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1.120;83.140 G 94 备案号:60591—2018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5225—2017
抗静电无卤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管材衬里专用料
Modified material of antistatic and halogen-free flame retardant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for pipe lining
2018-04-01实施
2017-11-0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 5225—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非金属化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联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济南韶欣耐磨材料有
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丽雅、张炜、洪尉、沈贤婷、夏晋程、冯玲英、李志、叶纯麟、赵文静、 吴向阳、叶晓峰、李建龙、赵春保、申博。
I
HG/T5225—2017
抗静电无卤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衬里专用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抗静电无卤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管材衬里专用料的分类和标记、 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化工、矿山或其他工矿环境中供排水、压风、喷浆、瓦斯排放以及耐磨托辊等抗静电无卤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衬里专用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33.1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1632.3 塑料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第3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 GB/T2547 塑料取样方法 GB/T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 6283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804.3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3部分:聚烯烃管材 GB/T21461.2 塑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
备和性能测定
GB/T32679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树脂 MT181 煤矿井下用塑料管安全性能检验规范 ISO2818塑料用机加工法制备试样(Plastics--Preparationoftestspecimensbymachining) EN14582:2016废弃物特性描述卤素和硫含量密闭系统内氧气燃烧法和测定方法(Char
acterization of waste-Halogen and sulfur content-Oxygen combustion in closed systems and deter- mination methods)
3分类和标记
3.1分类
产品按用于制备本专用料的PE-UHMW树脂的黏均分子量分为1型、2型、3型。分类方法见表1。
表1抗静电无卤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衬里专用料分类
项目
指 标 2 型 ≥150且<250
分类黏均分子量/(104g/mol)
1 型 ≥100且<150
3型 ≥250
-
HG/T5225—2017
5试验方法
5.1试样的制备
用于性能测定的试样,除黏均分子量外,应按照ISO2818的规定,采用机加工方法从挤出管材上制得。管材直径应不小于50mm,用于型式检验的制样管材壁厚应不小于10mm。 5.2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环境
试样的状态调节应按照GB/T2918的规定进行。状态调节的条件为温度23℃土2℃、相对湿度 50%±10%,调节时间至少40h。
试验应在GB/T2918规定的标准环境下进行。环境温度为23℃士2℃,相对湿度为50%土 10 %。 5.3外观测定
外观测定采用目测。 5.4黏均分子量
黏均分子量试验应按照GB/T1632.3的规定进行,选择溶液浓度为0.0002g/mL。试样溶解时采用手动摇晃,沿一个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每隔4min~5min摇晃一次,直至试样完全溶解。
在测量过程中,为防止聚合物溶液发生氧化,添加质量分数为2×10-3的抗氧剂四[亚甲基3- (3',5-二叔丁基-4'-羟苯基)正丙酯]甲烷。
黏均分子量(M,)按公式(1)计算。
M,=5.37X104[nJ1. 49
(1)
式中: M, 黏均分子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 -特性黏度的数值,单位为分升每克(dL/g)[按公式(2)~公式(4)计算]。
[n (2mp —21ngl)1/2
(2) (3) (4)
c
7sp = rel —1
..
t
7 rel = to
式中: ↑ rel 相对黏度(数值应在1.2~2.0之间); 7/ sp 相对黏度增量;
-135℃时溶液浓度的数值,单位为克每分升(g/dL); -135℃时溶液流出时间的数值,单位为秒(s);
c t-
to- 135℃时溶剂流出时间的数值,单位为秒(s)。 5.5磨损指数
磨损指数应按照GB/T32679的规定进行。 5.6 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应按照GB/T8804.3的规定进行。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
3
HG/T5225—2017
环境按照5.2的规定进行。 5.7简支梁双缺口冲击强度
简支梁双缺口冲击强度试样采用刻痕装置加工双缺口,应按照GB/T21461.2的规定进行。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环境按照5.2的规定进行,
5.8密度
密度采用浸渍法,应按照GB/T1033.1的规定进行。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环境按照5.2的规定进行。 5.9表面电阻
表面电阻的测定应按照MT181的规定进行。 酒精喷灯燃烧性能
5.10
酒精喷灯燃烧性能应按照MT181的规定进行。 5.11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的测定应按照GB/T6283的规定进行。 5.12 2卤素含量
岗素含量的测定应按照EN14582:2016的规定进行。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与检验项目
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两类。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4章的全部项目。 出厂检验项目为外观、屈服强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表面电阻、酒精喷灯燃烧性能。 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时; b)正式生产后,若原材料或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产品装置检修,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6.2组批规则与抽样方案 6.2.1组批规则
产品应以同一生产线上、相同原料、相同工艺生产的同一型号的同一牌号的产品形成组批,生产厂也可按此原则将一定生产周期内生产的产品或同一储存料仓单元储存的产品形成组批,对包装好的产品亦按相同原则。组批内同一批产品的质量应不大于10t。
用户以单次收到的同批次产品为一批,同一批产品的质量应不大于10t,且应在收到产品后不超过14d的时间内进行检验和验收。
产品以批为单位进行检验和验收。
4
HG/T5225—2017
6.2.2抽样方案
抽样可在均混料仓的取样口抽样,也可根据生产周期等实际情况从包装后的产品中取样。包装后产品的取样应按照GB/T2547的规定进行。
5.5项~5.10项的抽样检验方案为:从每一批或每1t产品中随机抽取2包,每包至少取3kg (按实际管材生产设备进行相应浮动),将6kg产品充分混合后制成管材,按5.1的要求制备试样用于检验。
5.11项、5.12项的抽样检验方案为:从每一批或每1t产品中随机抽取50g用于检验。 6.3判定规则和复验规则 6.3.1判定规则
出厂产品应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按照第5章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5.5项~5.10项按照各自试验方法的规定得到的测试结果作为检验结果,5.11项以两次测试结
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检验结果,5.12项以单次测试结果作为检验结果。
依据检验结果和技术指标(见表2),按照GB/T8170的规定进行修约及判定。 每批出厂的产品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注明产品名称、牌号、批号、执行标准、质量指
标及检验结论,并盖有质检专用章和检验员章。 6.3.2复验规则
某项指标的检验结果不符合表2的要求时,应重新在同一批次的双倍取样单位中取样后对该项目进行复验,以复验结果作为该批次产品的质量判定结果。
对于同一组批的其他批数的产品,各自独立检验,检验结果仅针对该检验批数。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产品的外包装袋上应有明显的标志。标志内容应包括:商标、企业名称和地址、标准号、产品名称、牌号、生产日期、批号和净含量。 7.2包装
产品应用内衬聚乙烯薄膜袋的聚丙烯编织袋或其他包装材料包装。包装材料应保证在运输、贮存、堆放时不污染和泄漏。
每袋产品的净含量为25kg士0.25kg,整批产品的平均每袋净含量应不低于25kg。 7.3运输
本产品为非危险化学品。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不应使用铁钩等锐利工具,不应抛掷。 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干燥,并备有厢棚或苦布。 运输时不应与有棱角、易造成侵害的物品及沙土、煤炭等易造成污染的物品混装,更不应与有毒
及腐蚀性或易燃物混装。
产品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暴晒或雨淋。
5
IIG/T5225—2017
7.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清洁并保持有良好消防设施的仓库内。贮存时,应远离热源,并防止阳光直接照射,严禁在露天堆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