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13(J)/T 212-2020 预制无空腔保温复合板应用技术规程 (2024年版)

DB13(J)/T 212-2020 预制无空腔保温复合板应用技术规程 (2024年版)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43.7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01 15:43:37



相关搜索: 规程 保温 预制 应用技术 空腔 空腔

内容简介

DB13(J)/T 212-2020 预制无空腔保温复合板应用技术规程 (2024年版)

根据现行国家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和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
厅《关于发布<2023 年度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标准设计)复审结
果>的通知》(冀建节科〔2023〕3 号)的要求,由北方工程设计
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中节能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修
订而成。
主要修订内容:规范了外墙防水、防火构造,统一了保温层
材料和防火构造层材料综合修正系数,明确了设计工作年限,补
充了定期检查维护等要求。
本规程共分 7 章和 1 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
语;3. 基本规定;4. 性能要求;5. 设计;6. 施工;7. 质量验收
和附录 A。
本规程的部分内容涉及专利(专利号:ZL 2014 2 0826399.4、
ZL 2014 2 0826690.1、ZL 2015 2 0551651.X、ZL 2015 2 0551669.X)。
涉及专利的具体技术问题,使用者可直接与专利权人协商处理。
本规程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规程由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
解释,由河北省绿色建筑推广与建设工程标准编制中心负责管理。
执行本规程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北方工程设计研
究院有限公司(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 55 号,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66796380,邮箱:jgyjzx@126.com),以供今后修订
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人员名单:
主 编 单 位 : 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中节能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参 编 单 位 : 河北裕华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中节能国环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河北智博保温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大成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中兵北设(河北)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石家庄铁道大学
摩坤根德河北科技有限公司
主 要 起 草 人 : 黄丽红
高志辉 张国良 仇俊成 宫海军


曹胜昔
文 威 郭旭东 张 帝 王国庆
岳 欣 王 丹 祁帮增 李 庞

亮 薛荣刚 高宏宇 李伟恒 刘 吟
张娅莎
王尚麒 黄 鑫 李志坤 侯文景
史锦月
赵 猛 叶学强 刘 勇 席景友
赵东良
杨松松
布丽坤 苏琮琳 张 翔 尹占辉
李 钊 李献霞 史占哲 许占刚
审 查 人 员 : 胡
翌 剧元峰 莘 亮 赵会超 蒋义平
张利新 谢 红
修订审查人员:罗宝阁
徐志欣 剧元峰 赵会超 蒋义平
宋志辉
张利新


1

则 ·································································· 1
2

语 ·································································· 2
3
基本规定 ·································································· 3
4
性能要求 ·································································· 5
4.1

统 ··························································5
4.2
主要材料 ··························································6
4.3
配套材料 ························································ 12
5

计 ·································································13
5.1
一般规定 ························································ 13
5.2
设计要点 ························································ 13
6

工 ·································································16
6.1
一般规定 ························································ 16
6.2
保温系统施工 ·················································· 17
6.3
施工安全 ························································ 20
7
质量验收 ·································································22
7.1
一般规定 ························································ 22
7.2
主控项目 ························································ 23
7.3 一般项目 ··························································26
附录 A
产品规格 ························································· 28
本规程用词说明 ···························································· 30
引用标准名录 ······························································· 31
条文说明······································································33
标准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2 Terms······································································· 2
3 Basic Requirement······················································· 3
4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5
4.1 System·································································5
4.2 Main Material························································· 6
4.3 Accessory Materials················································· 12
5 Design·····································································13
5.1 General Requirements·············································13
5.2 Design Points························································ 13
6 Construction····························································· 16
6.1 General Requirements··············································· 16
6.2 Construction Points·················································· 17
6.3 Construction Satety·················································· 20
7 Quality Acceptance····················································· 22
7.1 GeneralRequirements··············································22
7.2 Master Project······················································· 23
7.3 General Project······················································ 26
Appendix A Specification of Product···································28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30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31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33
1


1.0.1
为规范预制无空腔保温复合板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做到
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河北省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 8 度和建筑高度
不大于 100m 的新建、扩建的民用建筑中采用预制无空腔保温复
合板的外墙外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
1.0.3
预制无空腔保温复合板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
符合国家、行业和河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标准
2 术 语
预制无空腔保温复合板系统
insulation composite panel system
precast solid core thermal
由抹面层、预制无空腔保温复合板构成,并通过连接件与现
浇混凝土基层墙体形成有效连接,起保温、防护作用的构造系统,
简称保温系统。
预制无空腔保温复合板
-tion composite panel
precast solid core thermalinsula
2.0.1
2.0.2
在工厂预制成型,用于建筑外墙外保温的板状制品。由抗裂
层、保温层和底衬等组成,简称复合板,复合板按照构造可分为Ⅰ
型和Ⅱ型。
2.0.3 连接件 cross structure
采用金属材料与工程塑料复合(热熔合)的结构形式,将预
制无空腔保温复合板与基层墙体进行有效连接的专用构件。
2
3
基本规定
3.0.1
保温系统工程应采用预制构件、定型产品或成套技术,并
应具备同一供应商提供配套的组成材料和型式检验报告。型式检
验报告应包括配套组成材料的名称、生产单位、规格型号、主要
性能参数。保温系统型式检验报告还应包括耐候性和抗风压性能
检验项目。
3.0.2
保温系统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与基层墙体可靠连接。在基层正常变形以及承受自重、
风荷载和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下,不应产生裂缝、空鼓。在
正常使用中或设防地震时不应发生脱落。
2
系统各组成部分应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组成材料应彼
此相容并具有防腐性和防生物侵害能力。
3
应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并满足国家和河北省现行有关建
筑节能标准的要求。
4
具有构造防火措施和承受火焰辐射及阻绝火势蔓延能力。
防火性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 55037 和《建
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的有关规定。
5
具有防止水渗透功能。
6
保温、隔热和防潮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
工设计规范》GB 50176 的有关规定。
3.0.3
复合板保温材料为石墨聚苯板时出厂前应在自然条件下陈
化 42d,或在温度(60±5)℃环境中陈化 5d;复合板保温材料为
挤塑聚苯板时出厂前在自然条件下陈化不少于 28d。
3
标准
3.0.4
复合板能承受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所产生的侧向冲击力而不
发生断裂、跑模情况。
3.0.5
保温系统施工现场的防火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防火通用规范》GB 55037 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
范》GB 50720 的有关规定。
3.0.6
复合板施工及质量控制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GB 55032 的相关规定。
3.0.7
在正确使用和正常维护的条件下,保温系统设计工作年限
不应少于 25 年。
3.0.8
复合板的检测报告应满足下列要求:
1
保温芯材检测必须满足陈化期要求;
2
保温芯材和复合板检测报告必须为抽样检测;
3
检测报告的各项指标应为同一批次的材料、在同一份检测
报告中体现。
3.0.9
现浇混凝土施工时应设置常规模板。复合板产品出厂前,
应按照绿色施工要求,结合施工图和现场实际尺寸进行排板设计
和加工。
3.0.10
保温系统应定期检查,出现渗漏、破损、脱落现象时,应
进行修复。
3.0.11
当本规程在防火隔离带或防火构造层中采用岩棉制品时,
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外墙外
保温用岩棉制品》GB/T 25975 和《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技
术标准》JGJ/T480 的相关规定。
4
4
性能要求
4.1


4.1.1
保温系统基本构造根据保温复合板的类型可分两种,分别
应符合表 4.1.1-1 和表 4.1.1-2 的要求。
表 4.1.1-1
采用Ⅰ型复合板的系统基本构造
饰 面 层 ①
透气 型防 水层 ②
外保温系统

基 层 墙 体 ⑤
1


2
3
4
5

抹 面 层 ③
复合 保温 板 ④
见单 项工 程设 计
见单 项工 程设 计
10mm 抗裂砂 浆,压 入两层
玻纤网 Ⅰ型板
现浇 混凝 墙体
表 4.1.1-2
采用Ⅱ型复合板的系统基本构造
饰 面 层 ① 透气 型防 水层 ② 外保温系统 基 层 墙 体 ⑤ 1 2 3 连接件 4 5 外 内
抹 面 层 ③ 复合 保温 板 ④
见单 项工 程设 计 见单 项工 程设 计 10mm 抗裂砂 浆,压 入两层 玻纤网 Ⅱ型板 现浇 混凝 墙体
4.1.2
保温系统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4.1.2 的要求。
5
标准
表 4.1.2
保温系统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耐候性 外观 无粉化、起鼓、起泡、脱落现象,无宽 度大于 0.10 mm 的裂缝 JGJ144
抹面层与复合 板拉伸粘结强 度,MPa Ⅰ型 ≥0.15
Ⅱ型 ≥0.15,破坏发生在保温层内
吸水量,kg/m2 ≤0.5
抗冲击,J 二层及以上 楼层 ≥3J 级
首层 ≥10J 级
耐冻 融性 外观 80 次冻融循环后,系统无粉化、起鼓、起泡、 脱落现象,无宽度大于 0.10 mm 的裂缝
抹面层与复 合板拉伸粘 结强度,MPa Ⅰ型 ≥0.15
Ⅱ型 ≥0.15,破坏发生在保温层内
热阻,m2·K/W 符合设计要求
水蒸气透过性能, g/(m2·h) 有机保温材料 加强层>保温层≥0.85
岩棉板 加强层>保温层≥1.67
抗风荷载性能,kPa 符合设计要求 GB/T 36585
注:保温系统设计带有防火构造时,应检查防火构造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
有关标准要求,并对带有防火构造的系统进行耐火极限试验。
4.2
主要材料
4.2.1
复合板按照构造可分为Ⅰ型和Ⅱ型。
Ⅰ型复合板以岩棉板为保温层,保温层两侧覆钢丝网片并采
用玻璃纤维棒拉结加固,如图4.2.1-1所示。
6

1

3 内
2 5
4
图 4.2.1-1 Ⅰ型示意图
1—抗裂层(10mm 厚抗裂砂浆,中间压入两层耐碱玻纤网布); 2—保温层(岩棉板);
3—底衬(5mm 厚抗裂砂浆,中间压入单层耐碱玻纤网布);4—外侧钢丝网片;
5—内侧钢丝网片;6—玻璃纤维棒
Ⅱ型复合板以石墨聚苯板为保温层的复合保温板,如图
4.2.1-3所示。
5
1 2 外 3 4 内
图 4.2.1-3 Ⅱ型示意图
1—抗裂层(10mm 厚抗裂砂浆,中间压入两层耐碱玻纤网布);2—保温层(石墨聚苯板);
3—底衬(5mm 厚抗裂砂浆,中间压入单层玻纤网);4—加强肋;5—Z 型口
4.2.2
复合板形状有直板、阴(阳)角板、洞口板和窗台扣板。
产品规格见附录 A。复合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4.2.2 的要求。
7
标准
表 4.2.2
复合板尺寸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
长度 ±2
宽度 ±1
厚度 ﹢2.0,﹣0.0
对角线差 ≤3
板面平整度 ≤1
板侧面平整度 ≤1.6
注:1 本表的允许偏差值以板面尺寸为 600mm×1200mm 的标准板为基准。
2 Ⅱ型复合板出厂前应六面包覆,板的四个侧面或多个侧面应喷涂水泥基聚合物砂浆,
不得裸露 B1 级保温材料。
4.2.3
复合板性能应符合表4.2.3的要求。
表 4.2.3
复合板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岩棉板 石墨聚苯板
面密度,kg/m2 ≤40 ≤40 JG/T 480
外侧抗冲击,J 首层≥10.0J 级;二层及以上楼≥3.0J 级
抗折破坏荷载,N ≥2000
拉伸粘 结强度, MPa 原强度 ≥0.15
耐水强度 ≥0.15
耐冻融强度 ≥0.15
吸水量,kg/m2 ≤0.5
不透水性 防护层内侧未渗透
热阻,m2·K/W 符合设计要求
水蒸气透过性能, g/( m2·h) ≥0.85;且防护层水蒸气透过量>保温层水蒸气透过量
抗弯荷载 不小于 1.5 倍板材自重 JG/T 287
8
4.2.4
岩棉板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2.4的要求。
表 4.2.4
岩棉板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岩棉板(加固前) 岩棉板(加固后)
密度,kg/m3 ≥80 ≥140 GB/T 5480
压缩强度,MPa ≥0.04 ≥0.20 GB/T 25975
垂直板面的抗拉强度,MPa ≥0.08 ≥0.15
导热系数,W/(m·K) ≤0.040
短期吸水量,kg/m2 ≤0.5
憎水率,% ≥98
质量吸湿率,% ≤0.5
尺寸稳定性,% ≤1.0
酸度系数 ≥1.8
燃烧性能等级 A1 GB 8624
注:岩棉板(加固后)是经气凝胶渗透处理并采用玻璃纤维棒加固的岩棉板。
4.2.5
石墨聚苯板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2.5的要求。
表 4.2.5
有机保温材料性能指标
项 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石墨聚苯板
密度,kg/m3 25~35 GB/T 29906
压缩强度,MPa ≥0.15
垂直板面的抗拉强度,MPa ≥0.15
导热系数,W/(m·K) ≤0.033
透湿性能,ng/(Pa·m·s) ≤4.5
吸水率,% ≤3
9
标准
续表 4.2.5
项 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石墨聚苯板
弯曲变形,mm ≥15 GB/T 29906
尺寸稳定性,% ≤0.30
剪切强度,MPa ≥0.10 JC/T 2441
氧指数,% ≥30 GB/T 2406
燃烧性能等级 不低于 B1 级 GB 8624
4.2.6
抗裂砂浆的性能指标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拌砂浆应
用技术规程》JGJ/T 223 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表 4.2.6 的要求。
表 4.2.6
抗裂砂浆的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拉伸粘结强度 (与水泥砂浆), MPa 标准状态 ≥0.7 JG /T 158
浸水处理 ≥0.5
冻融循环处理 ≥0.5
拉伸粘结强度 (与加固后岩 棉板、石墨聚苯 板),MPa 标准状态 ≥0.15
浸水处理 浸水 48h,干燥 2h ≥0.10
浸水 48h,干燥 7d ≥0.15
冻融循环处理 ≥0.15
可操作时间,h ≥1.5
压折比 ≤3.0
4.2.7
耐碱玻纤网布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2.8的要求。
10
表 4.2.7
耐碱玻纤网布的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面密度,g/m2 ≥160 JC/T841
耐碱断裂强力(经向、纬向),N/50mm ≥1200
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经向、纬向),% ≥75
断裂伸长率(经向、纬向),% ≤4
4.2.8
钢丝网片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2.8的要求。
表 4.2.8
钢丝网片的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丝经,mm 1.8 QB/T 3897
网孔尺寸,mm 50.8×50.8
焊点抗拉力,N >270
网面镀锌层质量,g/m2 >122
4.2.9
连接件应具有可靠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金属杆件采用直
径 8mm 螺纹钢筋,外端设置直径不小于 60mm 的锚固盘,锚固
盘内设金属片与螺纹钢端部焊接;穿过保温板部位的钢筋以及锚
固盘,用工程塑料热熔包覆。工程塑料应采用聚酰胺、聚乙烯或
聚丙烯制成,不得使用回收再生材料;连接件内端未包覆工程塑
料部分锚入主体结构不小于 100mm。单个连接件抗拉承载力标准
值不应小于 0.60kN,圆盘抗拔力标准值不应小于 0.60kN。试验方
法及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外墙保温用锚栓》JG/T 366 的规
定。
11
标准
4.3
配套材料
4.3.1
抹面层采用抹面砂浆,其性能指标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GJ/T 223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表4.3.1
的要求。
表 4.3.1
抹面砂浆的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与复合板拉伸粘 接强度,MPa 标准状态 ≥0.70 JG/T 158
浸水状态 ≥0.50
可操作时间,h 1.5~4.0 GB/T30595
吸水量,kg/m2 ≤0.5 GB/T30595
抗冲击性,J 10
压折比 ≤3.0
4.3.2
填充墙当采用复合自保温砌块时,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自
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JG/T 407 的要求。
4.3.3
柔性腻子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外墙柔性腻子》
GB/T 23455 的有关要求。
4.3.4
饰面材料必须与系统其他材料相容,符合国家、行业和河
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2
5


5.1
一般规定
5.1.1
门窗框外侧洞口四周、女儿墙及出挑构件等热桥部位应预
留出保温层的厚度并采取安全可靠保温措施,确保热桥内表面温
度高于房间空气露点温度,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与
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 和现行河北省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13(J)81、《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 75%)》DB 13(J)185
的有关要求。
5.1.2
保温系统工程应做好密封和防水构造设计。水平或倾斜的
出挑部位应做防水处理。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上安装的设备或管道
应固定于基层上,并应做密封和防水设计。
5.1.3
保温系统工程应做好系统在檐口、线脚等处的包边处理。
5.1.4
复合板的厚度应按热工计算确定,计算时保温材料的导热
系数及其综合修正系数应按表 5.1.4 取值。
表 5.1.4
复合板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及其综合修正系数
项目 导热系数,W/(m·K) 综合修正系数
岩棉板 0.040 1.15×1.05
石墨聚苯板 0.033 1.05×1.10
5.2
设计要点
5.2.1
女儿墙部位应采用保温层全包覆做法,女儿墙顶面宜采用
13
标准
复合板进行保温处理,并宜采用经防腐处理的金属盖板压顶。
5.2.2
各种穿墙管道应预埋管套,外墙构件应预埋,穿墙管道和
构件与保温系统交接处应进行防水密封处理。
5.2.3
保温系统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火通用规
上一章:DB13(J)/T 224-2019 聚氨酯复合保温板应用技术规程(2024年版) 下一章:DB13(J)/T 219-2019 燕尾槽型轻质复合保温板应用技术规程(2024年版)

相关文章

DB37/T 5147-2019 预制钢丝网架保温板现浇混凝土无空腔复合墙体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DB13(J)/T 294-2019 硅塑保温复合板应用技术规程(2024年版) DB13(J)/T 274-2018 高强聚合保温复合板应用技术规程(2024年版) DB13(J)/T 8313-2019 后置金属网保温复合板应用技术规程(2024年版) DB13(J)/T 298-2019 斜向条形槽保温复合板应用技术规程(2024年版) DB13(J)/T 8350-2020 多槽加强型保温复合板应用技术规程(2024年版) DB13(J)/T 209-2019 温钢复合保温板应用技术规程(2024年版) DB13(J)/T 8319-2019 梯形槽复合保温板应用技术规程(202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