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F
湖北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鄂)56—2019
射线辐射场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Gamma Radiation Field
2019-11-06发布
2019-12-01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JJF(鄂)56—2019
射线辐射场校准规范
JJF(鄂)56—2019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Gamma Radiation Field
归口单位: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起草单位: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本规范委托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负责解释
JF(鄂)56—2019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石曙光(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李腾(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张坤明(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汤 雄(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JJF(鄂)56—2019
目录
引言 1范围 2引用文件 3术语和计量单位 3.1术语 3.2计量单位 4概述. 5计量特性 5.1辐射野剂量率的分布及均匀区 5.2辐射输出的稳定性. 5.3散射辐射. 5.4漏射线, 5.5准直射线束轴与轨道中心轴线的偏离. 6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6.2校准设备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1辐射野剂量率的分布与辐射野的均匀性. 7.2辐射束输出的稳定性, 7.3散射辐射. 7.4漏射线 7.5辐射束与轨道中心轴线的偏离. 8校准结果表达 9复校时间间隔附录A 射线辐射场校准原始记录参考格式· 附录B射线辐射场空气比释动能率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附录C均匀性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附录D射线的空气质量衰减系数参考表·
(I)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4) (4) (4) (5) (5) (6) (8) (11) (13)
JJF(鄂)56—2019
引言
本规范依据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35《电离辐射计量术语及定义》和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规定编制,主要参考JG912-2010《治疗水平电离室剂量计》、 JJG2044《射线空气比释动能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GB/T12162.1-2000《用于校准剂量仪和剂量率仪及确定其能量响应的X和参考辐射第1部分:辐射特性及产生方法》制定而成。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I
JJF(鄂)56—2019
射线辐射场校准规范
1范围
本校准规范适用于剂量仪和剂量(当量)率仪检定或校准用射线准直束参考辐射场(以下简称辐射场)的校准。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G912治疗水平电离室剂量计 JJF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GB/T12162.1用于校准剂量仪和剂量率仪及确定其能量响应的X和参考辐射第
1部分:辐射特性及产生方法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计量单位
3.1术语 3.1.1散射辐射scatteredradiation
在通过物质的过程中方向受到改变的辐射。
3.2计量单位 3.2.1 空气比释动能率使用的计量单位为戈[瑞1每分钟,符号:Gymin-l。 3.2.2 周围剂量当量率使用的计量单位为希[沃特]每小时,符号:Svh-。
4概述
本规范所指的射线辐射场仅限用于剂量仪和剂量(当量)率仪的校准,一般由辐射源、储源器、准直器、定位装置等系统组成。由控制系统控制储源器快门,辐射源出射方向形成一个稳定的射线束射野区。辐射野的均匀性和散射影响应得到检验,才能确定是否符合用于校准工作。
1
JJF(鄂)56—2019
5计量特性 5.1辐射野剂量率的分布及均匀区
治疗水平均匀性不超过±1%,防护水平均匀性不超过±5%。治疗水平均匀区直径
不小于6cm。 5.2辐射输出的稳定性
用辐射束在参考点的空气比释动能率的示值重复性表示辐射输出的稳定性,其值
不超出0.3%。 5.3散射辐射
散射辐射的贡献应小于该点总空气比释动能率的5%。 5.4漏射线
距储源器表面5c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不得超过2.5uSv·h-l。 5.5准直射线束轴与轨道中心轴线的偏离不得超出3°。
注:以上技术指标不适用于合格性判别,仅供参考。
6 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6.1.1 环境温度:(15~30)℃,校准期间温度变化不超过±2℃。 6.1.2 相对湿度:≤75%。 6.1.3 3工作环境应无强磁场、振动源与强光直接照射体存在。 6.2校准设备 6.2.1 射线束分析系统
射线束分析系统是测量辐射野的剂量分布、均整度、对称性等计量性能的仪器,最小步进距离不大于1.0mm,定位偏差不大于0.1mm。也可采用矩阵剂量仪测量辐射野的分布等性能,探测器灵敏区应不小于300mm×200mm。 6.2.2辐射防护剂量当量率仪
在有效量程内的相对固有误差应不超过±20% 6.2.3电离室剂量计
测量范围应能覆盖被校准辐射场的输出剂量率。校准因子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
5.0%。
2
JJF(鄂)56—2019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
7.1辐射野剂量率的分布与辐射野的均匀性 7.1.1电离室扫描法 7.1.1.1仪器安排如图1所示。源探测器距离SCD=100cm或常用的校准位置,用射线束分析系统仪在垂直于射线束的参考平面上,以射线束与参考平面的交点为中心点,测电离室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以及45°斜线方向扫描,测出辐射野的半径和剂量率分布。 7.1.1.2计算辐射野内最大剂量率点与最小剂量率点处的剂量率相对于中心点剂量率的偏差,求出辐射野均匀性和均匀性小于土5%的均匀区。
墙壁
屏蔽体
电离室
参考辐射
辐射源
二
准直器
图1辐射场电离室校准示意图
7.2辐射束输出的稳定性 7.2.1仪器安排同7.1.1.1,探测器置于常用的校准位置(参考点),辐射源出束,用电离室剂量计测量参考点空气比释动能率,关闭辐射源, 7.2.2重复7.2.1,连续测量10次,取参考点空气比释动能率单次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作为辐射束剂量示值的稳定性。
(1)
× 100%
V
(n - 1)
A
式中:x,--.--第i次仪器的读数;
x---10次仪器读数的平均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