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7735-2016 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缺欠的自动涡流检测 含2021年第一号修改单

GB/T 7735-2016 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缺欠的自动涡流检测 含2021年第一号修改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1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9 14:13:00



相关搜索: 检测 钢管 无缝 7735 自动 埋弧 缺欠 涡流 年第 涡流

内容简介

GB/T 7735-2016 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缺欠的自动涡流检测 含2021年第一号修改单 ICS 77.040.20 H 26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735—2016/ISO10893-2:2011
代替GB/T7735—2004
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缺欠的
自动涡流检测
Automated eddy current testing of seamless and welded (except submerged
arc-welded) steel tubes for detection of imperfections
F1SO10893-2:201l,Non-destructivetestingofsteeltubes- Part 2: Automated eddy current testing of seamless and welded
(except submerged arc-welded) steel tubes for detection of imperfections,IDTJ
2017-09-01实施
2016-12-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7735—2016/IS0 10893-2:2011
GB/T7735一2016《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缺欠的自动涡流检测》
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
一、将6.5.2.2a)中“对比刻槽的宽度应不大于刻槽的深度或1mm,取两者的较大值。”修改为: “对比槽的宽度应不大于1mm。”
二、将8.2中“如果在连续两次的重新检测后,所有的信号均低于触发/报警电平,钢管应视为通过了此次检测;否则钢管应被视为可疑品。”修改为:“如果在一次重新检测后,所有的信号均低于触发/报警电平,钢管应视为通过了此次检测,否则钢管应视为可疑品。” GB/T7735—2016/ISO10893-2:201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一般要求检测方法
III
5
5.1检测技术 5.2 检测设备
6对比样管 6.1 一般要求 6.2 穿过式线圈技术 6.3 扇形线圈技术 6.4 固定和旋转探头/扁平线圈技术 6.5 对比标样的尺寸 7 设备校准和检查
验收 9 检测报告附录A(资料性附录)涡流检测方法局限性的指导性说明
8
I GB/T7735—2016/ISO10893-2: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77352004《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本标准与GB/T77352004相比,主要
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修改了标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4年版的1);
-
-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的内容(见第2章、第3章、第4章);修改了检测方法的内容(见5.1,2004年版的5.1);修改了检测设备的内容(见5.2,2004年版的第7章);修改了对比样管的材质要求(见6.1.2,2004年版的6.1.1):修改了对刻槽宽度和长度的要求(见6.5.2.2,2004年版的6.4);修改了验收等级及标识(见6.5.1和6.5.3.2,2004年版的6.4.1和6.4.2);在验收等级后增加注,注明替代水压试验的验收等级(见6.5.1和6.5.2.2,2004年版的6.4.1和 6.4.2); 修改了设备的校验和检查规定(见第7章,2004年版的第8章);修改了可疑钢管的判定(见8.2,2004年版的9.2) 修改了附录A的内容(见附录A,2004年版的附录A)。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10893-2:2011《钢管的无损检测 第2部分: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缺欠的自动涡流检测》(英文版)。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9445—201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ISO9712:2012,IDT)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按照我国习惯修改了标准名称;为便于使用,在6.5.1增加“注:验收等级E4H可作为替代水压试验的涡流检测的验收等级”;在6.5.2.2增加注:验收等级E4可作为替代水压试验的涡流检测的验收等级”。
-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衡阳钢管(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钢不锈钢钢管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
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世荣、余洪信、张琳、董莉、赵斌、姚鹏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7735—1995、GB/T7735—2004。
I GB/T7735—2016/IS010893-2:2011
无缝和焊接(理弧焊除外)钢管缺欠的
自动涡流检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埋弧焊除外)缺欠的自动涡流检测的要求,缺欠的验收等级见表1和表2。
本标准适用于外径大于等于4mm钢管的涡流检测。本标准也可适用于空心部件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9712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Non-destructivetesting—Qualificationandcertifica- tion of NDT personnel)
ISO11484钢材产品 雇主的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体系(Steelproducts一Employersqualifi- cation system for non-destructivetesting(NDT)personnel)
3术语和定义
ISO1148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对比标准缺陷referencestandard 用于校验无损检测设备的人工缺陷(如钻孔,槽和凹痕)。
3.2
对比样管 referencetube 包含对比标样的钢管或管段。
3.3
对比试样 referencesample 包含对比标样的试样(如管段、钢板或钢带)。 注:本标准只使用术语“对比样管”,也包括术语对比试样。
1
3.4
钢管tube 任意横截面的形状均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的长条产品。
3.5
无缝管 seamlesstube 将实心产品穿孔获得一个空心管,然后经热加工或冷加工以得到最终尺寸。
3.6
焊管 weldedtube 由扁平轧材将临近的边缘焊接在一起制成的钢管,焊接后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热加工或冷加工处理,
1 GB/T7735—2016/IS010893-2:2011
以得到最终尺寸。 3.7
制造商 manufacturer 根据相关标准制造产品并声明交付的产品符合相关标准所有适用条款的组织。
3.8
协议agreement 在询价和订货时,制造商与购方之间的合同约定。
4一般要求
4.1除非产品标准规定或供需双方协商同意,涡流检测应在钢管所有主要生产工序操作(轧制、热处理、冷和热加工、定径和基本的矫直等)全部完成后进行, 4.2被检测的钢管应有足够的平直度以保证检测的有效性。表面应没有影响检测可靠性的外来异物。 4.3检测应由按照ISO9712、ISO11484或等效标准经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并在由制造商任命的有资格的人员的监督下进行。在由第三方检测的情况下,此项应由供需双方协商。
雇主应按程序文件颁发操作授权证书。无损检测操作人员应由经雇主批准的一个无损检测3级人员授权。
注:1、2、3级的定义能在相应的国际标准中找到,如ISO9712和ISO11484。
1
5检测方法
5.1检测技术 5.1.1钢管缺欠应采用下列方式的“绝对式”和/或“差动式”的自动或半自动的涡流方法进行检测。
a)穿过式线圈技术一一全周向(见图1); b)固定或旋转点探头/扁平线圈技术-全周向(见图2); c)扇形线圈技术一仅用于焊缝(见图3)或全管体(见图4)。 对以上所有检测技术,所选用的相对检测速度的波动应不超过士10%。 钢管两端会有一段较短的长度不能被检测到。任何未被检测的管端应根据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进
行处理。
注:参见附录A涡流检测方法局限性的指导性说明。
5.1.2采用穿过式线圈技术时,被检钢管的最大外径应限制为180mm(采用E4H验收等级时为 250mm)。用于结构钢的方管和矩形管,其对角线的最大值不超过180mm时也可使用适当的探头采用穿过式线圈技术进行检测。 5.1.3采用固定或旋转探头/扁平线圈技术时,钢管与探头/扁平线圈应相对运动,或在扁平探头的独立单探头之间通过电子换向模拟出相对运动,以便使整个钢管表面被检测。使用这种技术时,对钢管的最大外径没有限制。
注:着重强调采用这种技术时只能检出外表面的开裂性缺欠。
5.1.4当采用扇形线圈检测焊管焊缝时,对最大外径没有限制。探测线圈应与焊缝保持同轴度,以便整个焊缝都能被扫查到。 5.1.5采用扇形线圈技术检测全管体时,被检钢管最大外径限制如下:
—对于2×180°线圈,最大外径为219.1mm;对于4×100°线圈,最大外径为508.0mm。 注:着重强调检测灵敏度在钢管表面临近检测线圈时最大,并随钢管壁厚的增加而减小(参见附录A)。 2 GB/T7735—2016/IS010893-2:2011
5.2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应能根据自动触发/报警阈值以及标记和/或分选系统区分合格钢管或可疑钢管。
说明: 1 2
次级线圈1;初级线圈;次级线圈2:钢管;交变激励电流;
4
AV. 信号输出。 注:本图是一个多线圈的排布示意图,它可以包含多组线圈,如分初级线圈、双差动线圈和校准器线圈。
图1穿过式线圈技术示意图
b)固定探头/扁平线圈技术 钢管螺旋前进
a)旋转探头/扁平线圈技术 一钢管直线前进说明:
探头/扁平线圈的位置;钢管;固定肩平线圈的位置;托轮;探头旋转方向;钢管旋转方向。
2
注:a)和b)中的扁平线圈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如单线圈、不同配置的多线圈,这取决于所用的设备和其他因素。
图2探头/扁平线圈技术示意图
3 GB/T7735—2016/IS010893-2:2011
0:0:0
T
说明:
焊缝;次级线圈1;初级线圈;次级线圈2;钢管;线圈;交变激励电流;
1
2
6
AV 信号输出。
图3焊缝的扇形线圈检测方法示意图
a)2×180°扇形线圈
b)4×100°线圈
说明:
一扇形线圈: 2 一钢管。
1:
图4涡流扇形线圈技术示意图
6对比样管
6.1 一般要求 6.1.1本标准定义对比样管是用于校准无损检测设备的。不应将这些对比标准缺陷的尺寸视为此类
4 ICS 77.040.20 H 26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735—2016/ISO10893-2:2011
代替GB/T7735—2004
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缺欠的
自动涡流检测
Automated eddy current testing of seamless and welded (except submerged
arc-welded) steel tubes for detection of imperfections
F1SO10893-2:201l,Non-destructivetestingofsteeltubes- Part 2: Automated eddy current testing of seamless and welded
(except submerged arc-welded) steel tubes for detection of imperfections,IDTJ
2017-09-01实施
2016-12-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7735—2016/IS0 10893-2:2011
GB/T7735一2016《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缺欠的自动涡流检测》
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
一、将6.5.2.2a)中“对比刻槽的宽度应不大于刻槽的深度或1mm,取两者的较大值。”修改为: “对比槽的宽度应不大于1mm。”
二、将8.2中“如果在连续两次的重新检测后,所有的信号均低于触发/报警电平,钢管应视为通过了此次检测;否则钢管应被视为可疑品。”修改为:“如果在一次重新检测后,所有的信号均低于触发/报警电平,钢管应视为通过了此次检测,否则钢管应视为可疑品。” GB/T7735—2016/ISO10893-2:201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一般要求检测方法
III
5
5.1检测技术 5.2 检测设备
6对比样管 6.1 一般要求 6.2 穿过式线圈技术 6.3 扇形线圈技术 6.4 固定和旋转探头/扁平线圈技术 6.5 对比标样的尺寸 7 设备校准和检查
验收 9 检测报告附录A(资料性附录)涡流检测方法局限性的指导性说明
8
I GB/T7735—2016/ISO10893-2: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77352004《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本标准与GB/T77352004相比,主要
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修改了标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4年版的1);
-
-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的内容(见第2章、第3章、第4章);修改了检测方法的内容(见5.1,2004年版的5.1);修改了检测设备的内容(见5.2,2004年版的第7章);修改了对比样管的材质要求(见6.1.2,2004年版的6.1.1):修改了对刻槽宽度和长度的要求(见6.5.2.2,2004年版的6.4);修改了验收等级及标识(见6.5.1和6.5.3.2,2004年版的6.4.1和6.4.2);在验收等级后增加注,注明替代水压试验的验收等级(见6.5.1和6.5.2.2,2004年版的6.4.1和 6.4.2); 修改了设备的校验和检查规定(见第7章,2004年版的第8章);修改了可疑钢管的判定(见8.2,2004年版的9.2) 修改了附录A的内容(见附录A,2004年版的附录A)。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10893-2:2011《钢管的无损检测 第2部分: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缺欠的自动涡流检测》(英文版)。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9445—201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ISO9712:2012,IDT)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按照我国习惯修改了标准名称;为便于使用,在6.5.1增加“注:验收等级E4H可作为替代水压试验的涡流检测的验收等级”;在6.5.2.2增加注:验收等级E4可作为替代水压试验的涡流检测的验收等级”。
-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衡阳钢管(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钢不锈钢钢管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
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世荣、余洪信、张琳、董莉、赵斌、姚鹏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7735—1995、GB/T7735—2004。
I GB/T7735—2016/IS010893-2:2011
无缝和焊接(理弧焊除外)钢管缺欠的
自动涡流检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埋弧焊除外)缺欠的自动涡流检测的要求,缺欠的验收等级见表1和表2。
本标准适用于外径大于等于4mm钢管的涡流检测。本标准也可适用于空心部件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9712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Non-destructivetesting—Qualificationandcertifica- tion of NDT personnel)
ISO11484钢材产品 雇主的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体系(Steelproducts一Employersqualifi- cation system for non-destructivetesting(NDT)personnel)
3术语和定义
ISO1148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对比标准缺陷referencestandard 用于校验无损检测设备的人工缺陷(如钻孔,槽和凹痕)。
3.2
对比样管 referencetube 包含对比标样的钢管或管段。
3.3
对比试样 referencesample 包含对比标样的试样(如管段、钢板或钢带)。 注:本标准只使用术语“对比样管”,也包括术语对比试样。
1
3.4
钢管tube 任意横截面的形状均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的长条产品。
3.5
无缝管 seamlesstube 将实心产品穿孔获得一个空心管,然后经热加工或冷加工以得到最终尺寸。
3.6
焊管 weldedtube 由扁平轧材将临近的边缘焊接在一起制成的钢管,焊接后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热加工或冷加工处理,
1 GB/T7735—2016/IS010893-2:2011
以得到最终尺寸。 3.7
制造商 manufacturer 根据相关标准制造产品并声明交付的产品符合相关标准所有适用条款的组织。
3.8
协议agreement 在询价和订货时,制造商与购方之间的合同约定。
4一般要求
4.1除非产品标准规定或供需双方协商同意,涡流检测应在钢管所有主要生产工序操作(轧制、热处理、冷和热加工、定径和基本的矫直等)全部完成后进行, 4.2被检测的钢管应有足够的平直度以保证检测的有效性。表面应没有影响检测可靠性的外来异物。 4.3检测应由按照ISO9712、ISO11484或等效标准经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并在由制造商任命的有资格的人员的监督下进行。在由第三方检测的情况下,此项应由供需双方协商。
雇主应按程序文件颁发操作授权证书。无损检测操作人员应由经雇主批准的一个无损检测3级人员授权。
注:1、2、3级的定义能在相应的国际标准中找到,如ISO9712和ISO11484。
1
5检测方法
5.1检测技术 5.1.1钢管缺欠应采用下列方式的“绝对式”和/或“差动式”的自动或半自动的涡流方法进行检测。
a)穿过式线圈技术一一全周向(见图1); b)固定或旋转点探头/扁平线圈技术-全周向(见图2); c)扇形线圈技术一仅用于焊缝(见图3)或全管体(见图4)。 对以上所有检测技术,所选用的相对检测速度的波动应不超过士10%。 钢管两端会有一段较短的长度不能被检测到。任何未被检测的管端应根据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进
行处理。
注:参见附录A涡流检测方法局限性的指导性说明。
5.1.2采用穿过式线圈技术时,被检钢管的最大外径应限制为180mm(采用E4H验收等级时为 250mm)。用于结构钢的方管和矩形管,其对角线的最大值不超过180mm时也可使用适当的探头采用穿过式线圈技术进行检测。 5.1.3采用固定或旋转探头/扁平线圈技术时,钢管与探头/扁平线圈应相对运动,或在扁平探头的独立单探头之间通过电子换向模拟出相对运动,以便使整个钢管表面被检测。使用这种技术时,对钢管的最大外径没有限制。
注:着重强调采用这种技术时只能检出外表面的开裂性缺欠。
5.1.4当采用扇形线圈检测焊管焊缝时,对最大外径没有限制。探测线圈应与焊缝保持同轴度,以便整个焊缝都能被扫查到。 5.1.5采用扇形线圈技术检测全管体时,被检钢管最大外径限制如下:
—对于2×180°线圈,最大外径为219.1mm;对于4×100°线圈,最大外径为508.0mm。 注:着重强调检测灵敏度在钢管表面临近检测线圈时最大,并随钢管壁厚的增加而减小(参见附录A)。 2 GB/T7735—2016/IS010893-2:2011
5.2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应能根据自动触发/报警阈值以及标记和/或分选系统区分合格钢管或可疑钢管。
说明: 1 2
次级线圈1;初级线圈;次级线圈2:钢管;交变激励电流;
4
AV. 信号输出。 注:本图是一个多线圈的排布示意图,它可以包含多组线圈,如分初级线圈、双差动线圈和校准器线圈。
图1穿过式线圈技术示意图
b)固定探头/扁平线圈技术 钢管螺旋前进
a)旋转探头/扁平线圈技术 一钢管直线前进说明:
探头/扁平线圈的位置;钢管;固定肩平线圈的位置;托轮;探头旋转方向;钢管旋转方向。
2
注:a)和b)中的扁平线圈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如单线圈、不同配置的多线圈,这取决于所用的设备和其他因素。
图2探头/扁平线圈技术示意图
3 GB/T7735—2016/IS010893-2:2011
0:0:0
T
说明:
焊缝;次级线圈1;初级线圈;次级线圈2;钢管;线圈;交变激励电流;
1
2
6
AV 信号输出。
图3焊缝的扇形线圈检测方法示意图
a)2×180°扇形线圈
b)4×100°线圈
说明:
一扇形线圈: 2 一钢管。
1:
图4涡流扇形线圈技术示意图
6对比样管
6.1 一般要求 6.1.1本标准定义对比样管是用于校准无损检测设备的。不应将这些对比标准缺陷的尺寸视为此类
4
上一章:GB/T 5777-2019 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全圆周自动超声检测 含2021年第一号修改单 下一章:GB/T 40371-2021 气焊设备 焊接、切割及相关工艺设备用材料

相关文章

GB/T 5777-2019 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全圆周自动超声检测 含2021年第一号修改单 GB/T 12606-2016 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铁磁性钢管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全圆周自动漏磁检测 含2021年第一号修改单 GB/T 32552-2016 无缝和焊接钢管(埋弧焊除外)的自动全圆周超声厚度检测 含2021年第一号修改单 GB/T 7735-2016 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缺欠的自动涡流检测 GB/T 7735-2016 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缺欠的自动涡流检测 GB/T 5777-2019 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全圆周自动超声检测 GB/T 5777-2019 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全圆周自动超声检测 GB/T 12606-2016 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铁磁性钢管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全圆周自动漏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