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HG/T 5789-2021 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

HG/T 5789-2021 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6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2 10:14:51



推荐标签: hg 5789 三氟化硼 乙醚 络合物 络合物

内容简介

HG/T 5789-2021 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 ICS 71.080.99 G 17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5789—2021
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
Borontrifluorideethercomplex
2021-07-01实施
2021-03-0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 5789—202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营合益化工有限公司、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润泰化学南通有限公司、中国
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淑萍、燕秀香、王志强、杨军、孙刚强、刘喜民、陈灵军、刘进、唐跃兵。
(15)
I HG/T5789—2021
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
警示一一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硼酸、氟化氢、乙醚为主要原料制得的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该产品主要用作医
药中间体及有机合成催化剂等。
分子式:BF·O(C,Hs)2
F F-B-
-
结构式:
ot
相对分子质量:141.93(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4472—20111 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测定通则 GB/T 6283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3要求 3.1外观
淡黄色至无色透明液体,无可见杂质。 3.2技术要求
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17)
1 HG/T5789—2021
后,准确称量为m1(精确至0.0001g)。向称量瓶中加人5mL蒸馏水使氟化钠溶解。用注射器以减量法称取约0.8mL样品为m2(精确至0.0001g)于上述称量瓶中,立即盖好盖子。混匀,静置 10min。在通风橱中,打开盖子后,放到150℃的电加热板上,烘约30min,直到几乎看不到液体,有机溶剂全部挥发。放人电热鼓风干燥箱中,于160℃烘干2h。盖上盖子后,取出,移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准确称量为m3(精确至0.0001g)。 4.3.5结果计算
三氟化硼含量以质量分数w计,按公式(1)计算:
ms=ml×100%
w=
(1)
m2
式中: m3—干燥后带盖称量瓶和反应产物氟硼酸钠的总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1——带盖称量瓶和氟化钠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2——样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报告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大
于0.5%。 4.4密度的测定
按GB/T4472一2011中“4.3.3方法3:密度计法”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5水分的测定
按GB/T6283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采样后应立即测定。 4. 6 铁含量的测定 4.6.1方法原理
用过硫酸铵将样品中的Fe2+氧化成Fe3+,Fe3+与硫氰酸铵反应生成血红色硫氰酸铁,与硫酸铁铵标准液进行目视比色。 4.6.2试剂 4.6.2.1十二水合硫酸铁铵。 4.6.2.2 2硫酸。 4.6.2.3 过硫酸铵。 4.6.2.4盐酸溶液:1十5。 4.6.2.5 硫氰酸铵溶液:30%。 4.6.3仪器 4.6.3.1电子天平:精度0.1mg。 4.6.3.2纳氏比色管:50mL。 4.6.4铁标准溶液的制备
按GB/T602中规定的方法制备铁标准溶液,浓度是0.1mg/mL,作为贮备液。临用前,用
(19)
3 HG/T 5789—2021 10mL移液管准确移取10mL贮备液于10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处,摇匀,得铁标准溶液,每毫升含1μg铁。 4.6.5铁标准对照溶液的制备
用移液管移取5mL铁标准溶液于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人4mL盐酸溶液、3mL硫氰酸铵溶液、50mg过硫酸铵,加蒸馏水稀释至50mL刻度线处,摇匀,得铁标准对照溶液。 4.6.6测定
称取0.95g~1.05g样品,加水溶解使成约30mL,置于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入4mL盐酸溶液、3mL硫氰酸铵溶液、50mg过硫酸铵,加蒸馏水稀释至50mL刻度线处,摇匀,显色。将样品液和铁标准对照溶液置于白色背景下观察比较。样品液颜色不深于铁标准对照溶液即为合格。 4.7硫酸根(SO2-)含量的测定
4.7.1方法原理
在盐酸介质中,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生成难溶的硫酸钡。当硫酸根含量较低时,在一定时间内硫酸钡呈悬浮体,使溶液混浊,可用于硫酸盐的目视比浊法测定。 4.7.2试剂 4.7.2.1硫酸钾:优级纯。 4.7.2.2盐酸溶液:1+5。 4.7.2.3氯化钡溶液:25%。 4.7.3仪器 4.7.3.1电子天平:精度0.1mg。 4.7.3.2纳氏比色管:50mL。 4.7.4硫酸钾标准溶液的制备
按GB/T602中规定的方法制备硫酸钾标准溶液,浓度是0.1mg/mL(每毫升含100μg硫酸根)。 4.7.5硫酸钾标准对照溶液的制备
用移液管移取3mL硫酸钾标准溶液于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人2mL盐酸溶液,再加入5mL 氯化钡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50mL,摇匀,得硫酸钾标准对照溶液。 4.7.6测定
称取0.95g~1.05g样品,加水溶解使成约30mL,置于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人2mL盐酸溶液,再加人5mL氯化钡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50mL,摇匀。将样品液和硫酸钾标准对照溶液放置10min,然后置于黑色背景下观察比较。样品液浊度不深于硫酸钾标准对照溶液即为合格。
(20)
4 HG/T 5789—2021
5检验规则
5.1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 5.2组批和抽样 5.2.1出厂检验按批进行,以每签产品为一批。 5.2.2以整批的产品包装件数作为总体物料的单元数,按GB/T6678中的规定确定采样单元。从选取的包装中按GB/T6680中的规定采样。每批产品采样总量不少于500mL,混匀后分装于两个洁净、干燥的具有磨口塞的广口瓶或聚乙烯瓶中,密封,贴上标签,注明生产单位名称、产品名称、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人姓名。一瓶供检验用;另一瓶密封保存,以备查用。 5.3判定 5.3.1检验结果的判定按GB/T8170中的修约值比较法进行。 5.3.2检验结果中若有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中采样复验,复验结果所有指标符合本标准要求判定为合格,复验结果即使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判整批产品不合格。
6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6.1标志 6.1.1产品包装袋上应附有清晰、明显、牢固的标志,其内容包括:
a) 生产厂名称; b) 产品名称; c) 生产日期或批号; d) 净含量; e)本标准编号; f) GB190规定的“易燃液体”“腐蚀性物质”“毒性物质”标志1。
6.1.2产品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检测报告方可出厂。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内容应包括:生产单位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或批号)、检验日期、 本标准编号、检验结果等。 6.1.3安全标签应符合GB15258的规定。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有关规定。 6.2包装
产品包装用聚乙烯塑料桶或内衬聚乙烯内胆铁桶。每桶净含量不得低于25kg,或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包装。
1)有关产品的安全信息的提示参见附录A。
(21)
5 HG/T 5789—2021
6.3运输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的各项有关规定。 6.4储存
产品应保持容器密闭,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危险品仓库中。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避免日光直接照射,并隔绝热源和火种。严禁与碱类、胺类、强氧化剂等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器具和工具,搬运时轻装轻卸。贮存罐区应设置防火堤和消防设施,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22)
上一章:HG/T 5787-2021 三氟化硼碳酸二甲酯络合物 下一章:HG/T 5788-2021 三氟化硼乙腈络合物

相关文章

HG/T 5788-2021 三氟化硼乙腈络合物 HG/T 5787-2021 三氟化硼碳酸二甲酯络合物 HG/T 4650-2014 对氨基苯乙醚 HG/T 4713-2014 邻氨基苯乙醚 HG/T 4629-2014 工业用乙二醇乙醚 HG/T 4981-2016 工业用丙二醇乙醚 HG/T 4631-2014 工业用乙二醇乙醚乙酸酯 HG/T 5278-2017 对氯三氟甲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