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11.020
CCS Q84
1
团
体 标 准
T/NAHIEM 119-2024
医用辐射诊断机房设计与安装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of medical radiation diagnostic rooms
2024-8-8发布
2024-8-8实施
全 国 卫 生 产 业 企 业 管 理 协 会 发 布
I
前 1 2 目 次
言.................................................................................................................................................1 总 则.............................................................................................................................................1 规范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5
4
选址与工艺要求.......................................................................................................................... 7
4.1 选址...................................................................................................................................... 7
4.2 功能布局要求..................................................................................................................... 7
4.3 操作流程要求(工作人员、患者)..................................................................................8
5
功能分类及建筑布局................................................................................................................ 10
5.1 一般规定........................................................................................................................... 10
5.2 医用辐射诊断机房的功能与建筑布局............................................................................11
5.3 辅助用房的功能及要求....................................................................................................17
5.4 装饰装修............................................................................................................................ 18
6 结 构............................................................................................................................................ 20
6.1 一般规定............................................................................................................................ 20
6.2 功能用房特殊要求........................................................................................................... 20
7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22
7.1 一般规定........................................................................................................................... 22
7.2 特殊规定........................................................................................................................... 22
7.3 消防规定............................................................................................................................ 22
8 给排水.......................................................................................................................................... 23
8.1 一般规定........................................................................................................................... 23
8.2 给水................................................................................................................................... 23
8.3 排水................................................................................................................................... 23
8.4 消防................................................................................................................................... 24
9 电气...............................................................................................................................................25
9.1 一般规定............................................................................................................................ 25
II
9.2 负荷分级............................................................................................................................ 25
9.3 配电设计............................................................................................................................ 26
9.4 机房电气设计要求............................................................................................................ 26
9.5 电能质量............................................................................................................................ 27
10 智能化......................................................................................................................................... 28
10.1 一般规定.......................................................................................................................... 28
10.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8
10.3 安全防范系统.................................................................................................................. 28
10.4 综合布线系统.................................................................................................................. 28
10.5 诊断设备监控系统..........................................................................................................29
10.6 其它弱电系统.................................................................................................................. 29
11 设备配置..................................................................................................................................... 30
11.1 一般规定.......................................................................................................................... 30
11.2 设备配置功能及规格......................................................................................................31
11.3 设备运输与安装.............................................................................................................. 31
12 辐射防护及检测........................................................................................................................ 33
12.1 一般规定......................................................................................................................... 33
12.2 辐射防护要求................................................................................................................. 34
12.3
辐射防护检测............................................................................................................... 38
13
施工与验收.............................................................................................................................. 40
13.1 一般规定.......................................................................................................................... 40
13.2
施工要求....................................................................................................................... 40
13.3
工程验收要求............................................................................................................... 41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
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的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手术室及相关受控空间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洁
净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武汉华康世纪医疗股
份有限公司、山东中嘉英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加起草单位:浙江建安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嘉美伦设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洪楠、雷霖、沈水珍、杨毅、张美荣、娄昕、李真林、侯长松、付
海鸿、王培军、梁长虹、沈君、边祥兵、夏春潮、朱卫国、段成刚、张世涛、赵博、黄乐、
魏方祺、周全、王方。
1
1 总 则
1.0.1 为规范医疗机构医用辐射诊断机房建设,保障医用辐射诊断机房的防护、环境和职业
健康安全的最优化,遵循适用、经济、安全、绿色、低碳和环保原则,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医用辐射诊断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房、数字化 X 射线摄影(DR)
机房、数字胃肠 X 射线机房、乳腺 X 线摄影(乳腺钼靶)机房、X 射线骨密度机房、电子计
算机断层扫描(CT)机房、放射治疗 CT 模拟机房、核医学 SPECT-CT 、PET-CT 机房、口腔
牙片 X 光(口内牙片机)机房、口腔 CBCT 机房以及需要辐射防护的杂交手术室(DSA 和 CT)
机房。
1.0.3 1.0.4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医疗机构医用辐射诊断机房的建筑设计和施工。 医疗机构医用辐射诊断机房建设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医
疗机构建筑标准的规定。
2
2 规范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8
建设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8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203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4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6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3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 50339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70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736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898
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
GB 5097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程
GB 51039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3
GB 51251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 55001 工程结构通用规范
GB 55002 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
GB 55008 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
GB 55016 建筑环境通用规范
GB 55020 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
GB 55024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
GB/T 5031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31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 5031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Z 120 核医学放射防护要求
GBZ 121 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
GBZ 130 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HJ 1198 放射治疗辐射安全与防护要求
HJ 1188 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
4
3 术语和定义
3.1 医用辐射
medical uses of ionizing radiation
在医学上应用的电离辐射的统称。电离辐射在医学上的应用已形成 X 射线诊断学(又
称放射学)、核医学、放射肿瘤学(放射治疗学)等分支学科。
3.2 放射防护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 辐射防护 radiation protection
研究保护人类(可指全人类、其中一部分或个体成员以及他们的后代)免受或尽量少受
电离辐射危害的应用性学科。有时亦指用于保护人类免受或尽量少受电离辐射危害的要求、
措施、手段和方法。辐射一词广义上可包括非电离辐射,而通常狭义上与放射同义仅指电离
辐射。
3.3 密封源
sealed source
密封在包壳里的或紧密地固结在覆盖层里并呈固体形态的放射性物质。密封源的包壳或
覆盖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使源在设计的使用条件和磨损条件下,以及在预计的事件条件下,
均能保持密封性能,不会有放射性物质泄露出来。
3.4 非密封源
unsealed source
不满足密封源定义中所列条件的源。
3.5 密闭屏障
confinement barrier
由一道或多道实体屏障连同相应的辅助设备(包括通风设备)所构成的系统,该系统能有
效地限制或防止正常和异常条件下放射性物质向外界的释放。
3.6 控制区
controlled area
在辐射工作场所划分的一种区域,在这种区域内要求或可能要求采取专门的防护手段和
安全措施, 以便:a)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控制正常照射或防止污染扩散; b) 防止潜在照射或
限制其程度。
3.7 监督区
supervised area
未被确定为控制区、通常不需要采取专门防护手段和安全措施,但要不断检查其职业照
射条件的任何区域。
3.8 铅当量
lead equivalent
用铅作为基准物质时以铅的厚度来表示的衰减当量。
5
3.9 结构屏蔽
structural shield
纳入建筑结构并由能减弱辐射的材料构成的屏蔽体。
3.10 置换通风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空气以低风速、小温差的状态送入人员活动区下部,在送风及室内热源形成的上升气流
的共同作用下,将热浊空气顶升至顶部排出的一种机械通风方式。
3.11 TN 系统
TN system
电力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该接地点相连接。
根据中性导体(N)和保护导体(PE)的配置方式,TN 系统可分为如下三类:
1)TN-C 系统,整个系统的 N、PE 线是合一的。
2)TN-C-S 系统,系统中有一部分线路的 N、PE 线是合一的。
3)TN-S 系统,整个系统的 N、PE 线是分开的。
3.12 电磁干扰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电磁干扰是由于电磁能量通过空间或传导线路传播,对设备、传输通道或系统性能产生
不良影响。
3.13 综合布线系统
generic cabling system
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由支持信息电子设备相连的各种缆线、跳线、插接软线和连接器件组
成,能满足语音、数据、图文和视频等信息传输要求的系统。
3.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探测火灾早期特征、发出火灾报警信号,为人员疏散、防止火灾蔓延和启动自动灭火设
备提供控制与指示的消防系统。
6
4 选址与工艺要求
4.1 选址
4.1.1 医用辐射诊断机房选址应满足医疗及建筑规范相关要求,且需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
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医用 X 射线 CT 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GBZ T 180、《放
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核医学放射防护要求》GBZ120 中选址相关条文要求。
4.1.2 选址应充分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宜单独选址、集中建设或设置在多层建筑物及高
层裙房的底层、地下一层一端,且与门诊、急诊、住院用房联系便捷。不应设置在非医疗的
民用建筑物内,距离学校等特殊场所的间距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4.1.3 选址应与轨道交通等可能产生较强震动的设施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车辆行驶震动影响
辐射机房内设备,空调中央机组等附属设备的正常使用。
4.2 功能布局要求
4.2.1 医用辐射诊断机房布局宜按功能分区独立且集中设置原则,宜远离孕、产妇及幼儿等
敏感人群的就诊区域。
4.2.2 功能布局应结合医院整体规划,应预留医院辐射机房设备装机流线,保障初次吊、安
装及未来设备报废更新运输需求,如设置于地下空间时考虑与外部交通动线。
4.2.3 功能布局宜结合医院整体景观设计为病患提供良好的就诊环境,提高病患治疗就诊的
舒适度。宜结合其功能结构特性,如设置在地下空间可采用下沉广场或采光天井等形式。
4.2.4 医用辐射诊断机房、辅助功能及办公用房布局应满足其工作流程需要,合理规划设计。
布局设计时需避免交叉。
4.2.5 医疗功能布局设计按照“三区”、“二通道”的原则进行布置,“三区”包括检查操作
区、设备存放区、辅助功能区;“二通道”包括患者检查通道和工作人员的专用通道。
4.2.6 医用辐射诊断机房布局设计应考虑辐射防护,空间尺寸和布局的需求,应考虑设备安
装的便利要求。
7
4.3 操作流程要求(工作人员、患者)
基本的检查操作流程包括患者的预约申请,工作人员的登记,患者的候诊,检查前的准
备,机房检查,等待结果等流程,如图 4.1 所示。
4.3.1 预约申请
填写相关的病史信息,患者预约登记时提供医生开具对应的检查申请单。
4.3.2 登记
患者到达登记台,登记个人信息并缴费。
4.3.3 系统录入
工作人员根据患者的临床需求,按要求录入到相关检查室。
4.3.4 准备就诊
患者需关注区域内的检查注意事项,提前做好检查前准备。
4.3.5 注射对比剂
患者应结合个人病史、过敏史和肾功能等因素,仔细阅读对比剂注射注意事项,并签署
知情同意书。
4.3.6 机房检查
1)检查前准备:工作人员引导患者做好检查前准备工作。
2)防护:遵循“剂量最优化”原则,利用最低的辐射剂量来获得足够高质量的图像。
工作人员需提供防护用品,尤其是未成年人,以保护辐射敏感区域。高风险群体(包括幼儿
和孕妇),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检查方案及参数。
3)扫描执行: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检查程序。
4)工作人员的指令:整个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工作人员的指令。
5)增强检查:注射对比剂的患者在检查结束后需留观 10~30 分钟,若无不适,可自行
离开。若患者出现对比剂的不良过敏反应,及时通知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临床处置和治疗。
抢救间内配置急救设施,含平车 1 辆,急救车 1 辆(包含相应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胺碘酮
等),心电监护仪 1 台,除颤仪 1 台,所有物品均放于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志。
6)家属陪同:若为特殊人群,如婴幼儿、意识不清等患者,家属需协助完成检查,并
做好个人辐射防护。
4.3.7 等待和领取胶片/结果
完成检查后,患者根据需求领取相应的胶片和检查报告;
8
预约申请
登记分诊
准备就诊
是否需对 是 注射
比剂
否
机房检查
领取胶片/
报告
图 4.1 影像检查流程图
9
5 功能分类及建筑布局
5.1 一般规定
5.1.1 医用辐射诊断机房需设计三个功能分区:检查操作区、设备存放区、辅助功能区。
5.1.2 医用辐射诊断设备应设有单独的机房,包括检查室和控制室,应有独立的设备间,机
房应满足诊断机房的布局要求。
5.1.3 除床旁医用辐射诊断设备、便携式医用辐射诊断设备和车载式医用辐射诊断设备外,
对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医用辐射诊断机房,其最小有效使用
面积、最小单边长度应符合相关规定。
5.1.4 应充分考虑医用辐射诊断机房地面承重能力,必要时应进行加固,避免后期设备使用
过程中发生地面沉降。
5.1.5 医用辐射诊断机房的建筑布局应充分考虑相邻建筑空间及周围场所的人员安全。
5.1.6 辅助功能区域布局应同时应考虑设备运输和安装要求,区域内电梯的承重能力和尺寸
也尽量满足运输尺寸和重量要求。
5.1.7 移动式医用辐射诊断机(不含床旁摄影机和急救车配备设备)在使用时,医用辐射诊
断机房应满足相应布局要求。
5.1.8 车载式医用辐射诊断机车内应采用隔室设计,包括车载机房和工作人员隔室,布局应
合理等。
5.1.9 医用辐射诊断机房和辅助区不应布置在用水区域的垂直下方,满足设备对震动和电磁
干扰需求。围护结构的材料选型应满足保温、隔热、防火、防潮、少产尘等要求。
5.1.10 各检查机房门外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机房门上方应有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并
与机房门有效关联;平开机房门应有自动闭门装置;推拉式机房门应设有曝光时关闭机房门
的管理措施;电动推拉门宜设置防夹装置。机房出入门宜处于散射辐射相对低的位置。检查
室与控制室之间应设有观察窗,其位置应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到受检者状态以及防护门开闭情
况。
5.1.11 检查室与控制室地面需要降板处理,宜为负 200mm,以满足电缆沟和设备固定基座
设置要求,电缆沟一般宽深宜为 200mmx200mm。
10
5.2 医用辐射诊断机房的功能与建筑布局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
管理办法》规定,根据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射线装置分
为Ⅰ类、Ⅱ类、Ⅲ类。血管造影用 X 射线装置属于Ⅱ类;医用诊断 X 射线装置(X 射线摄影
装置、胃肠 X 射线机、乳腺 X 射线装置、X 射线骨密度仪等)属于Ⅲ类、医用 X 射线计算
机断层扫描(CT)装置(医学影像用 CT 机、放疗 CT 模拟定位机、核医学 SPECT/CT 和 PET/CT
等)属于Ⅲ类、口腔(牙科)X 射线装置(牙片机、口腔 CBCT 等)属于Ⅲ类。
5.2.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简称 DSA)
1)医疗服务功能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利用计算机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清晰显
示的成像技术,对全身血管的检查具有较大优势,是检查血管疾病的金标准。
2)机房设计
机房设计需符合《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20,其具体设计如图表 5.1。
表 5.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放射房间及其辅助设施尺寸要求
放射房间及其 辅助设施 机房内最小有 效面积(m2) 机房内最小单边长 度(mm) 净高 (m) 推荐平面尺寸 (mm)
检查室 双管头、多管头:30 4500 ≥3.0 7500 X 6000
单管头:20 3500
控制室 / / ≥2.8 6000 X 3000
设备间 / / ≥2.8 6000 X2500
控制室防护门 / / / 2100X 900
检查室防护门 / / / 2100 X 1500
观察窗 / / / 1500X 1200
注:/ 表示无特殊要求,按一般房间预留。
5.2.2 数字化 X 射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简称 DR)
1)医疗服务功能
数字化 X 射线摄影是高度集成化的数字化 X 线摄影设备。曝光剂量降低、图像质量提高、
成像速度快、工作流程短。
11
2)机房设计
机房设计需符合《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20,其具体设计如表 5.2。
表 5.2 数字化 X 射线摄影放射房间及其辅助设施尺寸要求
放射房间及其 辅助设施 机房内最小有 效面积(m2) 机房内最小单边 长度(mm) 净高 (m) 适宜平面尺寸 (mm)
检查室 20 3500 ≥3.0 5500X 4500
控制室 / / ≥2.8 4500 X 2000
控制室防护门 / / / 2100 X 700
检查室防护门 / / / 2100 X 1200
观察窗 / / / 1200 X 900
注:/ 表示无特殊要求,按一般房间预留。
5.2.3 数字胃肠 X 射线机
1)医疗服务功能
数字胃肠 X 射线机主要是用来检查各种溃疡、肿瘤、异物等胃肠道疾病,如咽喉部、食
道、胃、十二指肠、空回肠及结肠各种疾病的造影诊断,同时数字胃肠 X 射线机还可以进行
透视、数字化摄影以及部分血管性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的操作。
2)机房设计
机房设计需符合《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20,其具体设计如表 5.3。
表 5.3 数字胃肠 X 射线机放射房间及其辅助设施尺寸要求
放射房间及其 辅助设施 机房内最小有 效面积(m2) 机房内最小单边 长度(mm) 净高 (m) 适宜平面尺寸 (mm)
检查室 20 3500 / 6000 X 6000
控制室 / / / 6000 X 2500
控制室防护门 / / / 2100X 700
检查室防护门 / / / 2100 X 1200
观察窗 / / / 1500X 900
说明:观察窗应平行于数字胃肠机检查床的长轴,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到受检者状态。
注:/ 表示无特殊要求,按一般房间预留。
12
5.2.4 乳腺 X 线摄影(乳腺钼靶)
1)医疗服务功能
乳腺 X 线摄影主要用于乳腺癌的筛查和诊断,是乳腺疾病最基本和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可以检出临床触诊阴性的早期乳腺癌,尤其在检出以钙化为主要表现的乳腺癌方面,具有其
它影像学方法无法替代的优势。
2)机房设计
机房设计需符合《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20,其具体设计如表 5.4。
表 5.4 乳腺 X 线摄影放射房间及其辅助设施尺寸要求
放射房间及其 辅助设施 机房内最小有 效面积(m2) 机房内最小单 边长度(mm) 净高 (m) 适宜平面尺寸 (mm)
检查室 10 2500 / 5000 X 3000
控制室 / / / 5000 X 2000
控制室防护门 / / / 2100 X 700
检查室防护门 / / / 2100 X 1200
观察窗 / / / 800 X 600
说明:如带有穿刺功能或乳腺导管造影功能的机房有效使用面积宜不小于 15m2。
注:/ 表示无特殊要求,按一般房间预留。
5.2.5
X 射线骨密度机
1)医疗服务功能
X 射线骨密度仪(DEXA)通过使用低剂量的 X 射线来测量骨头中的矿物质含量,从而评
估骨骼的密度,帮助医生诊断骨质疏松症或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2)机房设计
机房设计需符合《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20,其具体设计如表 5.5。
表 5.5 X 射线骨密度机放射房间及其辅助设施尺寸要求
放射房间及其 辅助设施 机房内最小有 效面积(m2) 机房内最小单 边长度(mm) 净高 (m) 适宜平面尺寸 (mm)
检查室 10 2500 / 5000 X 3000
控制室 / / / 5000 X 2000
控制室防护门 / / / 2100 X 700
13
检查室防护门 / / / 2100 X 1200
观察窗 / / / 1200 X 900
注:/ 表示无特殊要求,按一般房间预留。
5.2.6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 CT)
1)医疗服务功能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现代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它通过精确的 X 射线束和高灵敏度
探测器对人体进行扫描。通过计算机处理扫描得到的数据生成身体内部横断面、冠状面或矢
状面的高分辨率图像。CT 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规划和疾病监测,尤其在肿瘤、血管
病变、创伤和感染的诊断上显示出极高的价值。
2)机房设计
机房设计需符合《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20,其具体设计如表 5.6。
表 5.6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放射房间及其辅助设施尺寸要求
放射房间及其 辅助设施 机房内最小有 效面积(m2) 机房内最小单边 长度(mm) 净高 (m) 适宜平面尺寸 (mm)
检查室 30 4500 / 7000 X 5500
控制室 / / / 5500 X 2500
设备间 / / / 5500 X 2500
控制室防护门 / / / 2100 X 900
检查室防护门 / / / 2100 X 1200
观察窗 / / / 1500 X 900
说明:观察窗应尽量在机房的短轴方向,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到受检者状态。
注:/ 表示无特殊要求,按一般房间预留。
5.2.7 放射治疗 CT 模拟机
1)医疗服务功能
放射治疗 CT 模拟机是通过扫描获取 CT 影像,从而确定肿瘤组织的位置、大小以及形状
等信息,帮助临床医生精确勾画出肿瘤靶区器官的轮廓,进而帮助计算机计划系统进行组织
不均匀性校正,提高剂量计算的准确性
2)机房设计
机房设计需符合《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20、《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
14
GBZ 121-2020 以及医疗机构放疗中心建设标准 T/NAHIEM 56-2022,其具体设计如表 5.7。
表 5.7 放射治疗 CT 模拟机放射房间及其辅助设施尺寸要求
放射房间及其 辅助设施 机房内最小有 效面积(m2) 机房内最小单边 长度(mm) 净高 (m) 适宜平面尺寸 (mm)
检查室 30 4500 / 6500 X 6000
控制室 / / / 6000 X 2800
设备间 / / / 6000 X 2500
控制室防护门 / / / 2100 X 900
检查室防护门 / / / 2100 X 1200
观察窗 / / / 1500 X 900
说明:观察窗应尽量在机房的短轴方向,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到受检者状态。
注:/ 表示无特殊要求,按一般房间预留。
5.2.8 核医学 SPECT-CT 、PET-CT
1)医疗服务功能
SPECT 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由于它们都是对从病人体内发射的γ射线成
像,故统称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术(ECT)。PET-CT 是正电子发射断层和 X 线计算机断
层组合而成的多模式成像系统,是一种可以在分子水平成像的影像技术。PET-CT 将 PET 与
CT 融为一体,使两种成像技术优势互补,PET 图像提供功能和代谢等分子信息,CT 提供精
细的解剖和病理信息,通过融合技术,一次显像即可获得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形态学改变。
2)机房设计
机房设计需符合《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20、《核医学放射防护要求》 GBZ
120-2020 以及《核医学科建设规范》T/CIRA 36-2022,其具体设计如表 5.8。
表 5.8 核医学 SPECT-CT 、PET-CT 放射房间及其辅助设施尺寸要求
放射房间及其 辅助设施 机房内最小有 效面积(m2) 机房内最小单边 长度(mm) 净高 (m) 适宜平面尺寸 (mm)
SPECT-CT 30 4500 3.0 8000 X 5000
PET-CT 30 4500 3.0 8000 X 5000
控制室 / / 2.8 6000 X 3000
设备间 / / 2.8 6000 X 3000
15
控制室防护门 / / / 2100 X 900
检查室防护门 / / / 2100 X 1200
观察窗 / / / 1200 X 900
注:/ 表示无特殊要求,按一般房间预留。
5.2.9 口腔牙片 X 光机(口内牙片机)
1)医疗服务功能
口腔牙片 X 光机通常由 X 射线发生装置及其支撑部件组成,配合口内影像接收器使用。
用于对牙齿进行 X 射线摄影,获得影像供临床诊断用。
2)机房设计
机房设计需符合《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20,其具体设计如表 5.9。
表 5.9 口腔牙片 X 光机放射房间及其辅助设施尺寸要求
放射房间及其 辅助设施 机房内最小有 效面积(m2) 机房内最小单边 长度(mm) 净高 (m) 适宜平面尺寸 (mm)
检查室 3 1500 / 3000 X 2000
控制室 / / / 2000 X 1000
控制室防护门 / / / /
检查室防护门 / / / 2100 X 700
观察窗 / / / 600 X 600
注:/ 表示无特殊要求,按一般房间预留。
5.2.10 口腔 CBCT
1)医疗服务功能
口腔 CBCT,又称为口腔颌面锥形束 CT、数字容积体层摄影,是从三维的角度,即矢状
位、冠状位和轴位来显示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结构。
2)机房设计
机房设计需符合《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20,其具体设计如表 5.10。
表 5.10 口腔 CBCT 机放射房间及其辅助设施尺寸要求
放射房间及其 辅助设施 机房内最小有 效面积(m2) 机房内最小单边 长度(mm) 净高 (m) 适宜平面尺寸 (mm)
检查室 卧位式:15 3000 / 5000 X 4000
16
站位式/坐位式:5 2000 / 3000 X 3000
控制室 / / / 3000 X 1000
控制室防护门 / / / /
检查室防护门 / / / 2100 X 700
观察窗 / / / 600 X 600
注:/ 表示无特殊要求,按一般房间预留。
5.2.11 杂交手术室(DSA 和 CT)
1)医疗服务功能
杂交手术室又称复合手术室,是通过 DSA、CT、MRI 等设备的 3D 成像技术与外科在百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