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7. 180 CCS H 99
YB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4122.2—2021
代替YB/T4122—2004
冶金企业微机继电保护
第2部分:检验规程
Microprocessor-based relaying protection for metallurgy enterprises
Part 2:Testingregulations
2021-03-05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B/T4122.2—2021
目 次
前言范围
川
1 2 3 4 5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 检验周期及种类 5.1常规检验种类 5.2定期检验的内容及周期 5.3 补充检验的内容 5. 4 检验管理 6检验工作应具备的条件, 6.1仪器、仪表要求
.
6.2 试验电源基本要求· 6.3 检验准备工作现场检验 7. 1 电流、电压互感器的检验 7. 2 二次回路检验 7. 3 保护装置检验· 7.4 操作箱检验 7.5 通道的检验: 7.6 整组检验
7
与集控站、继电保护信息系统的配合检验
7.7
...
8保护装置投运附录A(规范性) 微机型保护装置全部、部分检验项目表
YB/T4122.2—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在YB/T4122一2004《微机继电保护运行技术管理规程》的基础上修订的,本次修订文件名称改为“冶金企业微机继电保护”,并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运行技术管理规程;一第2部分:检验规程。 本文件是YB/T4122《冶金企业微机继电保护》的第2部分。 本文件代替YB/T4122一2004《微机继电保护运行技术管理规程》的部分内容。与YB/T4122一
200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对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调整、补充和更新(见2,2004年版的2); b) 新增“总则”章(见4); c) 新增“检验周期及种类”一章(见5); d) 新增“检验工作应具备的条件”一章(见6);
新增“现场检验”一章(见7); f) 新增“保护装置投运”一章(见8); g) 新增附录A(规范性)微机型保护装置全部、部分检验项目表(见附录A)。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冶金机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健、袁军芳、苏国友、赵博识、李达、张小兵、田俊、余锐、郭东明。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e)
-2004年首次发布为YB/T4122—2004;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ⅢI
YB/T4122.2---2021
冶金企业微机继电保护第2部分:检验规程
1范窗
本文件规定了冶金企业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及其二次回检验的周期、内容及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冶金企业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以下简称保护装置)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工作。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葡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261-201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DL/T995--2016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3术语和定文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总则
&1本文件是保护装置检验过程中应遵守的基本原,所有在冶金行业范围内运行的发电、供电及用电单位均应按照本文件的要求进行检验,以确定保护装置的元件是否良好,回路、定值及特性等是否正确。 4.2检验用仪器,仪表的准确性及技术特性应符合要求并定期校验 43本文件为保护装置检验的指导性文件,指导其作业指导书的编制, 44保护装置的检验,应充分利用其“自检”功能,誉重检验“自检”功能无法检滋的项目。 45对智能站保护装置检验参见DL/T995-2016中6.3。
5 检验周期及种类
5,1常规检验种类
检验分为五种: a) 新安装保护装置的验收检验 6)运行中保护装置的定期检验(以下筒称定期检验*):
运行中保护装置的补究检验(以下篇称“补充检验”): d 运行中保护装置的状态检验(以下简称“状态检验”): e) 保护装置投人运行前的检验(以下简称投运检验”),
0
5.1.1新安装保护装鹭的验收检验
新安装保护装置的验收检验,在下列情况时进行:
1
YB/T4122.2---2021
8)当新安装的次设备投人运行前: b)在现有的次设备投人新安装的保护装置前。
5.1.2运行中保护装置的定期检验
定期检验分为以下两种: #)全部检验 b) 部分检验(包括用保护装置进行断路器跳、合闻试验)。
5.1.3运行中保护装置的补究检验
补充检验分为五种: a) 对运行中保护装置戒二次回路进行较大改动后的检验: b) 检修或更换次设备后的检验; c) 运行中发现异常情况后的检验; d) 事故后检验; e) 已投入的保护装置停电年以上,再次投入运行时的检验。
5.1.4 运行中保护装暨的状态检验
状态检验分为以下两种: a)继电保护信息系统的状态检验; b)故障录波装置的状态检验。
5.1.5保护装置投入运行前的检验
用一次电流及工作电压检验。 5.2定期检验的内容及周期 5.2.1定期检验应根据本文件规定的周期、项目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进行。 5.2.2定期检验应结合一次设备停电检修时间进行。全部检验及部分检验周期表见表1和表2。
表1全部检验周期表
编号 保护装置及其相关回路、设备 全部检验周期
定义范围说明
6年 3年 6年 6年
数机飛保护装置非微机型保护装置
包括保护装置引人端子外的相关连接回略以及涉及的辅助继电器、操作机构的糖助触点、直流控制回路的自动开关等
2
保护装置交、直流及操作回路(缴联保护遥道设备国路例外)
3
保护用光纤连接通
指站燃保护装置连接用光纤通避及其设备
a
表2部分检验周期表
编号 保护装置及其相关回路、设备 部分检验周期
定义范葡说明
微机型保护装置非微机型保护装罩
2~3年 1年 3年 3年
活保护装置引入婚子外的相关连接国路以及沙及的辅助继电器、操作机构的辅助触点、直流控精回路的自动开关等
2 3
保护装置交、直流及操作回路(纵联保护通道设备国路例外)
指光纤头擦拭、收信裕度测试等
保护用光纤连接通道
2
YB/T4122.22021
5.2.3制定部分检验周期计划时,宜根据保护装置电压等级、运行工况和运行环境与条件,适当增减其检验周期或检验项目:
a)新安装保护装置投运后一年内必须进行第一次全部检验; b)保护装置每2~3年进行一次部分检验,每6年进行一次全部检验; c)对于服役期限12年及以上的保护装置宜每年进行一次部分检验,每2年进行一次全部检验。
5.2.4微机母线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中投切发电机组、切除负荷、切除线路或变压器的跳合断路器试验,允许用导通方法检验断路器接线的正确性。 5.3补充检验的内容 5.3.1因检修或更换一次设备(断路器、电流和电压互感器)所进行的检验,由运行单位根据一次设备更换的性质确定其检验项目。 5.3.2保护装置更换或二次回路变动后,由运行单位根据工作性质确定其检验项目。 5.3.3保护装置出现异常或不正确动作且原因不明时,由运行单位根据事故情况确定其检验项目。 5.4检验管理 5.4.1 应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并结合一次设备检修时间合理安排年、季、月检修计划。制定检修计划时应注意:
a) 线路两侧微机保护装置检验时间应保持一致; b) 同一设备(如线路、变压器等)的不同微机保护检验时间应保持一致。
5.4.2 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保护装置缺陷和回路缺陷应记录和报送继电保护管理部门。
6检验工作应具备的条件
6.1仪器、仪表要求 6.1.1检验用仪器、仪表应在检验合格期内。 6.1.2检验用仪器、仪表的选择按GB/T7261一2016中4.3执行。
注:测量时间用仪表,当测量时间大于1s时,根据被测量的误差等级,也可选用相对误差不大于5/1000的仪表。 6.1.3继电保护检验至少配置以下仪器和仪表
a) 指针式电压、电流表,数字式电压、电流表,钳形电流表,相位表,毫秒计,电桥等;500V、1000V
及2500V兆欧表;可记忆示波器;微机成套试验仪; b) 调试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宜配置:卫星对时天线和选用可对时触发的微机成套试验仪; c) 调试光纤纵联通道时宜配置:光源、光功率计、误码仪、可变光衰耗器等仪器; d) 建议配置便携式录波器(波形记录仪)、模拟断路器。
6.2试验电源基本要求 6.2.1交流试验电源应有足够的容量,以保证在最大试验负载下,通过保护装置的电压及电流均为正弦波。试验电流及电压的谐波分量不宜超过基波的5% 6.2.2试验用的直流电源额定电压应与保护装置装设场所直流额定电压相同。试验支路应设专用的安全开关。所接熔断器或自动开关必须保证选择性。 6.3检验准备工作 6.3.1检验工作前应了解被检验保护装置的一次设备和相邻的一、二次设备情况。对于线路保护,还应
3
YB/T4122.2—2021
了解对侧断路器状态、两侧纵联保护和通道投退状态, 6.3.2进行检验工作应确认所在现场的供电系统接线、直流电源容量、各支路直流空开(熔断器)的安装位置和容量。 6.3.3对新投人运行设备的保护装置检验,检验前准备工作:
a) 熟悉二次回路图纸、装置技术说明书和调试大纲,了解定值单中配置的保护功能及其整定; b)了解设备一次接线、投人运行后可能出现的运行方式和设备投入运行的方案; c)了解和运行设备有关联部分情况,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6.3.4对投人运行的保护装置检验,检验前应有与实际状况一致的图纸、前次检验记录、定值通知单、作业指导书、合格的仪器仪表、备品备件、工具和连接导线。
7现场检验
7.1 电流、电压互感器的检验 7.1. 1 新安装电流、电压互感器检验
电流和电压互感器应具备下列试验资料: a) 所有绕组的极性; b) 所有绕组及其抽头的变比; c) 电压互感器的准确度; d) 电流互感器各绕组的准确度及内部安装位置; e) 二次绕组的直流电阻: f) 电流互感器各绕组的伏安特性。
7. 1. 2 安装竣工后电流、电压互感器检验
电流、电压互感器应进行下列检验: a) 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变比、容量和准确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b)互感器各绕组的连接方式及其极性关系应正确; c) 宜采用一次分相通入电流方式检查电流互感器工作抽头的变比和回路; d)互感器误差应满足要求。
7. 2 2二次回路检验 7.2.1检查前准备
在被保护设备的断路器、电流互感器以及电压互感器与其他单元的回路完全断开后方可进行。 7.2.2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检香
a) 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接线的正确性及端子排引线螺钉压接的可靠性; b) 电流互感器绕组配置应没有死区; c)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应分别且只能有一点接地;由几组电流互感器二次组合的电流回路,应在
有直接电气连接处一点接地。
7.2.3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检查
a)电压互感器二次、三次绕组接线的正确性及端子排引线螺钉压接的可靠性:
4
YB/T4122.2—2021
b) 经控制室零相小母线(N600)连通的几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在控制室将N600一点接地,
各电压互感器二次中性点在开关场的接地点应断开;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不应接有可能断开的熔断器(或自动开关)或接触器;独立与其他互感器二次回路没有直接电气联系的二次回路,宜在控制室或开关场一点接地;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4根开关场引人线和互感器三次回路的 2(3)根开关场引人线应分开,不应共用,开口三角绕组引出端应一点接地;
c) 电压互感器二次中性点在开关场接地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击穿电压峰值应大于30ImxV
(220kV及以上系统中击穿电压峰值应大于800V)。其中Imx为电网接地故障时通过变电所的可能最大接地电流有效值,单位为kA;
d)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中所有熔断器(或自动开关)的装设地点、熔断(脱扣)电流应保证选择性; e) 串联在电压回路中的熔断器(或自动开关)、隔离开关及切换设备触点接触的可靠性; f) 测量电压回路在额定容量下的压降值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3%。
7.2.4二次回路绝缘检查 7.2.4.1检查前准备
绝缘检查前应确认被保护设备全部停电,交流电压回路已在电压切换把手或分线箱处与其他单元设备的回路断开,绝缘测试时应注意:
a)试验线连接要紧固; b)进行绝缘试验后,应将试验回路对地放电; c)) 对母线差动保护和断路器失灵保护装置,应测定这个单元所属回路的绝缘电阻。
7.2.4.2新安装保护装置绝缘检查
从保护屏端子处将外部引入回路及电缆全部断开,分别将电流、电压、直流和信号回路的所有外部接线各自连接在一起,用1000V兆欧表测量各回路对地和各回路相互间的绝缘电阻,其阻值均应大于 10 Mn 7.2.4.3屏柜接线后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绝缘检查 7.2.4.3.1对直流控制回路,用1000V兆欧表测量回路对地及相互间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大于 1 Mn。 7.2.4.3.2对直流控制回路,用1000V兆欧表测量回路对所有正电源之间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大于 1 Mn。 7.2.4.3.3对电流和电压回路,将电流和电压回路的接地点拆开,分别用1000V兆欧表测量各回路对地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大于1MQ。 7.2.4.3.4对使用触点输出的信号回路,用1000V兆欧表测量电缆每芯对地及各芯间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大于1MQ。 7.2.4.4新安装保护装置验收检验
验收检验时,进行新安装保护装置绝缘检查、新安装保护装置屏柜接线前电缆绝缘检查和屏柜接线后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绝缘检查的全部项目。 7.2.4.5避雷器接地
对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接地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检查其接线正确性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工频放电电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