况为清扫工况。
表 13 车辆检修联动功能测试
项目名称 车辆检修联动功能测试
测试专业 TACS、车辆。
测试目的 测试车辆检修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条件 a)完成测试列车 TACS 设备单体调试; b)完成车辆设备单体调试及 TACS 接口功能测试。
测试范围 测试所有列车。
测试内容及方法 a)测试列车处于 FAM 模式,车辆测试人员激活列车任意一 端检修开关,记录 ATS 工作站是否显示检修模式; b)车辆测试人员模拟任意车辆子系统报警与故障状态,记 录控制中心车辆调度工作站和智慧运行(综合监控)工作站 是否收到车辆故障信息;中心测试人员在 ATS 工作站上下发 任意车辆远程指令,记录列车是否执行远程指令; c)车辆测试人员复位被激活的检修开关,中心测试人员在 ATS 工作站和车辆调度工作站下发列车远程控制指令,观察 列车是否执行远程控制指令; d)测试列车转为休眠模式,再次激活任意端检修开关,ATS 下发远程人工唤醒指令,观察列车是否执行远程控制指令。
测试结果 a)列车处于 FAM 模式或休眠状态下,车辆检修按钮激活 时,ATS 工作站能显示列车处于检修模式; b)车辆检修按钮激活时,车辆调度工作站及智慧运行(综 合监控)工作站不显示车辆报警与故障状态,车辆不响应任 何 ATS 及车辆调度工作站发送的远程控制指令; c)车辆检修状态复位后,车辆响应 ATS 及车辆调度工作站 下发的列车远程指令; d)测试列车应不响应人工唤醒指令。
18
表 14 列车洗车作业联动功能测试
项目名称 列车洗车作业联动功能测试
测试专业 TACS、车辆、洗车机设备。
测试目的 测试列车洗车作业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条件 a)完成洗车机设备安装及单体调试; b)完成洗车机库门(如有)安装及单体调试; c)完成 TACS 与洗车机设备、洗车机库门接口功能调试; d)ATS 工作站具备洗车计划编制及下发功能。
测试范围 测试不少于 1 列车。
测试内容及方法 a)组织测试列车以 FAM 模式停靠于车辆基地某一泊位或已 分配回库计划的列车,测试人员在车辆基地 ATS 工作站编制 洗车计划并上传至 ATS 系统,观察列车运行及洗车机联动状 态; b)观察洗车完成后列车运行状态。
测试结果 a)车辆基地 ATS 根据洗车计划、洗车机状态、库门(如 有)打开到位且锁闭可靠等进行洗车提示,后为列车触发进 路,并控制列车自动运行至洗车线;列车自动进入洗车工况 并控制列车启停及 2.5km/h-3.5km/h 速度运行,列车与洗车 机联动,执行自动洗车程序直至结束; b)洗车完成后,列车以 FAM 模式触发回库进路,并控制列 车回库。
表 15 列车车门安全防护测试
项目名称 列车车门安全防护测试
测试专业 TACS、车辆。
测试目的 测试列车以 ATP 防护模式、ATO 模式、FAM 模式行车过程 中,客室车门的安全防护以及中心授权车门紧急解锁功能是 否符合设计要求。
19
测试条件 a)完成测试列车 ATP 防护功能静调、动调工作; b)ATS 工作站具备授权车门紧急解锁功能。
测试范围 测试不少于 1 列车。
测试内容与方法 a)列车以 ATP 防护模式、ATO 模式、FAM 模式在站台对标停 稳状态下激活客室的“车门紧急解锁装置”,记录列车状 态; b)列车以 ATP 防护模式、ATO 模式、FAM 模式行车,在出站 过程且在站台区域时,激活客室内的“车门紧急解锁装 置”,记录列车运行情况; c)在倒计时时间内中央 ATS 对 FAM 模式列车授权同意/拒绝 车门紧急解锁申请或不进行任何操作,记录车门打开情况, 车辆测试人员通过拉力测试工具手动拉开车门,记录列车运 行情况和车门拉开时的拉力值; d)恢复“车门紧急解锁装置”,列车已出站并进入区间运 行,再次激活客室内的“车门紧急解锁装置”,同时选取一 扇门将其打至隔离位并手动打开车门,记录列车运行情况; e)列车在区间停车时,激活“车门紧急解锁装置”,观察 列车状态,测试内容同 b)条。
测试结果 a)车门解锁激活后,ATS 收到车门紧急解锁报警信息,处于 站台停车的测试列车,在停站倒计时结束后,列车不发车; b)列车以 ATP 防护模式、ATO 模式、FAM 模式行车,在出站 过程且在站台区域时,激活客室内的“车门紧急解锁装 置”,列车触发紧急制动停车,ATS 收到车门紧急解锁报警 信息; c)ATP 防护模式、ATO 模式列车停车后,车辆测试人员可手 动打开车门,车门打开的拉力值满足具体线路设计要求; FAM 模式列车停车后,在车门授权解锁倒计时时间内,经中 央 ATS 远程授权解锁后,可手动解锁车门,车门打开的拉力 值满足具体线路设计要求;若在车门授权解锁倒计时时间
20
内,中央 ATS 拒绝解锁车门,则车门无法打开;若在车门授 权解锁倒计时时间内,中心不进行任何操作,则在倒计时结 束后可手动解锁车门; d)列车以 ATP 防护模式、ATO 模式、FAM 模式在区间运行期 间,激活客室内的“车门紧急解锁装置”,并将处于隔离状 态的车门打开,列车在区间运行不受影响,列车到达下一站 停车后,保持车门站台门打开不发车; e)列车以 ATP 防护模式、ATO 模式、FAM 模式在区间停车 时,激活客室内的“车门紧急解锁装置”,ATP 防护模式、 ATO 模式列车测试结果同 c)条,FAM 模式列车的测试结果同 d)条。
表 16 主备用控制中心切换联动功能测试
项目名称 主备用控制中心切换联动功能测试
测试专业 TACS、车辆、通信 PIS、通信广播、通信专用无线、智慧运 行(综合监控)、供电。
测试目的 测试 ATS 应用服务器及 FEP 服务器冗余自动切换及人工切 换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条件 完成主备控制中央 ATS 应用服务器、FEP 服务器安装及单体 调试。
测试范围 测试不少于 1 列车,主用控制中心、备用控制中心(如 有)。
测试内容与方法 主控制中央 ATS 应用服务器单个故障测试: a)关闭主用控制中心的主用 ATS 应用服务器; b)恢复主用控制中央 ATS 应用服务器; 主控制中央 ATS 应用服务器整体故障测试: c)关闭主用控制中心的主备 ATS 应用服务器; d)恢复主用控制中心主备 ATS 应用服务器。 备用控制中心(如有)ATS 应用服务器单个故障测试及主备
21
用控制中心(如有)ATS 应用服务器人工切换测试: e)关闭备用控制中心(如有)的主用 ATS 应用服务器; f)恢复备用控制中心(如有)的 ATS 应用服务器; g)人工切换备用控制中心(如有)的 ATS 应用服务器至主 用控制中心。 主用控制中心 FEP 服务器单个故障: h)关闭主用控制中心的主用 FEP 服务器; i)恢复主用控制中心 FEP 服务器。 主用控制中心 FEP 服务器整体故障: j)关闭主用控制中心的主备 FEP 服务器; k)恢复主用控制中心主备 FEP 服务器; l)关闭备用控制中心(如有)的主用 FEP 服务器; m)恢复备用控制中心(如有)的 FEP 服务器; n)观察智慧运行(综合监控)、通信、电力监控等关联系 统接口状态。
测试结果 a)主用控制中心备用 ATS 应用服务器自动切换为主用,列 车正常运行; b)ATS 应用服务器正常启动后为备用,列车正常运行; c)备用控制中心(如有)ATS 应用服务器自动激活且切换 为主用,列车正常运行,备用控制中心(如有)ATS 工作站 能排列进路; d)备用控制中心(如有)ATS 应用服务器保持激活状态且 主用控制中央 ATS 服务器未激活,列车正常运行; e)备用控制中心(如有)备用 ATS 应用服务器自动切换为 主用,列车正常运行; f)ATS 服务器正常启动后是否为备用,列车正常运行; g)主用控制中央 ATS 应用服务器激活且备用控制中心(如 有)ATS 服务器未激活,主控制中央 ATS 工作站能排列进 路;
22
h)主用控制中心备用 FEP 服务器自动切换为主用,外部通 信无影响; i)FEP 服务器正常启动后为备用,外部通信无影响; j)备用控制中心(如有)FEP 服务器自动激活且切换为主 用,外部通信无影响; k)备用控制中心(如有)FEP 服务器保持激活状态且主用 控制中心 FEP 服务器未激活,外部通信无影响; l)主用控制中心备用 FEP 服务器自动激活切换为主用,外 部通信无影响; m)主用控制中心 FEP 服务器保持激活且备用控制中心(如 有)FEP 服务器正常启动后为备用,外部通信无影响; n)ATS 应用服务器、FEP 服务器主备切换成功,ATS 界面显 示正常,ATS 与智慧运行(综合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电 力监控系统等专业接口通信正常,切换时间满足具体线路 设计要求。
表 17 远程重启车载控制器功能测试
项目名称 远程重启车载控制器功能测试
测试专业 TACS、车辆。
测试目的 测试远程重启车载控制器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条件 完成车载控制器单体功能调试。
测试范围 测试不少于 1 列车。
测试内容及方法 a)测试列车以 FAM 模式加载运行线运行,模拟两端 OBC 车 载控制器完全故障,观察列车运行情况; b)列车停车后,中心测试人员通过 ATS 下发远程重启 OBC 车载控制器命令,观察 OBC 车载控制器重启情况; c)为列车分配运行任务,观察列车运行情况。
测试结果 a)列车施加紧急制动停车; b)OBC 车载控制器响应远程重启指令,上电重启完成,ATS
23
显示车载控制器重启成功; c)列车以 FAM 模式继续运行。
表 18 工作人员防护开关(SPKS)装置激活联动功能测试
项目名称 工作人员防护开关(SPKS)装置激活联动功能测试
测试专业 TACS、门禁。
测试目的 测试工作人员防护开关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条件 a)完成工作人员防护开关安装及单体调试; b)完成落轨梯门禁(如有)安装及单体调试; c)完成门禁系统(如有)与工作人员防护开关接口功能调 试。
测试范围 测试不少于 2 列车,测试正线及车辆基地所有 SPKS 防护区 域。
测试内容及方法 正线 SPKS 防护测试: a)FAM 模式列车 A 停于 SPKS 防护区域内,FAM 模式列车 B 停于 SPKS 防护区域外,中央 ATS 为两列车分配运行线运 行,随后车站测试人员激活正线 SPKS,记录 SPKS 防护区域 内/外的列车运行情况; b)保持 SPKS 开关激活,中央 ATS 排列经过该 SPKS 防护区 域的进路,记录进路排列情况; c)保持 SPKS 开关激活,车站测试人员激活 SPKS 旁路开 关; d)测试人员恢复 SPKS 旁路开关,记录列车运行情况; e)车站测试人员将 SPKS 开关恢复至正常状态,记录列车运 行情况; 车辆基地 SPKS 防护测试: f)由车辆基地测试人员操作工作人员防护开关,测试内容 同 a)至 e)测试内容。
测试结果 正线 SPKS 防护测试:
24
a)SPKS 激活后,ATS 显示 SPKS 为激活状态;已进入该防护 区域运行的 FAM 模式列车 A 施加紧急制动停车,未进入该防 护区域的 FAM 模式列车 B 在区域外停车;与 SPKS 联动的门 禁(如有)能刷卡打开; b)保持 SPKS 激活,ATS 无法向 SPKS 防护区域排列进路; c)激活 SPKS 旁路开关,处于防护分区内/外的列车恢复自 动运行,与 SPKS 联动的门禁(如有)不能刷卡打开; d)恢复 SPKS 旁路开关,防护区域内运行的 FAM 模式列车 A 施加紧急制动停车,未进入该防护区域的 FAM 模式列车 B 在 区域外停车,与 SPKS 联动的门禁(如有)能刷卡打开;ATS 显示 SPKS 为激活状态; e)SPKS 恢复至正常状态,处于防护分区内/外的列车恢复 自动运行,与 SPKS 联动的门禁(如有)不能刷卡打开,ATS 显示 SPKS 为正常状态; 车辆基地 SPKS 防护测试: f)测试结果同 a)- e)。
表 19 车门/站台门对位隔离联动功能测试
项目名称 车门/站台门对位隔离联动功能测试
测试专业 TACS、车辆、站台门、智慧运行(综合监控)。
测试目的 测试车门/站台门对位隔离、智慧运行(综合监控)与站台 门接口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条件 a)完成站台门安装及单体调试并完成 TACS 接口功能调试; b)完成智慧运行(综合监控)系统单体调试; c)完成智慧运行(综合监控)系统与站台门系统接口调 试。
测试范围 测试不少于 1 列车,测试所有站台。
测试内容及方法 车门隔离,对位隔离站台门功能测试: a)测试列车以 FAM 模式停站期间,车辆测试人员将车门
25
(多扇)打至隔离位,中央 ATS 为测试列车分配运行线跑圈 运行,记录列车到站后车门站台门联动情况及智慧运行(综 合监控)系统显示状态; 站台门隔离,对位隔离车门功能测试: b)测试列车以 FAM 模式运行至下一站停车前,站台测试人 员将站台门(多扇)打至隔离位,记录列车到站后车门站台 门联动情况; c)停站结束列车驶离站台后,站台测试人员将处于隔离状 态的站台门恢复至正常状态,为后续 FAM 模式列车分配运行 至该站的运行线,记录列车到站后车门站台门联动情况及智 慧运行(综合监控)系统显示状态。
测试结果 a)测试列车运行至各站停车后,故障车门及其对应的站台 门不打开,其余车门和站台门均正常打开,处于隔离状态的 车门/站台门上方(显示屏或显示灯)有相应的提示信息, 智慧运行(综合监控)系统在人机界面上自动显示站台门隔 离信息,列车完全驶离站台后,站台门对位隔离状态恢复; b)测试列车运行至各站停车后,故障站台门及其对应的车 门不打开,其余车门和站台门均正常打开,处于隔离状态的 车门/站台门上方(显示屏或显示灯)有相应的提示信息, 智慧运行(综合监控)系统在人机界面上自动显示站台门隔 离信息; c)测试列车驶离站台后,恢复故障站台门至正常状态,后 续 FAM 模式列车在该站能正常执行开关车门/站台门。
表 20 站台门状态丢失联动功能测试
项目名称 站台门状态丢失联动功能测试
测试专业 TACS、站台门、智慧运行(综合监控)。
测试目的 测试站台门安全防护功能、站台门互锁解除按钮功能是否符 合设计要求。
26
测试条件 a)完成站台门 PSL 盘互锁解除按钮安装及单体调试; b)完成站台门与 TACS 专业接口功能调试; c)完成智慧运行(综合监控)系统单体调试; d)完成站台门系统单体调试; e)完成智慧运行(综合监控)系统与站台门系统接口调 试。
测试范围 测试不少于 1 列车,测试所有站台。
测试内容与方法 a)测试列车以 ATP 防护模式、ATO 模式、FAM 模式行车,在 列车进站前、进站中、停站、出站过程中,站台门测试成员 模拟站台门关闭锁紧故障,记录列车运行情况; b)在控制中心使用专用无线调度台选择列车远程发起人工 客室广播; c)观察智慧运行(综合监控)系统在人机界面信息显示; d)站台门测试成员在 PSL 盘上激活互锁解除开关至允许 位,记录列车运行情况。
测试结果 a)模拟站台门关闭锁紧故障后,处于进站中及出站过程中 的列车施加紧急制动停车;处于进站前的列车移动授权回车 在进站前停车;处于停站中的列车,无法自动发车; b)列车客室正常播放中心语音广播,话音清晰无延时; c)智慧运行(综合监控)系统在人机界面上能够显示站台 门运行状态、故障状态、智能维保信息; d)将 PSL 盘互锁解除开关激活至允许位,列车可以动车。
表 21 洗车机故障及联动功能测试
项目名称 洗车机故障及联动功能测试
测试专业 TACS、车辆、洗车机设备。
测试目的 测试洗车机故障及联动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条件 a)完成洗车机设备安装及单体调试; b)完成洗车机库门(如有)安装及单体调试;
27
c)完成 TACS 与洗车机设备、洗车机库门接口功能调试; d)ATS 工作站具备洗车计划编制及下发功能。
测试范围 测试不少于 1 列车。
测试内容及方法 a)选取车辆基地 1 列 FAM 模式列车,测试人员在车辆基地 ATS 工作站编制洗车计划并上传至 ATS 系统,记录列车及设 备运行状态; b)在进路建立后及列车正在洗车时,模拟洗车机故障或与 洗车机接口断开,记录列车及设备运行状态。
测试结果 a)车辆基地 ATS 根据洗车计划、洗车机状态、库门打开到 位且锁闭可靠等进行洗车提示,后为列车触发进路,并控制 列车自动运行至洗车线;列车自动进入洗车工况并控制列车 启停及 2.5km/h-3.5km/h 速度运行,列车与洗车机联动; b)洗车机故障或与洗车机接口断开后,ATS 工作站接收并 显示洗车机的状态及故障报警信息,若进路已经建立,应立 即关闭允许信号且禁止列车进入洗车区域;若列车正在执行 洗车作业,应施加紧急制动指令。
表 22 正线接触网(轨)失电联动功能测试
项目名称 正线接触网(轨)失电联动功能测试
测试专业 TACS、车辆、通信专用无线、通信 PIS、智慧运行(综合监 控)、供电。
测试目的 测试正线接触网(轨)失电联动、中心紧急文本下发、客室 广播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条件 a)TACS 与智慧运行(综合监控)/电力监控系统供电分区 点位配置正确,且完成接口调试工作; b)ATS 工作站具备失电报警及联动扣车功能; c)完成控制中心智慧运行(综合监控)单体调试,并完成 PIS 接口功能调试; d)完成测试列车车载乘客信息系统系统设备单体调试,并
28
完成车地网络接入; e)完成车站通信 PIS 设备安装及单体调试,并完成通信 PIS 与车载乘客信息系统、智慧运行(综合监控)系统接口 功能测试; f)完成通信专用无线设备安装单体调试,并完成与车辆接 口功能测试。
测试范围 测试不少于 1 列车,测试 1 个区间。
测试内容及方法 a)模拟接触网(轨)失电,记录进入失电供电分区的上一 个站站台位置的列车运行情况; b 模拟接触网(轨)失电,记录已进入失电供电分区位置的 列车运行情况; c)模拟接触网(轨)失电,记录尚未进入失电供电分区的 上一个站站台位置的列车运行情况; d)在控制中心智慧运行(综合监控)工作站对测试列车发 布紧急文本信息; e)在控制中心使用专用无线调度台选择测试列车远程发起 人工客室广播; f)恢复接触网(轨)失电状态。
测试结果 a)接触网(轨)失电时,智慧运行(综合监控)系统向 TACS 发送供电分区失电信息;TACS 接收到综合监控系统的 供电分区失电信息后,ATS 显示失电报警信息; b)测试列车进入失电供电分区的上一个站站台,该列车在 站台扣车,无法继续发车; c)列车已进入失电供电分区,列车继续运行。若列车能到 达下一站,且该下一站仍在失电分区内,或与失电分区相邻 时,该列车被扣在本站台;列车尚未进入失电供电分区的上 一个站站台,列车运行不受影响; d)车辆乘客信息系统全屏显示控制中心下发的紧急文字信 息;
29
e)列车客室正常播放中心语音广播,话音清晰无延时; f)当接触网(轨)失电恢复,中心调度人工取消系统施加 的站台扣车,列车继续按计划运行。
表 23 车门或站台门夹人夹物联动功能测试
项目名称 车门或站台门夹人夹物联动功能测试
测试专业 TACS、车辆、站台门、智慧运行(综合监控)。
测试目的 测试车门夹人夹物、站台门夹人夹物、车门与站台门间隙 夹人夹物联动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条件 a)完成测试区域站台门安装及单体调试; b)完成测试区域再开/关门按钮、发车控制按钮(如有) 安装及单体调试; c)完成 TACS 与站台门通信传输及接口功能调试工作; d)完成智慧运行(综合监控)系统单体调试,并完成与站 台门间隙探测系统接口功能测试; e)完成站台门间隙探测系统安装及单体调试。
测试范围 测试不少于 1 列车,测试所有车站。
测试内容及方法 车门和站台门夹人夹物联动功能测试: a)在 FAM 模式列车关门发车过程中,选取一扇车门和一站 台门分别放置障碍物,模拟夹人夹物; b)保留车门、站台门间的障碍物,站台测试人员依次按压 站台再关门按钮、再开门按钮; c)移除车门、站台门间的障碍物,站台测试人员按压站台 再关门按钮,按压发车控制按钮(如有),观察列车运行 情况; 车门与站台门间隙夹人夹物联动功能测试: d)测试列车停于某站台,车门站台门为打开状态,中央 ATS 为列车分配运行线并设置全自动运行授权,在停站倒计 时结束列车关门过程中,选取一处车门与站台门间隙放置
30
障碍物,模拟夹人夹物,记录车门站台门联动关闭后,站 台门间隙探测系统是否启动障碍物探测功能; e)不移除车门与站台门之间的障碍物,操作站台门间隙探 测系统旁路开关,并按压发车控制按钮(如有),观察列车 运行情况; f)移除车门与站台门之间的障碍物,将站台门打至手动 位,按压发车控制按钮(如有),观察列车运行情况。
测试结果 车门和站台门夹人夹物: a)被放置障碍物的车门及站台门在弹开规定次数后,保持 车门/站台门打开状态,测试列车无法发车; b)站台测试人员按压站台再关门按钮,被放置障碍物的车 门及站台门在弹开规定次数后,保持车门/站台门打开状 态,其余车门站台门正常关闭;随后按压再开门按钮,整 侧车门站台门联动打开; c)移除车门、站台门间的障碍物,按压站台再关门按钮, 车门站台门联动关闭,按压发车控制按钮(如有)后,测 试列车自动发车; 车门与站台门间隙夹人夹物联动功能测试: d)当车门站台门关闭后,列车发车前,站台门间隙探测系 统启动探测功能并触发障碍物报警,智慧运行(综合监 控)系统显示站台门间隙探测系统告警信息及告警图片, 测试列车无法发车; e)操作站台门间隙探测系统旁路开关,按压发车控制按钮 (如有),测试列车自动发车; f)移除车门与站台门之间的障碍物,站台门间隙探测系统 报警自动恢复,将站台门打至手动位,按压发车控制按钮 (如有)后,测试列车自动发车。
第十条 全自动运行线路运营场景中通信专业牵头组织的联动功能测试内容
应符合表 24 的要求。
31
表 24 乘客紧急对讲联动功能测试
项目名称 乘客紧急对讲联动功能测试
测试专业 通信专用无线、通信 CCTV、车辆、智慧运行(综合监 控)。
测试目的 测试乘客紧急对讲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条件 a)完成控制中心专用无线系统设备单体调试; b)完成测试列车紧急对讲系统设备单体调试,并完成与专 用无线系统接口功能测试; c)完成智慧运行(综合监控)系统设备单体调试,并完成 与通信 CCTV 系统接口功能测试,可正常接收播放视频; d)完成通信 CCTV 系统设备单体调试,并完成与智慧运行 (综合监控)系统、列车车载 CCTV 系统接口功能测试; e)完成测试列车车载 CCTV 系统设备单体调试,并完成与 通信 CCTV 系统接口功能测试,可正常发送视频信息。
测试范围 测试所有列车。
测试内容及方法 a)测试人员在列车上按压车内乘客紧急对讲按钮,中心测 试人员选择接通,并观察智慧运行(综合监控)联动状 态; b)列车同时触发多个乘客紧急对讲,中心测试人员选择接 听并依次复位。
测试结果 a)乘客紧急对讲激活后,控制中心与列车建立实时双向通 话,可进行紧急对讲双向通话,语音清晰且进行对话录 音;智慧运行(综合监控)系统联动推送对应客室监控视 频至 OCC; b)当多个乘客紧急对讲激活后,在控制中心显示多个紧急 对讲请求,接通其中一个紧急对讲时,其他请求进行保 留,接通的紧急对讲复位后可接通其他紧急对讲请求。
32
第十一条 全自动运行线路运营场景中综合监控专业牵头组织的联动功能测
试内容应符合表 25-表 29 的要求。
表 25 车站开启联动功能测试
项目名称 车站开启联动功能测试
测试专业 智慧运行(综合监控)、智慧车站(如有)、TACS、通信 PIS、通信广播、通信 CCTV、BAS、AFC、照明、通风、无线 定位(如有)。
测试目的 测试早间开站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