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皖)
安徽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皖)129—2022
煤矿用风速表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Anemometers used in Coal Mines
2022-01-04 发布
2022-02-15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JJF(皖)129-2022
煤矿用风速表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Anemometers used in Coal Mines
JJF(皖)129-2022
归 口 单 位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主要起草单位:淮南矿业集团兴科计量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参加起草单位:淮南市计量测试检定所
安徽华方计量科技有限公司
本规范委托淮南矿业集团兴科计量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解释。
JJF(皖)129-2022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周 杰 (淮南矿业集团兴科计量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苏 航 (淮南矿业集团兴科计量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邵 彬 (淮南矿业集团兴科计量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邓 民 (淮南市计量测试检定所)
潘 杰 (淮南市计量测试检定所)
参加起草人:
王大伟
(淮南矿业集团兴科计量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刘斐然
(淮南矿业集团兴科计量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张阳阳
(安徽华方计量科技有限公司)
潘
云
(淮南矿业集团兴科计量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JJF(皖)129-2022
目 录
引言...........................................................................................................................................Ⅱ
1... 范围.......................................................................................................................................1
2... 引用文件...............................................................................................................................1
3... 术语.......................................................................................................................................1
4 概述.......................................................................................................................................1
5 计量特性...............................................................................................................................2
5.1 起动风速...........................................................................................................................2
5.2 示值误差...........................................................................................................................2
5.3 计时误差...........................................................................................................................2
5.4 风量误差...........................................................................................................................2
6 校准条件...............................................................................................................................2
6.1 环境条件...........................................................................................................................2
6.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3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3
7.1 校准项目...........................................................................................................................3
7.2 校准前检查.......................................................................................................................3
7.3 校准方法...........................................................................................................................4
8 校准结果...............................................................................................................................7
9 复校时间间隔.......................................................................................................................8
附录 A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9
附录 B 煤矿用风速表校准原始记录格式...............................................................................12
附录 C 煤矿用风速表示值误差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14
Ⅰ
JJF(皖)129-2022
引言
本规范是依据 JJF 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
写规则》、JJF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94《测量仪器特性评定》、GB
3836.1—2010《爆炸环境第 1 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和 GB 3836.4—2010《爆炸环境第
4 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的规定而制定的。本规范的技术指标参考 MT 380
—2007《煤矿用风速表》和 JJG(煤炭)01—96《矿用风速表》。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Ⅱ
JJF(皖)129-2022
煤矿用风速表校准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测量范围为(0.3~30)m/s 的煤矿用机械风表、机械电子风表、电子
风表的校准。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
JJG(煤炭)01—1996 矿用风速表
GB 3836.1—2010 爆炸性环境 第 1 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GB 3836.4—2010 爆炸性环境 第 4 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MT 380—2007 煤矿用风速表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该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 术语 coal-mine anemometer[MT 380—2007,3.1]
煤矿用风速表
——用于测量矿井内风流速度仪器的总称。
机械风表
mechanic anemometer[MT 380—2007,3.2]
——全部采用机械结构测量风流速度的仪器。
机械电子风表
mechano-electronic anemometer[MT 380—2007,3.3]
——风速感应原件采用机械结构,用非电量的电测法来测量风流速度的仪器。
电子风表
electronic anemometer[MT 380—2007,3.4]
——风速感应原件直接输出电讯号测量风流速度的仪器。
起动风速
starting air-velocity[MT 380—2007,3.5]
——风表的叶轮、风杯开始连续转动或有数字显示时的最低风速值。
4
概述
煤矿用风速表(以下简称“风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存在易燃易爆可燃性气体混
合物工作环境中的瞬时风速、平均风速测量,部分风表具有风量计算功能。按风速感应
元
1
JJF(皖)129-2022
件不同,风表可分为叶轮式、风杯式、超声波式和热导式等;按风表的结构原理分为机
械电子风表和电子风表,其中机械电子式风表风速感应元件采用机械结构,用非电量的
电测法来测量风流速度;电子风表风速感应元件直接输出电讯号测量风流速度。
5 计量特性
5.1 起动风速
风表的起动风速应符合表 1 规定。
表 1 风表的类型、测量范围和起动风速 m/s
风表类型 测量范围 起动风速 备 注
低速风表 0.3~5 ≤0.2 A 类
0.2~5 ≤0.1 B 类
中速风表 0.5~10 ≤0.4 A 类
0.5~10 ≤0.3 B 类
高速风表 0.8~25 ≤0.6 叶轮式
1.0~30 ≤0.8 风杯式
5.2
示值误差
风表的示值误差应符合表 2 规定。
表 2 风表的示值误差 m/s
风速范围 机械式风表非线性 误差的绝对值 机械电子式和电子式风表
最大允许误差
0.2≤x≤5 ≤0.10 ±0.2
5<x≤10 ≤0.15 ±0.3
x>10 ≤0.20 ±0.4
5.3
计时误差
带计时功能的风表,其计时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5 s。
5.4
风量误差
带风量计算功能的风表,风量的最大允许误差为±2.5 %。
6 校准条件
6.1 环境条件
2
JJF(皖)129-2022
6.1.1 风洞工作的环境温度为(5~35)℃;测试室环境温度为(20±5)℃。校准一
只风表环境温度变化不超过 1 ℃。
6.1.2 大气压力:(86~106)kPa。
6.1.3 测量时风洞工作范围内无障碍物,避免外界气流干扰。
6.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6.2.1 标准风洞
用于测量的标准风洞应符合下列要求:
——闭口直路或闭口单回流式双收缩段风洞,其工作段直径不小于 300 mm,风表在
工作段内的阻塞比不大于 3%;开式风洞其喷口直径应不小于 150 mm,被校风表直径不
大于喷口直径的 40%。
——标准风洞的风速范围应大于风表的测量范围,气流均匀性不大于 1.50%,气流
稳定性不大于 0.50%。
6.2.2
微差压计:测量范围不小于 500 Pa,最大允许误差为±2.0 %FS。
6.2.3
皮托管:校准系数应在 0.998~1.003 范围内,最大允许误差:当风速在(5~
10)m/s 时,不超过 0.04;当风速在(10~25)m/s 时,不超过 0.01。
6.2.4 大气压力表:分辨力不大于 10 Pa,准确度等级不低于 0.04 级。
6.2.5 标准温度计:测量范围(0~50)℃,分辨力不大于 0.1 ℃。
6.2.6 秒表:分辨力不大于 0.01 s。
6.2.7 绝缘电阻表:输出电压 50V,准确度等级不低于 10.0 级。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1 校准项目
风表的起动风速、示值误差、计时误差和风量误差。
7.2 校准前检查
7.2.1 外观和运动零、部件
7.2.1.1 风表零、部件安装正确、牢固,涂、镀层均匀,其表面不应有裂缝、凹凸不
平、锈蚀、脱落等影响外观和性能的缺陷;指针、叶片平直;分度线、标字清晰,表蒙
透明,不应有斑点、划痕等影响读数的缺陷。
7.2.1.2
叶轮或风杯运转平稳,不得有碰撞、停滞和偏摆现象。
7.2.1.3
开关应灵活、可靠,拨动开关和按下回零机构时,其指针对零位的偏移量:
3
JJF(皖)129-2022
叶轮式风表允许最大偏移量不得超过最小分度值,杯式风表不得超过最小分度值的 1/5。
7.2.1.4
数字显示的风表,其数字位数应满足风速测量范围的要求,不应有不计数、
缺字段的现象。
7.2.2 标志与标识
7.2.2.1 在爆炸性瓦斯气体和煤尘环境中使用的机械电子式或电子风表,其防爆形式
为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标志为“EXibI”。
7.2.2.2
风表应标明制造单位、仪器名称、型号及编号、制造日期、防爆标志及编号、
煤矿安全标志及编号和其他法制管理要求的标志。
7.2.3
零位飘移
机械电子式和电子式风速表,在无风流的条件下,将风表置于正常工作状态,观察
显示屏上显示的风速值,允许零位飘移为±0.10 m/s。
7.2.4
绝缘电阻
机械电子式和电子式风表,用绝缘电阻表分别测量风表电池正极与外壳(或大地)、
负极与外壳(或大地)之间的电阻,取其最小值作为风表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在常态
下应不小于 20 MΩ。
7.3 校准方法
7.3.1 起动风速的测量
7.3.1.1 在闭口直路式或闭口单回流式双收缩段风洞中,风表和检测用皮托管分别安
装在前、后工作段大于 1/8 工作段直径的风速均匀区。风表和皮托管测头迎风正对气流。
皮托管测头与气流轴向允许最大偏角为±3°。启动风机,缓慢递增风速,机械式风表
的叶轮或风杯开始连续旋转,机械电子式和电子式风表显示屏显示最末位进“1”时,
用皮托管、微差压计测量此时的实际风速,即为该被测风表的起动风速。
7.3.1.2
在开式风洞中,风表安装在距喷口出口 0.5 倍喷口直径处,启动风机,缓慢
递增风速,机械式风表的叶轮或风杯开始连续旋转,机械电子式和电子式风表显示屏显
示最末位进“1”时,用皮托管和微差压计测量此时的实际风速,即为该被测风表的起
动风速。
7.3.2 示值误差的测量
7.3.2.1 在闭口直路或闭口单回流式双收缩段风洞中,皮托管置于第二工作段,低、
中速风表置于第一工作段,中高速、高速风表置于第二工作段。在风表的测量范围内至
4
JJF(皖)129-2022
少均匀布置 6 个校准点且包含被测风表测量范围上、下限,递增风速,顺次测量。每个
校准点应在风速稳定后同时测取实际风速值和风表示值,每个校准点风表示值连续测量
两次,每次测量时间不少于 1 min,相邻两次测量的差值:叶轮式风表不大于风表最小
分度值的两格,杯式风表不大于最小分度值的 1/5。实际风速值在每个校准点的测量时
间内测量 3 次,取其平均值。
实际风速值按公式(1)计算
式中:
——实际风速值,m/s;
——第二、第一工作段风速比(当皮托管和风表在同一工作段时,N=1);
——实测动压值,Pa;
——皮托管系数。
空气密度按公式(2)计算:
式中:
——空气密度,kg/m
3;
——风洞室大气压力,Pa;
——风洞室温度,℃;
7.3.2.2
在开式风洞中试验风速在 5 m/s 以内,风表置于距喷口 0.5 倍喷口直径处;
试验风速大于 5 m/s,风表置于距喷口 1.0 倍喷口直径处,在风表测量范围内至少均匀
布置 6 个校准点且包含被测风表测量范围上、下限,递增风速,顺次测量,每个校准点
在风速稳定后同时测取实际风速值和风表示值,每个校准点风表示值连续测量 2 次,每
次测量时间不少于 1 min,相邻两次测量的差值不大于风表最小分度值的两倍。实际风
速值在每个校准点的测量时间内测量 3 次,取其平均值。
实际风速值按公式(3)计算:
5
JJF(皖)129-2022
(3)
式中:
——管壁等效均匀粗糙度。由 GB/T 2624.1—2006 附录 B 查表得出;
——孔板实测压差值,Pa。
7.3.2.3
机械风表非线性误差的计算
每台风表根据测量计算的实际风速值与风表示值为一组数据,按公式(4)用最小
二乘法求出实际风速值与风表示值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4)
式中:
——风表示值,单位:m/s;
——风表线性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由公式(5)计算,取值到小数点后两位;
——风表线性回归方程的回归常数,由公式(6)计算,取值到小数点后两位。
式中:
(5)
(6)
——第 i 测定点的实际风速值,m/s;
——第 i 测定点的风表示值, m/s;
——在风表测量范围内测定点数;
——第 测点。
非线性误差的绝对值按公式(7)计算:
(7)
6
JJF(皖)129-2022
式中:
——实际风速值的非线性误差的绝对值,m/s。
7.3.2.4
机械电子风表和电子风表的示值误差按公式(8)计算:
(8)
式中:
——第 i 测定点风表的示值误差,m/s;
——第 i 测定点风表的示值,m/s;
——第 i 测定点的实际风速值,m/s。
7.3.3
计时误差的测量
用分辨率为 0.01 s 的秒表测量风表的计时误差,测量时间间隔为 10 min,用被校
风表的时间减去标准秒表显示的时间即为计时误差,每台风表测量两次,取平均值。
7.3.4
风量误差的测量
在风速测量范围的中间点,用公式(9)测量风量误差:
式中:
(9)
——风量相对误差,%;
——风表显示风量,m
3/min;
——标准风量,m
3/min;
标准风量按公式(10)计算:
(10)
式中:
——测量风表所在标准风洞工作段的出风口面积,m
2;
——标准秒表测量的时间,s。
8
校准结果
7
JJF(皖)129-2022
经过校准的煤矿用风速表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应至少包含以下信息:
a) 标题:“校准证书”;
b) 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c) 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
d) 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e) 客户的名称和地址;
f) 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
g) 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接
收日期;
h) 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应用有关时,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
i) 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
j) 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
k) 校准环境的描述;
l) 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
m) 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
n) 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
o) 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
p) 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
9
复校时间间隔
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
决定的,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建议矿井中使用的
风表,复校时间间隔 6 个月;实验室使用的风表,复校时间间隔 1 年。
8
JJF(皖)129-2022
附录 A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
A.1
校准证书第 2 页式样
证书编号 XXXXXX-XXXX
校准机构授权说明:
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代号、名称):
校准环境条件:
温
度:
大气压力:
风速比:
皮托管系数:
校准地点:
校准使用的主要标准器:
名
称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 证书编号 有效期至
第 X 页
共 X 页
8
JJF(皖)129-2022
A.2 校准证书第 3 页式样(机械式风表)
证书编号 XXXXXX-XXXX
校准结果
校准前检查:
外观和运动零部件
标志与标识
起动风速(m/s)
线性回归方程
校
准
点
1 动 压(Pa) 平均值 实际风速 1 风表示值(m/s) 误差的
2 3 (m/s) 2 差值 平均值 绝对值
1
2
3
4
5
6
风速非线性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
以下空白
第 X 页
共 X 页
10
JJF(皖)129-2022
A.3 校准证书第 3 页式样(机械电子式和电子式风表)
证书编号 XXXXXX-XXXX
校准结果
校准前检查
外观和运动零部件 标志与标识 风量误差(m 3/min)
绝缘电阻 零位飘移
起动风速(m/s) 计时误差(s)
校准
点
1 动 压(Pa) 平均值 实际风速 1 风表示值(m/s) 示值
误差
2 3 (m/s) 2 差值 平均值
(m/s)
1
2
3
4
5
6
风速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
以下空白
第 X 页
共 X 页
11
JJF(皖)129-2022
附录 B
煤矿用风速表校准原始记录格式
B.1 机械式风速表原始记录格式 共 页 第 页
证书编号:
委托单位: 仪器名称: 制 造 厂:
型号/规格: 测量范围: 出厂编号:
校准依据: 校准地点:
校准使用的主要标准器:
名 称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准确度等 级/最大允许误差 检定/校准 证书编号 有效期至
校准环境:
温
度: 大气压力: 空气密度:
皮托管系数: 风 速 比:
校准前检查:
外观和运动零部件: 标志与标识:
校准结果:
起动风速: 线性回归方程:
示值误差:
校准点 动 压(Pa) 实际风速 (m/s) 风表示值(m/s) 非线性误差 的绝对值 (m/s)
1 2 3 平均值 1 2 差值 平均值
1
2
3
4
5
6
风速非线性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
校准员: 核验员: 校准日期: 年 月 日
12
JJF(皖)129-2022
B.2 机械电子式和电子式风速表原始记录格式 共 页 第 页
证书编号:
委托单位: 仪器名称: 制 造 厂:
型号/规格: 测量范围: 出厂编号:
校准依据: 校准地点:
校准使用的主要标准器:
名 称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准确度等 级/最大允许误差 检定/校准 证书编号 有效期至
校准环境:
温
度: 大气压力: 空气密度:
皮托管系数: 风 速 比:
校准前检查:
外观和运动零部件: 标志与标识:
零位飘移:
绝缘电阻:
正极与外壳(或大地) 负极与外壳(或大地) 最小值
起动风速:
计时误差:
序号 标准值(s) 示值(s) 误差(s) 误差平均值(s)
1
2
风量误差:
标准值(m 3/min) 示值(m 3/min) 相对误差(%)
示值误差:
校准点 动 压(Pa) 实际风速 (m/s) 风表示值(m/s) 示值误差 (m/s)
1 2 3 平均值 1 2 差值 平均值
1
2
3
4
5
6
风速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
校准员: 核验员: 校准日期: 年 月 日
13
JJF(皖)129-2022
附录 C
煤矿用风速表示值误差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C.1 概述
C.1.1 校准依据
本规范。
C.1.2
测量方法
按本规范 7.3.2.1 规定方法。
C.1.3
环境条件
温度:22.7 ℃
大气压力:1012.28 hPa
C.1.4
测量主要设备
测量主要设备见表 C.1。
表 C.1 测量主要设备
计 量 标 准 器 名 称 型 号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 或准确度等级 或最大允许误差 制造厂及 出厂编号
环形低速风 洞 DHS-500×500/800×800-V (0.2~30)m/s MPE:±0.1 m/s 重庆蓝天仪器 有限公司 161
主 要 配 套 设 备 皮托管 TPL-06-300 / 皮托管系数 0.999 / 12974
数字压力计 CPG2400 (0~2500)Pa 0.03 级 美国 mensor 41000Z39
大气压传感 器 276 (800~1100) hPabs 0.04 级 美国 SETRA 7479043
温度传感器 HF332-DB1 (-40~60)℃ MPE:±0.1 ℃ 瑞士 rotronic 61773028
14
JJF(皖)129-2022
C.1.5 被测对象
煤矿用机械电子式风速表。
C.2 建立测量模型
C.2.1 当风表与皮托管安装在同一工作段时按公式(C.1)表示:
(C.1)
式中:
C.2.2 ——热力学温度, =273.15+t,单位 K。
当风表安装在第一工作段,皮托管安装在第二工作段时按公式(C.2)表示:
(C.2)
C.3 输入量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C.3.1
输入量 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u( )
选用两台型号:CFJD5、编号:2008315的煤矿用机械电子风速表(低速);型号CFJD25、
编号:20090260 的煤矿用电子风速表(高速),在温度 22.7 ℃、大气压力:1012.28 h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