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124.6—2013 代替Q/SY 1124.6—2007
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
第6部分:测井作业
Specifications for site safety inspection of petroleum enterprise-
Part 6 : Logging operation
2013—07—23发布
2013-10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1124.6—2013
目 次
前言· 1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I
2 3 4
测井作业现场安全检查组织测井作业现场安全检查频次
....
5 测井现场分级安全检查内容
:2 8
隐患的整改与验证要求附录A(规范性附录) 安全检查表
6
9
Q/SY 1124.6—2013
前言
Q/SY1124《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分为11个部分:
第1部分:物探地震作业;第2部分:钻井作业;第3部分:修井作业;第4部分:油田建设; -第5部分:炼化检维修;第6部分:测井作业;第7部分:管道施工作业;第8部分:海洋钻井与井下作业:第9部分:天然气净化厂;第10部分:天然气集输站;
一
第11部分:压缩天然气加气站。 本部分为Q/SY1124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代替Q/SY1124.6一2007《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第6部分:测井作业》,与
Q/SY1124.6一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岗位检查、属地管理、目视化管理、工作前安全分析等相关检查内容(见5.1.1, 5.2.1,5.3.1); -增加了在基层单位安全检查和处级单位安全检查中安全基础工作的检查内容(见5.1.1, 5.2.1,5.3.1); -增加了有感领导、直线责任的检查内容(见5.1.1,5.2.1,5.3.1); -修改了基层单位(测井)与基层单位(仪修)的检查内容(见5.2.1和5.2.3,2007年版的 5.2.1和5.2.3);修改了现场安全检查内容(见5.1.2,2007年版的5.1.2);删除了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3个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007年版的第2章)。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健康安全与环境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胡启月、董国成、沈麟书、武志祥、冯尚昆、冯相君、安小龙、许琦。
II
Q/SY 1124.6—2013
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
第6部分:测并作业
1范围
Q/SY1124的本部分规定了石油企业测井作业安全检查的内容与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陆上油气田测井作业的安全检查。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869用电安全导则 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50089 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Z 118 油(气)田非密封型放射源测井卫生防护标准 GBZ 142 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 SY/T5132 石油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规范 SY 5436 5石油射孔并壁取心用爆炸物品安全规定 SY/T 5600 石油电缆测井作业技术规范 SY/T5726 石油测井作业安全规范 SY/T6277 7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 SY6322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库安全技术要求 SY/T6610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一号
3测井作业现场安全检查组织
3.1测井作业现场安全检查分为五级:岗位及测井作业队、基层单位、处级单位、局级单位。 3.2测井作业队组织各岗位在测井生产的各阶段应进行自查。 3.3基层单位安全检查由基层单位经理(队长)组织,经理(队长)、工程技术人员及生产骨干等相关人员进行检查。 3.4处级单位安全检查由处级单位组织,单位领导、安全环保、安全监督、工程技术、设备管理、 生产组织运行等部门人员组成检查组。 3.5局级单位安全检查由局级单位组织,单位领导、安全环保、安全监督、工程技术、设备管理生产组织运行等部门人员组成检查组。
1
Q/SY 1124.6—2013
4测井作业现场安全检查频次
4.1 汉 测井作业队岗位员工在测井生产的各阶段均应进行岗位检查。 4.2 基层单位安全检查每月至少组织1次,每年不应少于12次。 4.3 处级单位安全检查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每年不应少于4次。 4.4月 局级单位安全检查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每年不应少于2次。
5测井现场分级安全检查内容
5.1测井作业队岗位安全检查 5.1.1安全检查要点
在任务下达、队伍出发、作业前安全分析、井口安装、测前检验与刻度、重复测量及主测井、测后校验、资料验收、设备拆除、作业总结、队伍返回、生产准备各阶段应进行仪器设备检查(含硫化氢监测仪和正压式呼吸器)、放射性源和民爆物品使用安全检查。现场实施了属地管理和目视化管理。 5.1.2现场检查 5.1.2.1井口工检查内容:天地滑轮、地滑轮链条、马笼头、电极、电缆、仪器固定、安全警示牌、 张力计安装、井口工具、下井仪器、仪器车后仓、工程车后仓、灭火器。检查内容见表A.1。 5.1.2.2绞车工检查内容:马丁代克、扶正轮、绞车面板、滚筒、液压管线、井场灯、射灯、绞车灯、掩木,绞车与井口、地滑轮三点一线。检查内容见表A.1。 5.1.2.3仪器车驾驶员检查内容:路况、车况、GPS、阻火器、发电机、接地线、掩木、随车灭火器。 检查内容见表A.1。 5.1.2.4工程车驾驶员检查内容:路况、车况、GPS、阻火器、隔离带、接地线、电源线及接口、司乘人员系安全带、随车灭火器。检查内容见表A.1。 5.1.2.5押源工检查内容:放射源领用手续,源仓防护锁。①从库房领取时一②出发前一③到达井场后一④用完装车后一③中途转场(连续测井)进行交接时一③归还库房时,上述6个节点使用放射性检测仪对源进行确认。检查内容见表A.1。 5.1.2.6操作工程师检查内容:地面系统、下井仪器连接、带推靠的仪器的推靠臂,核对放射性仪器的主刻度是否与源号一致,中子仪器、声波仪器、侧向仪器、感应仪器是否分别加装中子偏心弹簧、 声波扶正器、侧向间隙器、感应扶正器。仪器车中仓用电、中仓灭火器。检查内容见表A.1。 5.1.2.7测井队长检查内容:施工能力,人员配备,仪器设备与材料准备、放射源(民爆物品)领用手续和全程负责人、放射性计量牌、行车安全,劳保穿戴。与协作方沟通、作业现场的紧急集合点,逃生线路、风向、主要风险及井场的应急预案。井场场地是否符合施工要求,隔离带、气体检测仪、 井口装卸源。仪器起下速度、最大安全拉力。属地管理职责明确,落实到人。实施现场目视化管理,标志、标牌、标线等清楚醒目,符合相关规定。检查各岗位准备情况。检查内容见表A.1。 5.2基层单位安全检查 5.2.1基层单位(测井)安全检查 5.2.1.1安全基础包括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活动、作业文件,属地管理、目视化管理、风险控制及应急管理等工作。
2
Q/SY 1124.6—2013
5.2.1.2现场检查包括:
a)人员状况:
1)岗位人员齐全,具备上岗资质。 2)属地职责明确,作业人员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3)明确放射性、民爆物品的押运人。 4)健康状况、休息状况、工作情绪良好。
b)设备状况:
1)车辆设备完好,各项性能达到要求。 2)地面仪器、下井仪器、绞车系统校准合格,配备齐全、性能完好。 3)非密封性放射源的防护设施应符合GBZ118的要求;密封性放射源的防护设施应符合
GBZ142的要求,辐射检测设备完好、防护锁完好,电离辐射标志齐全。 4)应使用专用车辆装运民爆物品,民爆物品装入防爆箱或防爆罐中,加锁运输;防爆箱、防
爆罐在车内采取固定措施,雷管、起爆器类与其他民爆物品分车装运,民爆物品的运输设备和装载应符合SY5436的要求。
c)工具与原材料准备:
1)应急药品。 2)测井作业所需的工具、应急的设备、耗材齐全。 3)计量器具在有效的检定(校准)周期内。
d)工作前安全分析:
1)对行车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作业现场安全风险以及环境危害进行识别。 2)安全危险和环境危害的预防、削减措施明确,并得到落实。
e)队伍出发与返回:
1)驾驶员不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行车中系好安全带,不接、打手机。 2)乘车人在行车中系好安全带,不打闹,不将肢体伸出车体外。 3)测井车辆按照确定的路线保持队车行驶,两车距离不大于500m。 4)行车2h停车休息15min,并对车辆状况和运载物品(特别是放射性源和民爆物品)进行检查。 5)进人现场施工时,车辆和测井用车载发电机安装阻火器。 6)通过GPS系统对派出车辆进行监控,做好记录。
f)现场准备:
1)测井队队长与协作方进行沟通,了解井身参数,井下情况;核实测井作业的具体内容,协
调事故应急的联动措施;确定紧急集合点。 2)测井队队长召开班前会,通报井身结构、井下情况;布置本次作业的内容、作业顺序,提
出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 3)确认班组成员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4)作业区域设立隔离标识和警示标识。 5)确认施工场地、井台、井筒等设施符合测井施工要求。 6)对外来人员进入作业区域应经队长同意,并由队长进行安全风险提示。
g)设备安装:应符合SY/T5726和SY/T5600的要求,含硫化氢井作业时应符合SY/T6610和
SY/T6277的要求,且应: 1)并口设备:
一并口安装设备时盖好并口。 一一正确固定天地滑轮;测井电缆张力传感器安装在天滑轮上。
3
Q/SY 1124.6—2013
一正确安装测井电缆泥浆清洁装置。
生产测井安装符合施工安全要求的防喷装置。
2)绞车摆放:
一与井口的距离符合要求。 一车身与地滑轮、井口三点成一线,车辆前轮回正,放置防滑掩木。 一确认绞车滚筒、制动装置、链条防护罩完好。
一张力、深度系统清零,并设置校正系数和报警提示值。
3)地面仪器:
非一体化车与绞车相距1.5m3.0m。 一仪器车接地良好,对地面系统进行调校。 一信号传输线安装正确,线间(或对地)绝缘大于50MQ。
4)下并仪器:
一配接顺序符合测井工艺和测井施工安全的技术要求。 连接螺纹、顶丝、钉销到位。
刻度文件与下井仪器编号一致,测前校验误差在下井仪器允许的范围之内。
5)放射源:
专用源车停靠在上井台最近的安全位置,设立电离辐射标志。 一装源工佩戴防护用品和个人辐射剂量计。 装源前对仪器源仓进行检查,盖好井口:装源应正确使用工具。
6)民爆物品:民爆物品使用符合SY5436的规定。 h)测并过程:
1)电缆运行时,绞车后不应站人,不应触摸、跨越电缆。 2)下放、停留、上提电缆应符合SY/T5600和SY/T5726的要求。 3)测井队长对测井资料进行现场检验并符合SY/T5132的要求。
i)设备拆卸:
1)拆卸放射源前盖好井口、佩戴护具、使用工具,对源进行清洁并确认完好。 2)回收施工产生的垃圾(包括同位素包装物、一次性防护用品)。 3)回收报废民爆物品。 4)正确拆卸设备;检查放射源、民爆物品,确认无误。 5)测井队长召开班后会。
ji)驻地生产准备:
1)测井使用的放射源、同位素及废弃物、民爆物品及时送回库房。 2)车辆检验员对车辆进行回场检验。 3)操作工程师、绞车工、井口工、驾驶员对本岗设备进行维修保养。
检查内容见表A.2。 5.2.2基层单位(解释)安全检查 5.2.2.1安全基础包括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活动、作业文件,属地管理、目视化管理、应急管理等工作。 5.2.2.2现场检查包括:
a)工作期间正确佩戴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b)消防器材配置符合GB50140的要求。消防栓、消防门、应急灯完好,灭火器做到“三定管
4
Q/SY 1124.6—2013
理”(定人、定位、定期检查),消防通道畅通。 c)安全警示标识完好。 d)用电符合规定。 e)磁带库、资料库无其他物品。 f)晒图、分图车间通风良好,晒图产生的废氨水进行回收。 g)对报废的测井资料进行销毁处理。 检查内容见表A.3。
5.2.3基层单位(仪修)安全检查 5.2.3.1安全基础工作包括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活动、作业文件,属地管理、目视化管理、应急管理等。 5.2.3.2现场检查包括:
a)劳动防护:
1)工作场所的安全警示、提示标识齐全。 2)工作期间正确佩戴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b)消防管理:
1)消防器材配置符合GB50140的要求;消防栓、消防门、应急灯完好,灭火器做到“三定
管理”(定人、定位、定期检查),消防通道畅通。 2)易燃、易爆物品隔离摆放。 3)焊接、切割作业时,办理许可手续。现场符合相关规定。
c)用电管理符合规定。 d)设备管理:
1)设备、工具上的安全防护装置完好。 2)需要检测的设备按周期进行检测。 3)操作规程、维修保养规定齐全。 4)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的记录清晰、准确。
e)仪修工房:
1)安全警示标志齐全。 2)配电器的过载、漏电保护符合GB/T13869的要求;室内照明灯具完好。 3)消防器材配置符合GB50140的要求;易燃、易爆物品隔离摆放。 4)检测使用的计量器具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 5)按照维修手册、刻度标准对下并仪器进行维修、刻度、校验。 6)清洗用废油、油棉纱、废水以及垃圾进行收集和处置。 7)厂区、车间的环境清洁;无浪费油、水、电的现象。 8)实施了属地管理,区域划分合理,职责落实。 9)实施了目视化管理,现场设施标识规范。
检查内容见表A.4。 5.2.4基层单位(放射源库和民爆物品库)安全检查 5.2.4.1安全基础包括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活动、作业文件,属地管理、目视化管理、应急管理、库房设施和库房管理等工作。 5.2.4.2现场检查包括: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