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53.040.10 J8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7302019
带式输送机 液压拉紧装置
Hydraulic tension device of belt conveyor
2020-04-01实施
2019-08-02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13730—2019
次
目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型式与基本参数. 4.. 型.... 4.2基本参数. 5技术要求.. 5.1工作环境条件 5.2性能要求, 5.3关键部件.. 5.4表面涂装 6试验方法.
I
6.1 目测检查 6.2手 手动控制功能试验 6.3 液压系统密封及耐压性能试验, 6.4 额定拉紧力测量... 6.5 液压系统压力保护试验, 6.6 自动补压功能试验 6.7 失电自锁功能试验. 6.8 漆膜附着力检测. 7检验规则. 7.1总则... 7.2出厂检验. 7.3型式检验..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图1拉紧装置典型布置结构图.
表1额定拉紧力. 表2液压缸工作行程表3检验项目..
-
JB/T 13730—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连续搬运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1)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泰富重装集团
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媛、周满山、程潞样、张维钧、张华、叶桂林、彭世荣、寇子明、孙斌武。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JB/T13730—2019
带式输送机液压拉紧装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带式输送机用液压拉紧装置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带式输送机用液压拉紧装置(以下简称拉紧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3766 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元件的通用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 7935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 8918 重要用途钢丝绳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13306 标牌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4048(所有部分)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JB/T3685 回柱绞车 JB/T 7035 液压囊式蓄能器 型式及尺寸 JB/T10205 液压缸 MT/T 953 慢速绞车
3 术语和定义
3.1
液压拉紧装置hydraulic tension device 采用液压系统驱动液压缸实现带式输送机自动拉紧的装置。
3.2
额定拉紧力 Jratedtensionforce 液压拉紧装置在额定工作压力下对拉紧滚筒输出的拉紧力。
3.3
最大工作行程 maximum working stroke 液压拉紧装置可实现的拉紧滚筒的最大移动距离。
1
JB/T13730—2019
型式与基本参数
?
4.1型式
拉紧装置由液压泵站、蓄能器、液压缸、绞车、钢丝绳及电气装置等组成,其结构型式如图1 所示。
绞车
液压缸 钢丝绳
留中国
C
OI
C
液压泵站
蓄能器 电气装置
注:拉紧装置布置形式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进行设计,以上布置形式为拉紧装置比较典型的布置形式之一
图1 拉紧装置典型布置结构图
4.2 基本参数 4.2.1 额定拉紧力
额定拉紧力应优先选用表1规定的数值。
表1额定拉紧力
单位为千牛
额定拉紧力 80、100、16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200、1400、1600、1800 4.2.2 最大工作行程
拉紧装置适用工作行程一般不大于40m,若超过此行程由用户和制造厂协商确定。
4.2.3液压缸工作行程
液压缸工作行程应优先选用表2中的数值。
表2液压缸工作行程
单位为米
1.5、2、2.5、3、3.5、4、4.5、5
液压缸工作行程
5技术要求
5.1工作环境条件 5.1.1拉紧装置工作海拔不应超过1000m。 2
JB/T13730—2019
5.1.2拉紧装置工作环境温度为-25℃~40℃。
注:工作环境条件超过上述规定时,由用户和制造厂协商确定。 5.2性能要求 5.2.1拉紧装置应具有拉紧力调整功能。应用于可逆输送机时,拉紧装置应能自动调整拉紧力以满足不同输送方向时的拉紧需求。 5.2.2拉紧装置应具备手动控制功能,能手动控制拉紧力和拉紧行程、拉力保持和拉力释放。 5.2.3在液压系统压力达到1.5倍额定工作压力后,保压2h,液压系统压力不应小于额定工作压力,液压系统不应有渗漏现象。 5.2.4拉紧装置拉紧力的允差为额定拉紧力的土5%。 5.2.5拉紧装置液压系统应设有防止超载的安全阀,其开启压力应不超过额定工作压力的1.05倍。 5.2.6当拉紧力低于额定拉紧力的95%时,液压系统应实现自动补压。 5.2.7拉紧装置应具备失电自锁功能,在其意外失电时应能在2h内实现拉力保持,其拉力下降的幅度应不超过失电前拉力值的5%。 5.3关键部件 5.3.1液压泵站和液压缸 5.3.1.1液压系统应符合GB/T3766的要求。 5.3.1.2 :液压介质最高温度不应超过65℃。 5.3.1.3液压元件应符合GB/T7935的要求。 5.3.1.4液压缸应符合JB/T10205的要求。 5.3.2蓄能器 5.3.2.1 蓄能器内充有普通氮气,其公称容积及充气压力应满足系统要求。 5.3.2.2 蓄能器型式及尺寸应符合JB/T7035的要求。 5.3.3绞车 5.3.3.1根据工作原理及使用工况不同,可选择回柱绞车及慢速绞车等。 5.3.3.2回柱绞车应符合JB/T3685的要求;慢速绞车应符合MT/T953的要求。
注:制造厂可以根据设备现场使用情况考虑是否在回柱绞车高速轴上增设块式制动器。 5.3.4钢丝绳 5.3.4.1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应不低于5。 5.3.4.2 钢丝绳应符合GB/T8918的要求。 5.3.5电气装置
电气装置要求应符合GB/T14048的规定。 5.4表面涂装 5.4.1拉紧装置涂漆表面应光亮、平整、色泽均匀一致,结合牢固,无流挂、起皱、漏涂现象。 5.4.2涂层漆膜附着力不应低于GB/T9286-1998规定的2级要求。
3
JB/T 13730—2019
6试验方法
6.1目测检查
目测检查拉紧装置表面质量。 6.2手动控制功能试验
将液压泵站、蓄能器、液压缸连成密闭系统,手动控制拉紧装置,检验其是否能实现拉紧以及拉力保持和拉力释放的功能。 6.3液压系统密封及耐压性能试验
将液压泵站、蓄能器、液压缸连成密闭系统,系统压力升至额定工作压力的1.5倍后切断电源,系统保压2h,测量压力并检查系统是否有渗漏现象。 6.4额定拉紧力测量
拉紧装置安装于试验台架上,开启液压泵站,使系统工作压力升至额定工作压力,记录拉力传感器示值,根据记录值推算拉紧装置额定拉紧力。
6.5液压系统压力保护试验
设定安全阀开启压力,开启液压泵站,使系统压力上升至安全阀开启,当压力表示值达到稳定时,记录数据并核算其是否满足要求。 6.6自动补压功能试验
调整系统压力,当系统压力值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95%时,检查系统是否自动补压。 6.7失电自锁功能试验
开启液压泵站,使液压缸压力升至额定工作压力并保压,将泵站电动机断电,记录拉力值变化是否符合5.2.7的要求。 6.8漆膜附着力检测
漆膜附着力按GB/T9286一1998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7检验规则
7.1总则
拉紧装置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出厂检验
每台拉紧装置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见表3。
表3检验项目
序号 1
检验项目目测检查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检验要求 试验方法 5.4.1
^
6.1
/
4
JB/T 13730—2019
表3 检验项目(续)
序号 2 3 4 5 6 7 8 注:“^”为需检验项目,“一”为不需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手动控制功能试验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检验要求 试验方法
6.2 6.3 6.4 6.5 6.6 6.7 6.8
/ / - / / / 一
7 / / 1 7 / /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4.2
液压系统密封及耐压性能试验
额定拉紧力测量液压系统压力保护试验
自动补压功能试验失电自锁功能试验漆膜附着力检测
7.3型式检验
7.3.1有下述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产品正式生产后,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c)产品停产两年后,恢复生产; d)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
7.3.2 型式检验项目应符合表3的规定。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应在拉紧装置的明显位置上固定标牌,标牌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标牌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a)产品名称; b)产品型号; c)额定拉紧力; d)最大工作行程; e)整机质量; f)出厂日期及编号; g)制造厂名称。
8.2产品包装应符合GB/T13384的要求,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要求。 8.3出厂产品应至少附带下列随机文件:
a)产品合格证书; b)产品使用说明书; c)装箱清单; d)安装图。
8.4拉紧装置在运输或吊装过程中不应磕碰,并应防止受冲击。 8.5 拉紧装置应贮存在清洁通风、干燥、能防止雨雪水侵袭的地方,不应在阳光下长期暴晒。
5