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NB/T 14012.3-2020 页岩气工厂化作业推荐做法 第3部分:步进式和轨道式钻机移动

NB/T 14012.3-2020 页岩气工厂化作业推荐做法 第3部分:步进式和轨道式钻机移动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7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2 14:48:36



相关搜索: 轨道 钻机 页岩 作业 移动 部分 推荐 步进式 做法 14012 做法

内容简介

NB/T 14012.3-2020 页岩气工厂化作业推荐做法 第3部分:步进式和轨道式钻机移动 ICS 75.020 E 13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 14012.32020
页岩气工厂化作业推荐做法第3部分:步进式和轨道式钻机移动
Recommended practices for shale gas factory operations- Part 3 : The mobile operation of the step and rail rigs
2020—10 -23 发布
2021- 02一01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 14012.3—2020
目 次
前言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2
移动条件 4.1井场面积、钻机及移动道路基础 4.2钻机 4.3移动装置安全系数 4.4 井口及永久性设施 5移动准备 5.1 移动装置安装 5.2设备及装置固定 5.3障碍物清除 5.4 井口防护移动前检查
4
6
6.1安全系数校核 6.2井架底座及轨道检查 6.3移动装置检查 7移动作业 7.1 步进式钻机移动 7.2 轨道式钻机移动 7.3异常情况处理8维护保养健康、安全及环境管理
?P
9 NB/T 14012.3—2020
前言
NB/T14012《页岩气工厂化作业推荐做法》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钻井 ;一第3部分:步进式和轨道式钻机移动。 本部分为NB/T14012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川庆钻探工程有
限公司、中石化石油机械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节能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海平、岳辉、左剑、吴林龙、刘衍琴、高迅、张振勇、李学清、沈烁、 龚茂忠。
III NB/T 14012.3—2020
页岩气工广化作业推荐做法
第3部分:步进式和轨道式钻机移动
1范围
NB/T14012的本部分规定了陆上页岩气工厂化作业步进式和轨道式钻机的术语和定义、移动条件、移动准备、移动前检查、移动作业、维护保养,以及健康、安全及环境管理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电动钻机,其他钻机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911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术语 SY/T 5972钻机基础选型 SY/T 6199 钻井设施基础规范 SY/T 6326石油钻机和修井机井架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方法及分级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891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步进式钻机 step drilling rig 井架直立状态下,钻机底座受步进移动装置垂直顶升和水平推/拉联合作用,在钻机基础上具备
任意方向移动能力的钻机。 3.2
轨道式钻机 rail drilling rig 井架直立状态下,钻机底座受移动装置水平推/拉作用,在轨道上具备往返移动能力的钻机。
4移动条件
4.1井场面积、钻机及移动道路基础 4.1.1井场面积应根据平台地质设计、钻井设计、完井施工设计满足相关作业要求。采取双排双钻机模式作业时,双5000m钻机井场尺寸不小于(长×宽)100m×70m;双7000m或一台 7000m与一台 5000m钻机组合,井场尺寸应不小于(长×宽)110m×70m。采取单排钻机模式作业时,5000m钻机井场尺寸不小于(长×宽)100m×55m;7000m钻机,井场尺寸应不小于(长×宽)110m×55m。纵向每增加一口井,井场长度增加一个井间距。
1 NB/T 14012.3-2020
4.1.2钻机及其移动道路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基础,基础布置、保护及地基持力层应按SY/T 5972的规定执行,基础施工应按SY/T 6199的规定执行。 4.1.3步进式钻机移动道路基础的承载能力、水准标高偏差及水平度符合移动装置出厂技术要求。 4.1.4轨道式钻机移动道路基础的承载能力、水准标高偏差及水平度应按SY/T 6199的规定执行。 4.1.5使用钻机组进行工厂化作业时,各钻机的基础及移动道路应互相兼容。 4.2钻机 4.2.1钻机底座前后空间符合移动装置安装要求,且底座最大挠度不超过基座大梁长度1/500。钻机出现老化、锈蚀或其他情况时,底座承载能力检测应按SY/T6326的规定执行。 4.2.2钻机底座及附件关键构件连接可靠,无开裂、变形及脱焊等异常情况。 4.3移动装置安全系数
移动系统垂直顶升力、平移推力(拉力)及轨道承重载荷的安全系数应大于1.2。 4.4 井口及永久性设施 4.4.1井口装置不高于地面,井口盖板不高于钻机基础面。 4.4.2钻机移动区域无影响钻机移动的其他油气井及永久性设施。
5移动准备
5.1移动装置安装 5.1.1步进式钻机的移动装置安装在钻机两侧底座的前后端,移动装置安装及控制系统连接符合移动装置出厂技术要求。 5.1.2轨道式钻机以井口中心连线为基准线,以钻机底座中心距为依据,安装左右两侧轨道;钻机底座基座大梁与井口边缘距离不小于200mm;底座两外侧各安装不少于4个限位装置,其限位装置与轨道的距离为10mm~20mm;移动装置安装于钻机底座前端,置于移动轨道上;轨道铺设、移动装置安装及控制系统连接符合移动装置出厂技术要求。 5.2设备及装置固定 5.2.13 绞车、司钻房及司钻偏房固定牢靠。 5.2.2大钩或顶驱距离钻台面2m~3m,并锁死绞车刹车。 5.2.3钻杆盒钻具立柱数量以重量均衡为原则对称摆放,并固定。 5.2.4钻台吊卡及接头等工具以重量均匀分布为原则对称摆放,并固定。 5.2.5防喷器组和折叠电缆槽悬挂及固定可靠。 5.3障碍物清除 5.3.1地面管汇、防喷管线、大小鼠洞、大门坡、逃生滑道、钻台梯子、油气水管线、电线、电缆、 绳索等影响钻机移动的设施均应断开连接或拆除。 5.3.2钻机移动区域内影响钻机移动的障碍物均应拆除。 5.4井口防护 5.4.1井口安装带压力表及压井管线的平板阀,并关井。 2 NB/T 14012.3—2020
5.4.2井口安装保护盖板,其上端面不高于钻机基础面。
6移动前检查 6.1 安全系数校核
校核钻机最大移动重量;移动系统垂直顶升力、平移推力(拉力)及轨道承重载荷安全系数符合 4.3的要求。 6.2井架底座及轨道检查 6.2.1钻机底座及轨道连接拉杆、销轴及安全销齐全;钻机底座两外侧的限位装置齐全。 6.2.2钻机相邻轨道水平错口不大于5mm,上下错口不大于1mm。轨道上端面清洁润滑,下端面与基础接触良好。 6.2.3轨道式钻机移动装置拉动钻机时,移动方向两侧轨道上应配置重物。 6.3移动装置检查 6.3.1同一台钻机移动系统的移动装置应相同。 6.3.2液压站油箱液面达到油标刻度上限,夏季和冬季液压油使用专用抗磨液压油,不同厂家的油品不得混用,试运转正常 6.3.3 控制箱控制阀与液压油缸一一对应,控制手柄位置与液压油缸动作一一对应。 6.3.4钻机底座连接耳板及移动装置连接支架无开裂、变形或脱焊等异常情况,连接销轴及安全销齐全。 6.3.5液压油缸、液控管线及液控元件无漏油等异常情况。 6.3.6步进式移动装置分度盘与导向轴销方向一致;移运小车及托盘清洁润滑,转动灵活。 6.3.7顶升液压油缸相同缸室同步供油,平移液压油缸相同缸室同步供油。 6.3.8所有液压油缸排气干净,试运转正常。 6.3.9步进式钻机及移动系统应进行测试。测试方法:钻机顶升3次,每次顶升高度20mm,每次保持 3min ~5min,钻机及移动装置系统无异常情况。
7移动作业 7.1± 步进式钻机移动 7.1.1 钅 钻机采用左右移动、前后移动路线或左右移动和前后移动组合路线,禁止斜向移动路线。 7.1.24 钻机步进滑靴与井口边缘距离不小于200mm。 7.1.3 钻机移动控制模式宜采用远程遥控模式。遥控器电量充足、灵敏准确。 7.1.44 钻机移动按垂直顶升、水平推移、垂直下降的顺序重复进行。 7.1.5 钻机水平推移时,基座最低点离地面高度40mm~ 50mm。 7.1.6 钻机移动方向与设计方向不一致时应进行纠偏,纠偏时四个支点应同时微调移动方向。 7.1.7 钻机移动过程中异常情况处理措施:
一顶升液压油缸行程用完而钻机底座中部仍未离开地面、基础塌陷超过 20mm、裂纹宽度超过
5mm,中止移动作业。 一顶升距离不同步、顶升压力突变、油压超过额定工作压力或油温超过65℃,停止移动作业,
排除故障。
7.1.8钻机移动结束,收回所有顶升液压油缸及平移液压油缸的活塞杆,拆除与控制箱连接的液控
3 NB/T 14012.3—2020
管线。 7.2轨道式钻机移动 7.2.1在钻机移动方向铺设滑轨,滑轨间连接拉杆,销轴安装保险销。 7.2.2调整棘爪方向,使棘爪受力面与钻机移动方向相反。 7.2.3通过控制箱同步控制手柄,控制两侧液压油缸相同缸室同步供油,活塞杆同步伸出或收回,棘爪机构同步向前或向后移动,同步拉动或推动钻机移动。 7.2.4底座前后应安装不少于 4 个限位装置,使平移过程中偏移不超过 10mm。当钻机平移过程中出现较大偏移时,应单独操作偏离平移基准线一侧的液缸,将钻机纠偏移正。 7.3异常情况处理
观察钻机移动情况及棘轮棘爪翻转等情况,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一棘爪不能顺利落入步进孔,调整棘轮棘爪或检查其他部位,排除故障。
液控管线或液控元件发生漏油,立即停止移动,排除故障一管线或其他情况影响钻机移动,立即停止操作,问题得到解决后再移动钻机。 -油压超过额定工作压力,立即停止作业,排除故障。
-
8 维护保养
8.1平稳操作,不带负荷启动,启动后空载运转2min~3min。 8.2移动装置及附件吊装和运输时采取防碰、防摔、防压及防变形措施;使用时采取防水、防高温、 防尘及防腐措施;封存前做好清洁卫生,并采取防腐、防尘或润滑措施;存放时采取防水、防晒、防压和防变形措施。
9健康、安全及环境管理
9.1钻机带钻具首次平移前应明确钻机生产厂家提供的钻机平移带钻具最大重量,且具备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钻机平移安全评估报告。 9.2钻机平移安全评估应包含钻机结构受力分析、关键部位无损检测、钻机平移受力监测。 9.3钻机结构受力分析应结合钻机结构腐蚀、变形、缺陷等实际情况,宜采用有限元法进行钻机平移受力分析。 9.4指挥、操作及观察人员岗位职责明确;指挥员及操作员应及时掌握每套移动装置工作情况及钻机两侧底座基梁抬升或移动情况。 9.5同场不应同时进行两台以上的钻机平移作业。 9.6在白天、无雷雨、大雪、风速不大于8m/s、温度在-19℃~50℃范围内、能见度大于100m环境下移动钻机。
4
上一章:SY/T 5525-2020 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 旋转钻井设备 上部和下部方钻杆旋塞阀 下一章:NB/T 14020.2-2020 页岩气工具设备 第2部分:压裂可溶桥塞检测及作业规范

相关文章

NB/T 14012.3-2020 页岩气工厂化作业推荐做法 第3部分:步进式和轨道式钻机移动 NB/T 14012.2-2016 页岩气工厂化作业推荐做法第2部分∶钻井 NB/T 14012.2-2016 页岩气工厂化作业推荐做法 第2部分:钻井 NB/T 10837.1-2021 页岩气工厂化作业推荐作法 第1部分:总则 NB/T 14002.2-2023 页岩气 储层改造 第2部分:工厂化压裂作业规范 NB/T 14002.2-2017 页岩气 储层改造 第2部分:工厂化压裂作业技术规范 NB/T 14002.2-2017 页岩气储层改造第2部分∶工厂化压裂作业技术规范 NB/T 14010-2016 页岩气丛式井组水平井安全钻井及井眼质量控制推荐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