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37/T 5178-2021 山东省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

DB37/T 5178-2021 山东省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57.8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01-25 14:12:00



相关搜索: 标准 城市 应急 db 山东省 建设 5178 37 场所

内容简介

DB37/T 5178-2021 山东省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 前言
为增强地震、洪涝、台风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提升
城市综合防灾功能,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规范城市各类应急避
难场所规划建设,依据《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东省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办法》等,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参考相关标准,结合山东省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总体
设计;5.避难建筑;6.避难设施等。
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东省城乡规
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
院(地址:济南市解放路九号,邮编:250013,电子邮箱 plan301@126.com)。
本标准主编单位: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本标准参编单位: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建筑大学济南泉城公园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宁张学强曹威杨婉婷朱奎于兰军刘猛从喜静李红折
李鹏燕月于文彦王栋曲鹏李国光赵冠磊吕效亮王凤华马存华孔建飞耿红岩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高洪振陈时军刘爱华刘琳冷枫杨璐
孙楠王文雯王艳 目次
1总 则, 2 术 语. 3 基本规定
2 ..5 ..5 .8
3.1一般规定. 3.2场地选择. 3.3设防要求..
....10 .13 .13 ...16 .18 .21 ...24 .24 ....25 ..27 ..300 ..300 ..355 ..400 ..422 ..433 ..444 ..477 ..488 ...49
4 总体设计.
4.1一般规定. 4.2应急综合管理区设计. 4.3 避难宿住区设计 4.4应急交通设计.
5 避难建筑.
5.1 一般规定.. 5.2建筑设计.. 5.3结构设计..
6 避难设施.
6.1避难设施配置 6.2电气. 6.3给水与排水 6.4通风.. 6.5消防与疏散.. 6.6标志
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2 Term sand Symbols.... 3J Basic Reguirements.
.6
.2 ..5
..5 .8 ..10 .13 .13
3. l General provisions... 3.2 Site selection. 3. 3 Security requirements....
4 System design..
4. 1 general provisions... 4. 2 Design of Emergency Integrated
Management Area..
.16 .18 ..211
4.3 Design of sheltered accommodation. 4. 4 Emergency Traffic Design...
5 Shelter building...
.24 ...24 .25
5. 1 general provisions... 5.2 architectural design; building design 5. 3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figuration design ....27
6 Asylum facility...
....300 ..300 ..355 .400 ..422 ..433 ..444 .477 ..488
6. 1 Shelter facility.. 6. 2 Electrical. 6. 3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6. 4 Ventilation. 6. 5 Fire and evacuation... 6.6 Identification.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49 1总则
1.0.1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
妥善安置受到突发性自然灾害威胁或危害的人员,推进并规范山东
省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城市地区新建、改建、扩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乡镇、乡村及其他地区可参考执行。 1.0.3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遵循“统筹规划、分类应对、平灾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 1.0.4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 语
2.0.1城市应急避难场所urbanemergency sheltel
为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台风等),用于临灾
时或灾时、灾后人员蔬散和避难生活,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
的一定规模的场地和按应急避难防灾要求新建或加固的建筑。简称避难场所。 2.0.2 避难场地 emergency congregate sheltering site
可供应急避难或临时搭建工程设施的空旷场地。
2.0.3 避难建筑 emergency congregate sheltering structure
为避难人员提供宿住或休息和其他应急保障及使用功能的建
筑。 2.0.4避难单元 sheltering unit
避难场所中,根据避难功能、设施配置和自然分割等要素所划
分的成体系的空间单元。
2.0.5避难宿住区 sheltering accommodation area
避难场所中,用于避难人员宿住,由避难宿住单元和配套设施
组成的功能片区,简称宿住区。 2.0.6避难宿住单元 sheltering accommodation unit
2
上一章:DB37/T 5176-2021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下一章:DB21/T 2017-202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相关文章

建标 180-2017 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 DB37/T 3384-2018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评定 DB41/T 1754-2019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范 DB12/T 1031-2021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要求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选址规划模型与应用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防灾功能调查--以北京市海淀公园为例 DB37/T 5204-2021 山东省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标准 SZDB/Z 305-2018 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