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38 DB42
湖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2/T 2259—2024
中药材 苍术(茅苍术)生产技术规程
Chinese medicinnal materals—
Code of practice for production of Atractylodis Rhizoma
(Atractylodes lancea ( Thunb. ) DC.)
2024 - 07 - 29 发布
2024- 09 - 29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2/T 2259—2024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 ............................................................................ 1
5 生产技术流程 ........................................................................ 2
6 整地 ................................................................................ 2
7 种子育苗 ............................................................................ 3
8 大田栽培 ............................................................................ 3
9 采收与初加工 ........................................................................ 4
10 包装、贮藏与运输 ................................................................... 4
11 生产档案 ........................................................................... 5
12 质量要求 ........................................................................... 5
I
DB42/T 2259—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中医药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果茶办公室、湖北宏图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英山县特
色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余坤、宗庆波、汪文杰、黄晓、邓娟、刘合钢、段功豪、万雨露、肖宝江、陈
盛虎。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电话:027-87665821,邮箱:hbsnab@126.com;
对 本 文 件 的 有 关 修 改 意 见 建 议 请 反 馈 至 湖 北 中 医 药 大 学 , 电 话 : 027-68890106 , 邮 箱 :
yukun_hbtcm@163.com。
III
DB42/T 2259—2024
中药材 苍术(茅苍术)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中药材苍术(茅苍术)的生产技术流程,规定了中药材苍术(茅苍术)的产地环境条
件、整地、种子育苗、大田栽培、采收与初加工、包装、贮藏与运输、质量要求、生产档案等环节的技
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境内苍术(茅苍术)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苍术 Atractylodis Rhizoma
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的干燥根茎。
茅苍术 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
为菊科(Asteraceae)苍术属(Atractylodes)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药材苍术的基原植物之一,
以干燥根茎入药。
4 产地环境
选址
育苗地海拔400 m~700 m,种植地海拔300 m~1000 m,富含有机质、中性或微酸性的黄棕壤土,肥
沃疏松、排水良好,土质沙兼泥,土壤pH值5.5~7.0。半阴半阳的坡地、疏林或林缘荒坡,以生荒地种
植最好,熟地应先用生石灰撒施消毒。种植过苍术或白术的地块需轮作或休耕至少3年才能再次种植。
环境条件
1
DB42/T 2259—2024
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二级标准,土壤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
的规定。
5 生产技术流程
苍术(茅苍术)生产技术流程见图1。
图1 苍术(茅苍术)生产技术流程图
6 整地
施基肥
翻耕前用腐熟有机肥(有机质含量≥30 %)3000 kg/667 ㎡、硫酸钾复合肥(N-P2O5-K2O总养分≥45%,
15-15-15)50 Kg/667 ㎡作为基肥,混匀撒施。
翻耕
生荒地应进行2次翻耕,第一次在8月份翻耕晒场,第二次在11月份移栽前翻耕;熟地在11月份栽种
前进行一次翻耕。翻耕深度20 cm以上,翻地完成后耙平耙细,拣净杂物。
2
DB42/T 2259—2024
作畦
坡地畦面宽1 m,畦沟宽20 cm~25 cm,深15 cm~20 cm。平地畦面宽60 cm ~80 cm。根据地块实际情
况每10 m~15 m挖腰沟,并在田块四周挖围沟,腰沟和围沟的沟宽30 cm ~35 cm,沟深25 cm ~30 cm。
7 种子育苗
开播种沟
在育苗地做好的畦面上开沟,按行距15 cm开沟播种,沟宽10 cm、深3 cm。
播种
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播种量为4 kg/667 ㎡。将种子与火土灰或细沙拌匀,均匀撒入播种沟中,
盖上1 cm细土,再用稻草覆盖厢面。如土壤较为干燥,用喷雾器喷水于稻草之上。
育苗田间管理
适时清沟,保持畦沟排水畅通。发生干旱时,及时浇水。土壤板结时,及时松土。蚜虫发生时,用
6%鱼藤酮微乳剂1500倍喷雾,连续3次,每次间隔10 天。6月中旬用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预防喷施一
次,如发生根腐病和白绢病,应尽早将病株连土挖起带出田地集中销毁,坑穴用生石灰消毒。
种苗起挖
11月至次年2月起挖种苗,方式为人工采挖,应避免损伤根茎。
8 大田栽培
种茎选择
8.1.1 种子苗种茎
上述种子育苗后起挖的种苗,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根茎作为种茎。
8.1.2 多年生种茎
药材采收季节,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根茎作为种茎,再进行切制,切制大小以每株10 g以上、有
两个以上芽头为宜。将切制好的种苗置于通风处,使芽头伤口收浆。
8.1.3 种苗消毒
用70%的甲基硫菌灵800倍~1000倍兑水500倍进行浸泡消毒,时间15 min,捞起沥干。
栽种
11月至次年2月栽种,在畦面上开行沟,行距30 cm,株距15 cm,栽种深度6 cm。应将种苗出芽部分
朝上,然后盖细土。
栽培田间管理
8.3.1 除草
3
DB42/T 2259—2024
栽培第一年和第二年除草时间从4月起至入伏前,适时锄草4次~5次,入伏后不宜锄草。除掉的杂
草带出田外集中处理。
8.3.2 追肥
苍术生长1年后的12月份第一次追肥,施用硫酸钾复合肥(N-P2O5-K2O总养分≥45%,15-15-15)15
Kg/667 ㎡;生长2年后的12月份进行第二次追肥,施用硫酸钾复合肥(N-P2O5-K2O总养分≥45%,15-15-
15)25 Kg/667 ㎡。追肥时先清理田园,将肥料均匀施在畦面上,再从畦沟挖土覆盖
8.3.3 排水
疏通所有排水沟,确保积水顺利排出。当田间积水严重时,在积水最深处挖直径 40 cm、深100 cm
的渗水井,提高排水效率。
8.3.4 打顶
株高达30 cm,于晴天无露水时剪去顶部10 cm茎叶。待株高长至50 cm时,再次打顶10 cm,控制株高
在40 cm左右。去除的茎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
8.3.5 病虫害防治
蚜虫发生时,用6%鱼藤酮微乳剂1500倍喷雾,连续3次,每次间隔10 天。6月中旬用70%甲基硫菌灵
1000倍液预防喷施一次,如发生根腐病和白绢病,应尽早将病株连土挖起带出田地集中销毁,坑穴用生
石灰消毒。
9 采收与初加工
采收
大田种植2年~3年后,于11月至次年2月采收。选晴天先用镰刀割去地上部分,再用挖锄进行人工
采挖,应避免挖断根茎或损伤表皮。
初加工
将根茎按自然节分开,按“烘制—冷却发汗—再烘制—再冷却发汗—直至干透”的流程进行烘干,
烘干过程温度不超过40℃。干燥后的苍术放入撞笼中撞去须根和泥砂。
10 包装、贮藏与运输
包装
用清洁、干燥、无污染、无破损的编织袋包装,每件包装上应注明品名、规格、产地、批号、包装
日期、生产单位,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
贮藏
应贮存在阴凉干燥处,温度30℃以下,远离有毒、有异味、有污染的物品,并有防虫、鸟和啮齿类
动物的措施。应按批次存放在货架或垫仓板上,堆码整齐,与墙壁保持足够的距离。
运输
4
DB42/T 2259—2024
运输工具和容器应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无污染,不应与有毒、有害、易串味的物品混装混运,
运输过程应防雨、防潮、防曝晒。
11 生产档案
建立生产全过程的产地环境质量资料、生产管理记录等记录档案,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归档
保存,专人管理。档案自收获后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做到可追溯。
12 质量要求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苍术”项下的所有要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